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工作調研報告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駐村工作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駐村工作調研報告 篇1調研報告不同于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是因為發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災情)才去作調查,然后寫出報告。八月駐村工作開展以來,各駐村工作隊按照省、市委的要求,積極駐村對接,調查研究,熟悉村情,掌握第一手資料,因地制宜,結合所駐扶貧村的實際,制定幫扶規劃,確定幫扶項目,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狠抓落實。
(一)選派單位重視,駐村工作力度大。各選派單位都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駐村工作,選派政治素質高、事業心強、具有一定農村工作經驗的優秀干部組成工作隊,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省、市、縣三級工作隊就全部與所幫扶村進行了對接,并迅速駐村開展工作。許多單位由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帶隊,深入扶貧村調研,帶領工作隊員與鄉村共同研究、制定幫扶規劃,落實幫扶項目。省經合辦、營口港務集團、大連海洋大學、遼寧大學、省廣播電視大學等省直單位,都召開黨委會,專題研究、討論駐村工作規劃,確定幫扶項目,安排專項扶貧資金,保證了項目的盡快落實和順利實施;市服務業委、市住建委、市水務局等單位自去年8月成立駐村扶貧工作隊以來,主要領導和班子成員多次深入到扶貧村,與駐村工作隊一同調研,了解致貧原因,因地制宜確定幫扶項目,落實幫扶措施。
(二)駐村工作隊真抓實干,項目推進快。各駐村工作隊都立足貧困村的發展實際,制定了符合村情的幫扶規劃,制定的規劃,都體現了以項目為支撐,突出了幫扶重點。在工作中,各駐村工作隊都注重把本單位、本部門的政策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下真功夫,出好思路,想好辦法,辦實在事,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和致富群眾等方面形成了強大的幫扶合力。許多工作隊的同志,始終堅守在項目施工的第一線,與鄉、村干部一起,共同指揮督促項目的實施。省廣播電視大學駐村工作隊去年7月進駐喀左縣甘招鎮西赤里赤村,從開展調查研究入手,先后走訪了2 8戶,深入田間地頭與村民交流300多人次,在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幫扶規劃,落實了修建村路等幫扶項目。為了把路修好,他們吃住在村里,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目前, .2公里高標準村路的路基已經完工,今年秋季進行硬化, 4盞路燈已安裝完畢;省經合辦進駐建平縣榆樹林子鎮炮手營子村,為該村引進建設服裝加工廠項目,為搶時間趕進度,工作隊的同志清明小長假都沒有休息,連續一個多月工作在施工工地上。目前,服裝廠已經建成并開工生產;省政法委幫扶凌源市劉杖子鄉劉杖子村,為幫助修建村部和文化活動室,工作隊同志始終工作在施工現場進行指揮,保證了施工的質量和進度。
(三)積極營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為確保各駐村工作隊能吃飽住好,全身心地投入到駐村扶貧工作之中,各鄉鎮都力所能及地積極創造條件,為駐村工作隊提供盡可能好的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除一些工作隊堅持要求在村里吃住外,絕大多數鄉鎮都安排工作隊在鄉鎮吃住,由鄉鎮統一解決食宿,有的還為工作隊安裝了空調,提供了交通工具。北票市上園鎮對駐村工作非常重視,在鎮里為進駐上園村的營口港務集團駐村隊員提供了相對較好的吃住條件,同時還為每個工作隊員配備了一臺電動自行車,解決了鄉村交通不便的困難。為便于開展工作,各縣(市)區和鄉鎮還分別任命省、市駐村工作隊隊長為鄉鎮黨委副書記和村第一書記,把駐村工作納入到鄉鎮黨委和村委會日常工作之中。大連海洋大學工作隊派駐xx縣北四家子鄉唐杖子村,駐村工作隊長任鄉黨委副書記。鄉黨委非常重視和支持駐村工作,多次專題研究駐村工作,與駐村工作隊一同落實、推進幫扶項目。
二、駐村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問題
在各級黨委、政府和選派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各駐村工作隊員的積極工作下,駐村扶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一年來,省、市兩級 53家幫扶單位共落實幫扶項目233個,幫扶款物及協調資金達 .45億元,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
一是圍繞主導產業實施產業扶貧。共協調和投入資金 587萬元,圍繞設施農業、畜牧業、林果業等三大主導產業,實施項目扶貧。省科技廳駐村工作隊幫扶龍城區聯合鎮北臺子村,重點發展香菇產業,申請400萬科技項目資金,并由省微生物院聯合菌業基地牽頭,在北臺子村實驗栽培省微生物院自主研制的 “遼香 號” 香菇新品種,提供技術推廣和服務,計劃扶持 00戶農戶,三年建設300畝示范基地,大棚 80個,預期可實現銷售收入500萬元,利潤300萬元,可輻射和帶動聯合鎮形成香菇栽培特色產業;省教育廳投資45萬元,扶持發展保護地、養羊小區等設施農業建設;省聯通公司投資 00萬元用于農業技術培訓、高標準大棚及信息化建設;省婦聯協調資金2 5萬元用于農村婦女發展生產項目;沈陽師范大學投資 0萬元改造果園。這些項目的實施,有力地推動了當地主導產業的發展。
二是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民生工程。共協調和投入資金8967萬元,扶持水電、道路、橋梁、村部、社區文化活動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省發改委安排 043萬元資金,用于喀左縣鄉鎮農網改造。安排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項目資金506萬元,支持羊角溝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省審計廳投資45萬元,用于發展村集體經濟,協調400萬元資金,用于宜居鄉鎮建設;市中級人民法院投入33萬元為凌源市溝門子鎮河坎子村維修村部及建文化廣場;市人大、市政協、市交通局、市審計局等單位都為所幫扶村實施了修路、打井、維修村部等基礎設施項目。
