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讀書筆記(通用16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讀書筆記 篇1做一名理想的數學老師
總感覺工作比較繁忙,對一些教育類的書籍置若罔聞,根本沒有列入自己的閱讀計劃之內,時間也就這么浪費了。
近日,認真閱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深有感觸。
作為一名教師,我想能從這本書學習點經驗,所以比較關心書中對于理想教師的描述。朱教授在書中描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讀完之后,我不由得按著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問自己:我是不是一個理想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顯然,我離理想的教師還有一大截,我還不是一個用心去教學的老師。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豐富的學識,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以前說教師要有一桶水,現在隨著各種新的課程標準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應該是一條河流,而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因為現在的孩子讀得書甚至比我們有些老師都多。否則,拿什么來教給孩子呢?
其次,用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后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所聽到各種“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日三問,自省吾身。雖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自問,堅持不懈,我們便不斷地向“理想的教師”這一境界靠近。
第三、我一定要做一名認真負責任的教師。學生、家長、老師眼里的好教師的標準是什么?第一條:首先他要對學生負責任。是的,在上每一節課前。我總是鼓勵自己:自己一定可以上成功的。學生一定可以接受的;我總是警告自己:走進教室的那一瞬間,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緒,帶著高興和愉悅的心情走進課堂;我總是提醒自己:上課時,盡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熱情的一面勇敢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極力的渲染一種教學氛圍,使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從內心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激情。
第四、理想的老師既要學會傾聽自己的課堂,又要學會傾聽別人的課堂。在課堂上,真正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從孩子們真正的學習需要出發,組織教學。學習別人課堂教學環節設置的有效性,教學程序的落實性,老師的評價語對于學生的啟發等等。
我感覺自己離理想的教師還相差甚遠,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從最基礎的做起,勤于學習,扎扎實實地多讀一些書,不斷向書本學習,積累豐富的文化底蘊,向身邊老師學習,尤其要多向名師們學習,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課堂教育的機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去思索,不斷去總結自己教育的得與失。并要勤于動筆、善于反思,記錄教育過程中的體會和感悟,使自己不斷向理想的教師靠近。
什么是理想的教師?我又有了新一層的理解,理想的教師是學會寬容、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的教師,是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以從容的心態對待工作的教師。
總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學,并注意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摸索與總結,一定會離理想教師的形象越來越近。
數學讀書筆記 篇2常常看到各級各類教育書刊或雜志中對優秀教師的報道,我常常被他們的真誠友善、正直坦誠的人品而感動;常為他們的聰明智慧、卓識高見而喝彩;也常常為他們敬業好學、勤奮工作的精神而感染。今天,讀了范存麗老師的《優秀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我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
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首先要有愛,愛是前提。愛學生,愛職業,愛生活,愛學習,還要有自己的業余愛好。有了“六愛”做基礎,教師就可以真心的尊重學生,與學生真誠的交流,對學生的回答充滿期待,為學生的成功而真心喝彩;其次是博大精深。有了博大精深,教師就可以灑脫自如的駕馭課堂,使優秀的教學設計與精彩的生成相映成趣;第三是通達,能做到通的教師會將學生教得更聰明,達到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深度發展。
我不止一次的想過:為什么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同樣的40分鐘,由于執教的老師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感、態度及效果就迥然不同呢?讀了這本書后我明白了,這是因為優秀教師的課堂是充滿教學藝術魅力的課堂,走進這樣的課堂,如同進入一個師生真誠交流的驛站,他會帶給你激動、興奮和智慧。
從這本書中我知道了,真正了解學生,深入了解數學,是每位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都應做到的,是成為優秀小學數學教師的基礎。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將數學課教出數學味,優化教學設計,以恰當的方式教數學,成功的開展數學實踐活動,都將有利于學生在數學上的良好發展,也是成為優秀小學數學教師的必經之路。
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我還年輕,我要學的東西還很多,我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我也愿意為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而努力學習!
數學讀書筆記 篇3一打開《小學數學》這本書,我就被它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它把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分成幾個專題,在每一個專題中,通過“案例呈現”使困惑、迷惘、問題、難點逐一浮出水面,引導讀者深入地思考,然后專家又亮出自己的觀點,深入淺出娓娓道來,讓讀者心中的謎團漸漸釋然。
“核心詞”、“教育價值”、“內涵”等詞在每個專題開始都會映入眼簾,迫使讀者進行一陣強烈地頭腦風暴。漸漸地,我也認識到無論教學什么內容我們都要考慮它的價值,考慮我們究竟要教給學生什么?是能力?是方法?是習慣?亦或是意識?而這一點我在平時的教學中考慮的還很不夠。
比如:關于平均數教學。他的核心詞是什么呢?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從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只是簡單的認為重點就是教給學生求平均數的方法,而把意識的培養放到了次要位置。在學習了書中的觀點分享,尤其是看了吳正憲老師的教學實錄以后,我的感受尤為深刻:作為平均數教學應該把理解平均數的概念,了解平均數的特點和作用放在重要位置,在此基礎上掌握求簡單平均數的方法。首先,選擇合適的情景,讓學生產生對平均數的需求。任何事物的產生都有它的必然性。數學也是這樣,需要用到平均數才會產生平均數。我們需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平均數的產生,加深對平均數的理解。如果只是簡單地出示一組踢毽子的數據,讓學生來評判哪個小組的同學踢的好?學生想到的只是方法。如何感受平均數產生的需求?吳正憲老師讓學生進行拍球比賽,在一次次矛盾中對平均數產生了需求,從而自己提出了平均數。其次,聯系實際,進一步來感受、理解平均數。記得以前在教學平均數時,當學完方法之后,多數是機械練習,雖然有時也讓學生分析數據,談感受,但是都只是粗略地帶過。而吳老師竟然選了五個不同的例子進行分析,有先估算再談想法的;有結合實際比賽(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求平均數的;有通過對比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結合辯論,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還有在游戲中學會分析問題要全面的,可以說囊括了平均數的方方面面,使我清晰地認識到——理解和感受平均數的意義、特點和作用才是我們教學的重點。
