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 永遠的焦裕祿的觀后感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 永遠的焦裕祿的觀后感

日期:2023-03-14 14:36:20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 時間:2021-11-23 14:12:29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 我要投稿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 時間:2021-11-23 14:12:29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 我要投稿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

  什么是觀后感?

  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后的感觸。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精選20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悟呢?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后感吧。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精選2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1

  周五,爸爸買下了兩張《永遠的焦裕祿》的電影票,讓我興奮不已。在周天的早上,我和爸爸緬懷激情來到電影院,做好座位后,電影開始放映了。

  電影早期講述焦裕祿早年在洛陽礦山機器廠忘我的奮斗精神,與當時蘭考三害帶來的災難。

  蘭考三害分風沙、鹽堿、內澇,造成糧食無法生長,百姓無家可歸的災難,而焦裕祿同志聽到這個消息后,執意要去當縣委書記,于是焦裕祿同志在蘭考當了475天的縣委書記。

  在災害期間,不斷有大量的百姓背井離鄉,坐火車逃往別處了,焦裕祿看到后決心將災難消滅,讓那些百姓們回到家園。

  在短短的475天中,焦裕祿同志帶領百姓群眾破災荒,救農田,讓百姓們有了家園,但因焦裕祿患有嚴重的肝病,每天都用茶杯蓋頂著肝,一疼就頂,別人都叫他去醫院檢查,他卻說,去啥,又不是多么厲害,花那錢干啥!

  百姓的家園有了,那吃啥,所以,焦裕祿在縣里鼓動人們一起翻地,在土地里,一米以下的地是好的,焦裕祿帶領群眾,親自到地里耕地翻地,進這種奮斗精神沒幾天,地就翻好了,種上了糧食,百姓們有了食物。

  可是,在大家高興沒幾天,一件事情發生了,焦裕祿因肝病住進了醫院,在住院期間,有大量百姓前來看他,但焦裕祿還不忘工作,問百姓們地怎么樣,時刻記著人民群眾的利益。

  看完這部影片后,我非常感動,焦裕祿一生勤儉為民,無私奉獻,忘我奮斗的精神鼓動了我,我也要好好學習,為人民服務。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2

  6月25日,安順市委在文化中心組織各單位干部職工觀看紀錄片《永遠的焦裕祿》。觀看過程中,我的情緒被劇情所調動,時而熱血澎湃,時而熱淚盈眶,受到了強烈的心靈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禮。看完影片后,焦書記那樸素的身軀裹著金玉之魂的高大形象依然縈繞在我的腦海中,許久許久都不能忘卻。

  焦裕祿的事跡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就在于他“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他前往蘭考縣委報到,衣著簡樸,輕車簡從,一路步行,當他看到一群饑餓的孩子時,他拿出了自己攜帶的全部干糧;當他第一次參加縣委會議時,他提議與到會同志先到蘭考火車站看一看,當看到鵝毛大雪中靜靜等待的饑民無奈的眼神、當看到火車來臨時饑民爭先恐后逃離家園的決絕,眾人被深深震撼;當他聽說政府的救濟糧沒有及時發放時,他震怒了;當得知養牛老人被牛角撞傷,生命垂危,想見他一面時,他不顧自己已經十分羸弱的身軀,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一家老小尚未溫飽的情況下,他還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資助更需要幫助的貧苦百姓……

  其次在于他那種凡是探求就里、“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黃沙嚇不走他,洪水擋不住他,鹽堿難不住他,不顧病痛和群眾一起戰洪水,探流沙,查風口。用科學發展觀描繪出了蘭考的新篇章。為鎖住肆虐蘭考的風他帶領通訊員,推著自行車,親自調查風沙的起因;當得知泡桐樹可以在當地惡劣的環境下生長,對改善氣候環境有巨大作用時,他親自到苗圃了解情況,部署植樹防沙工程,并親手在沙丘上種下一株泡桐;為解決夏季水患,又是他在洪水季節,帶領干部群眾,頂風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干部面對災情一籌莫展,垂頭喪氣時,又是他一句“吃別人嚼過的饅頭不香”的樸實思想,振聾發聵,激起了大家戰天斗地的豪情。他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問計于民,虛心向群眾學習,切身體察民情,認真傾聽民聲,廣泛集中民智,激發和凝聚群眾中蘊藏的強大力量,帶領全縣干部群眾艱苦奮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治理“三害”。

  第三在于他那種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初到蘭考的焦裕祿看到百姓的貧苦生活,在主要領導反對的情況下,帶頭取消了領導干部的特殊生活待遇;在為解決干部因饑餓浮腫而影響工作開展時,他冒著政治風險,主動拍板決定購買議價糧。當地區公署派專員調查時,他以坦白的襟懷和無畏的膽識,斬釘截鐵地承認是自己做出了決定,主動承擔責任,他大公無私、一心為公的精神,贏得了黨和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最后在于他那種“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斗精神。在蘭考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忍受著肝病的痛苦,日夜堅持工作,后來病情嚴重惡化,變成肝癌,然而他依然以頑強的意志忍受著劇痛,在狂風、大雨、沙窩、激流里奔波,為治理蘭考的三害,改變蘭考縣36萬人民的貧困面貌,他帶著重病堅持工作,堅持戰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年僅42歲的好干部焦裕祿于1964年5月14日離開了人間,但他永遠活在蘭考和全國人民的心中。

  觀看完電影后,有的同志飽含眼淚,稱贊到焦裕祿不愧為“縣委書記好榜樣”。焦裕祿同志雖然已經離開我們很久了,但他的樸素的身軀裹著金玉之魂的崇高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永遠是億萬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永遠是鼓舞我們的思想源泉。我們不光要緬懷焦裕祿同志,更應該學習焦裕祿同志精神,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時刻提醒自己“一切要為人民打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堅守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3

