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飛哥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后會有期圖片,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出處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意思是:后會有期,只要青山依舊,河流不息,會再見的。
2、1,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離別》。
3、白居易《離別》原文:深秋時節話別離,冷風瑟瑟葉滿溪。
4、胸中無限慷與慨,轉身欲語淚沾衣。
5、青山不改水長流,明月依舊星漸稀。
6、天長地久有盡時,此恨綿綿無絕期。
7、譯文:深秋時節說別離,瑟瑟的冷風吹動,小溪里滿是落葉,胸中有無限的感慨,轉身想要說些什么,淚水已經沾濕衣服。
8、青山不會改變,水長久的流淌,明月依然是這樣,星星漸漸稀少,即使是天長地久,也總會有盡頭,但這生死遺恨,卻永遠沒有盡期。
9、2,山水有相逢——出自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難蘇學士》:“山水有相逢,望君多珍重,春風入卷來,圓月杯酒中。
10、”描述的是男女之間的感情,男好比綿延山川,女好比一汪清水,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兩人總有相遇的一天。
11、擴展資料:1,創作背景在《警世通言》的內容里,宋元舊作占了將近一半,如《陳可常端陽仙化》《崔待詔生死冤家》等,但它們都或多或少地經過馮夢龍的整理、加工。
12、在《警世通言·緒言》中,馮夢龍自言將前代、今世的傳說、野史,搜集整理。
13、他表示,收集的多是野史之類,至于是事實還是虛構,都無需要去深究,也沒必要“去贗存真”。
14、因此書中人物、內容等是實事存在還是故事傳說,其實無須理會,“其真者”可以作為經典、正史、經書等的補充,“贗者”,則是取它的“激揚勸誘、悲歌感慨”的意義。
15、無論是事實、還是虛構,只要道理不悖,只要不有害于風化,不跟圣賢對著干,不跟詩書經史有別,便是善的,真的。
16、這也是馮夢龍纂輯此書的目的。
17、至于書名定為《警世通言》,在《警世通言·緒言》中,馮夢龍稱:“大抵如僧家因果說法度世之語,譬如村醪市脯,所濟者眾。
18、”所以“遂名之曰《警世通言》”。
19、2,作者簡介馮夢龍出生于明后期萬歷二年(1574年),卒于1646年。
20、他生下時在世界的西方正是文藝復興時期,與之遙相呼應,他卒于南明唐王隆武二年,也就是清順治三年,終年七十三歲。
21、馮夢龍是南直隸蘇州府吳縣籍長洲(今蘇州)人,生于1574年(明萬歷二年),出身名門世家,馮氏兄(馮夢桂)弟(馮夢熊)三人被稱為“吳下三馮”。
22、其兄夢桂是畫家,其弟夢雄是太學生,作品均已不傳。
23、馮夢龍除了寫詩文,主要精力在于寫歷史小說和言情小說,他自己的詩集今也不存,但值得慶幸的是由他編纂的三十種著作得以傳世,為中國文化寶庫留下了一批不朽的珍寶。
24、其中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還有《新列國志》、《增補三遂平妖傳》、《古今烈女演義》、《廣笑府》、《智囊》、《古今談概》、《太平廣記鈔》、《情史》、《墨憨齋定本傳奇》,以及許多解經、紀史、采風、修志的著作,而以選編“三言”的影響最大最廣。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