三是以文化教育為重點,實施科教扶貧。共協調投入資金37 6萬元,改善辦學條件,興建圖書室,文化活動廣場。省衛計委組織協調各種大型義診、畜牧養殖技術講座、食品安全宣傳周等活動走進喀喇沁鎮, 200余人接受了食品安全宣傳教育,247名群眾接受義診,免費送藥60余種。組織協調實施“一對一”助學活動,資助貧困家庭 名大學生,每人發放20xx元助學金;省民政廳投資 20萬元支持清風嶺鎮孟杖子小學建教學樓;省教育廳投資30萬元,建鄉幼兒園;市服務業委投入 4萬元,幫助盧杖子村修建了文化廣場,購買體育健身器材,豐富了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
駐村工作調研報告 篇2xx村距縣城45公里,是縣紀委監察局定點扶貧村。晚上9:30到達xx村后,我選擇了到村委委員xx家中休息。晚上,在其家中和部分兩委班子成員進行了座談。第二天一早,又召集村兩委班子成員、部分黨員代表和村民代表召開了座談會,聽取了大家就當前農村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座談會后,參觀了剛剛投資110萬元建成的100畝核桃樹育苗基地,對xx村整體建設情況有了進一步了解。現將我本人此次調研情況整理報告如下:
一、xx村基本情況
xx村位于拐兒鎮南部,是一個典型的純農業村。全村1012人,國土面積9600畝,耕地面積2400畝,20xx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2800元。農作物種植以玉米為主,產量較高,經濟作物種植主要為核桃樹,核桃收入占到了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4,是xx村今后發展的主導產業。目前,全村已栽植核桃樹1600畝,5.2萬株,人均1.5畝。20xx年全村共銷售核桃6萬斤,總收入50余萬元。xx村所處的九龍崗萬畝核桃園已初具規模,核桃產業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二、調研中發現的一些問題
座談會上,大家暢所欲言,提到了許多當前村里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包括水利、文化、衛生、禁牧、核桃產業、農村合作醫療、宅基地審批等各個方面,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類:
一是農村合作醫療問題。村民反映村衛生所藥品價格高,除報銷下來的藥價費用后比在縣城藥店買同一種藥的價格還高,政策落實存在偏差,農民沒有得到實惠。
二是水利設施問題。xx村由于村集體資金短缺,水利設施年久失修,飲用水只能從外地挑、拉,村里一半人口存在飲水困難。同時,由于核桃基地、河灘地的蓄水灌溉等水利設施跟不上,直接影響了核桃基地建設。
三是道路硬化問題。近年來,xx村核桃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但是核桃園道路大都是土路,大型機械上不去,生產不方便,嚴重制約著核桃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同時,村里原先的水泥路面損毀比較嚴重,到處坑坑洼洼,急需修補。
四是核桃園管理問題。村民反映,由于缺乏核桃樹管理技術,許多核桃樹出現了“黑皮”病,有些已經枯萎死亡,急需科技下鄉和技術培訓。
五是林牧矛盾問題。xx村核桃產業發展起來才二三年時間,核桃樹大部分都是二三年的幼苗,村里有二三戶人家養羊(數量在150只左右),上山放牧時羊經常對核桃苗進行啃咬,導致核桃幼苗死亡情況比較嚴重,需實施禁牧或固定規范養殖放牧區域。
六是文化活動場所缺乏。xx村人口較多,但村里文化設施陳舊,沒有一個專門供群眾進行文化娛樂的場所,農民文化活動類型少,文化活動單一。
七是移動基站信號不穩。xx村有移動一個基站,由于設備故障的原因,特別是經常出現遇到雷雨天氣停電后不能再啟動,信號間斷的現象。
八是村民宅基地審批價格高。村民反映村里宅基地審批價格過高,一塊宅基地達到了3.8萬元,由于村民經濟能力普遍比較有限,對村民而言已經是相當大的一筆開支(村里存在三代人住在一個院落的情況)。
三、解決措施
由于村民反映的問題紛繁復雜,方方面面的問題都有,在召開座談會的過程中,我本著能當場解決的問題當場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安排縣紀委工作人員協調聯系相關部門立即進行核實,確保村民反映的問題得到全面落實。
一、關于農村合作醫療問題,已責成縣衛生局立即進行調查核實,一周之內拿出調研結果。同時,下一步準備和縣衛生局、藥監局等部門協調,一方面嚴把進藥渠道關,確保藥品質量,使農民吃上放心藥;另一方面建議衛生部門利用科技手段,為鄉鎮衛生所配備條碼機,對銷藥記錄進行登記,使農民在買藥時對藥品價格明明白白。
二、關于修建水利設施問題,已安排縣監察局副局長劉憲江同志和縣水利局協調聯系,爭取列入今年縣農田水利配套建設項目,為xx村核桃產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關于核桃園道路硬化和村道路硬化問題,力爭到市交通局申請一筆專項資金,結合今年全縣農村街巷硬化“全覆蓋”工程項目,解決好xx村的核桃園道路和村道路硬化問題。
四、關于核桃技術培訓問題,要求xx村要抓緊時間成立核桃樹技術管理專業服務隊,對核桃樹進行綜合管護。
五、關于林木矛盾問題,建議xx村一方面及時和養羊戶進行協調溝通,擺明利害,講清道理;另一方面要抓緊對此問題的研究,召開村委會或村民代表會,傾聽群眾意見,通過采取禁牧或專門規劃養殖放牧區等方式,妥善解決好此問題。
六、關于文化場所建設問題,已安排由村集體和拐兒鎮政府自籌一部分資金,借助農村文化場所建設的契機,從村委大院中騰出兩個房間,為村民購置些象棋、麻將等娛樂設施,滿足群眾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
七、關于移動基站問題,已立即和縣移動公司進行了聯系,縣移動公司已派出專人到xx村基站進行查看、維修、落實。
八、關于村民宅基地審批費用高的問題,已安排縣監察局副局長劉憲江和縣國土局溝通聯系,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先以較低的審批價格解決幾戶困難戶,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四、對當前新農村建設的一些感想和看法。