  又一次觀看由河南影視制作集團等聯合策劃拍攝的電影紀錄片《永遠的焦裕祿》對我的心靈又是一次巨大的震動。黨員的信念與責任得到進一步升華。焦裕祿同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凡事探求就里、“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斗精神,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觀看影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電影中主人公焦裕祿下基層、訪民情、賑災救濟百姓、雨夜抗洪、治沙種梧桐、帶病堅持工作等一幕幕感人事跡使人感動,每幕都讓人落淚。焦裕祿同道的事跡感人至深,在于他時刻不忘自己是一位我黨員,時刻不忘黨的宗旨;焦裕祿同道的事跡感人至深,在于他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公而忘私,心系百姓,一切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鞠躬盡瘁、死而后己;焦裕祿同道的事跡感人至深,還在于他一切從實際動身,實事求是,清正廉潔,勇于擔當,勇于負責。焦裕祿同道是黨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兒子,是我們全體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和榜樣。通過觀看影片,讓我對焦裕祿的熟悉得到進一步升華,更讓我體會到了為人民服務的真正內涵。通過觀看影片,主要學習他對黨和人民的虔誠、對崗位的酷愛,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

  我們要學習宏揚他“心里時刻裝著群眾”的公仆情懷。焦裕祿同道視人民群眾為衣食父母,誠心誠意當人民公仆,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對黨宗旨的一種執著;他堅持依托群眾,向群眾學習,通過找農民群眾了解情況、實地考察試驗總結出治理“三害”的辦法。群眾線路是黨的生命線,是我們黨在長時間斗爭中構成的,是我們的傳家寶。人民群眾始終是黨的氣力源泉和成功之本,丟掉群眾觀點,我們就得不到群眾的擁戴和支持,丟掉群眾線路,我們就沒法從群眾中汲取聰明和氣力。焦裕祿同道把人民放在心中至高的位置,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的公仆情懷值得我們共同學習。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4

  第一次看這部經典老電影應該是在小學或者初中某個時候,已經沒有了太多的記憶。再次走進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是我對這部電影第一次認真和全面的感悟,過程中有幾次淚水在打轉,情緒久久不能平靜,于是想寫出一些感悟來表達對所受教育的敬意。

  最質樸的情感永遠感人。在觀影之前一直在擔心,24年前的拍攝技術,24年前的敘事手法和當時追求高大全的宣傳導向,在今天看來會不會落伍,會不會與社會的變化格格不入。但是當電影開播后,所有的擔心變成了多余,真實的畫面,樸實的語言,真誠的情感,揪住了我的'心,一直到電影結束。這個經歷也轉變了我的部分認知,原來時代怎么變遷,科技如何發展,人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并未病變,那些淳樸、真誠隨著時間的流淌,日久彌新,依舊能讓人淚流滿面。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領導干部心里有沒有真的裝著人民群眾,自己心里最明白,群眾心里也很明白。對群眾的感情掛在嘴上是沒有用的,要放在心里,體現在行動上。把群眾當成自己的家人,做事就不會先想到自己,就不會只想到自己,就會吃苦在前,奉獻在先,群眾也會把你當成兒女,當成父母,給予支持,給予崇敬。

  努力做好頂梁柱和主心骨。領導干部是管理團隊和人民群眾的領頭人,當好領頭人就要有頂梁柱的能力和主心骨的精神。頂梁柱的能力就是能夠抓住主要矛盾,找準工作方法,解決困難和問題,當然這些不是靠自己閉門造車就能產生的,需要到群眾中去,進行調查研究,群眾是和自然最接近的實踐者,有很多寶貴的經驗,領導干部虛心學習,認真梳理就能從中得到正確的解難題之道。主心骨的精神就是要激發起大家的信心,產生戰勝困難的決心。當然,信心和力量不是喊一喊就有的,必須要自己帶頭干,自己帶頭做,“以令率人,不若身先”。領導干部沖在前面,人民群眾才愿意跟在后面。領導干部毅力越強,群眾就會跟的越緊。

  無私精神造就幸福的家庭。對于電影內容而言,焦裕祿的家庭無疑是個悲劇,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作為父親和丈夫的光明磊落,無私奉獻,給兒女和妻子留下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父母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兒女也會更加懂事,更加正直,不會出現部分“官二代”那樣的紈绔子弟。領導干部具有無私精神,處處一心為公,家庭不見得富麗堂皇,但一定是幸福平靜,踏實穩定。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5

  影片再現了一個不朽的共產黨員形象,生動、親切、真實可信地表現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所閃耀的精神的光芒,聚焦成同一個璀璨奪目的閃光點,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全片以情動人。滲透、貫串、充盈著深沉、親切、滾燙的感情;它把國情、災情、民情、鄉情、親情、共產黨干部與老百姓之情交融一體。幾十年來,我們國家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人們對生活的觀念也變化很大,但我們卻依然記著焦裕祿這樣一位共產黨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經深深地烙進了人們的心中,他俯首甘為孺子牛,鞠躬盡瘁為人民,無私奉獻、情操高尚、人格偉大;他帶領群眾抗風沙、戰鹽堿、堵風口,栽下了泡桐幾百里,造福蘭考人民;他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所以他人雖死而神不朽,精神逾遠而彌存。他的事跡感動了整整幾代人!

