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哲理散文精選 哲理散文名篇

經典哲理散文精選 哲理散文名篇

日期:2023-03-10 10:11:08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年度經典哲理散文 時間:2018-07-27 16:29:29 經典散文 我要投稿
年度經典哲理散文 時間:2018-07-27 16:29:29 經典散文 我要投稿

年度經典哲理散文

  雅羅斯瓦夫·伊瓦什凱維奇(1894-1980),波蘭作家。曾參加文學刊物《源泉》《郵政報》《波蘭信使報》的編輯工作。1920年,他任華沙新創辦的《斯卡曼德》詩刊編輯,成為“斯卡曼德”派著名的五詩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華沙從事地下文化活動,保護了許多愛國文藝工作者。1959年起任波蘭作家協會主席,直到去世。主要作品有劇本《諾昂之夏》《假面舞會》和長篇小說《名望與光榮》等。著作近80卷,多次獲得波蘭國家獎和國際獎。

年度經典哲理散文

  草莓

  時值九月,但夏意正濃。天氣反常地暖和,樹上也見不到一片黃葉。蔥蘢茂密的枝柯之間,也許個別地方略見疏落,也許這兒或那兒有一片葉子顏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細尋找便難以發現。天空像藍寶石一樣晶瑩璀燦,挺拔的槲樹生意盎然,充滿了對未來的信念。農村到處是歡歌笑語。秋收已順利結束,挖土豆的季節正碰上艷陽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紅土塊,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嬌艷。我們許多人一起去散步,興味酣然。自從我們五月來到鄉下以來,一切基本上都沒有變,依然是那碧綠的樹,湛藍的天,歡快的心田。

  我們漫步田野。在林間草地上我意外地發現了一顆晚熟的碩大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樣的香,那樣的甜,真是一種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氣味,在我的嘴角唇邊久久地不曾消逝。這香甜把我的思緒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時光。

  此刻我才察覺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獨特的色調。我以為一切都沒有變,其實只不過是一種幻覺!草莓的香味形象地使我想起,幾個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時,樹木是另一種模樣,我們的歡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陽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連空氣也不一樣,因為那時送來的是六月芬芳。而今已是九月,這一點無論如何也不能隱瞞。樹木是綠的,但只須吹第一陣寒風,頃刻之間就會枯黃;天空是蔚藍的,但不久就會變得灰慘慘;鳥兒尚沒有飛走;只不過是由于天氣異常地溫暖。-空氣中已彌漫著一股秋的氣息,這是翻耕了的土地、馬鈴薯和向日葵散發出的芳香。還有一會兒,還有一天,也許兩天……

  我們常以自己還是妙齡十八的青年,還像那時一樣戴著桃色眼鏡觀察世界,還有著同那時一樣的愛好,一樣的思想,一樣的情感。一切都沒有發生任何的突變。簡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錦,韶華燦爛。大凡已成為我們的稟賦的東西都經得起各種變化和時間的考驗。

  但是,只須重讀一下青年時代的書信,我們就會相信,這種想法是何其荒誕。從信的字里行間飄散出的青春時代呼吸的空氣,與今天我們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時我們才察覺我們度過的每一天時光,都賦予我們不同的色彩和形態。每日朝霞變幻,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心性和容顏;似水流年,徹底再造了我們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剝奪,也有所增添。當然,今天我們還很年輕——但只不過是“還很年輕”!還有許多的事情在前面等著我們去辦。激動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歲月之后,到來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慮,是從容不迫的有節奏的生活,是日益豐富的經驗,是一座內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廈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氣息已經一去不返了。它雖然曾經使我們惴惴不安,卻浸透了一種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種妙齡十八的馨香。

  (韓逸 譯)