農村作為我國政治體制的最基層,其發展與穩定直接關系著我國經濟建設的成敗。通過這次駐村調研,發現了農村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都事關民生,事關我們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解決的好不好,直接關系著農村的繁榮與穩定,關系著新農村建設事業的成敗。為此,我認為,加強農村建設和管理,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是要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縣、鄉黨委必須要將基層黨組織建設放在首要位置,牢牢抓在手上,全面提高農村黨員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要認真做好下一步村級兩委班子的換屆選舉工作,真正將一些有能力、有素質、在群眾中有威信、品德優良、有奉獻精神的人選進來,切實維護好農村的和諧、穩定和發展。
二是要在鄉村大力普及科技知識。縣直各涉農部門要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繼續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下鄉、科技扶貧、知識培訓活動,將農村在發展過程中急需的種植、養殖等各種科技知識送到農民手中,面對面、手把手地教會農民使用,使農業科技知識真正深入人心。
駐村工作調研報告 篇3自全區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區直機關工委與區招商局、鎮綜治辦等單位高度重視、積極響應,準確把握精準扶貧行動的核心內容和總體要求認真落實省、市、區精準扶貧會議精神,多次和幫扶單位負責人、幫扶干部一道進組入戶,為困難戶、脫貧戶問診把脈,多方爭取支持,尋求脫貧門路。現將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村概況
龍寨村位于雙灣鎮中心地帶,該村共有村民196戶、人數855人,總耕地面積4366畝,人均5畝。該村產業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外加畜禽養殖和勞務輸出。現脫貧戶6戶、困難戶1戶。該村雖沒有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但整體并不富裕。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一是謀富思路不寬。增收門路窄,基本都是靠種地為生,且人多地少,部分村民靠外出打工維持生計;二是土地貧瘠。村里連年耕種,土地生產力透支,土壤貧瘠。三是信息閉塞。村民整體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觀念跟不上,接受新事物新知識的能力不強,并且農村實用科學種養殖技術掌握率低。四是村集體經濟薄弱,產業結構單一,農村致富能手少,科技力量跟不上,缺乏新思路新方法;個別家庭由于老弱病殘障等原因,經濟收入來源少。
二、進展情況和主要做法
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任務,扎實有效的開展。
1、注重宣傳引導,積極營造濃厚氛圍。一是積極開展政策法規宣講活動,采取一對一、面對面的方式進行宣傳、動員和引導。開展集中宣講2場次,入戶宣講50多人次;二是組織機關黨員領導干部進村上黨課。在雙灣鎮龍寨村,由區綠化局黨委書記郜壽昌同志從四個方面對“兩學一做”制度化常態化進行講解,使機關、農村黨員干部接受了深刻的黨性知識教育。
2、脫貧入戶調研,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在市、區“精準扶貧”會議結束后,由我單位牽頭組織,各單位領導帶頭在第一時間深入幫扶村戶調研座談。幫扶單位和干部職工及時深入村戶進行對接,并采取發放幫扶卡、問卷調查等方式,及時準確掌握幫扶村和幫扶戶的基本情況、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打算,幫助理清發展思路、找準發展方向、選準致富產業、制定增收措施。截至目前,每名干部入戶均在10次以上;干部入戶對接率100%。
三、取得的成效和經驗
盡管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省、市、區委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差距:我們深深感受到,“精準扶貧”是搞好全局工作促進廣大農民群眾增收致富、加快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進程的重要途徑,也是轉變干部作風、推進固本強基的務實之策。要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化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找準工作著力點和突破口,突出精準扶貧,實現率先發展、率先脫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為民服務意識顯著增強。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化活動、全區重點工作、轉變工作作風等相結合,幫扶單位干部切實深入幫扶村戶,及時準確掌握幫扶村和幫扶戶的基本情況、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打算,幫助村組理清發展思路、找準發展方向、選準致富產業、制定增收措施,為困難群眾捐款捐物,積極為幫扶戶出點子、謀思路、講政策、送信息、引資金,幫助群眾解決難題和困難。幫扶戶增收致富信心不斷增強,領導干部工作作風明顯轉變,干部為民富民服務意識顯著增強,為民辦實事解難題力度不斷加大。
2、促進鄉村發展意識明顯增強。幫扶單位把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化行動與幫扶村經濟發展結合起來,與改善民生結合起來,認真分析現狀,抓住政策機遇,幫助幫扶村找準了發展路子,制定了近期、中長期發展規劃,為鄉村謀劃發展的主動性、責任感明顯增強。結合幫扶村實際,幫扶單位主動協助鎮村協調爭取項目,發展產業,幫助實施了農田水利、農村道路、環保、危房改造等項目。堅持以落實改善民生,促農增收為目標,全力攻堅協調,集中分工落實,重點在村容村貌整治、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等方面下功夫,確保了幫扶成果、幫扶效果和經濟效益最大化,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開展愛心助學活動。治貧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下一代要過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這樣將來他們的發展就完全不同。古人有‘家貧子讀書’的傳統。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這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對困難家庭學生,積極爭取助學資金,進行力所能及的資助。幫助困難家庭困難學生完成小學至高中學業,不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