又比如關于統計,原來我的教學中總是把統計的方法作為教學的重點,看了《小學數學》以后,我也認識到了自己的淺薄。如今我認識到了對于統計和概率的教學,最重要的是與生活相聯系,使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進行統計,在生活中統計有什么用處,使學生意識到統計有用,自覺進行統計,從而培養統計意識。讓學生感受統計的作用必須提出好的問題。例如:全球水資源的匱乏、塑料袋帶來的白色污染、中國的人口增長與人口控制、以及對學生身邊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展開調查等。統計課還應該讓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如果只是教學生填寫統計表,計算數據,而不去感受統計的作用,學生怎么會對統計感興趣呢?又怎么會產生統計觀念呢?同時還應該引領學生多了解統計的作用,通過具體實例使學生體會到統計可以對相關事件做出決策、對隨機事件做出預測、對出現的現象做出分析。
《小學數學》讓我從更寬的視角來看教材看課程改革,使我對新課程的理念、新教材的編排意圖有了更正確地理解。看完了《小學數學》,覺得還意猶未盡,于是打開新思考網,仔細閱讀老師們的帖子和論文,我被她們的文采深深吸引,更被他們的敬業精神所感動。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體會到充電的重要性。原來束之高閣的新課標放在了床頭柜上,成了我每晚必看的書;原來只會囫圇吞棗地瀏覽一些雜志,現在它們成了我細細品嘗的一道道香茗;原來只在教育教學論壇上作旁觀者的我,現在也能參與其中,讓自己的思想在與他人的碰撞中升華。我發現,學習正在漸漸地成為我的一種習慣。
感謝《小學數學》,因為它讓我感受到自己的不斷轉變和進步,這種向上的感覺真好。
數學讀書筆記 篇4《小學數學青年教師》這本書,我被它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它首先不只是一部講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書,而更重要的是體現創新性教育、教學思想的一部力作。其中的教育、教學思想深刻體現了我國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它的小學數學的教學體現以愛育愛的兒童觀、以人為本的教育觀、以會教會的教學觀、及發展性的評價觀。通過“案例呈現”使困惑、迷惘、問題、難點逐一浮出水面,引導讀者深入地思考,然后專家又亮出自己的觀點,深入淺出娓娓道來,讓讀者心中的謎團漸漸釋然。讀了這本書后,感覺受益匪淺,我也嘗試著在我的教學中進行了實踐。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學習、實踐談幾點體會:
1、讓學生覺得數學真奇妙,熱愛數學。要想建立民主和諧的氛圍并不難,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多關心他們,從而激起他們對老師的愛,對數學的愛。嘗到了成功的甜頭,使我教好數學的信心倍增,是啊,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愛迪生也曾說過:凡是新的不平常的東西都能在想象中引起一種樂趣,因為這種東西使心靈感到一種愉快的驚奇,滿足他的好奇心,使之得到他原之自然地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變成孩子們學習和探索的內動力。
2、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如何讓學生學會學習?
(1)采取活動的形式。小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學習時明顯受心理因素支配。只有遵循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把學科特點和年齡、心理特征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愿意學、主動學。如果教師用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動手練”進行教學,學生會感到很乏味,越學越不愛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景,抓住知識的生長點,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其主動探究。
(2)采取把知識生活化的形式。教師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鮮艷的教具;新穎的謎語、故事;有趣的教學游戲;關鍵處的設疑、恰當的懸念;變靜為動的電化教學等等,盡可能使學生感到新穎、新奇,具有新鮮感和吸引力,為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提供物質內容和推動力。
(3)采取靈活評價方式,讓學生持續發展。教師的評價要根據差異原則因人而異,對學生的要求不要一個標準,要根據不同的起點、不同的情況分類評價,這樣才能讓每一個孩子通過評價,看到自己的進步。教師的評價用語應該有針對性、導向性,比如,有的孩子的解題方法新穎,我就批上:“你的想法很獨特,看來你是個愛動腦子的好孩子”。有的孩子學習進步了,我寫道:“看到你的進步,我非常高興,這說明只要你努力去做,就會有所收獲。”對個別同學我寫上:“最近怎么了,為什么錯題比較多?應該找一找原因,也可以找一找老師。”這樣,我把作業作為媒介,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教學中通過評價鼓勵與眾不同的思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總之,讓學生從老師的評價中得到一種成功的喜悅體驗,以利于增強自信心。
3、讓課堂教學充滿歡樂。“把數學教育的重心轉移到學生的發展上來”是《小學數學青年教師》貫徹的精神,同時也正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終生追求的教育目標。只有在充滿生命活力課堂上,師生才是全身心投入,因為這不只在教和學,而是感受課堂生命的涌動和成長。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
數學讀書筆記 篇5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趁著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可是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后由于種種原因,前四年我基本沒有怎么看書,也正應了另一句俗話: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在這段心靈和知識匱乏期,我在教學上沒有做出任何成績,有困惑卻不知如何解,有疑問卻不知如何答,教學對于我來說就如同閉門造車,到最后發現造出來的車千瘡百孔,教學水平原地踏步。
到了鎮小之后,我結識了《小學數學教師》。20xx年是我初次訂閱這本雜志,當我第一眼看到她時,如同看到了一本武林秘籍,問了自己很多遍:為什么不早早地訂閱呢?在經過認真研讀之后,對于數學教學,我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就是力量”,她馬上給了我回報。20xx年一節校級教研課,我從《小學數學教師》“百分數的認知”這篇文章中得到了啟發,上出了我從教以來最成功的一堂課。雖然不算優秀,但是對我來說進步非常大,教學目標達成度高,教學進度掌控合理,學生比較投入,這都是我以前的課堂中沒有做到過的,那一次,我很滿足,是《小學數學教師》給了我這種滿足感。
一本書刊或雜志能夠成為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學數學教師》就是我的摯友,這三年來一直訂閱她。為了走好以后事業的第一步,得到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而這些,我都通過《小學數學教師》獲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說:“一本教育雜志,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小學數學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做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小學數學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 據了解,《小學數學教師》滋潤了無數數學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為許許多多的青年數學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梁,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她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致、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她的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致。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小學數學教改的沖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小學數學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小學數學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小學數學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小學數學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收獲!
