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的故事簡短及感悟 勵志的故事名人故事

勵志的故事簡短及感悟 勵志的故事名人故事

日期:2023-02-26 00:57:13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勵志的故事勵志的故事1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細心掉進一口枯井里,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里痛苦地哀嚎著。  最終,這位農夫決定放

勵志的故事

勵志的故事1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細心掉進一口枯井里,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里痛苦地哀嚎著。

勵志的故事

  最終,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它救出來,可是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于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齊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當這頭驢子了解到自我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凄慘。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后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此刻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

  當鏟進井里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它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鏟進的泥土堆上頭!

  就這樣,驢子將大家鏟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這只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感悟:就如驢子的情景,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里,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頭去!

勵志的故事2

  一少婦郁郁寡歡,獨立江邊。慧明禪師恰巧路過此地,便問少婦所為何事。

  "唉!我本有一個令人羨慕的四口之家,丈夫在外當石匠,為人鍛磨,所掙工錢足夠舉家度日;一雙兒女活潑可愛,足慰我心。不料三個月,我夫忽得急病身亡,一雙兒女在一廢棄馬車上玩,豈料馬車傾覆,將兩小兒壓在車下,一死一傷。現今,只有我與殘疾小兒艱難度日,思來想去,實覺人生無趣,直想赴江隨流而去,了卻煩惱……"

  慧明禪師道:

  "我有一法,可使你已失去的丈夫和小兒復活。"

  少婦轉悲為喜道:

  "恭請老丈可憐小女,賜我神法。"

  "你隨手揀一樹枝,在此沙灘上畫一圓圈,要一筆畫成,不可描摹。待圓圈畫成,我便告知死而復生之法。"

  少婦一聽,急忙揀一樹枝,在沙灘上畫起圓來。

  "您看,圓不圓?"少婦指著地上畫的圈問。

  "你自己看吧。"慧明禪師笑著說。

  少婦一看,這哪里是圓圈!整個形狀初看似圓形,仔細一看,不是這兒凸出一塊,便是那兒凹進一塊。

  少婦又畫了幾個,依然不圓,再畫幾個,仍是不圓。

  少婦道:"唉!畫成圓圈真難哪!"

  慧明禪師笑著說:"是么?既然畫圈這么難,那么,就把世上天然有形之物,揀幾樣圓的拿給我看看吧!"兩人約定第二天晚上月上柳梢時見。

  第二天,兩人如約而至。

  "圓形物拿來了么?"慧明禪師問。

  少婦一手指月,欣然道:

  "天上明月,多么圓滿!"

  "然而三天之后,它仍然圓么?"

  少婦無言以對。接著,少婦實言相告:

  "我遍尋有形之物,卻難以找到天然圓滿的,雞蛋似圓而不圓,石頭似圓而不圓,磨盤雖圓,然而并非天然,實乃人工所為,看來,小女子無能為力了。"

  慧明禪師道:

  "世上天然有形之物,圓滿者,實乃罕見,何況人生呢?正如東坡詩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說罷,逕自離去。少婦頓悟:"老丈要我畫圓,用心原來良苦!"

  禪理小故事感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勵志的故事3

  一個青年厭倦人世的喧囂,厭惡人世上一些污濁丑惡的東西,于是獨自到深山老林中,決定做一個超凡脫俗的"高人"。

  這一天,青年正在山中一巨石上盤腿打坐,忽然幽谷老人來到他身邊。

  "你是誰?"幽谷老人問。

  "我是我。"青年答。

  "在此做什么?"幽谷老人問。

  "超脫。"青年答。

  "哈哈哈!"幽谷老人放聲大笑。

  "你笑什么?"青年疑惑不解。

  "來來來,請隨我來。"幽谷老人并不回答青年的問話,帶著青年,來到一處池塘邊。

  池塘里,綠色的荷葉扶持著粉色的荷花,在微風中搖曳不停,一陣陣的清香隨著微風飄來。

  "那是什么?"幽谷老人問。

  "荷花。"青年答。

  "它根扎在哪里?"

  "泥土里。"

  "花呢?"

  "超脫泥土,開在它的上方。"

  "對呀,"幽谷老人道:"假如蓮花的種子執著于自己的清白,不肯深入泥土之中,那么,它就永遠只能是一個超脫的種子,永遠不能成為超凡脫俗的蓮花。"

  "喔,老前輩,您是否在說,人也一樣,假如不深入塵世之中,也只能是一個超脫的心而不能成為一個真正超凡脫俗的'高人',是么?"青年問。

  幽谷老人點點頭。

  青年向幽谷老人長長一揖,轉身而去。他要到塵世中去了。

勵志的故事4

  毛竹是一種生長在亞洲一些國家的竹子。在它一生中的最初五年里,你幾乎觀察不到它的生長,即使生長環境十分夢想也同樣如此。

  可是,只要五年時間一過,它就會像施了魔法一樣,開始以每一天兩英尺(1英尺約合0.3米)的速度生長,并在6個星期之內長到190英尺的高度。

  當然,這個世界上是沒有魔法的,毛竹的快速生長所依靠的是它那長達幾英里的根系。其實,早先看上去一向沉默的它是在一點點壯大自我的根系,它用五年的時間武裝了自我,最終創造了自我的神話。