2、發揮各幫扶單位優勢扶貧。根據該村的自然條件和生產特點,動員部分單位成員到該村進行考察并與該村進行項目洽談合作,資助該村加快發展農民增收項目。
3、加強部門聯系,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積極與涉農部門溝通聯系,幫助村民提升種養殖技能,提高生產效率。
駐村工作調研報告 篇4縣委組織部:
我自20xx年12月到小姓鄉工作以來,我始終把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的工作安排和要求牢記于心,盡快熟悉有關情況,及時轉變工作角色,現將一年來的工作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小姓鄉位于松潘縣南部,距離松潘縣城57公里,轄區內自然景觀和植被原始狀態保護完好,動植物多樣性十分豐富。全鄉幅員面積306.6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931畝,退耕還林1792.6畝;草原面積55375畝,可利用草原面積47069畝;公益林21130.41畝,商品林369畝。全鄉戶籍人口1686人,常住人口1530人;轄5個行政村15個村民小組(碑子寺村、姑納村、平安村、大爾邊村和埃溪村),鄉政府駐樹株壩。
二、成效亮點
多年來,小姓鄉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包鄉領導的悉心指導下,在縣級幫扶、相關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鄉黨委、政府團結帶領鄉村兩級干部和廣大農牧民群眾,緊緊圍繞縣委戰略決策,按照“一城兩心三地”的戰略布局,結合區位優勢、發展態勢、群眾意愿,因地制宜、符合實際地提出:“一核三心兩軸”的奮斗目標和發展愿景。在鄉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鄉村兩級干部添措施實、落責任細、抓執行強,各項工作穩妥有序、有力、有效推進,成效明顯、亮點紛呈。
(一)集體經濟從無到有,穩步發展
小姓鄉以埃溪、平安、碑子寺、集體經濟整合在縣城購買了鋪面一間。確保了集體經濟不致流失,可以保值增值。但是集體經濟的發展還可以有更好的路子,比如利用小姓鄉的優勢資源——各村老寨子的空閑土地養殖藏香豬。
(二)村級班子建設得到強化
如何推進推進班子建設,一個好的村級領導班子能夠有力保障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小姓鄉5個村在20xx年底全部實現了支部書記村主任一肩挑。把一批年輕的優秀的青年選進了村級領導班子,為小姓各村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埃溪村、姑納村的支部書記都不到30歲,文化水平較高,有想法,能夠帶領全村謀劃未來的發展。
(三)小姓鄉各村的發展現狀
小姓鄉自然資源較為豐富,但沒有比較明顯的優勢,農牧民收入在全縣處于中下水平,老百姓的收入主要靠種植蔬菜、養殖牦牛、雜牛、山羊;挖藥三部分組成。但是全部都不成規模,種植收入全憑運氣和天氣。可以說收入很不穩定。其中碑子寺村、姑納村主要收入來源是靠種植萵筍,這兩個村的土地資源(耕地較多),且相對方便,種植規模也相對較大。其余三個村由于實施了搬遷,生產資料都在原來的老寨子,且耕地多為坡地,種植蔬菜成本相對較高。其中大爾邊村、埃溪村屬于典型的羌族傳統老寨子,自然風景優美,陽光充足,很適合開發休閑旅游。但目前都處于發展瓶頸期。
三、下一步工作建議
下一步,小姓鄉將緊緊圍繞“一核三心兩軸”的奮斗目標和發展愿景,致力于將“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愿景,作為鄉村兩級干部的己任,努力把小姓建設成為各族人民詩意棲居的生態美麗家園。
(一)確定一個核心。這一目標強化鄉政府所在地的核心地位,即鄉政府所在作為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打造成全鄉發展的核心地區。
(二)聚焦文旅結合,著力建設“文旅相宜之鄉”。緊緊抓住全縣申創歷史文煥名城和建設國際高原生態旅游勝地的有利契機,逐步將小姓鄉打造成權限南部新興的文旅融合研學游目的地,讓生態人文優勢成為促進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心得增長極,是“文旅相宜”成為小姓鄉的心名片。
駐村工作調研報告 篇5城區政府高度重視對農村的幫扶調研工作,定期到苗匠村開展走訪調研活動,主要對村上的社會狀況、群眾的思想狀況、群眾的需求、群眾的訴求、存在的問題和矛盾作深入細致的調研,努力尋找解決問題和矛盾的具體措施,為下一步基層幫扶工作奠定堅實基礎。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社會現狀
苗匠村年輕人90%以上外出務工,留守在家里的多為50歲以上的老人和婦女兒童。勞動力外出打工導致勞動力缺乏以及地理位置相對較差是制約苗匠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區領導干部到村的走訪,了解到苗匠村基層黨組織都存在黨員隊伍老齡化,戰斗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正在努力吸收優秀年輕同志進入黨組織,調整黨員干部隊伍結構。
二、群眾思想狀況及訴求
1、精神文化需求。通過走訪群眾了解到,苗匠村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比較單一,主要是看電視,參與其它的文化體育活動較少。
2、產業發展需求。村目前正在城中村改造;針對年輕農民外出打工,全村勞動力老齡化的現狀,目前正在積極引進大戶承包,主要發展種養殖,進行綜合開發利用。
3、增收致富需求。通過走訪群眾了解到,當地每位百姓增收致富的愿望都非常強烈,因為只有收入增加了,老人才能更好的養老,子女才能更好的上學,生活才能更美好。
4、空巢老人養老需求。老人的勞動能力慢慢喪失,自理能力差,導致經濟來源缺乏,主要依靠在外打工子女給予,且缺乏精神慰藉,生活中還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等。
三、存在問題
1、勞動力不足。農村增收致富的渠道不足,使更多的勞動力選擇外出務工,導致村上勞動力嚴重缺乏,從而制約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