  42歲的共產黨員焦裕祿,在1962年冬天的寒風中調任河南省蘭考縣縣委書記,走進蘭考這片貧瘠的土地,迎接他的不是簇擁著的鮮花,不是經久不息的掌聲,而是衣衫襤褸滿面塵垢的孩子、是饑寒交迫逃荒要飯的災民,是大雪、是風沙、是饑荒、是荒蕪的土地,身為縣委書記,身上沒有官氣、闊氣,一件舊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窩窩頭,小咸菜,他的兒女和老百姓一樣挨餓受窮。

  為了蘭考人民能擺脫窮困,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祿心甘情愿地犧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

  在下鄉救災治澇的數月艱苦奔波中,總是自備干糧,手拿雨傘,和群眾一起戰洪水,探流沙,查風口。在蘭考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忍受著肝病的痛苦,日夜堅持工作,在狂風、大雨、沙窩、激流里奔波,走了蘭考大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焦裕祿同志堅持生活在群眾之中,和群眾同甘共苦,哪里最艱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那簡陋而又潮濕的辦公室里,他和同志一起規劃著蘭考縣的宏偉藍圖;在北風呼嘯,飛沙漫天的田間地頭,他和群眾一起揮鍬勞動;在寒冬雪夜,他踏雪百里把救濟糧食親手送到孤寡老人的手中。在那破舊的寫字臺前,他忍受著肝癌的巨痛,起草著治理風沙鹽堿的方案。他一心為公,一心為民,從沒有考慮過個人的成敗,從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得失,更沒有為求什么政績而去弄虛作假。在他身上體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風采和不怕艱難困苦,不畏流血犧牲的,銳意進取,廉潔奉公的高貴品質!

  焦裕祿同志的事跡給與我新的感受,新的啟迪和新的振奮,使我再一次認真思索著人生的真諦,人當怎樣活著?我們要做一個怎樣的人? 作為一個基層工作人員,我生活的環境遠比焦裕祿同志優越,但今天我感謝他為我指明了生活的航向,樹立了前進的路標,讓我明白了人生的意義和自己所追求的目標。為此,我將義無反顧的以焦裕祿同志為學習的榜樣,勤奮學習,勤奮工作,以實際行動為烏蘭浩特市城鄉建設發展而盡心盡力,為共產主義的實現而添磚加瓦!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6

  今天我們在社區會議室里觀看了《永遠的焦裕祿》,焦裕祿這個名字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記得上中學的時候學校就組織觀看過,但因為當時年紀小,并不能太深刻的理解影片的意義。今天通過學習觀看后,深深的體會到了當官是為了什么?為名利?還是為人民?焦裕祿同志全心全意為革命事業而奮斗終身的品質和精神給我以強烈的震撼和啟迪。是我進一步體會到影片的真正內涵。

  焦裕祿同志當年在烈士們流血犧牲解放出來的90多萬畝土地的蘭考大地任縣委書記,他既是一縣之首,同時又是全縣人民的公仆,他說:“黨把這個縣36萬群眾交給我們,我們不能領導他們戰勝災荒,應感到羞恥和痛心”。通過觀看影片,使我深刻的認識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任務艱巨。刻苦學習,努力提高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積極參加社區組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切實提高服務水平,學習他立足實際,敬業奉獻的精神。

  人們深情緬懷這個名字,就是在呼喚這樣的一種崇高不朽的精神、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無私奉獻的精神、艱苦奮斗的精神。牢記黨的宗旨,立足本職崗位,扎扎實實工作,為群眾搞好服務。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7

  焦裕祿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焦裕祿同志離開我們40多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卻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永遠是億萬人們心中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永遠是鼓舞我們艱苦奮斗、執政為民的強大思想動力,永遠是激勵我們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寶貴精神財富。

  古人說,“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我們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精神,就要牢固樹立宗旨觀念,始終堅持群眾路線,認真落實以人為本,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焦裕祿同志“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焦裕祿同志到蘭考,不是為了做官,而是去為人民謀利益。

  無論是黨員干部還是普通群眾,無論職位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首位,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最終目的。要深懷愛民之心,自覺擺正與人民群眾的關系,不斷增進與人民群眾的真摯感情,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8

  焦裕祿老書記離開我們已經50年了,作為新時期的一名縣委書記,對他最好的緬懷就是踐行和弘揚好焦裕祿精神。他可歌可泣的業績,成為了每一位縣委書記和廣大黨員學習的光輝榜樣,也是我立言、立德、立行的“量身標尺”和“精神燈塔”。

  焦裕祿在蘭考工作的點點滴滴,完美地詮釋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責任擔當。“責任擔當”四個字,字面普通,卻內涵深邃。嘉善地處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肩負著建設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這一神圣使命。作為縣委書記,我常捫心自問:自己在勇擔示范點建設國家使命、為長三角地區作示范上做得夠不夠?在推進省級綜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試創造新經驗上做得夠不夠?在把握38萬嘉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實現“物質富裕、精神富有”上做得夠不夠?對照焦裕祿這一標桿,我感覺,自己缺的正是擔當責任的高遠境界和樸素情懷,迫切需要牢固確立事業意識,當好“掌舵人”、跑好“接力賽”,自覺帶頭在先,充分激發嘉善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在“擰成一股繩”中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嘉善這個小縣的“大責任”。

  每一次對照焦裕祿的奮斗精神,對我來說,都是一次作風差距的深刻反思、一次精神思想上的深刻洗禮。論條件,再苦苦不過焦裕祿;談困難,再難難不過焦裕祿;講作風,再硬硬不過焦裕祿。深刻剖析自身,我認識到自己直面轉型升級、深化改革等縣域科學發展共性難題的膽識不夠足,親力親為沖在治水第一線、打造江南美麗水鄉的作風不夠硬,破除小富即安和守攤思想、敢闖敢冒的勁頭不夠足。歸結起來,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的奮斗精神淡化了,一定程度上存在畏難情緒,怕惹“馬蜂窩”,怕背“炸藥包”,沒把奮斗作為一種責任擔當起來,存在奮斗定力不足、奮斗方法不當、奮斗本領不高的問題。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就是要帶頭奏響“奮斗”這一時代強音,帶領干部群眾鼓奮斗勇氣、激奮斗精神、鉚奮斗勁頭,抓緊干,科學干,啃下難啃的硬骨頭。