數學讀書筆記 篇6一、 首先我覺得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科學文化素養。
只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有一個全心全意做好工作的愿望是遠遠不夠的。向學生傳授文化科學知識應該是教師的一項基本任務。教師的文化科學知識素養決定著教師對教學內容把握的準確度,決定著教師教學能力與教學質量的高低,也直接關系著學生知識結構的形成、智力的發展與能力的培養。現代數學教師的科學文化知識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數學專業知識。這是數學教師的知識結構的核心部分,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師,才能正確地理解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與結構,熟知各年級教材的地位、較好地掌握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性質、定律、法則、公式及數量關系的確切含義。
2、教育基本理論。這是教師專業科學知識的重要內容,是教師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理論知識。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價值觀。正確的觀念源于正確的理論,它指導著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教師應學習教育學、教育心理學、以提升教育理論修養。
3、教育科研的基礎知識。教育科研是一種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探索、發現、掌握教育、教學規律的認識活動,教師必須具備相關的基礎知識,如教育科學研究的選題如何確定,如何選擇研究與論證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結果的定性與定量分析等。教師要著重學習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統計方法、教育測量、教育評價等有關進行教育科研的基礎知識。
4、相關學科知識。小學數學教師除了應具備數學專業知識、教育基本理論外,還應該具有與數學學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其他方面的知識,既有數學專長,又廣泛涉獵其他知識領域,其中包括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生活常識及新興學科等。
二、讀懂教材、讀懂學生、讀懂課堂
吳正憲老師說過:好課不是靠說出來的,好招不是靠模仿出來的,好教師不是靠教出來的,而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摸爬滾打歷練出來的。我不止一次的想過:為什么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同樣的40分鐘,由于執教的老師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感、態度及效果就迥然不同呢?讀了這本書后我明白了,這是因為優秀教師的課堂是充滿教學藝術魅力的課堂,走進這樣的課堂,如同進入一個師生真誠交流的驛站,他會帶給你激動、興奮和智慧。
從這本書中我知道了,真正了解學生,深入了解數學,是每位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都應做到的,是成為優秀小學數學教師的基礎。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要將數學課教出數學味,必須優化教學設計,多在備課上下功夫,教師要功在背后,深在背后!
(1)深入了解學生,找準教學的起點。
進行新的學習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者部分掌握了教學目標中要求學會的知識和技能?沒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樣?哪些知識學生能夠學會?哪些需要教師的點撥和引導?
(2)客觀分析教材,優化教學內容。
教材的目標是不是達成課時教學的目標的所必須的?還需要補充什么?有哪些內容與目標無關?哪些內容要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3)注意目標的可檢測性,制定明確、具體的課時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中必須思考的要素。它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教學的歸宿。在認真分析學生和客觀分析教材的基礎上,就需要教師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具體規定學生在一節課結束時的學生行為。
(4)選擇有利于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注重小組合作學習。
結合該書對具體案例的分析,就課堂教學中可能會發生的各種事情都做了詳盡的分析及其解決的方法,讓我受益匪淺,也明白了課堂教學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容易,不僅是按著教案就能夠備好課的,也不是講過一節課就可以放下,一堂好課必須細細的研磨,細細的雕琢,才能成為一堂精彩的好課。
“活到老,學到老”,書籍會給我們教育人指明方向!
數學讀書筆記 篇71、數學教育是中小學的一門基礎的學科教育,如同其他的學科一樣,其教育意義并不局限于本學科的只是掌握,更反映在它有效地促進人的素質的發展,是人的文化修養的最深刻、最有效的部分之一。
2、經濟發達國家的數學教育改革方向:學校數學的焦點從雙重任務,對大多數人教最少的數學,而把高等數學教給少數人,過渡到單一中心,把數學的最重要的公共核心教給所有的學生。從基于傳遞權威性的模式過渡到以啟發學習為特征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活動。從強調為后續內容做準備過渡到著重強調學生當前及未來所需要的東西。從原來強調一張紙、一支筆計算到全面使用計算器和計算機。
3、中小學數學中蘊藏著促進人未來發展的因素,這就是人的數學素質,其核心是人的思維品質。
4、數學教師教學經歷3個層次:展現解法,展現思路,展現思路的尋找過程。
5、數學教育的意義在于用學科自身的品質陶冶人、啟迪人、充實人,促使人的素質的全面發展。
6、數學教育是一種文化,使人得到數學方面的修養,更好的理解,領略現代社會的文明;它是一種方法論,使人善于處世和做事,能提高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工作效率;它是一種精神和態度,使人實事求是,鍥而不舍,堅持不懈的追求;它是“思維的體操”,使人思維敏銳,表達清楚。
7、數學的重要特性,—抽象性、嚴密性、系統性。
8、數學思維教育的意義在于培養人的數感、數學觀念和數學思想。數學教育是為了擴展人們頭腦中的數學空間。
9、數學相關能力,—數學化、公理化、形式化。
10、努力使外界現象數學化,注意現象的數學方面,到處注意空間和數量關系以及函數依存關系。
11、數學,培養學習的意志,培養人的概括能力,培養人本質地看問題的意識,培養人的抽象意識,培養人的良好思維習慣,形成良好的思維策略,增強人的反應能力,改善人的思維器官。
12、數學教育目的:
(1)、通過“數學常識”和“數學思維能力”的組合來培養數學智力;
(2)、培養有數學素養的人。“有數學素養”:懂得數學價值,對自己的數學能力有信心,有解決數學課題的能力,學會數學交流,學會數學的思想方法。
(3)、通過練習題學習數學技能,,適合于學習事實和技能。通過解決具有某些特點的情況,學習解答問題的一般方法,而這些特點是用來定義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的,—適合于學習如何發現和探究的技能,學習數學的再發現和學會如何學習。
13、數學學習的目的,從掌握“數學事實和技能”轉變為掌握“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即“數學式地思考”,是數學教育觀念的重大更新。
14、理解數學的四個層面:
(1)、形式層面的理解。邏輯思維訓練,應當是數學學習中的基本訓練。
(2)、發現層面的理解;
(3)、直觀—具體層面的理解;
(4)、直覺層面的理解。
15、一般認為數學是按嚴密的邏輯構成的科學,即使與邏輯不盡相同,卻也大致一樣。但是實際上,數學與邏輯沒有什么關系。數學當然應該遵循邏輯,但邏輯在數學中的作用就像文法在文學中的作用那樣,書寫合乎文法的文章與照著文法去寫小說完全是兩碼事;同樣,進行正確的邏輯推理與堆砌邏輯去構成數學理論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問題。數學在本質上與邏輯不同。
16、在數學中絕不要把邏輯的車放到啟發式的馬前面。
17、我們只有了解結論是怎樣得來的,才能真正弄懂結論。重現或親歷發現過程,是數學家學習、研究數學的高招。最好的學習方法是動手,提問,解決問題。最好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提問,解決問題,不要只傳授知識,—要鼓勵行動。
18、數學是抽象的,理解數學的一個層面便是,賦予數學直觀和具體的意義。
19、過份強調數學的形式結構是個錯誤。
20、抽象只有在堅實的經驗基礎上才有意義,此外,引進抽象觀念后,應該用具體問題來顯示她們的用處。
21、現代數學好的方向是它強調幾個基本的概念,諸如,對稱、連續和線性。
22、幾何直觀仍然是領悟數學的最有效的渠道。幾何直觀就是對于抽象的東西,能夠在頭腦中像畫畫一樣描繪出來并加以思考。
23、數學教學與人的素質發展相結合,是數學教育的最主要的宗旨。
24、幾何圖形是一種數學符合,是“直觀空間的幫助記憶的符號”,是“圖像化的公式”。
25、數學真正要辦的事情是解決具體的問題。理解一個理論的最好的辦法是找到一個具體問題,然后研究該理論的一個樣本實例,一個能說明一切的典型例子。
26、針對一個數學理論,舉出典型實例、反例、特例(即特殊情形)等,都市具體地理解這種數學理論的方法。
27、邏輯用于證明,直覺用于發明。
28、在理解數學的過程中,領悟推理鏈中所隱含的整體性、次序性、和諧性,達到對推理鏈的整體把握,乃至能夠預見證明,這種領悟叫做直覺。
29、記憶在數學中是重要的,但不必去記住數學事實。
30、數學直覺意味著不嚴格;意味著可見;意味著缺乏證明時的似真性和可信性;意味著不完全;意味著依賴物理模型或某些主要例子;意味著與詳細或分析相對立的籠統或綜合。
31、理解重于證明。
32、數學思維教育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來學習。
33、目前教育的缺陷:有的采取注入式和題海戰術,把學習數學僅僅看成是感知和再認,削弱或取消了它的中心環節,思維。有的吧數學思維活動僅僅看作形式邏輯思維,忽視了從整體看問題的辨證的、發展的思維活動。
34、如果問題給學生提供了合適的思維情境,就會極大地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
35、在明白與不明白之間,還有廣闊的、中間的、灰色的區域。
36、學生通過思維由不知到知的實際過程比我們設想的要負責得多。學生的思維過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充滿運動、變化、相對等辨證性質的。
37、教師往往希望學生的認識一開始就定格在“正確”“合理”“嚴密”“簡練”的格局上,忽略了他們有一個不知、少知到多知的辨證的心理過程。
38、數學教育中運用“動”來學習“靜”,使靜態的定理、公式、法則具有動的生命,能在學生的思維中活躍起來。
39、數學史發展的三個階段:一、在產生算術和幾何的第一階段,物體的具體的質被舍掉了;二、在引向算術符號的第二階段,具體的數與具體的量被舍去了;三、最后向現代數學的第三個階段進行,不僅僅是對象的性格,而且它們之間的依存關系也被略去了。
40、整體性思維,是指注重對對象的整體把握的思維傾向,,—幾何型思維。
分列式思維,指注重把問題分解成條列狀的一系列子問題,然后一步一步地加以解決的思維傾向,—代數型思維。
41、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忽視整體性的思維風格,一方面,人們意識不到整體性思維在人的數學思維中是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成人往往很難追憶自己當年思維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于是認為兒童學習都是采取分列式思維的,這表現在成人為孩子寫的教科書以及練習冊,都是采取小步子、一步一步前進的西來思維方式。
42、在較高層次的形象思維中,我們對形式和邏輯,如用語的準確、符號的采用、推理的根據等等作出了一定的讓步。也可以說,它以“量的模糊”和“推理形式的模糊”去換取“質”的鮮明和生動。
43、數學形象思維的培養是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一環。
44、在實際思維中,當抽象思維不能用算法方式繼續下去時,就必須借助于形象,找到抽象的方向,發現抽象思維的(解決問題的)新的契機。抽象思維的結果也可以用形象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時便出現了所謂“深入淺出”的表達。深入淺出,是由形象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形象的過程。
45、為了使學生富有創造精神,必須注重由求同思維轉向求異思維的培養。
46、我們常常過份強調學生演繹思維,而忽視指導學生進行合情推理。
47、合情推理包括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
48、合情推理是一種可能性推理,是根據人們的經驗、知識、直觀與感覺得到一種可能性結論的推理。
49、實踐表明,在大量畢業生中,學科的常識性和工具性功能,遠沒有發揮出來,其原因不在于知識無用,而在于缺少引領知識的數學觀念。把知識、形式訓練和知識的社會意義兩者統一起來,這就需要進行數學觀念教育。
50、傳統的學科教學由于受考試的影響,一般都逐步地向教學程序的末梢轉移。所謂“末梢”,是指以非基本的技巧和技法作為主干的那些題目。因而,它對一個人形成數學觀念的作用甚微,對激發人最積極的思維的影響是不大的。
51、創造性思維一經傳授就失去了創造意義。
52、思維主要是靠啟迪,而不是主要靠傳授。越是傳授得越一清二楚,學習者越不需要思維。即使傳授的東西是范例,也僅增加了知識性的儲存,而不一定能使人在新情境下索解。
53、教師啟迪思維的工作面:
(1)、激起學習興趣,引發動機,創設成功教育的氛圍;
(2)、創設問題情境,增強解決問題的內驅力;
(3)、轉化新問題。
54、衡量數學教學好壞的標準之一,就是看教學能否有效地擴大人的現實數學空間。數學空間不僅僅依靠一些即得的知識而構成,更重要的是借助于所學知識的生長點和開放面,以及數學思維過程,獲得一種與數學相關的能力,從而使數學空間具有某種開放性,其中包括:數學化,人們用數學方法觀察現實世界,分析研究各種數學現象,并對現實世界加以整理組織的過程。我們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是學習數學化。同樣地,我們學習公理的知識,還不如說是學習“公理化”,與其說是學習形式體系,還不如說是學習“形式化”。
55、“培養數學智力”的提法,指明了數學智力的構成與培養途徑是“數學常識”和“數學思維能力”的組合。
56、學生在數學教學結束后,他學過的數學知識必定會越來越多地被遺忘。但是,如果教學得法,學生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達到了應當達到的層面,那么,他就會幾乎是地在所學過的全部內容中提煉出最基本、最本質、最重要、通常也是最簡單的極少一部分,永遠地記住它們,達到想忘都忘不掉的程度。這極少一部分就是“數學常識“。因此,學生所得數學知識要經歷一個”少—多,少“的過程。
57、以應試為目的的教育,往往不可能使學生達到應當達到的理解層面,因而在所學的數學完成了應試的使命后,學生很快便將他們忘卻了。
58、長期以來,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數學教育僅側重于學習現成的知識結論、技巧和技法,而忽視了學科的基本精神、數學的基本態度和基本方法的培養和訓練,其中特別被忽視的一個方面,就是數學觀念的教育。數學觀念,指的是人們對某一數學對象或數學過程的本原和本體的見解和意識,包括對該數學知識而言,人類為什么想、怎樣想和想出了什么這樣一些問題。
