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说,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地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朋友作为生意人,经常被同行羡慕"运气好"。因为一些看来希望渺茫的机会一旦被他撞上,总能达成最后的合同。当我听过他"找座位"的故事后,我开始悟出,他的运气其实是他不懈追求的回报。他的自信、执着,他的富有远见、勤于实践让他握有了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
猜你也喜欢:没有一只鸟会死在寻食的路上(唱吧,团队,的是
没有一只鸟会死在寻食的路上(唱吧,团队,的是,项目,软件) 一个已经计划散伙的团队,在最后一刻他决定推出最后一个项目,如果这个项目再不成功,那么就解散团队。可是就是这最后一个项目,却使整个团队起死回生,而他们推出的这个项目就是广受好评的手机应用“唱吧”,而他就是“唱吧”的创始人陈华。
虽然只是一个手机应用,可是他却在推出后的第五天在没有任何推荐的情况下,就成为苹果AppStore里下载量第一的手机应用,而“唱吧”也成了很多人手机里必备的软件之一。同时已有风投愿意为这款“还未找到合适的盈利渠道,并且近期不打算盈利”的软件掏出近千万美元。
更让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唱吧”在近5个月内即吸引了近百万用户,而且如韩红、宋丹丹等这样的明星大腕也时常会跑到“唱吧”上“小露一手”,而在“唱吧”唱歌的网友更是数不胜数,有几岁的小孩,也有七八十岁的老人……
其实当初“唱吧”软件的上线完全是偶然,在2011年2月,陈华从阿里巴巴辞职后,开始自己创业。陈华带着来自酷讯、阿里巴巴、开心网的创业团队,开始寻找一个“靠谱”的产品方向。
很快陈华就定位于做电商,在整个团队的努力下,两个月后陈华推出了导购促销网站最淘网,可是最淘网并没有达到预期增长效果,最后在苦苦坚持了几个月后依然没有任何起色,陈华只好放弃了最淘网。
在放弃最淘网后,陈华的团队陷入了一个创业的怪圈,只要有人提出一个创业计划,马上就会有好几个同事出来否定这个计划,几个月下来,一个创业计划都没有通过。最后就在团队计划解散的时候,陈华提出了最后一个项目:做一个普通人唱歌的KTV软件,陈华给团队介绍道,现在KTV的兴起就满足了很多人唱歌的需要,可是为什么不能开发一款手机上类似的软件呢?
尽管陈华的设想很好,可是还是遭到了同事们的反对,最后在几个方案里,勉强通过了陈华的方案,做一款KTV唱歌软件。2012年春节后,陈华团队开始投入唱歌软件的研发。为此,工程师翻阅了很多关于声音的理论书籍,并专程跑到唱片公司去请教。
因为是团队的最后一个项目,因此整个团队都付出了全部的努力,让陈华没有想到的是“唱吧”刚一上线就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欢迎,而下载量更是高居第一,这远远超出了陈华和同事们的预想。
众多明星开始进驻“唱吧”,而更让陈华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好声音》栏目组也找到陈华准备和“唱吧”合作,邀请一批学员到“唱吧”开唱。
据业内人士分析“唱吧”的估值已达到7500万美元。而目前包括陈华在内“唱吧”只有16名员工,可以说陈华给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一股旋风。
有记者采访陈华,为什么能够在那么多的项目失败后仍坚持下来?陈华说道:没有一只鸟会死在寻食的路上,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对创业来说,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放弃。
没有一只鸟会死在寻食的路上,对于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只要不放弃就永远不会有失败的那天,当我们放弃的时候,正是失败的时候。 猜你更喜欢:红楼中的“尘世”与“物外”(儒家,自己的,生
红楼中的“尘世”与“物外”(儒家,自己的,生命,园林,道家)
记得小时候看《红楼梦》总以为是宝黛钗的三角恋,后来再次翻起,竟别有一番滋味。在宝玉这里,他永远面临着一种两难的选择,既是面对宝钗与黛玉之间,也是他的官场仕途与自己的意志方面,这背后更是儒家的文化与道家的思想之间的抉择。儒家的正统观念,给每个人都既定了要走的路,要成为的人,所有世俗的规则都要去适应,去学会,无论是“温良恭俭让”,还是“仁义礼至信”只要求人按照世俗的标准走下去,参加科举,步入仕途,活出世人眼中的成功。相比之下,道家就更显超脱与自由,它抛却了所有繁琐的规矩,一切都随心而在,率性自然。正如庄子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这等的畅乎宇宙的大自在,或许很多人的内心也都有吧!
