您好,今天飛哥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天竺葵什么時候播種最好,天竺葵什么時候播種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網上找的希望對您有點幫助: 常用播種和扦插繁殖。
2、 播種繁殖:春、秋季均可進行,以春季室內盆播為好。
3、發芽適溫為20~25℃。
4、天竺葵種子不大,播后覆土不宜深,約14~21天發芽。
5、秋播,第二年夏季能開花。
6、經播種繁殖的實生苗,可選育出優良的中間型品種。
7、 扦插繁殖:除6~7月植株處于半休眠狀態外,均可扦插。
8、以春、秋季為好。
9、夏季高溫,插條易發黑腐爛。
10、選用插條長10厘米,以頂端部最好,生長勢旺,生根快。
11、剪取插條后,讓切口干燥數日,形成薄膜后再插于沙床或膨脹珍珠巖和泥炭的混合基質中,注意勿傷插條莖皮,否則傷口易腐爛。
12、插后放半陰處,保持室溫13~18℃,括后14~21天生根,根長3~4厘米時可盆栽。
13、扦插過程中用0.01%吲哚丁酸液浸泡插條基部2秒,可提高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
14、一般扦插苗培育6個月開花,即1月扦插,6月開花;10月扦插,翌年2~3月開花。
15、 天竺葵也可用組織培養法繁殖。
16、以MS培養基為基本培養基,加入0.001%吲哚乙酸和激動素促使外植體產生愈傷組織和不定芽,用0.01%吲哚乙酸促進生根。
17、組培法為天竺葵的良種繁育和迭育新品種提供了新的途徑。
18、 栽培條件 : 位置:天竺葵喜好有充足日光的東面或南面窗臺,秋冬在全日、半日照的地點生長良好,也適合當作花壇植物。
19、放在室內者則要有散射光,否則落花、落葉很快。
20、 土壤:市售培養土或是疏松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為佳。
21、 水分:秋冬季1-2天澆一次水即可,但陽光普照的日子最好每天澆水一次,尤其是植株生長茂盛時,葉片多且蒸發速度快,必須注意補充足夠水分。
22、 日照:天竺葵喜歡充足的光線,秋冬季可在全日照或半日照下生長良好,開花期可室內明亮處欣賞,但若光度不夠很容易會有下位葉黃化及落葉、落花的現象發生。
23、 溫度:生長適溫在15-25度,不耐高溫,并不適合夏天生長。
24、 肥料:應在培養土里混全基肥,進入花期時約1-2星期施用液太肥。
25、 照顧:家庭園藝多是購自花市,您可以買三棵種在大花箱中,然后放在窗臺上,或是直接種在窗臺花里,只要您沒忘記灌溉,幾星期后,您家的窗臺將是最人的地方。
26、 栽培管理: 天竺葵苗高12~15厘米時進行摘心,促使產生側枝。
27、盛夏高溫時,嚴格控制澆水,否則半休眠狀態的天竺葵如盆土過濕,葉片常發黃脫落。
28、莖葉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但氮肥不宜施用太多。
29、莖葉過于繁殖,需停止施肥,并適當摘去部分葉片,有利于開花。
30、花芽形成期,每2周加施1次磷肥。
31、或"卉友"15-15-30盆花專用肥。
32、為了控制挖株高度,達到花大色艷的目的,除選擇矮生天竺葵品種以外,生長調節物質的應用十分重要。
33、當天竺葵定植于12厘米或15厘米盆后2周,可用0.15%矮壯素或比久噴灑葉面,每周1次,噴灑2次,每天光照14~18小時,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天竺葵的高度,提供優質的商品盆花。
34、 花謝后應立即摘去花枝,以免消耗養分,有利于新花枝的發育和開花。
35、一般盆栽3~4年老株需要重新進行更新。
36、冬春花期,應放陽光充足處,否則葉片易下垂轉黃。
37、雨雪天增加人工輔助光照,對開花更為理想。
38、 扦插繁殖 家庭扦插繁殖天竺葵,由于其莖干肉質,內含水分較多,所以常有腐爛現象發生,影響成活。
39、為此,結合花后重剪而予以一定的改進,這樣到時再剪下扦插,其成活率明顯提高。
40、具體做法如下: 選粗壯枝條,自莖尖往下每4片至6片葉,或量長度約7厘米至10厘米,直到一般花后植株例行重剪高度為止,預先設計分段為幾個插穗。
41、然后,在距莖節下方0.5厘米處,小心地用剪刀環狀割斷或剝去皮層,寬度為0.2厘米至0.4厘米,注意使枝條仍能夠挺立如常。
42、這樣一個枝條未脫離植株,可形成2個至4個活體待剪插穗。
43、之后,依常規管理2周至3周,使環狀傷口自然干結愈合后,再進行切斷,繼而將插穗置于陰涼通風處晾干數小時,待插穗斷面干燥結膜時,扦插入事先備好培養土的盆中。
44、插后澆足清水,以后要見干見濕,3周后可生根。
45、 離體前的環狀割,剝皮層,一方面直接縮小了插穗斷面傷口面積,而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阻斷了葉片光合產物的流向,使插穗基部在植株上形成了營養積累,而這些營養積累,對于免遭傷口感染和促進形成健康的愈傷組織,進而快速生根,從生理內因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46、 溫室繁殖 天竺葵適應性強,花色鮮艷,花期長,適用于室內擺放,花壇布置等。