59、清人袁枚在《隨園詩話》中指出:“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識以領之,放能中鵠“。才,智能,學,知識,識,見地、見識。知識是解決問題的基礎,才智是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工具,而見識見地,則對知識和能力的應用方向、方法、方式作引領。假如沒有后者,知識和能力就找不到它的用處。
60、在數學教學中進行思維教育的主攻方向是:一、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二、如何把傳授知識和培養思維能力統一起來。
61、對于學生來說,只要把要學的知識作為待創造的結果,就能把學習知識和獲得創造能力統一起來。
62、我們應該有意加強以下幾種教育:一、說理意識教育。讓學生知道任何規定、公式都有一定的根據和道理。二、刻劃客觀世界的和諧的意識的教育。三、形式不變原理的教育。
63、數學教育的失誤,常常在于把探究部分輕易地轉化為復現部分,使之失去思維教育的意義。
64、激發學習興趣,引發動機,是教師在數學教育中必須自始至終注意的問題,在教學中引導學生:1、愛好數學,尊重數學的智慧活動過程。數學作為大自然的賦予和人類的的智慧創造,具有雙重的沒,一方面,大自然、人類社會在運動中,始終保持和呈現一種規律,一種和諧,一種恒古不變的守恒性質;另一方面,人類利用了數學所刻劃的規律,創造了美不勝收的物質世界。2、創造成功教育的氛圍,使學生獲得思維成就帶來的歡樂。
65、創設問題情境,增強解決問題的內驅力。問題情境創設的難度,應使學生經過努力而能夠達到。創設問題情境的深層次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潛在力。
數學讀書筆記 篇8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為了讓孩子打下扎實的基礎,對數學感興趣,對所學知識能掌握牢固,我在教學中注意利用遷移規律,促進學生知識的正遷移發展,防止負遷移的干擾,做法是:
1、溫故知新。三年級是整數學習的最后一年,多位數運算占全年教材的近一半,出色地完成這部分教材的任務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對全年的教學任務的完成都起著重要作用。學生多位數運算能力學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依賴于一、二年級各種運算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但是我們不可能抽出整段時間幫助學生復習舊知識,而只能把一、二年級學過的進退位加減法,一位數乘2位數,試商等內容編成口算、聽算訓練題目,有計劃的安排到各節課,作為課前練習。使舊知識對學習起著正遷移作用。
2、運用比較。當新舊知識技能十分相似,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往往會受舊經驗的干擾。這是負遷移作用,是學生學習上的難點。這時我便運用比較方法,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消除舊知識的負遷移作用。
3、改錯練習。在教學中我不僅注意到從正確的方面教給學生的知識,而且注意到從反的方面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
三年級是連接小學低年級和高年級的橋梁和紐帶,學生能否很好地完成這個過渡關鍵在于教師的把握。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學規律,善于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提高三年級教育教學質量不會再是難題。
數學讀書筆記 篇9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教學,最令我煩心的是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原因較多,也是比較復雜的,我個人認為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再就是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于是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學水平,同時我還積極的通過其他途徑來完善自己的每一節課堂教學。課前我認真鉆研教材,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選定具體的教學情景,為學生創設一些現實的情境,對于學生自身的厭學情緒,我通過與學生聊天來獲得學生的信息,對癥下藥,效果比較明顯。
我所任教的三年級數學,學習上困難比較大的學生較多,我接過這個班以后就針對這個現象做了大量的工作,然后就具體問題具體解決。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繼續實行“陽光助跑”活動,每一個學困生都找到一個學習優秀的好朋友來每天對所學的知識進行輔導和考試,教師定期進行抽查。
(2)作為數學教師我每天的工作計劃中就有關于學困生的輔導工作。
(3)學困生自己制定出具體的學習計劃、學習目標,定期在數學活動課上交流總結。
三年級的學生開始學寫鋼筆字,有的學生盡然模仿高年級學生的寫字風格和寫字速度,課堂上有老師監督字寫的還比較正規,但是家庭作業在沒有家長和老師的情況下,字跡比較潦草。這與學生自身的控制能力有關,同時與監督力度不夠有很大關系,于是采取家庭作業不定期、不定人的上交化,這樣有效的控制了學生字跡潦草的現象。
對于一步的計算題,要求用豎式計算,學生就用豎式計算,可是對于教師沒有要求的計算題學生不習慣在演算紙上計算,而喜歡口算,這樣既浪費時間又容易出錯,想了許多的辦法都不能很好的糾正這個問題,沒辦法只好采取了每節課、每次測試檢查演算紙的措施。
總之,我覺得,數學教學是一個最具創造性和靈活性的活動,只有從實際出發,才會收到實效,避免誤區。
數學讀書筆記 篇10上個周末,我閱讀了xx老師的《我就是數學》。一開始我被這霸氣的書名震撼了,一種好奇心油然而生。這究竟是個什么樣的老師? 為什么這么說? 于是我迫不及待看完了這本書。結果我再次被震撼了,也被這樣一個愛數學、愛教育的人吸引了。感覺到華老師已經全身心都投在了數學上,投在了教育上。華老師真的就是為數學而生。他真的就是數學。
通讀完了這本書后感覺好像得到了很多經驗,感覺自己面對可愛的頑皮的小學生定能應付自如了。可是當我走進課堂面對五《1》和五《2》班學生的那種渴望與好奇的眼睛時。心里真的有懂了,華老師的課之所以那樣精彩,很多都來自于他在課前的慎思,課前慎思不應只是去背誦你要怎樣去說,而是要把自己的想法加進去,每個班級的學情也不盡相同,只有聯系學生,聯系生活才能把每一節課準備好。
同時,華老師也十分注重課中的求索,就是一件小事,他也能從中受益。我認為華老師的這一舉動,即顯示了對學生的尊重,又對學生起到了‘潤物無聲’的教育,即顯示了一種精神,也顯示了教師的一種氣勢。所以我要學習這種無聲的教育,為自己修煉一堂人生之課。這樣才能更好的傳授生給學生知識,才能更好地教學生如何做人。
在教學中,才能在與孩子交往的過程中找到接觸點,尤其要站在兒童的角度去思考,畢竟他們只是孩子。從華老師那里學到了課堂上的差錯可能成為正確的‘先導’。善待差錯,感謝差錯。他告訴我們不能忽視學生出現的問題,課堂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要冷靜地分析,恰當地評價,靈活地糾正。華老師對于差錯資源的有效利用,不僅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把‘陽光心態’傳染給了我們,相信課堂因融錯而精彩’! 我要學習華老師那種教師的智慧就是要善于從學生95%錯誤的解答中發現那5%的正確的東西,給予熱情的肯定,并積極加以引導,讓學生一步一步推到那95%的錯誤。
最讓我值得學習的就是華老師的課后反思,學生的一個錯,一句話,都讓他思考良久。課后他都會回想每一個教學環節,總結好的地方與不當之處,尤其是反思后的再實踐,他認為再實踐是對反思的檢驗與進一步反思的催生。當我讀到這里時,甚感慚愧。回顧自己幾十年的教學,在這方面相差太遠。如今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學生,我要重新定位,我相信自己,構筑理想課堂的愿望將不再遙遠。
讀完全書,我被華老師對教育的深深熱愛所感動,被他靈活的智慧,淵博的學識所嘆服,被他對工作的負責,對學生的尊重所敬佩。他已經把自己看作了數學的代言人,教學的生命體。所以才會有‘我就是數學的宣言吧!
