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春節手抄報內容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下面是關于兒童春節手抄報內容,歡迎閱讀!
春節手抄報1
春節手抄報2
春節手抄報3
歡度春節
春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出門在外的人們回到家里與親人們歡聚一堂,晚上在一起看看電視、講講在外面的經歷,臘月二十六也是新年前的最后一集市了,人們結伴去集市上買鞭炮、新衣服、蔬菜,集市上熱鬧非凡,服裝店里人們擁擠的水泄不通。
大年三十的傍晚人們在家里放起了鞭炮、禮花彈、開天雷,禮花彈飛向漆黑的夜空炸火光,像一朵鮮花在空中綻開;外面鑼鼓其聲,有的在家里看看聯歡晚會,迎接新年的到來。初一的早上鞭炮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新的一天開始了人們5:00多就起來到別人家里拜年,下午人們看著重播的聯歡晚會,手里包著餃子,小朋友們在外面玩耍等著爸爸媽媽包完餃子帶他們去放風箏,到廣場去看看,快看有一個年輕人正在放風箏,風箏飛入天空中像翱翔在天空中的雄鷹展翅飛翔。初二,人們像勤勞的螞蟻到親戚、朋友家里拜年去了……初八人們開始了忙碌新的生活,有去外地上班的、有到外面打工的,孩子們也回到了熟悉的校園開始了學習。
歡快的春節就這樣在歡快的笑聲中結束了。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
春節與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后,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與便于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與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與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與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兒童春節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春節手抄報素材內容11-10
春節手抄報內容簡單11-10
關于春節手抄報素材內容05-29
六一兒童節手抄報簡單內容05-31
科技手抄報內容07-21
六一兒童節手抄報內容:非同尋常的六一兒童節12-07
愛國的手抄報內容01-16
預防肺炎手抄報內容09-30
抗擊疫情手抄報內容09-30
關于學習手抄報內容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