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也体现在中国古时的建筑上,故宫的建筑流露出的就是儒家的特色,它所有的格局都是方正的,对称的,规矩的,时刻透露着皇权和朝廷的气派与威严。相比之下,中国的园林就要丰富的多,园林中很少见到笔直的大道,或是所谓的对称格局,它会带人领会曲径通幽的传奇。每一条小路都有不一样的景致,即使路旁不知名的树,待到花开时节,属于它的时刻来临,你都会迎来一场难忘的绽放。在小路的尽头,远见是一座假山,会让人有瞬间的迷惘,走近之后你会新奇的发现山下环绕而出的小路,这大抵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朗吧!
园林的另一魅力在于它给人任性的空间。相传颐和园的昆明湖以及湖畔的万寿亭都是乾隆皇帝给她母亲六十大寿的礼物,然而他不想给人留下奢侈挥霍的骂名,所以借口学习昔日汉武帝训练水师,以收复当时在昆明的蛮夷小国。故“昆明湖”由此而来。可见,即使作为万世楷模的一代明君,在园林里也可以恣意的任性一回,展露人性中更本真的一面。
所以,古时的官员下朝之后选择在自家的园林中散步,只有此时,他们才可以卸下白天的伪装,找到一方真实自在的天地。于是,代表道家思想的园林与儒家的官场文化一直相生而并存,不曾分离也不会消逝。
《红楼梦》中的宝钗活出了世人的期待。她温婉端庄,细心周到。无论是贾母、王夫人还是府中的小姐丫鬟都认为她善解人意,连宝玉都称她“任是无情也动人”。她活出了儒家的典范,是世人眼中完美的女子。然后这样周到的背后也不免活得太累,她符合了太多人的评判标准,活出了别人眼中的成功。然而唯独没有活出真实的自己。后人读《红楼梦》关于宝钗唯一能展现青春的部分,就是在那个明媚的午后,她用扇子扑蝴蝶的情景。只有那一刻,她才是她自己,拥有青春和活力的少女。
反观黛玉,她在自己的青春王国里,远离世俗的污浊,保留一颗最纯粹的心。她的才情与灵秀之气浑若天成,她透彻世间的聚散繁华,却静守孤独,不为俗事所累,不被规矩所扰。在纷乱之中,只是做自己,坚守本心。她的结局也只能如此,她的青春终止于大观园,留下令人哀叹的《葬花吟》。若用现世的眼光来看,黛玉不被人所喜,与尘世的人情世故格格不入,只在高山之巅留下一抹孤寒的身影。
宝钗和黛玉象征了两种不同的生命形式,以及背后代表的儒道文化。很多人从她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但更多的时候,这两种生命形式并存于人的一生之中。大可撷取这两种形态并放于行囊中,在生命应该进取的时刻遵从儒家的入世思想,穷尽所学,执着于理想;在疲惫的时刻,保留一方境地,留给生命最本真的自我,让心灵能够超然于物外。
被誉为“中科院最美玫瑰”的李佩曾说“生命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我们将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去追寻,我们想早早的在行囊中装满所需的一切,然而,这世间哪有洞彻所有的灵丹妙药,何寻拈花一笑的豁然明了。更多的是找准方向,以一颗从容的心去历经世事。正如陈忠实老先生在《白鹿原》中所说,世事你不经它,就摸不准它。世事无非两个字:福祸。
无论是年少的期望与绝望,还是长大后的聚散离合,抑或是漫长人生的取舍抉择。他们都将伴随我们成长的脚步,一边经历,一边去吸取生命的养料。我们立身于世,如何在祸福变换中找到生命的坚守和力量,如何平衡儒家的进取以及道家的超然,这并没有满分答案,更多的是需要每个读者去经历,然后找出一个最佳答案,将此轻放行囊,从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