最后,我要引用華老師的話激勵自己:‘教育像農業一樣需要信任,需要完善,需要耐心,需要期待,需要守望,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更不是商業,能像農民種地那樣教書,真好!
數學讀書筆記 篇11有人說:“一本教育雜志,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能夠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小學數學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資料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我結識了《小學數學教師》,當我看到她時,如同看到了一本武林秘籍,在經過認真研讀之后,對于數學教學,我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一節校級教研課,我從《小學數學教師》“植樹問題”這篇文章中得到了啟發,上出了我從教以來最成功的一堂課。雖然不算優秀,可是對我來說提高十分大,教學目標達成度高,教學進度掌控合理,學生比較投入,這都是我以前的課堂中沒有做到過的,那一次,我很滿足,是《小學數學教師》給了我這種滿足感。
如今,我更加期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忙,《小學數學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她的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致。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小學數學教改的沖鋒號。這本書中需要我學習的地方太多太多,做為教師我一向在努力,經過對名師們課堂的學習,使我解開了許多教學中的困惑,教會了我如何和孩子相處,如何在課堂上調控,如何為孩子營造簡便愉悅的課堂氛圍和自由健康的成長空間。于是在讀書中,我一天天變得充實,一天天領悟了教育的真諦,一天天感受著教育的神圣。
對于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明白的東西又太少了。讀了《小學數學教師》,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諦:教師的人生,應當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一樣。我們要做創新型教師,不但具有無私奉獻的師魂,誠實正直的師德,全面發展的師觀,教書育人的師能,嚴謹求實的師風,并且還應具有開拓進取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勇于拼搏的英氣,甘愿奉獻的“傻”氣,自強不息的骨氣。雖教師生活清貧,但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學藝術作為一種人生目標,把自我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國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之中。
數學讀書筆記 篇12這兩天看完一本斯坦福大學教授寫的剖析美國中小學數學教育的書,有種相見恨恨晚感覺。閱讀本書之前,我根據自己學習數學的經驗教訓,以及成人后閱讀各種書籍的感受,我對如何學習數學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也有不少疑惑的地方。這本書從數學本質和數學學習的痛點出發,既有數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理論依據,又有對學生的調查實踐,指出了一條學習數學的正確路徑。看完此書,我雖然仍有不少疑慮,但是相比之前在黑暗中摸索已經是豁然開朗的感覺。
下面匯總作者的主要觀點,結合我的實際情況加以說明。
1、課堂上學習的數學和真正的數學相去甚遠
作者首先提出根本問題“什么是數學”,然后從數學家和普通中小學生兩方面回答了這個問題,毫不意外的是數學家和學生的回答是天壤之別。在數學家眼中,數學是“描述人類活動、刻畫社會現象、解釋現實世界并勾勒出未來發展趨勢的一種量化方法”,而學生眼中的數學是“和實際生活沒什么關系”,“一堆定理和公式”,“需要記憶公式才能演算”的一種高級游戲。顯然,學生在傳統課堂上學習的數學脫離了其本質,以數學符號和邏輯推演為名行“套路記憶和模仿”之實。
我對此深有體會,學習數學那么多年現在全忘了,完全不知道當年學習的內容和現實生活的關聯,現在才發現當年學數學其實靠的是記憶,背知識點,背題型。零碎的知識點短期內在看似記得,證明過的題目幾個月后又不會了。生理學家發現大腦中負責記憶和邏輯思考的部位不同,只有將新知識關聯進自己的知識體系中才算真正掌握。在我的學生時代,有些題目短時間憑借記憶做出正確答案,給自己一種已經掌握的假象,然而時間一長,忘記了或者題目稍有變化又束手無策了,感覺始終在門外徘徊,很有受挫感。書中作者提到的大部分美國中學生對數學的感覺也是如此。
傳統學校通過講解知識點,例題,習題的方式授課,學生按照這個節奏,需要做的是記住知識點并能找到從習題套到例題上,練習所謂的“題型”,就能解答出習題。看似完美合理,其實暗藏邏輯陷阱。
這種教學方式注重“知識點”,但是學習過程更重要的是建立關聯,找到關聯。有時碰到不會解的難題看看人家的解題過程,感嘆“為什么自己想不到”。問題就在這里,為什么想不到?看了例題做習題時肯定會用到剛剛學過的知識點,不用自己去找。但是解決實際問題時卻沒有現成的知識點供你使用,要自己從現有條件一步步推演到熟悉的知識點上去。這一過程是傳統數學教學薄弱的地方,卻是數學學習最關鍵的地方。
作者明確指出,人們學不好數學是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而不是所謂的“智力問題”。
原本以為這是中國學校教育特色,沒想到作者眼中的美國教育,甚至英國也是如此。令人深思。
2、學習數學的正確路徑是猜想和估計
作者分享了幾位數學家的經歷,他們在學生時代的某個時刻,或遇好書,或遇良師,初識數學的本來面目,洞察數學的本質,開始主動探索隱藏在客觀事物背后的數學奧秘。
數學家花費很長時間投身于復雜的數學問題,這些問題通常涉及多個領域的數學知識。而學生在課堂上花費幾個小時聽老師講解單一模式解題方法,完全沒有猜想和估計。猜想和估計是數學領域所應用的兩類重要方法,而學校教育追求的是精確值。這是工業化時代學校教育的特點,學校需要找到低成本地評價大批量學生的方式,精確值正好適合批量評價。然而,學生正是這種評價方式的犧牲品。學校沒有培養孩子對數字的“良好感覺”,孩子們沒有機會運用猜想和估計。這就背離了數學學習的正確路徑。
數學家的偉大發現都是從猜想開始,輔以嚴密的邏輯推演,一步步逼近答案。
作者特別強調了傳統教學中應用題的毛病,出題者隱含了很多假定條件,甚至有的題目本身就有邏輯問題。出題人把思考范圍人為地鎖定在一兩個知識點上,把孩子的思路引導到一個狹窄的地方,非黑即白,不能有其他思考方式。對于這一點,作為一個二年級孩子的媽媽,我有太多要吐槽的。稍感安慰的是,原來美國也這樣。
鎖定知識點,精確解題讓學生沒有猜想和估計的空間。也許有人說這是為了降低難度,只要能掌握知識點就好,可是學生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掌握的零碎的知識點其實并沒有什么太大的用處。
在大量考察單一知識點的應用題充斥學生習題集的同時,二年級孩子的數學書中也加入了“估計”這一概念,比如估計一瓶玻璃珠的數目,估計幾個三位數相加的結果,估計的結果不是唯一答案,注重分析過程。雖然比例很小,但仍是一個大進步,我們這代人的小學課本中沒有這些內容。
3、學習數學的另一個重要方法是合作性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數學家都是一些智力極其發達,孤獨地埋頭演算,談不上什么合作性。然而事實并非這樣,數學家之間的交流比我們想象的多的多,并非都是面對面的交流,廣泛涉獵同行的學術論文以及通信是數學家更重要的交流方式。數學家學習并汲取他人研究中的優秀成果、提升數學思維的質量層次、一起分享解題的快樂心情等。作者引用英國數學教育學教授LeoneBurton對數學家的工作方式的調查報告里的結論:數學家們一致認為合作研究會帶來大量的收獲,他們認為這種合作交流的模式應該推廣到數學課堂教學之中。作者在書中介紹了暑期數學夏令營中通過團隊合作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數學概念的過程。學生從被動接受單一概念跳躍到面對實際問題主動拓展思路,加深了數學概念的理解和實際應用。
我的理解是
4、女孩學習數學的方法是面對直覺,回歸數學本質。
