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飛哥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1950年4月新聞總署發布了什么,1950年4月新聞總署發布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關于建立廣播收音網的決定》1950年3月29日至4月16日,全國新聞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2、時任廣播事業局副局長的梅益作了題為《人民廣播事業概況》的報告,將北京廣播電臺視為“人民廣播事業”,明確提出其獨有的特點是“以其廣播為廣大人民服務……使它成為新聞的源泉、教育的講壇和文化娛樂的工具。
3、”關于廣播作為傳播“工具”的觀念定性,在隨后的領導文件中頻繁出現。
4、1950年4月22日,新聞總署發布《關于建立廣播收音網的決定》,提出“無線電廣播事業是群眾性宣傳教育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70年代末—90年代末:經濟服務與社會效益并重的傳播效果理念隨著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逐漸確立“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目標,廣播電視面向受眾和社會的傳播理念也逐漸發生變化:一、是伴隨著廣播電視從體制機制上對于市場經濟效益的偏重,廣播電視為滿足自身的企業化經濟收益的需要,開始承接廣告等具有盈利性質的節目生產。
5、1979年在改革開放的背景驅動下,中共中央宣傳部發出《關于報刊、廣播、電視臺刊播外國商品廣告的通知》,首次認可媒介刊載商業廣告的合理性;1982年國務院頒布《廣告管理暫行條例》,進一步將廣播電視的廣告業務提供合法化依據。
6、1983年第十一次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中,首次將“經濟效益”的提升作為《關于廣播電視工作的匯報提綱》的明確指稱,進一步調動廣播電視在經營盈利方面的能動性。
7、二、是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廣播電視節目生產和傳播目的以受眾喜好為重,更好地滿足受眾觀賞需求的一系列以娛樂為重心的綜藝節目,極大地豐富了廣播電視傳播的內容、也掀起了收視熱潮。
8、1978年2月,北京電視臺舉辦第一次春節晚會;1978年5月,第一部電視劇《三親家》播出,電視文藝節目成為電視內容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娛樂需求。
9、1983年全國第十一次廣播電視工作會議之后,節目布局以新聞為骨干、文藝和專題為兩翼,服務型節目為補充。
10、90年代初期以湖南廣電電視集團為代表首先創辦并播出大量電視領域的選秀類真人秀節目,以滿足受眾娛樂需求、從而提高收視率帶動廣播電視行業經濟收益的傳播理念深入人心。
11、三、是廣播電視服務于社會經濟建設、民眾經濟信息需求的經濟信息服務類節目,也在這一時期大量出現。
12、1988年,中央電臺對節目布局進行大幅度調整,更加注重開發和利用受眾收聽、收看的“黃金時間”,尊重收聽收看習慣和需求,提升節目結構的科學性。
13、其中,珠江經濟臺率先改革探索的“珠江模式”實現了電視臺專業化、現代化的轉型。
14、90年代末,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節目中設置的“3.15特別行動”板塊以及與《經濟日報》聯合攝制的系列片《世紀的呼喚——試產更經濟與職業道德》等專業性欄目、節目,《跨世紀》作為中央電視臺面向公眾闡釋并宣傳國家重大經濟政策、引導公眾經濟行為的成功典型,順應了社會變革潮流下受眾的直接訴求,豐富節目類型的同時也提升了廣播電視作為核心媒介在社會建構與公眾行為導向方面的橋梁作用。
15、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論新中國70年廣播電視傳播理念的嬗變 ——基于媒介。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