2、黨員結構老齡化。苗匠村基層黨組織都存在黨員隊伍老齡化,導致黨組織的戰斗力有待加強,工作中創新意識有待加強,干部隊伍后備力量不足。
四、具體措施
(一)技術指導謀發展
今年上半年,開展林業科技下鄉服務80人次,組織培訓林農800人次;發放資料3000份;舉辦林業科技培訓4期,參訓人員達550人次,建立科技專業村2個、科技專業組2個,科技示范戶12戶,科技示范組6個,科普宣傳16次,播放科技錄像帶11盒,贈送造林綠化種苗30000余株。同時,我們將結合秋季造林,搞好村冬季核桃管理技術培訓宣傳現場會。
(二)資金支持促發展
5月16日,在區領導的帶頭下,機關黨員干部紛紛捐款,將籌集的20xx元現金,送到、村的10戶貧困黨員、貧困戶手中,把溫暖帶到他們心中;區領導與苗匠村村書記、主任座談交流建設發展路子,在了解村委辦公條件較差的情況后,向苗匠村送去4000元幫扶金,幫助村委改善辦公條件。
(三)行動幫扶助耕田
5月16日,區黨員領導干部近20人組成“林業助耕隊”,深入村苗丙生田地,拿起鐮刀、連桿等工具,為貧困戶搶收小麥1畝多,為他們解除燃眉之急;同時提供價值1500余元的復合肥20袋,幫助他們發展生產,決戰“紅五月”。
(四)項目扶持是源泉
我們統籌林業項目,在鞏固現有森林資源成果的基礎上,以生態建設項目來改善山川植被面貌,以產業建設項目來推動農村發展,將依托血防林工程、歐投等項目,搞好苗匠村的核桃基地補植工作以及解決相應的蓄水池設施建設,讓林業項目成為三農建設的助推器、農民增收的孵化機。
駐村工作調研報告 篇6經過多次的走訪,駐村工作隊發現奇峰村現存陋習主要有愛喝酒、愛打牌、辦客鋪張浪費、環保意識較差等。究其原因,主要是老百姓自身缺乏創新與發展的動力,坐享其成,不愿吃苦。針對奇峰村現存的問題,從觀念上改變群眾,鏟除奇峰陋習迫在眉睫。
一是促務工,推進勞務輸出“轉窮路”。
組織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特別是整天無所事事,游手好閑的群眾向農業產業化轉移。開展轉移就業培訓,提高老百姓參與勞務經濟的能力,舉辦勞務輸出培訓班,開辦種養殖、鄉村旅游等符合農村特點的'專業培訓,讓老百姓學到一技之長,實現轉移就業。同時充分運用互聯網為老百姓提供有效信息和就業指導,并鼓勵、吸收各類專業人才回鄉創業,將好的管理經驗、生產技術帶回家鄉,帶動更多人走上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二是搞三講,激發正能量“拔窮根”。
民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一個地方的發展,直接關系到一個地方的形象,直接關系到一個地方的機遇。因此,駐村工作隊將與村委會一同把整治舊民風、樹立新民風工作作為脫貧攻堅的大事來抓。引導和教育老百姓樹立“講良心,講誠信,講孝心,與人為善,和睦相處”的新民風,組織有正氣、講正氣、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民風糾察隊,嚴厲打擊賭博、欺人訛人的不正民風。同時,村上召開群眾大會時通報本村的好人好事和歪風邪氣的典型案例,引導老百姓開展自我監督,讓民風更加淳樸。
三是移風易俗,簡單節儉辦客事。
將奇峰村委會作為紅白喜事移風易俗試點村,主動向先進村和試點村吸取經驗,制定相關村規民約,簡化紅白喜事,規定宴席菜品的規模和數量。讓老百姓移風易俗,簡單辦客事,拒絕鋪張浪費;把錢用在刀刃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駐村工作調研報告 篇7按照上級關于“大規模駐村入戶,面對面談心交流”活動的要求,我工作組到村開展駐村入戶工作。活動開展以來,我工作組采取集中走訪與分組走訪相結合、矛盾戶重點走訪和困難戶多次走訪相結合、定時走訪與錯時走訪相結合、入戶走訪與下地走訪相結合等形式,積極開展入戶談心交流,對村莊整體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摸清了該村的基本情況和制約發展的主要問題,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村位于鎮駐地西部,全村現有370戶,人口1420人,耕地面積約1916畝,20xx年人均純收入6500元。黨員45人,其中35歲以下的4人,36至45歲以上的5人,50歲以上的36人,高中以上學歷21人。
該村“兩委”班子成員6人,是在20xx年x月份換屆選舉中民主選舉產生,年齡結構合理,老中青三代有機結合,工作能力較強。在鎮黨委的支持下,村“兩委”。
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觀,村民素質得到了很大提升。村“兩委”成員也在群眾中樹立了較高的威信。
該村在19xx年就對村莊建設進行了規劃,并按照此規劃嚴格控制村莊建設,現基本上形成了戶成行、路成網的村莊布局結構。村莊主干道已全部實現了硬化,路邊種植銀杏等綠化樹木。村內電話、自來水、有線電視等設施已經普及到各家各戶。村委會設臵了黨務、財務、政務公開欄,對涉及群眾利益的村級事務進行了公示。
該村民風樸實,村民對現有的生活狀況普遍感到滿意,對上級出臺的各項惠農政策比較支持。該村具有深厚的鄉村民俗文化傳統,莊戶劇團已經建立并初具規模,現有演出人員60多人,腰鼓隊20多人,定期開展喜聞樂見的表演活動,是全鎮民間文藝團體的先進典型。
二、存在的問題
1、村集體經濟薄弱。該村基本上沒有集體經濟收入,村莊事務的正常運轉全靠財政轉移支付,是典型的“空殼村”。 在近幾年的村莊基礎設施建設中,尚有20多萬外債未償還,已無力開展規模較大的基礎設施建設,村
莊形象短時間內難以取得質的提升。資金成為基礎設施的晉檔升級的巨大障礙。
2、村民增收致富途徑狹窄。該村是典型的農業種植村,主要種植小麥和玉米,產品品種單一,棉花、大豆等經濟作物只是零星種植,沒有形成規模,且由于沒有產業化經營,受市場波動較大。該村有少數村民從事養殖業,但是規模都比較小。現有狀況僅能實現自給自足,無法實現規模化養殖。
3、村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該村雖然對村莊主干道進行了硬化,但次干道和小街巷尚未硬化,還是以土路為主,一旦下雨對群眾出行造成很大影響。雖然村里成立了莊戶劇團,但是僅僅是作為一個群眾自娛自樂的團體,不成規模,不上檔次,沒有專業化的運作和管理,而且缺少一個專門的活動場地開展活動。
三、問題對策
1、打造“雙強型”領導班子。組織村干部到村集體經濟發展好的村去參觀學習,提高他們的開拓創新意識。與村干部共同探討,深入分析該村發展的優勢和不足。積極整合土地資源,整理廢舊坑塘,為招商引資提供土地。充分調動市招商局資源,尋求合適項目,幫助姜村招商引資,村莊通過土地入股、資金入股等方式參與企業運營,拓寬集體收入增收途徑。