  對照這樣一面穿越半個世紀的“明鏡”,自己雖是從農村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的,但不知不覺中漸漸遠離了群眾,習慣于以“上網”代替“上門”,以“電話”代替“談話”,重視進“家門”,忽視了進“心門”,群眾路線在踐行中由“實”變“虛”了。特別是與焦裕祿“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境界相比,自己身上多少還存在一種高于群眾的領導感和遠離群眾的距離感。當前,嘉善要建設“民生幸福新家園”,對于我,這里的群眾就是我成長的土和水,扎根這片土地奮斗,就是要向焦裕祿看齊,多想群眾少想自己,多想事業少想名利,與群眾“面對面”消除距離,“手拉手”凝聚力量,“心貼心”真情辦事,用自己的“辛苦指數”去換取鄉親們的“幸福指數”。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9

  前兩天觀看了影片《永遠焦裕祿》。焦裕祿,這是一個對于我和我身邊人都很熟悉的名字,但對于他的生平事跡,還是有很多的人不清楚的,在我今天觀看了《永遠的焦裕祿》以后對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當官是為了什么?焦裕祿同志全心全意為革命事業而奮斗終身的品質和精神,給了我以強烈的震撼和啟迪,使我進一步理解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深刻內涵。

  忘不掉影片開幕焦裕祿同志安葬的那一刻,成千上萬的人民群眾自發的為他送葬,戀戀不舍的告別他們的好書記,那是人民群眾對他的最高褒獎,是人民群眾對他的眷戀之情。滿天的白花,滿天的紙錢,飄落在貧瘠的黃土地上,一槨棺木被人們抬著徐徐地走向墓地,人們從四面八方涌來,撕心裂肺地哭喊著親人焦書記。影片用敘事的手法,再現了焦裕祿同志在蘭考工作期間的心路歷程,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的優良品質。

  在1962年,年僅40歲的共產黨員焦裕祿,調任蘭考縣縣委書記,面對黃沙、洪水和鹽堿,做為共產黨員的他沒有絲毫的畏懼,帶領蘭考人民克服萬難,戰洪水、探流沙、查風口,頑強拼搏,治理“三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為黨為民、無私無畏的偉大人生。

  做為一個共產黨員,他為我們做了表率,他的每一個行動,告訴了我們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有義務和責任為百姓服務,為強國、富民奉獻一切。我覺得做人就應該做這樣的人,作為一個黨員也更應該做這樣一個黨員。我們在這樣一個新的時代,更應該要有焦裕祿精神,將這種精神化作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

  每個人學習焦裕祿精神都有不同的體會,每個時代學習焦裕祿精神都有不同的重點。學習焦裕祿同志,究竟要學什么?通過一番思想洗禮,一次次與實際相結合,我覺得我們廣大的黨員和領導干部需要以焦裕祿精神為尺子,查找自己在理想信念、宗旨觀念、組織紀律、精神狀態、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明確自身改進的重點。

  第一,要學習他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當焦裕祿1962年初到蘭考看到的是窮山惡水,百姓忍饑挨餓,干部人心思去的局面。面對困難焦裕祿沒有動搖,沒有退卻,他帶領全縣干部群眾治沙治水治“三害”,為查災情忍著病痛走遍了所有村隊,探訪了縣境內全部沙丘、風口。為了全縣人民能過上好日子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然后,要學習他立足實際、敬業奉獻的精神。焦裕祿同志在工作上實事求是、身先士卒、頂風冒雨、明察暗訪、不顧病痛用科學發展觀描繪出了蘭考的新篇章。為鎖住蘭考的風沙,他帶領通訊員推著自行車在黃河故道的沙丘上調查風沙起因;為改善氣候環境,他倡導并親手在沙丘上種下一顆顆泡桐樹;為解決夏季水患,他又在洪水季節頂風冒雨查看水情。

  在我們今天的`工作中,工作內容雖然不同,相同的是我們都會遇到困難,遇到困境。在困難面前我們是知難而上,還是畏懼退縮?工作方法采取的是實事求是,調查研究還是推諉扯皮,知難而退?這些,焦裕祿都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最后,要學習他率先垂范、勇于擔當的工作作風。初到蘭考的焦裕祿看到百姓的貧苦生活,在主要領導反對的情況下,帶頭取消了領導干部的特殊生活待遇;在為解決干部因饑餓浮腫而影響工作時,他冒著政治風險主動拍板購買議價糧;當地區公署派專員調查時,他挺身而出主動承擔責任。他大公無私一心為公的精神贏得了黨和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在革命時期,無數的共產黨人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又是一大批的像焦裕祿這樣的共產黨員干部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帶領群眾走出貧困迎來了新中國的迅速發展。

  新中國的崛起,為我們這一代人創造了優越的學習、生活、工作環境,提供了鍛煉自己、成長自己的廣闊舞臺,也賦予我們推動國家偉大事業發展的責任。雖然我們和焦裕祿生活的時代不一樣,但是從根本上講,我們的最后總目的還是要讓廣大的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的生活,我覺得焦裕祿就在我們的身旁,焦裕祿精神就在我們的心里。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10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上下機關事業單位都在組織學習黨的群眾路線教育,這是一件好事情。在當前的國情下,在人民群眾溫飽基本得到解決,很多社會矛盾比較突出的情況下,我們的黨和我們的黨員確實需要重溫一下幾代領導人的思想政治理論。