5、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學好數學。
數學讀書筆記 篇13本學期我讀了華應龍老師的《我就是數學》這本書。捧起這本書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我。華老師的睿智、博學多才、樂學善思、風趣幽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華老師的課堂里,孩子們真正領會到了什么是數學。數學就是一種和諧美,它的美存在于圖形中,存在于解方程的過程中,存在于嚴謹的證明過程中,存在于求概率的樹形圖中……美在統一,美在和諧,美在嚴謹,美在自己心中。他那用心錘煉的數學課堂教學語言以其獨特的魅力給學生以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悅,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表達的機會,讓豐富多彩的思考交匯在課堂,讓閃爍智慧靈光的思想在課堂閃耀,讓學生領略了數學之美和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華老師的書中,我也感受到數學教學的美和魅力,讓我體會到我們的數學教學不能再滿足于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學會某種知識或某種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引領學生投入到數學的世界里,要讓學生一步步地感受到數學的有趣和無窮的魅力,學生也用數學的思想去思考、去探索各種數學問題,不斷地追求,這才是我們作為數學老師的終極目標。
華老師在課堂上的成功,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來自于他在課前的慎思。如在“角的度量”一課,他思考能否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感受到量角的用處,經過多天的搜尋、比較、思考,他設計了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配玻璃的情境,但與同組老師討論后又否定了這一情境,最終經過反復思考后創設了三個滑梯的設計,這個設計既讓學生感受到量轉自角的必要性,又縮短了數學教材與學生生活經驗之間的距離。同時,華老師也十分注重課后的反思,更重要的是反思后的再實踐。學生的一個錯、一句話,教師在課堂上一個不經意的行為都會讓他思考良久。正是他這種課前、課中和課后不斷思索的精神,才成就了現在這個在課堂中游刃有余,讓無數教師佩服,讓無數學生喜歡的華老師。
《我就是數學》是一本好書,它以生動地形式教給了我一種教學理念,教會了我一種教學方法,讓我在今后的成長中受益無窮。
數學讀書筆記 篇14小學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由低年級到高年級的轉折點。必須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的學習氛圍。但是,要想讓學生一堂課40分鐘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老師身上。
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教學,最令老師煩心的是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原因較多,也是比較復雜的,資優教育老師認為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任課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及教學基本功是否扎實也是很關鍵的。于是要求老師在教學設計中不斷的反思,上課前認真準備,同時還要積極的通過其他途徑來完善自己的每一節課堂教學。
對于優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還得不要讓他處在勝利之中;對于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有時你把他叫起來,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講哪兒,對他們來說心不在焉,要不斷提醒他們注意聽,多組織課堂教學;而對于后進生,首先給他們訂的目標就不要太高要讓他們跳一跳夠得著,這樣讓他們自己覺得有希望,嘗到成功的喜悅,只要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要適時的表揚。讓他們覺得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希望提高的。除了這些之外,作為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說話要和聲細語,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講課時不管你多生氣,多著急,在給學生講課時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講解。永遠記住: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他喜歡你才會愿意學這門學科。
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資優教育教的三年級學生,學習上困難比較大的學生特別多,在教學中,我們細心觀察了學習吃力、成績始終不能有較大進步的學生,發現學生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是一個努力、嘗試、多次失敗的過程。基于此原因,在教學中我們要試著運用了失敗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這一問題。學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了的培養、提高。只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心理訓練,養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煩、不怕失敗、敢于挑戰,定能使學生學有所成。
數學讀書筆記 篇15暑假讀了黃先明的《高中數學學習方法》。
首先,他告訴我們高中數學學習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后及時復習。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與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絡,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于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在考試前要做好準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
其次,他將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進行了比較。
1、知識差異。高中數學知識廣泛,將對初中的數學知識推廣與引伸,也是對初中數學知識的完善。
2、學習方法的差異。現在高考數學考察,旨在考察學生能力,避免學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勢思維,提倡創新思維與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
3、學生自學能力的差異。高中的知識面廣,知識全部要教師訓練完高考中的習題類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過較少的、較典型的一兩道例題講解去融會貫通這一類型習題,如果不自學、不靠大量的閱讀理解,將會使學生失去一類型習題的解法。
最重要的,是告訴了我們如何建立好的學習數學興趣。
(1)課前預習,對所學知識產生疑問,產生好奇心。
(2)聽課中要配合老師講課,滿足感官的興奮性。聽課中重點解決預習中疑問,把老師課堂的提問、停頓、教具與模型的演示都視為欣賞音樂,及時回答老師課堂提問,培養思考與老師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師對你的提問的評價,變為鞭策學習的動力。
(3)思考問題注意歸納,挖掘學習的潛力。
(4)聽課中注意老師講解時的數學思想,多問為什么要這樣思考,這樣的方法怎樣是產生的?