2、強化典型示范帶動作用。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借助現有的苗木協會、星火科技等機構,推廣優質高產農作物種植,發展特色種植產業。發揮好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的作用,定期定時播放有關科技教育片和舉辦培訓班,使群眾掌握發家致富實用技術。
3、打造文化品牌創造收益。積極協調宣傳部、文廣新局等部門,對莊戶劇團的發展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著力打造“莊戶劇團”文化品牌,指導其成立禮儀演出公司,對劇團的運作方式、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實行市場化運作,排練更多新節目,承接各類演出活動,使莊戶劇團既成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平臺,也成為村集體經濟創收的項目。
4、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指導村莊建設文化廣場,通過包村干部資助、村民集資等形式,建設20xx多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安裝體育設施,作為莊戶劇團和村民健身場所。建設房屋5間,用做圖書室、文化活動室等村民活動場所,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駐村工作調研報告 篇8按照市委統一要求,我到杜村鎮匡家莊村擔任了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駐村任職以后,按照市委要求,認真對村情概況、組織建設狀況、經濟發展狀況、社會事業狀況等進行了深入地調查研究。其間,透過與村”兩委”班子座談、實地察看村情、聽取群眾意見、走訪黨員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形式,基本掌握了村莊經濟社會發展整體現狀。現將此次調研狀況報告如下:
一、匡家莊村現狀
(一)村情概況
xx莊村,位于膠州市西部,距杜村鎮政府駐地3公里,東鄰寺后村,南靠大鄶家溝村,西接呂家大村,北毗肖家洼村。全村共有110戶,335人口,黨員15名,低保戶9戶。主要姓氏有孫、朱、李三姓,居住民族均為漢族,全村共有土地890畝,人均2。5畝。1987年5月,在水利部門扶持下,村組織人員打大口井1眼,使周圍70畝地旱澇保收。20xx年3月,引進占地300畝,主搞綠化苗木的青島綠波苑集團公司,使閑散人員得到的安置。20xx年5月,鎮政府投資,在村前河上建攔水壩1座,可儲水2萬立方,有力地改善了村生態和水澆條件。20xx年3月,引進占地200畝的黃金梨種植項目,對村產業結構調整,有用心帶動作用。
(二)經濟發展狀況
第一產業: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花生、薯類、蔬菜為主。養殖業主要有牛、羊、豬、雞等。
第二產業:主要有電鋸兩戶,專搞木制品生產。
第三產業:運輸車四臺,油坊加工一戶,豆腐生產一戶。
農民收入主要依靠種養殖和到企業務工。村莊群眾經濟收入匱乏,主要依靠部分群眾土地租賃收入。本村的產業結構,是以種植業為主,占總數近一半的地,土質較好,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其余為丘嶺地,種植花生、地瓜等作物。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村民經濟意識的提高,種植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由單純的糧食作物種植,轉變為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種植,且經濟作物占到必須比重。主要經濟作物有辣椒、馬鈴薯等,使村經濟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養殖業又成為種植業之后的一個主導產業,養豬、養羊、養牛業快速發展,其收入已超過種植業的收入,成為村經濟收入的另一個重要支柱。其它行業也有了長足發展,如商業,糧油加工業,客運出租業,這些業戶在經濟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時,也擺脫了土地的束縛。
(三)社會事業發展狀況
首先表此刻人民生活的提高,隨著國家土地政策的進一步完善,農民對土地的投資信心增加,產量年年增長,從87年的人均200公斤,增加到此刻的800公斤,人均收入也由87年的800元,增加到此刻的9868元。全村80%的戶有電話,電視擁有率達90%。村莊建設也有了巨大的變化,透過村的統一規化,房屋寬敞整齊,街道寬闊干凈,一改過去的臟亂差,村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
二、匡家莊村發展的優勢
(一)民情優勢
一是匡家莊村民風淳樸,村民民主意識較強,法制觀念較好,政治意識較濃。
二是群眾求富心切,各自都在用心尋找門路,力求盡快走出貧困,因而易于引導。
三是經過近幾年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流轉等措施,群眾的生產、生活觀念有了很大轉變,已從種田的束縛中走了出來,解放了生產力,容易理解新生事物,創新意識明顯提高。
(二)區位交通優勢
匡家莊村,位于我市西部,距鎮政府駐地3公里,北緊依朱諸路,村南是林木茂盛的明山嶺,嶺下是清澈的小河。山清水秀,區位優勢較為明顯,具有良好的二、三產業流通基礎。
(三)資源優勢
匡家莊村水資源豐富,內大口井一眼、攔河壩一座,可儲水2萬立方,有力地改善了村生態和水澆條件;該村生態環境優美,風光秀麗,自然生態優越,環境幽雅恬靜,空氣清新,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生態旅游觀光農業基礎。
三、匡家莊村發展的劣勢
近幾年,在上級部門的幫扶下,匡家莊村農業資源得到有效地開發,農田設施得到改善,全村基礎設施條件及社會事業也有了一些改變,群眾收入也得到必須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制約著匡家莊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主要表此刻以下幾個方面:
經濟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匡家莊村屬丘陵地貌,地勢起伏落差較大,客觀上對農業規模化生產經營帶來必須困難;村內沒有主導經濟產業和支柱產業,農業生產總體上還是粗放生產,且多以零散種養為主,尚未構成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農產品大多停留在初級生產上,科技含量低,競爭力較弱;勞務經濟沒有特色,致富項目作用發揮不明顯,農民增收困難;村級群眾經濟薄弱,村群眾自身沒有經濟實體,還主要依靠政府過日子,不但拿不出資金引領經濟發展、用于社會事業的投入,有時連正常工作運轉也有很大的困難,產業發展和資源開發等受到資金制約。