  今天下午單位組織觀看《永遠的焦裕祿》,之前最早的時候我記得是在上高中的時候,學校組織看過,那時候可能更多的是為了讓我們了解一下這個人物,學習他的奉獻精神,已經記不清楚當時是不是被電影的某些情節感染的潸然淚下,只是記得一個情節,就是用茶杯蓋頂著自己疼痛的胃部。今天再次看這個電影的時候,不僅僅是被其中很多的情節感動的淚如雨下,可能是因為自己當了媽媽的緣故;更多的是被焦裕祿這種精神所感動。從電影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為了人民群眾的溫飽,不顧自己的身體,不顧自己的名譽,做出了很多實實在在的事情,贏得了民心。()他在河南蘭考縣雖然工作了只有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但是這一年多的時間,每一分鐘他的心里都想著人民,都為了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而忙碌奔波著。電影中有一位和焦裕祿一起的領導干部—吳書記,他的一言一行和焦裕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焦裕祿同志說過一句話: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黨就會滿意,人民群眾不滿意的事情我們的黨也不會滿意。這句話充分說明了我們的黨代表的就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黨的一切工作就是以人民群眾為根本,如果是脫離了人民群眾,那么在那高談闊論什么政治思想,一切都是空談。

  反思我們今天的社會,很多領導干部的所作所為已經脫離了人民群眾,有些甚至是損壞了人民群眾的利益。今天當我們的物質條件比較好的時候,我們的精神世界卻很空虛,為什么?因為我們缺少了很多高尚的精神追求,比如奉獻、誠實、友善。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11

  暑期里,我觀看了《永遠的焦裕祿》。焦爺爺為蘭考日夜操勞的那一幕幕,深深地打動了我。

  焦爺爺非常關心人民的疾苦。影片一開始就是這樣的鏡頭:焦爺爺風塵仆仆地來到蘭考縣委上任,路上遇到一群饑餓難忍、沿街乞討的孩子,他們緊緊地抱著他,伸出一雙雙瘦小的手,向他討吃的。焦爺爺的心顫了,他立即拿出身邊的饅頭,全都給了那些孩子。孩子們都開心地笑了,可焦爺爺卻十分難過。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怎么能忍心看到這些孩子沿街討吃、忍凍挨餓呢?于是他邁開大步,急匆匆走進了縣委小院,去迎接一場新的“戰斗”。

  焦爺爺上任后,嘔心瀝血,思考蘭考前途,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慷慨激昂地對干部說:“我們辛苦不就是為了讓蘭考人民的生活好起來,讓我們下一代人健康地成長嗎?一個干部,只要他能看到人民的疾苦,心里想著人民,就一定會有使不完的勁兒。”

  焦爺爺還特別重視下一代的品德教育。一天,他答應小兒子買肉給他吃。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卻把買肉的錢全給了一位生病的群眾。吃飯時,端上桌的菜依然是素菜和窩窩頭。小兒子看到后,一個勁兒地吵著要吃紅燒肉,還把窩窩頭丟在地上。這一下,焦爺爺生氣了,便打了小兒子。小兒子傷心地哭了。當時,我也為孩子感到委屈,因為他爸爸已經答應了呀!再說想吃點紅燒肉,要求不算過分。焦爺爺也感到委屈了小兒子,便抱起他說:“不要哭了,都怪爸爸把錢花了,是爸爸不好,爸爸不該打你。”接著,他又深情地對兒子說:“糧食是勞動人民種的,是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你知道嗎?那些種糧食的伯伯都吃不上窩窩頭,我們更要愛惜糧食。來,把窩窩頭吃了吧。”看到這兒,我的眼睛濕潤了。每當我端起白花花的米飯,耳邊總想起焦爺爺親切的教誨。于得,我暗暗提醒自己:我們這些在蜜糖里泡大的幸運兒,可要永遠記住“汗滴禾下土”的勞動人民,還要珍惜“粒粒皆辛苦”的勞動成果啊。

  焦爺爺當了多年的縣委書記,但他的生活卻那么清苦。他兩袖清風、一心奉公的高尚品德,為我們下一代樹立了光輝的榜樣。焦爺爺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摯愛,對革命事業的無私奉獻,給我們這一代,乃至世世代代都留下了一筆不可估量的精神財富。

  啊,敬愛的焦爺爺,我們懷念您,人民需要您,時代在呼喚您……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12

  親人送葬、雪夜送站、挽留技術員、送回一桶魚、雨夜抗洪、治沙栽桐……電影里的每一幕都讓人感動、每一幕都讓人落淚,離開大禮堂好長時間,我的心情還不能平靜。焦裕祿的工作動力從哪里來?我的感受有三個:對黨的忠誠,對崗位的熱愛,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

  一是對黨忠誠。就是要堅定黨的宗旨,執行黨的決定,維護黨的形像,嚴守黨的紀律。1962年蘭考遭遇自然災害,30萬人民群眾衣食無著,縣里的許多干部用圍攻組織部長方式想方設法往外調,可焦裕祿卻從條件較好尉氏縣調到蘭考,受命于危難之時,不攀他人,不講條件。僅這一點就值得我們許多人汗顏,我們現在就有一部分同志領導安排工作皺眉頭,完成工作講客觀。工作中,焦裕祿遭人誤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不氣餒、不摞挑子,一如既往的干工作,因為他始終想信上級黨委會正確處理他的問題。不像個別同志遇到一點挫折,就發牢騷,就向領導喊冤叫屈。焦裕祿同志光明磊落、襟懷坦白,用自己的言行樹立了一座共產黨員的豐碑,為我們后來人,確立了一個標桿。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我想既不能看官位,也不能看財富,要看他為社會做了什么,為老百姓做了什么。