(5)把概念回歸自然。
總結起來,高中數學學習就是要: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重歸納、注意應用。
數學讀書筆記 篇16創意法教育實質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創造新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為了使學生更能自主地學習,用創意法教育理念上好六年級數學課,顯得尤其重要。歸納有如下幾點:
一、出示學習目標,落實基礎知識,實現“三維目標”的統一
創意法教育課堂教學的目標是指學生自己學習目標,不是教師的教學目標,它包含“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維目標的統一。六年級數學教學,一方面要完成本年級新知傳授,另一方面,還要幫助學生對小學階段的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查漏補缺,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養成學生對學習、對生活、對人生良好的情感態度。不是為了應付考試,不恰當地提出教師自己的教學目標。我們常常聽到老師發出這樣的感嘆:學生太粗心了!許多題目連中下等生都應該做得起來,可練習考試的時候學生錯誤的情況很多。即出現所謂的“過失”失分現象。學生產生“過失”失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但不能原因簡單地歸究為“學生粗心”。就教師本身而言,教學中,在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同時,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對課本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我們教師要舍得花時間,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去實踐,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只有幫助學生夯實了基礎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落到實處,“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統一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話。
二、用好現有教材,提高教學效率,培養自主探究的意識與能力
現行“九義”小學數學教材已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如何充分發揮現行六年級數學現有教材的作用,體現創意法教育的理念,提高教學效率呢?實踐證明,通過改編例題、習題,引導學生思考、辨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改編例題促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六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通過改編例題、習題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學生掌握新知的同時,又提高了學生應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分數乘整數這一部分,教材在講解了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法則以后,補充了一例,說明“好約分的先約分再乘比較方便”。可以在教學中不受教材的限制。可在學生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并進行了一定練習以后,出示下面一道題:2/9999×7777,激發學生興趣說:看哪位同學計算得又對又快。當學生覺得2與7777相乘比較麻煩時,可以點撥到:看題中的數字有什么特點,怎樣算比較簡便呢?許多學生通過思考,恍然大悟,自覺地運用了先將7777與9999約分,然后,再把7和2相乘除以9的方法。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得出了分數和整數相乘,先約分再乘比較簡便這樣一個結論,這比告訴學生一個簡單的方法讓他們單純地做計算效果好得多。
(二)改編例題引發散,培養學生能力。
要培養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六年級數學教學中,如果能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實到實處,通過改編例題、習題的方式發散學生的思維,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如在教學“一段公路,甲隊單獨修10天完成,乙隊單獨修15天完成。兩隊合修幾天可以完成?”這一工程問題時,在學生掌握了此道題解題思路和方法的基礎上,可以將“乙隊單獨修15天完成”改成:1.乙隊單獨修比甲隊多用5天。2.乙隊單獨修的時間是甲隊的1.5倍。3.乙隊的工作效率是甲隊的2/3。還可將問題改為:1.兩隊合修幾天完成這段公路的?2.兩隊合修幾天后還剩這段路的?3.甲獨修2天后,剩下的乙獨修還需幾天?這樣圍繞例題這一中心發散,例題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教學機制,在本堂課得到充分體現。
(三)改編例題促思辨,提高反思能力。
反思是一種學習和生活的策略。學生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總會發生這樣那樣的錯誤。教學中,如能適時地運用改編例題、習題促進學生進行思考、辨析,進行前饋控制或反饋矯正,一方面可以達到有效防治錯誤的目的,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學生自我反思的能力。
1.前饋控制。即教師根據教學規律或班級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在解答有關問題時易錯的一些情況,通過改編例題、習題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對比、辨析,防患于未然。
2.反饋矯正。即當學生在練習中發生錯誤后,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通過改編例題或習題讓學生繼續練習,學生在繼續練習中產生頓悟,從而有效地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提高反思能力。
三、抓住典型題材,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數感與直覺思維能力
發展學生的思維,要落實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之中,六年級數學教學也是如此。教學中,教師如能抓住一些典型題型,分層遞進,對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數感將是十分有益的。
如在講解型如:“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度數的比是3∶2∶1,按角分這個三角形是角的三角形。”這一類題時,通過分層遞進,既引導學生自己解決了問題,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耐人尋味。
第一層次:求出三個內角判斷法。這是學生開始時常用的方法。第二層次:求一個角判斷法。“我們能不能只求出一個角就能判斷出這個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學生通過思考懂得:只要求出的角,因為的角是90°,所以這個三角是直角三角形。這一層次比第一層次學生思維上進了一層。
第三層次:直接判斷法。“我們能不能不求出任何一個角,直接從三個角的比份上判斷這個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一下子被調動起來。通過討論,學生懂得:因為3=2+1,的角的度數等于其他兩個銳角的和,所以可以判斷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此基礎上,教師又引導學生總結出:
1.如果角的比份等于其他兩個角的比份之和,則這個三角形為直角三角形。
2.如果角的比份大于其他兩個角的比份之和,則這個三角形為鈍角三角形。
3.如果角的比份小于其他兩個角的比份之和,則這個三角形為銳角三角形。
學生的思維,在本堂課得到充分發展,培養學生的數感得到落實,課堂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
四、隨機進行復習,完善知識結構,創設學生終身發展的空間與平臺
六年級教學的難點之一,在于最后復習階段,學生知識遺忘、缺陷較多,知識的綜合更成問題。如何來解決這一難題呢?“寓復習于六年級平時的教學之中,幫助學生逐步完善知識結構”是許多老師的經驗之談,也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方妙藥。只有這樣,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展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話。
總之,用創意法教育理論去指導六年級數學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創造新意去激發學生學好數學將顯得更重要。為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用創意法教育理念指導六年級數學教學也是擺在我們全體六年級老師面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現實問題。
【數學讀書筆記(通用16篇)】相關文章:
數學教師讀書筆記15篇03-15
教師讀書筆記(通用7篇)03-21
教師讀書筆記(通用15篇)01-28
簡愛讀書筆記通用15篇01-07
教師讀書筆記(通用21篇)01-10
論語讀書筆記(通用15篇)11-15
數學月考反思通用15篇09-12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通用8篇)10-28
關于《活著》讀書筆記(通用5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