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全身癢是怎么回事撓了還起紅疙瘩 冬天全身很癢一抓就起疙瘩

冬天全身癢是怎么回事撓了還起紅疙瘩 冬天全身很癢一抓就起疙瘩

日期:2023-02-12 23:26:20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2021
您好,今天飛哥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冬天全身癢是怎么回事撓了還起疙瘩,冬天全身癢是怎么回事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秋冬季節氣候寒冷,皮脂腺
2021

您好,今天飛哥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冬天全身癢是怎么回事撓了還起疙瘩,冬天全身癢是怎么回事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秋冬季節氣候寒冷,皮脂腺分泌物向體表排出困難。

2、科學檢測表明,人體皮脂腺分泌的脂肪溶點為30攝氏度左右,到了嚴寒季節,皮膚脂肪幾乎凝成固體狀態,所以排出更加困難,這就使人在冬天皮膚干燥更明顯。

3、尤其是老年人,隨年齡增長而新陳代謝功能逐漸減退,由于內分泌減少導致皮脂腺分泌失調,所以皮膚會干燥發癢。

4、而且皮膚汗腺的活動功能比青壯年期明顯減退,汗液排出量減少,使皮膚表面缺乏水分,這在空氣比較干燥的冬季,皮膚當然會更干燥也更容易發癢。

5、 著名相聲藝術家馬三立老先生曾說過一個叫《祖傳秘方》的相聲,流傳甚廣,說的是某人渾身刺癢,花大錢買來一祖傳秘方,該藥被層層包裹,很是嚴密,撕了這層扯那層揭了三層去四層,最后一層里邊就露出一張小紙條,上面只寫二字:撓撓。

6、 癢怎么辦?撓撓!——這似乎是放之四海皆準而又天經地義的答案。

7、 人癢了,手到即止,即使是手指不及之死角,也有癢癢撓(老頭樂)及時救駕,如此“沙沙”幾下,煩惱退散,渾身通泰。

8、然而,癢時搔抓幾下,雖能解一時之快,但是經常搔抓,尤其是用癢癢撓,卻給皮膚瘙癢癥埋下了禍根。

9、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10、 追源溯頭,癢感是由于來自身體內外的化學物質、細菌、寄生蟲、異常代謝產物以及皮膚炎癥、化纖織物等等因素,刺激皮膚末梢神經感受器引起的異常感覺。

11、而且,癢感和痛感都是通過同一位于真皮乳頭內的末梢神經感受器產生的,只是因為刺激的輕重不同,輕則為癢,重則為痛。

12、 切記皮膚癢了不能撓 用手,尤其是用癢癢撓搔癢,實際上是增強了對皮膚的刺激,使皮膚產生了疼痛,從而掩蓋了癢感,久而久之,皮表就會發生增殖性變化。

13、皮膚變得粗糙、肥厚本身就是對于末梢神經感受器的一種刺激,會使瘙癢加重,便形成了新的條件反射。

14、其結果是越搔越癢,造成惡性循環。

15、 有一些人還會有這樣的經驗,癢癢時洗個熱水澡,美美地燙一燙來解癢。

16、不過,最終的結果往往是越燙越癢。

17、這是因為洗熱水澡,由于頻繁的燙搓和肥皂刷洗,會使人的表皮上本來不足的脂肪膜喪失掉,連皮膚表面正常的水分含量也難以保持住,所以會更癢。

18、看來這種解癢方式也不足取。

19、 首先要注意增強體質,適當運動。

20、早晚穿脫衣裳前后進行全身自我按摩,以促進皮膚微循環,減輕皮膚干燥程度。

21、 其次,保持個人衛生,勤換內衣(內衣最好選用柔軟棉絲織品),少吃刺激性食物等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可以有效防止瘙癢發生的。

22、以溫水浴代替熱水澡,每周1~2次,且忌使用強堿性洗衣皂,應用中性皂或浴液,用量要適當,不要狠搓久泡。

23、 即使發生瘙癢,大家,特別是老年人也要慎用癢癢撓。

24、實在瘙癢難耐,用999皮炎平等藥膏,可以從容避免使用癢癢撓的尷尬姿態,迅速止癢。

25、 教你止癢三法 局部皮膚瘙癢時,可用鮮絲瓜葉搗爛涂搽患處,治療效果較好。

26、 皮膚瘙癢時,可將一撮香煙灰放在一容器內,滴上幾滴水,使其呈糊狀,敷于患部,即可止癢。

27、 急性局限性皮炎或皮膚瘙癢,用食鹽水洗滌、涂搽,可以止癢。

28、 同時我們應該知道些皮膚瘙癢病養生指南 一.應注意合理的皮膚保養,衣服宜寬大、松軟,不要穿毛織品,內衣選用棉織品或 絲織品。

29、應減少洗澡的刺激,不可用堿性太強的肥皂或摩擦過多,盡量避免搔抓,浴水溫度以35~37℃為宜。

30、被褥不宜太暖。

31、冬季應適量涂抹潤滑油膏保護皮膚。

32、 二.避免發怒和急躁。

33、平時可選擇散步、打羽毛球、太極拳、練氣功等活動。

34、培養種花、養金魚、下棋等良好習慣來陶冶情操,早起早睡,不看刺激性強的影視節目,臨睡前不喝濃茶與咖啡,以保證充足的睡眠。

35、 三.不吃有過敏或刺激的食物,如魚、蝦、蟹等。

36、應戒煙酒,不喝濃茶、咖啡。

37、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

38、大便通暢能有效地將體內積聚的致敏物質及時排出體外。

39、對已經證明有過敏的食品,包括同類食品均應絕對忌服。

40、 四.積極防治原發疾病,如糖尿病、黃疸、腸寄生蟲病,以去除加劇本病的病因。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