  二是對崗位的熱愛,就是把工作崗位當做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以干好工作為目標,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反過來又將學到知識,練就的本領,全部用到工作中。“黨是叫我們帶領30萬蘭考人民戰勝災荒的,而不是來送人民群眾逃難的……”。他上任之始,沒有忙著樹官威,建衙門,而是扛著背窩卷一頭扎進了牛棚。為治風沙,牛棚里訪到老園藝場長,火車站臺上打動了技術員,身先群眾,一鍬一鍬栽下泡桐。為抗洪,大雨滂沱,天黑水深,擋不住他前進的路,一首團結就是力量,讓無數人為之動容。焦裕祿同志這種精神,對我們現在的有些人,也是一種教育。出工不出力,上班謀私利;干事怕擔責,遇難繞道走。焦裕祿身患重病,卻依然堅持工作,在病房里還在學習,這種愛崗敬業,無私無畏,艱苦奮斗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13

  從喧囂到平淡,從極力渲染到冷靜思考,都市人漸漸成熟,他們用現實的眼光看英雄。英雄是活生生的人,但他們又不同于普通的人,這就是影片《永遠的焦裕祿》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

  影片雖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也沒有什么氣撼山河的壯舉,甚至連插曲都那么土,但看罷全片,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影片中有這樣一組鏡頭:報到的第一天,焦裕祿衣著樸素、態度謙恭,致使公務員竟以為他是要飯的,先聲奪人,讓你覺得焦裕祿身上確實有種不同于其他干部的東西。在縣委的第一次會議上,作為第二書記的焦裕祿坐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記錄下各干部的看法。第一次講話沒有信誓旦旦的保證,卻讓全體干部到火車站去親眼目睹一下蘭考人民冒著大雪痛苦而無奈地離鄉背井的一幕,給每一個干部上了一堂無言的課。這一組平凡的鏡頭折射出了焦裕祿高尚的情操。

  看完影片,我想到老詩人臧克家的一句詩:“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臧克家是為魯迅先生而作此詩的,而魯迅先生同時又自謂:“俯首甘為孺子牛。”在《焦裕祿》這部電影中,我找到了“孺子牛”這個詞最精當的注釋。

  忘不了,多少個夜晚,他縮在屋角沉思;忘不了,多少個白晝,他奔波在黃河故道;忘不了,多少家的門檻,他都跨過;忘不了,多少人的家事他都了如指掌。他說他是人民的兒子,他說他是毛主席派來的。他,焦裕祿,一個平凡而偉大的人。他雖然沒有豪言,沒有壯語,但是,他的話,他的故事,已經深深地烙進了蘭考人民的心中,同時,也深深地烙進了每一個觀眾的心中。

  焦裕祿——你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14

  觀后,我內心深處再次受到了強烈的震撼!焦裕祿同志的光輝事跡,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作為一名新時期中共黨員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時刻對黨忠誠、對崗位熱愛、對人民群眾更要具有深厚的感情。

  1962年冬天,在別人都不愿意去蘭考的情況下,焦裕祿同志主動來到當時內澇、風沙、鹽堿地“三害”肆虐的蘭考擔任縣委書記,帶領全縣人民戰天斗地,奮力改變蘭考貧困面貌。他始終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然是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康,此舉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崇高風范。焦裕祿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

  當前,我辦正在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學習焦裕祿同志的先進事跡,對于進一步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將以焦裕祿同志為榜樣,學習他牢記宗旨、心系群眾的公仆精神;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實事求是、調查研究的求實精神;不怕困難、不懼風險的大無畏精神;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奉獻精神。落實在參加支出監管業務工作時,須進一步強化為民服務理念,力克形式主義和官僚作風,工作中做到有禮有節、不卑不亢,按照財政部授權嚴格監督的同時,真心實意為檢查對象做好服務。尤其是支出監管點多面廣,涉及惠農政策及民生資金的領域較為寬泛的特點,今后將通過多傾聽、多調查、多了解被查對象的具體情況和實際困難,查找對方財政運行管理中的問題和不足,多渠道收集信息,及時提出規范性合理化意見和建議,幫助被查對象逐步解決問題,提高其資金管理使用水平,消除其對中央財政支出監管的排斥和顧慮,樹立和維護我辦財政監督的良好形象。

  在立足本職,干好財政監督工作同時,堅定信仰永葆本色,保持清正廉潔,注重實干巧干,時刻牢記群眾裝在心中,始終堅持依靠群眾,走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15

  大型電影紀錄片《永遠的焦裕祿》在焦裕祿同志逝世50周年紀念日5月14日這天在全國影院上映。同時《永遠的焦裕祿》將作為全國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生動教材。

  《永遠的焦裕祿》緊緊圍繞焦裕祿同志在蘭考工作的475天,通過焦裕祿的領導、同事、子女以及宣傳、研究焦裕祿事跡和精神的作家、學者的動情講述,回顧焦裕祿在蘭考475天以及在洛陽礦山機器廠9年忘我工作的感人故事和背后許多不為人知的動人細節,還原了焦裕祿成長生涯中最光輝的生命軌跡。

  影片真實、樸實、感人,場面宏大、資料翔實、細節突出、催人淚下,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一部優秀的電影紀錄片,思想性、藝術性俱佳。

  焦裕祿同志在蘭考工作的時間雖然短暫,但他把生命交給了這片熱土,他沒有高談闊論、沒有留下什么警世明言,甚至沒有像樣的政績工程,但他有一顆火熱質樸的心,他心里想的是人民,他的所作所為是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蘭考那郁郁蔥蔥成片的泡桐林銘記了他光輝的一生,如今長滿了莊稼的昔日的鹽堿地證明了他的豐功偉績,他是人民的兒子!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16

  “焦裕祿精神”概括為“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做一個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公仆,盡不能騎在人民頭上橫行霸道。時時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興奮不興奮,人民答應不答應,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同意不同意作為想題目、辦事情動身點和回宿。