  感悟:想起了紫羅蘭畢業之初,就在那個偏僻的小山村,度過的如桃源一般寧靜而有些清貧的五年!豈止是紫羅蘭,每個人的生命很多時候也會面臨如毛竹一樣,無人關注、無人喝彩的時刻,然而只要我們自我不放棄,沒有人能夠放棄我們!五年,十年,甚至更多……我們不斷地吸收著生命成長必需的養分,不斷地為自我積蓄著人生的能量,終有一天,以往如丑小鴨一樣的我們,會飛翔在屬于自我的那片藍天!而那個時候,所有的痛苦與悲傷都將蛻變成最甜美的回憶!

勵志的故事5

  1858年,瑞典的一個富豪人家生下了一個女兒。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種無法解釋的癱瘓癥,喪失了走路的能力。

  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長的太太給孩子講,船長有一只天堂鳥,她被這只鳥的描述迷住了,極想親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板上,自己去找船長。孩子耐不住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務生立即帶她去看天堂鳥。那服務生并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顧帶著她一道去看那只美麗的小鳥。

  奇跡發生了,孩子因為過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務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來。從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長大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學創作中,最后成為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也就是茜爾瑪·拉格蘿芙。

勵志的故事6

  北大文科資深教授葉朗曾是美學大師朱光潛的學生。

  上中學時,葉朗經常和同學們去北大玩耍。有一次,他們途經燕南園一段殘垣斷壁,看見一位十分矮小的老人,靜靜地坐在青石板上。看到孩子們走近,老人拄起拐杖,從石板上艱難地站起來,慢慢繞到殘垣之后,隔著那段殘破的矮墻,向孩子們遞過一枝盛開的紫丁香。

  孩子們被老人家浪漫的舉動嚇壞了,便加快腳步,慌張地跑掉。葉朗膽子最大,沒有跑,而是一個人走上前,隔著墻,雙手接過紫丁香。老人沒有說話,但他的嘴角在笑,在努力地表達著一種美好的情愫。

  后來,葉朗考上北大,才知道當年那位隔墻遞花的老人,就是鼎鼎大名的美學大師朱光潛。大三的一天,葉朗從燕南園經過,途經那段殘垣,又一次遇上了朱光潛。先生手里握著一枝紫丁香,見葉朗走來,又一次隔著矮墻,遞過一枝散發著清香的紫丁香。

  直到今天,葉朗一直珍藏著那兩朵紫丁香,把它們夾在朱老先生的著述《西方美學史》中。在北大的課堂上,葉朗談及這段往事,無限感慨:“我一直偏執而迷信地認為,那不是自然界中一枝普通的花朵,它分明是人類精神之樹的果實,是一代宗師無言的暗示。在即將熄滅生命之火的歲月里,先生不斷越過隔墻,把曠世的風范吹進晚輩們的心靈中。”

  大師無言,靜水流深;先生之風,高山仰止。那隔墻遞過的紫丁香,便是一本教會后輩做人處世的珍貴教科書。

勵志的故事7

  貝多芬

  世界著名音樂大師,對音樂孜孜追求,在雙耳失聰、疾病纏身的`情況下,創造了音樂史上輝煌的篇章。著名作品有:《英雄交響樂》、《命運交響樂》、《歡樂頌》等。

  祖父與父親都是宮廷歌手。在大部分時間里,他的父親都喝得大醉,沒有對家庭和氣過一點,甚至連家人們是否有足夠的吃穿都從未過問。起初,善良的祖父還能使這個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過來,他最大的孫子的音樂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當小貝多芬只有四歲時,祖父就去世了。貝多芬的父親常把孩子拽到鋼琴鍵盤前,讓他在那里艱苦地練上許多小時,每當彈錯的時候就打他的耳光。鄰居們常常聽見這個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著睡去。不久,一個沒什么水平的旅行音樂家法伊弗爾來到這個市鎮,被帶到貝多芬家里。他和老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個小酒館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維希拖下床開始上課,這一課有時要上到天亮才算完。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個神童,父親謊報了他的年齡,在他八歲時,把他帶出去當做六歲的孩子開音樂會。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養出來的神童,盡管費了很多事,老貝多芬始終沒有能夠把他的兒子造就成另一個年輕的莫扎特。