  【鑒賞】《草莓》不是標本的解說,也不是實景的寫生,它凝聚著作者的獨特感受,寄寓著生活的哲理。它告訴我們:每一天時光,“都賦予了我們不同的色彩和形態”,對我們“有所剝奪,也有所增添”。作者肯定成年期的成熟,也流露著對青春年代一去不復返的慨嘆。文章雖然缺乏葉帥?八十書懷》中“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的氣勢,甚至可能會引起人們淡淡的憂傷,但沒有厭倦,并不沉淪,感而不頹,憂而不餒。熱情呼喚:“還有許多的事情在前面等著我們去辦,”啟示我們投身生活,珍惜時光。《草莓》雖沒有擂起冬冬的戰鼓,但具有一種發人深思、引人向上的力量。作者的這些見解是如何引發的呢?由草莓。當作者漫步田野,將一顆草莓含在嘴里,久久地品味著它的余香的時候,思緒也插上.了翅膀,飛向了六月,飛向了草莓最盛的時光,飛回到了青年時代……那顛晚熟的、碩大的九月草莓,是文章由實入虛的引線,是作者意識流動的跳板,心神激蕩的觸媒。

  以草莓為題,卻并未從草莓起頭;時值九月清秋,也并未從秋色落墨。文章開頭迂回筆墨,去渲染那“正濃的”夏意:“天空像藍寶石一樣晶瑩璀璨,挺拔的槲樹生意盎然”,“自從我們五月到鄉下以來,一切基本上都沒有變”。果真是如此嗎!不,大地每時每刻都在更新。當作者意外地發現了那顆草莓,筆鋒也由表象轉入實質,由揚轉抑,剖析出“幾個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時,太陽、天空、樹木,以至于人們的歡笑,都“不同于今天”。后面,作者展開對人生的聯翩浮想時,也同樣是先寫出一種錯覺:“我們常以為自已還是妙齡十八的青年……一切都如花似錦,韶華燦爛”,然后筆鋒一轉,闡述了成年觀與青春年代大不相同。盡管成年期具有許多青年時代無法企及的優點,“然而,六月的氣息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其中又有一轉。古人說:“文似看山不喜平。”《草莓》像遠處山巒那樣蜿蜒,像夏季田野那樣多姿。文章不平不直,錯落有致,既舒展又委婉,于一轉再轉之中,將讀者一步一步引入佳境。結尾,當文章轉出最后一層意思:六月的氣息“雖然曾經使我們惴惴不安,卻浸透了一種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種妙齡十八的馨香”,我們才領悟到,那旺盛生長的.、香味濃郁的六月草莓,象征著生氣蓬勃的青春時代,寄托著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韻光流逝的感懷。這也許才是文章為什么以草莓為題的原因!讀著這篇散文,似含一顆香甜的草莓,越品嘗,越有滋味。

  作者精通音樂,所以他能揮灑自如地譜寫出內心詩情的起伏,在結構布局上造成層疊的波瀾,給人一種節奏感。作者又精通繪畫,所以他捕捉景物特征時也滲透著畫家的個性。怎樣把握和表現季節的最初變化?“草色遙看近卻無”,表現的是春色有無中的朦朧;“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反映了詩人對秋之將臨的敏感。《草莓》的作者盡管也勾勒了一些細微的變化:“蔥蘢茂密的枝柯之間,也許個別地方略見疏落,也許這兒或那兒有一片葉子顏色稍淡”,但卻并未從這里著眼。他所努力突出的是氣氛與色調的轉換,是景物總體圖象的更替。開頭,作者寫夏的幻覺時,實際上筆下已透露了秋天的色彩:“碧綠的樹,湛藍的天”,農人們在地里挖土豆,“新翻的玫瑰紅土塊,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嬌艷”。在下文,更強調了土地、馬鈴薯和向日葵都散發著秋的氣息。這是一種成熟的色調。而夏季,卻是草莓的世界,它四處散發著獨特的六月的芳香。那是一種蓬勃的氣氛,那里回響著青春的旋律。作者以音樂家與繪畫家的眼光,給文章增添了詩情畫意之美。

【年度經典哲理散文】相關文章:

1.經典哲理散文

2.名人經典哲理散文

3.經典青春哲理散文

4.經典哲理散文欣賞

5.經典哲理名家散文

6.充滿哲理的話經典散文

7.經典散文故事人生哲理

8.成與敗經典哲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