  焦裕祿在蘭考一年多的時間里,幾近走遍了蘭考的每寸土地;他下鄉住的是農民養牲口的棚子;縣委有汽車,他卻始終騎自行車;天下大雨,他冒雨勘察內澇情況,爭獲得到水患的第一手資料;為抵住肝病的疼痛他竟然把坐騎抵出一個窟窿;勤勉地深入實地調查,學習群眾的經驗,解群眾之疾苦。雖然他沒有做什么震天動地的事情,僅僅憑這類精神就足以改變蘭考人面對三害的態度,正是這類精神鼓勵著蘭考人把貧困的蘭考建設成了夢想中的蘭考。

  看完這篇電影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焦裕祿同志實事求是、調查研究,堅持一切從實際動身的求實精神,大力提倡求真務實的作風。他背著干糧、拿起雨傘,和大家一起在蘭考的原野上日夜奔波。追沙,他一直追到沙落地;查水,他又是查到水歸槽。干旱季節,他親自用舌頭辨別鹽堿的種類和土的含堿量。在同自然災害的斗爭中,焦裕祿同志不顧重病纏身,忍受著嚴重疾病的折磨,在風里、雨里、沙窩里、激流里,堅持度過了一百二十多個白天和黑夜,跑了一百二十多個大隊,跋涉五千余里,終于摸清了蘭考“三害”的底細。他冒雨勘察并親自動手和群眾治理內澇,虛心請教群眾養馬、防風沙的經驗。

  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勤勤懇懇歷歷在目,焦裕祿同志腳踏實地干事,果斷克服浮躁情緒和急功近利心理,反對不切實際、違反科學的瞎折騰和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一個人的地位不用太高,一個人工作的時間也能夠不長,只要此人實實在在為人民做事,人民就永久不會忘記他。

  在物質生活極大改善的社會主義的今天,焦裕祿精神有極大的學習價值。當代中國的生態破壞問題、環境污染問題、貧富兩極分化問題、公共安全問題、文化沖突和國際安全問題等,這些都是當代中國面對的挑戰,我們要借鑒焦裕祿同志求真務實、知難而進,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始終保持敢作敢為的勇氣和迎難而上的英氣,不怕矛盾復雜,不怕任務艱巨,勇于挑起重任,勇于克難制勝的精神。

  新時期的我們要傳承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不忘焦裕祿同志在平凡崗位的實干精神;不忘焦裕祿同志不畏艱難、敢于挑戰和克服困難的英勇氣概,不忘焦裕祿同志愛戴群眾,不搞特殊化的廉潔作風。今天的我們雖然工作內容不同,但相同的是我們都在為人民服務,都應該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做事,在困難面前,不能被其蒙蔽雙眼,要知道烏云的背后往往是陽光普照,但要如何撥開這重重障礙,仍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和謹慎對待的。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17

  日前,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通知,要求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組織觀看電影紀錄片永遠的焦裕祿。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要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組織黨員干部觀看永遠的焦裕祿,并開展討論交流,使廣大黨員干部自覺以焦裕祿同志為標桿、為鏡子,學習先進、查找不足,自覺加強黨性修養,進一步樹立群眾觀點,更好聯系服務群眾,深入扎實推進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

  焦裕祿,作為一個時代的楷模,他的精神是永存的。特別是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之時,電影紀錄片永遠的焦裕祿讓大家再一次重溫了焦裕祿同志當年在那艱苦的條件下,心系群眾,一心為民的公仆精神,可以說,焦裕祿的精神是一首時代戰歌,時刻鼓舞著后來人發揚和繼承他的精神,并將之發揚光大。

  學習焦裕祿精神,就是要學習他牢記宗旨,心系群眾的公仆情懷。他心中裝著群眾,唯獨沒有他自己。他不為名不為利,只為群眾的生活能夠生活得更好,只為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當年的蘭考,是河南省最艱苦也是最落后的地方,但焦裕祿同志把這里當作他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他憑著一腔熱血與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群眾的熱愛,毅然決然地戰斗在蘭考這個他獻出生命的地方。他那牢記黨的宗旨,一心為民的公仆精神化為了一座永恒的豐碑。永遠活在了人民的心中。

  學習焦裕祿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奮斗精神。或許有人說,焦裕祿作為一名縣委書記,他的生活條件再差也比群眾好。事實上按當時的工資標準,焦裕祿同志的工資是高過一般干部,但他卻從來沒有往家中交過一分錢,不是他不負責任,而是他將那些有限的工資都投入到了為人民服務之中。他自己蓋的被子是補了又補,不知道打了多少補丁用了多少年的舊鋪蓋。他的工資高卻一窮二白,這種怪賬只有老百姓算得最清楚。

  學習焦裕祿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實事求是,調查研究的求實精神。焦裕祿同志到蘭考后,面對嚴峻的災荒形勢,他沒有退縮,靠著一輛自行車和一雙鐵腳板,走過了全縣0多個生產大隊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對改變蘭考面貌提出了切合實際的規劃,并帶領36萬蘭考人民根治“三害”。他提出的“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名言已經成為千萬黨員干部創新學習的榜樣。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18

  10月9日下午,按照縣委安排,在會務中心觀看電影《永遠的焦裕祿》,影片再現了這樣一個不朽的共產黨員形象,生動、親切、真實可信地表現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所閃耀的精神的光芒, 聚焦成同一個璀璨奪目的閃光點,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人們深情緬懷這個名字,就是在呼喚這樣一種崇高而不朽的精神;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無私奉獻的精神,艱苦奮斗的精神;是在向每一個黨員干部發出忠告:永遠要做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公仆,絕不能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作為領導干部,只有時時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贊成不贊成、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和歸宿、 人民才會擁戴你、支持你。反之,置人民利益于不顧,當官作老爺、欺壓百姓、終將被人民所唾棄。