47、下面將其溫室繁育技術介紹如下。
48、 播種繁殖 播種基質使用按8∶1∶1 混合的草炭土、蛭石和珍珠巖。
49、播種前先將基質澆透水,然后把種子均勻的播入育苗盤中,覆蓋蛭石,厚度為種子直徑的3倍左右。
50、用百菌清對播種箱進行消毒,搭拱棚,覆塑料膜。
51、溫度20℃至23℃為宜,濕度保持95%以上。
52、一周左右出芽均勻時,掀開塑料膜。
53、由于育苗基質營養成分少,每隔10天噴一次葉面肥,可選用磷鉀含量相對較高的復合肥。
54、同時保持室內通風,注意觀察有無病害發生。
55、 扦插繁殖 選長勢良好的植株,將頂端5至7厘米用小刀切下。
56、切口傾角為45,剝去基部大葉,留頂部1至2片葉。
57、如頂端葉大可剪去1 /3至1/2,以減少水分蒸發。
58、由于天竺葵基部多為肉質,水分多,取下立即扦插易腐爛,故應置陰涼處,使之干燥后再扦插。
59、基質常使用沙土、沙壤土或珍珠巖,插前將基質澆透水,然后插入,澆水將扦插縫隙密合后用百菌清消毒。
60、扦插溫度15℃至18℃,一個月左右可生根。
61、 播種繁殖當小苗長到4至6片葉、扦插繁殖插穗生根后,即可移入營養缽或花盆中栽培。
62、盆土以透水性良好的沙壤土為宜,同時施適量底肥,根據花蕾長勢還可適當追肥。
63、天竺葵春秋需肥量大,七八月份進入休眠期,可停止施肥。
64、此外,天竺葵長勢旺,每年都應對其進行修剪,以促花型豐滿。
65、天竺葵的冬季養護 天竺葵性喜冬暖夏涼,冬季室內每天保持i0―15c,夜間溫度8℃以上,即能正常開花。
66、但最適溫度為15一20℃。
67、天竺葵喜燥惡濕,冬季澆水不宜過多,要間干間濕。
68、土濕則莖質柔嫩,不利花枝的萌生和開放;長期過濕會引起植株徒長,花枝著生部位上移,葉子漸黃而脫落。
69、天竺葵生長期需要充足的陽光,因此冬季必須把它放在向陽處。
70、光照不足,莖葉徒長,花梗細軟,花序發育不良;弱光下的花蕾往往花開不暢,提前枯萎。
71、天竺葵不喜大肥,肥料過多會使天竺葵生長過旺不利開花。
72、為使開花繁茂,每1―2星期澆―次稀簿肥水(腐熟豆餅水)每隔7一10天澆800倍磷酸二氫鉀溶液可促進正常開花。
73、花后及時剪去殘敗花莖,即可增加株間光照,誘使萌發新葉,抽出新的花莖。
74、 天竺葵細菌性葉斑病 2009-07-13 16:35 癥狀:葉片病害發生初期在葉背出現水漬狀小斑,2-3天后病斑略下陷,為褐色小斑點,針尖大小,圓形或不規則形,以后逐漸擴大為暗褐色或赤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直徑1.5~3.0毫米,病斑稍有輪紋,邊緣周圍有褪色區,在一葉片上可發生很多斑點,特別是在下部較老的葉上,斑點更多。
75、病斑擴大逐漸連合在一起,葉脈和葉柄也變褐,使葉片大部分死亡;莖桿癥狀稱謂黑腐,病莖和枝條的維管束褐色到黑色,此時,莖桿上的葉片枯萎,呈多角形壞死癥狀,隨后細菌侵染髓部及皮層,儀枝條頂端尚有幾個葉簇,莖桿整個變黑、皺縮和腐爛。
76、插條受害時不能生根,并由基部向上慢慢腐爛,葉枯萎,呈多角形壞死。
77、 病原:病原為細菌,是由真細菌綱、真細菌目、黃單胞桿菌屬的野油菜黃單胞菌天竺葵致病變種(Xanthomonascampestrispv.pelargoni),頂端圓形,桿狀,單鞭毛端生。
78、生長發育最適溫度為25-27攝氏度,最低1攝氏度,致死溫度為51-51.5攝氏度。
79、 發病規律:細菌可借插條、接觸、飛濺水滴傳播,種子有可能帶菌傳播;在潮濕的土壤中病菌能存活3個月;溫室栽培過密、生長迅速時易病重,植株下部老葉病重,溫暖濕潤時病重;高氮、高磷和低鈣有利于發病,高鉀、低磷、高鈣、癥狀受到抑制。
80、天竺葵的不同種和品種在抗病性上存在差異,天竺葵品種中大花天竺葵是高度抗病的,香葉天竺葵是中度抗病的,盾葉天竺葵是高度感病的。
81、垅牛兒苗科的有些植物是無癥帶菌者。
82、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植株間要通風透光,避免濕度過高;不直接對植株噴澆水,以免飛濺的水滴傳病;不在病株上選取插條摘除所有病葉、病枝,避免帶菌土壤沾污葉片。
83、病土要集中處理,必要時對土壤、花盆進行滅菌處理。
84、病菌能在繁殖床上的土中存活,應避免將病土濺到健株上。
85、每隔10-15天,噴1次1%波爾多液進行預防。
86、 (2)藥劑防治:噴施農用鏈霉素1000單位,或試用14%膠胺銅300倍液,或50%消菌靈1000倍液。
87、 (3)徹底清除所有病株和病殘體。
88、花盆和種植臺、工具用10%漂白粉液浸洗消毒,土壤用2%福爾馬林液消毒,或另換新土。
89、采用無病種苗。
90、 (4)發病前后可噴灑1%波爾多液或(500-1000)×0.000001農用鏈霉素,連續數次。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