駐村工作調研報告 篇9按照縣委的要求,我到這個村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蹲點調研。期間,我按照相關要求,輕車簡從、入鄉隨俗,住進了村委會。三天時間里,走進了學校、衛生室、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與干部、群眾、新農村建設指導員交流談心,了解村情民意,研究解決具體問題,并就該村發展向村干部提出意見建議。蹲點調研加深了我對“三農”工作的認識,增進了我與群眾的感情,增強了我做好工作的光榮感、使命感和信心、動力,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村位于xx鎮東北角,離鎮政府8公里,離縣城35公里,東鄰六合鄉、南鄰大營村、西鄰勤勞村、北鄰新莊村,屬典型的山區半山區、旱區;漾弓江穿村而過,屬冬干夏濕高原季風氣候,海拔1860米,年平均氣溫20℃、平均降雨870毫米;國土面積22.21平方公里;耕地3092畝,林地29514畝,轄14個自然村23個村民小組,其中山區小組7個、壩區小組16個,民族以白族、漢族為主;現有農戶987戶,總人口4568人,非農人口120人,貧困戶760戶、貧困人口3780人,農民人均純收入2620元;種植玉米、水稻、大麥、大蒜、蠶桑、板栗等農經作物,烤煙種植面積較少,20xx年全村僅種植100畝;養殖生豬、山羊、肉牛、家禽等。
xx村黨總支部設書記1人、副書記1人、支委7人,總支部下設5個支部,分別為河東、河西黨、老干、降支香麥地、落果地密5個黨支部,有黨員78人,60歲以上黨員占50%;村級組織20xx年換屆,第五屆村“三委”班子結構合理、組織紀律性強,能夠團結協作、全面履職、服務群眾;村委會配備辦公用房、農家書屋、黨員活動室、現代遠程教育接收站,能夠滿足工作需要;村組總體和諧穩定,未發現大的矛盾糾紛。
當前,全村黨員干部正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認真做好護林防火、春耕備耕、西支溝建設等工作。西大溝長5.5公里,經向省水利廳爭取資金150萬元,由大理安邦建筑公司承建,預計今年5月底竣工。西支溝建成后,對于河東農田灌溉、生產生活用水、作物穩產、群眾增收具有較大促進作用。
二、困難問題
(一)人均耕地少。xx村人口稠密,人口數在行政村中居全縣第三、全鎮第一;人均耕地僅為0.7畝(水田4分、旱地3分),是xx鎮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村。大春主要種植水稻,小春主要種植大蒜。由于人多地少,水利條件不好,大春生產的谷物不能完全滿足群眾需要,政府每年都要對缺谷戶進行救濟。
(二)水利設施落后。東西大溝、西甸大溝是xx村的主要農田灌溉溝,水源來源于漾弓江,取水位置位于河頭村與金墩鄉新莊村委會交界處。東溝主要灌溉河頭、上登、施家、秦家、下登等自然村的農田,西溝主要灌溉木扎、舊地、上營、軍北、軍南自然村的農田,西甸大溝主要灌溉地密、落果自然村的農田。多年來,由于村組無集體收入,水利設施投入不足,原有的水利設施比較陳舊、滴漏嚴重、難以正常蓄水調水,人畜飲水和農田灌溉用水非常緊張。為了緩解用水困難,有的農戶自發籌資尋找水源、鋪設管線,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各自為陣,既增加農戶開支且受益面有限;為爭奪水源,農戶間矛盾摩擦不斷,于團結穩定不利。盡管各方盡力改善水利設施,但由于滿足不了群眾用水需要,干部與群眾間“隔閡”沒有完全消除。若問題長期得不到緩解,將影響村組工作正常開展。
目前,隨著西大溝問題的解決,修復東大溝、西甸大溝的呼聲日益高漲且迫在眉睫。由于年久失修,東大溝、西甸大溝污染及滲漏逐年嚴重,該村河東絕大部分農戶的生產生活用水依然十分困難,盡管群眾多次提出修復要求,但經過預算,大致需要資金200余萬元。由于資金沒有著落,工程至今無法啟動,村干部表現壓力很大。
(三)生活用水不安全。近年來,由于干旱呈常態、水利設施落后、村民用水量增加、河流污染嚴重,該村至少有半數以上村民飲用河水和地窖水,不安全飲水問題非常嚴重。據了解,落果、地密等自然村的村民及xx小學河頭校點的師生直接取用漾弓江水。漾弓江由于上游污染,到xx段時,水的顏色為淺黃色,水質極為惡劣,直接取用江水將對健康造成極大威脅。手工造紙作坊由于工藝落后,盡管絕大部分已經關停,但現在還運營的作坊,對河流及環境的污染也極其嚴重。用水緊張且不安全的現狀,是制約xx村的最大發展“瓶頸”。
(四)通行條件較差。目前,xx至xx8.6公里水泥路硬化工程已經實施,但由于該村很多自然村處于山高坡度地段,通村道路多為簡易開挖的山間小道,一到雨天泥濘濕滑,群眾出行不便。一到雨季,有的地方還容易引發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如南山腳、降支香、麥地、落果、地密等村。漾弓江東邊的河頭、上登、施家、秦家、下登等村,現在僅有幾座古老木橋供人行走,汽車、摩托不能通行。河頭村由于離村委會較遠,木橋到河頭村目前只是簡易山道,嚴重影響了該村發展。去年該村建成的xx大橋,總投資120萬元,也只能解決秦家、施家等村的群眾出行,群眾出行仍然十分困難。
(五)群眾增收難度大。受自然、地理等因素影響,xx村產業結構單一,農業產業化程度和綜合效益低,增收效果不明顯;每年有近千名村民外出務工,由于多為季節性,對農民收入拉動幅度不大。少數干部和農戶由于主觀能動性不強,“等靠要”思想嚴重,不熱心公益事業,脫貧致富的信息不足。基于上述原因,造成了該村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差、增收難度大。要改變這一現狀,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六)人居環境有待改善。該村多數住宅為村民自建的土木、磚木結構房,建筑質量較差、配套設施不全。有的擠占了公共用地,造成村內道路狹窄;有的人畜未有效分離,人居環境較差。村內無公共綠地,無專門的公共活動場所,社會生活單調,居民生活、采暖以山柴為主要燃料,無統一垃圾回收和處理點。長期以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養殖和農業廢棄物任意排放,垃圾沒有及時清運,臟、亂、差問題普遍存在,房前屋后、道路兩側、溝渠農田隨時見到暴露垃圾,白色污染嚴重。畜禽養殖廢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水體,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加劇了水體的富營養化。由于村組財力薄弱,缺乏長效管理需要的經費,村民投工投勞、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不高,村組難以開展正常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對環境污染問題基本處于放任自留狀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問題,極大威脅群眾身體生命健康,造成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負能量”,亟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駐村工作調研報告 篇107月20—22日,我對村進行了幫扶前期工作調研,深入村召開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談會,聽取村兩委對本村情況的回報和發展經濟的建議和設想,深入15戶農民家中進行家庭狀況,收支構成和增收思路的抽樣調研。綜合思考,該村的具體情況和幫扶思路如下:
一、開展駐村幫扶的重要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統籌城鄉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歷史任務,我縣開展干部下鄉駐村幫扶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是以點帶面,推動全局的客觀需要,是引導農民創業致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發揮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形成新農村建設工作合力的重要舉措。通過幫扶這一載體,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速度,提高農業發展水平,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使干部受鍛煉,農民得實惠。進一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使幫扶村實現農民生活新提高,鄉風民俗形成新風尚,村莊面貌呈現新變化,基層組織發揮新作用,因病致貧得到新保障,因此駐村幫扶工作受到廣大群眾擁護和歡迎。
二、村基本情況
村位于xx縣東xx,全村戶,口人,耕地面積畝,有名黨員,畜牧業以養xx羊、牛為主,羊存欄20xx只,牛存欄20頭,20xx年農民人均收入元。近年來,村兩委干部努力為村民辦好事,多辦事,完成戶通自來水,架通商低路線,爭取主管部門,使通信達到暢通。村民以戶栽植核桃幼樹100畝。
三、當前經濟發展與基礎建設中存在問題
1、調研中干部群眾對幫扶主要有兩方面要求,一盼送致富技術,二盼搞好道路基礎設施。
2、產業發展中其中養羊一項雖存欄20xx余只,但只有8戶村民養殖,規模不大,品種不純。
3、對已栽植的核桃幼樹100畝,缺技術修剪。
4、由于無保護人、自然災害、山害、土地種植糧食作物,收入已經是很小。
5、基礎建設方面,四個自然莊11公里街道村莊路全是泥土路。
四、開展幫扶的目標和措施
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收、農村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新形勢下搞好駐村幫扶工作是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興農富農的重要載體和抓手,針對駐村幫扶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和新問題,創新理念、創新載體、創新內容、創新方法、健全機制、多策并舉、真抓實干、全面推動駐村幫扶工作。根據村實際,如何開展幫扶工作?我認為立足當前,抓住重點,確定目標,中長結合,分步實施。對該村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經過三至五年努力把村建設成為小康先進村。今明兩年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并為以后奠定基礎。
1、結合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幫助村制定一個好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目標措施,要使這個村規劃家喻戶曉,啟發群眾主動求發展的積極性。
2、聯系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作務水平。
3、把脊薄的荒地栽植黃花藥材樹500畝。
4、把土地連續栽植核桃樹200畝。
5、二到三年xx羊養殖戶增加到10戶以上。新建養羊園區一個。
6、與交通主管部門要求,2年完成硬化四個自然村莊路11公里。
7、修建太陽能洗浴一座。建圖書室和農民文化活動室。
8、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進民主進程,加強以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切實保障農民民主權利,逐步建立健全村級管理新機制。引導黨員干部學理論,學政策,學技能,學先進,爭當政治上強,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能力強的雙強黨員,爭創領導班子好,黨員干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小康建設業績好,農民群眾反映的"五好"黨支部;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幫助農村黨員干部轉變觀念,拓寬思路,增強基層黨支部帶領農民致富的能力,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機制,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充分調動農民參政議事積極性,共同決策村級大事,加快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駐村工作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駐村工作調研報告06-20
駐村蹲點調研報告05-31
下鄉駐村調研報告調研報告范文07-14
駐村干部開展駐村工作調研報告范文07-09
新農村駐村調研報告06-20
駐村扶貧工作隊員調研報告06-16
駐村調研報告(通用8篇)10-10
工作組駐村入戶活動的調研報告07-24
關于幫扶工作組駐村調研報告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