  焦裕祿是主動請命,義無反顧地從大城市奔赴蘭考災區的。而當時沸沸揚揚的所謂“災區栽干部”的議論,正像幽靈一樣纏繞著某些干部,使之把災區視為畏途。他面對狂暴的“三害”,從災難壓頂的蘭考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豪邁地喊出有朝一日沙丘可以變成綠林,澇洼可以養魚,鹽堿地可以長出好莊稼,關鍵是要有一個“干”字的石破天驚的預言。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以重病之軀,夙夜匪懈地為蘭考人民奔波、操勞。他緊緊依靠群眾領導群眾同自然災害進行殊死搏斗,腳踏實地為人民辦了一件件實事。他一生嚴于律己,廉潔奉公,從不追逐名利,時刻以一個普通勞動者要求自己。這一切,又無不系于他身上最本質最可貴的一點,就是:事事想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集中群眾智慧,尊重群眾首創精神;與群眾保持最密切的聯系,永遠不脫離群眾。他篤誠地實踐了黨的群眾路線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19

  在縣委的組織下我們觀看了影片《永遠的焦裕祿》,在觀看中,我深深地被焦裕祿同志一心為黨、為人民群眾的精神所感動,深刻意識到我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時刻弘揚焦裕祿同志的公仆精神、奮斗精神、求實精神、大無畏精神和奉獻精神。

  從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看,公仆精神是本質,奮斗精神是精髓,求實精神是靈魂,大無畏精神是重要內容,奉獻精神是鮮明特征。作為一名黨員我一定要做到: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始終不渝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于上級黨委的決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任何時候都決不猶疑、決不含糊、決不動搖;要堅定宗旨意識,始終與群眾心相連、情相依,同呼吸、共命運,做群眾的貼心人,做群眾的主心骨,近日,縣委開展第三次大走訪活動,就是我們密切聯系群眾的一個平臺,作為一名基層干部,群眾最可親、群眾工作最重要,我們要扎扎實實開展好這項工作;要堅定發展方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干事創業熱情與科學求實精神結合起來,把開拓進取與尊重規律結合起來,把抓好當前工作與著眼長遠發展結合起來。

  焦裕祿同志當年在烈士們流血犧牲解放出來的90多萬畝土地的蘭考大地任縣委書記,他既是一縣之首,同時又是全縣人民的公仆。他說:“黨把這個縣36萬群眾交給我們,我們不能領導他們戰勝災荒,應該感到羞恥和痛心。”正是為了這些窮苦百姓,正是為了這些烈士們流血犧牲解放出來的廣大人民,他在蘭考帶領群眾發展生產、植樹治沙、脫貧致富,戰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這深刻體現了黨的公仆精神。如今,我們的國家和社會生活都發生了翻來復去的變化,但焦裕祿同志那種視人民如父母,以“為人民服務”為己任的精神仍需發揚光大。

  服務群眾、艱苦奮斗、求真務實、知難而進、敬業奉獻“五大作風”,是對焦裕祿同志良好作風的精辟概括,是對我們加強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的明確要求,既繼承了黨的優良傳統,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當組織上安排焦裕祿同志到環境、條件較差的蘭考縣任縣委書記時,他沒有任何抱怨,沒有任何要求條件,而是積極主動地投入了工作,很快與當地群眾打成一片。為了盡快改變蘭考的貧困落后面貌,他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積極帶領蘭考人民,同內澇、風沙、鹽堿三大自然災害作斗爭,一直堅持帶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以說,焦裕祿同志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基層干部,我要像焦裕祿同志一樣時刻對人民群眾的非常深厚的感情,心里時刻裝著老百姓,在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牢記黨的宗旨,立足本職崗位,扎扎扎實實工作,為群眾搞好服務。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20

  電影紀錄片《永遠的焦裕祿》由河南影視集團制作,以焦裕祿同志的生平為主線,用紀實表現手法,集中展現了焦裕祿同志的公仆情懷、求實作風、奮斗精神和道德情操。該片公映后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永遠的焦裕祿》以焦裕祿同志的生平為主要線索,通過大量生動翔實的事例,弘揚了焦裕祿同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凡事探求就里、“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斗精神,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永遠的焦裕祿》是在習近平的親切關懷下攝制的一部大型電影紀錄片。

  結合正在開展的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央、省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指示,要求各級領導和廣大黨員干部認真觀看學習該紀錄片。為讓更多黨員干部深入學習實踐焦裕祿精神,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市文廣新局聯合下發了《關于組織觀看電影紀錄片〈永遠的焦裕祿〉的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分批次觀看電影紀錄片《永遠的焦裕祿》。 我們通過學習焦裕祿精神,查找出平時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通過整改,把這些問題和不足解決好,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務實的作風,扎實地開展好統計法制工作,積極進取,努力工作,使統計工作躍上一個新臺階。

  焦裕祿同志是共產黨員的標尺,是各行各業學習的楷模,他始終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忠實地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在廣大黨員和群眾中樹立了光輝的榜樣,體現了共產黨人的本質特征。他是我們全黨的寶貴精神財富;他不僅是歷史上的一面光輝旗幟,也是永遠激勵我們前進的一面永放光芒的旗幟。

【永遠的焦裕祿觀后感】相關文章:

1.觀《永遠的焦裕祿》有感550字

2.焦裕祿的群眾路線——《焦裕祿》觀后感

3.《焦裕祿》觀后感范文

4.焦裕祿影視觀后感

5.焦裕祿觀后感(教師)

6.《焦裕祿》觀后感作文

7.觀看《焦裕祿》觀后感

8.電影《焦裕祿》觀后感想

9.電影焦裕祿的優秀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