  有一次,為了空氣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戶砍掉一塊。他總是同房東們發生糾葛,總是不斷地搬家。每當他處于創作高潮時,他總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潑到自己頭上來使它冷卻,直到水浸透到樓下的房間——我們可以想象那房東和其他房客的情緒會怎樣!有時他搬家搬得是這樣的頻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鋼琴的腿支上,干脆就坐在地板上彈奏它。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時必須簽署一張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時為四個公寓付房租。這大概就是為什么他雖然掙了不少錢,可總是沒有多少積蓄的原因吧! 有一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 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間茅屋里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交談。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么彈的,那有多好啊!一個男子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連忙說:哥哥,你別難過,我只不過隨便說說罷了。貝多芬聽到這里,就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茅屋里點著一支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男子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著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見進來個陌生人,站起來問:先生,您找誰?走錯門了吧?貝多芬說:不,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姑娘連忙站起來讓座。貝多芬坐在鋼琴前彈起盲姑娘剛剛才彈的那首曲子來。盲姑娘聽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銀紗。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來。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象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處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

  1807年,貝多芬正住在維也納李希諾夫斯基公爵家中。一天,公爵家里來了一大批客人,他們都是當時拿破侖派駐占領維也納的法國軍官。公爵想請客人們聽音樂,就派人去請貝多芬,但未向貝多芬說明情況。貝多芬不明就里,帶著自己新寫完的《熱情奏鳴曲》興致勃勃地趕來。進客廳一看,竟是一幫占領軍,貝多芬當即就拒絕了公爵的要求。公爵惱羞成怒,竟然板起面孔對貝多芬下了演奏的命令。貝多芬為李希諾夫斯基的無恥賣國行徑憤怒到極點,他不顧夜中的滂沱大雨拿起樂譜忿然離去,并把公爵以前送他的一尊胸像摔了個粉碎。第二天,公爵接到了這樣一封信:“公爵!你的地位是憑偶爾出生得來的。而我之所以成為貝多芬,則全靠我自己。公爵現在有的是,將來還有的是,而我貝多芬卻永遠只有一個!”也許實際情形比資料所載的更為暴烈,但貝多芬的朋友們設法把事情掩蓋過去。魏格勒資料庫中的《魏格勒和布魯林家族的朋友貝多芬》有1837年12月28日里斯致魏格勒的信,提到:“假如沒有奧普斯多夫伯爵等人在場,恐怕免不了發生毆斗,貝多芬已經舉起一張椅子準備向里奇諾夫斯基親王迎頭痛擊,因為貝多芬躲在房間里拴上門,親王卻把門撞開。幸虧奧普斯多夫擋在他們兩人之間。”吵架的起因是貝多芬拒絕里奇諾夫斯基為他召晚宴的幾個法國軍官演奏。

  但貝多芬愛他們;他說過一些話,顯示他心里對他們的感激,但這種感激并不授權任何人干涉他的自由。 〈失聰〉 當他真切地感覺到自己的耳朵越來越聾時,他幾乎絕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對一個音樂家來說,還有比聽不見他喜歡聽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聲音更不幸的事情嗎!起初,只有威格勒醫生和斯蒂芬.馮.勃羅伊寧等幾個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棄到各王宮去聽他如此喜愛的歡快的音樂會,他怕人們注意到他的耳聾,以為一個聽不見聲音的音樂家是寫不出好作品來的。不!他想起他想寫的一切音樂,“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也許對他來說,在耳聾的時候創作音樂并沒有別的音樂家那么難。在他看來,音樂不僅是用迷人的聲音安排各種主題或音型,它也是表現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種語言。

  海倫>凱勒

  從小雙目失明,又聾又啞,她靠用手觸摸、用嘴嘗味、用鼻嗅聞,來熟悉周圍黑暗沉寂的世界。看起來那局限之大她簡直無可奈何。你怎么去教一個聽不見的人?她不會說話,你怎么知道她需要什么?她既看不見又聽不見,可是她到底是怎樣知道你在哪兒的?海倫凱勒在精神上不屈服于這種清冷生活。由于連詛咒和抱怨都不可能,她只好用身體的劇烈晃動對父母和周圍的人發脾氣,來說明她心灰意冷的心境。看來她命中注定要在與世隔絕的無聲世界里絕望地度過一生。

  可是,一個卓越非凡的年輕女子闖進了她的生活,此人可以看作生活中的強人,她就是安妮沙利文。 海倫凱勒的父母雇用了她,讓她來排除女兒的孤獨、撫平她的怒氣,因為這一切已讓他們心灰意冷、垂頭喪氣。安妮沙利文完全意識到自己的困難,也意識到自己的任務幾乎毫無希望可言,可是她仍暗下決心去教這個孩子,讓她同自己無法到達的世界進行交流。這是同明顯不可能的事情進行的一場廝殺,其挫折和失望能讓最堅強的人氣餒、卻步,可是她卻默默忍受下來,而且數月一直如此。 她只是拒絕失敗。 突然有一天,當太多的失望令人灰心喪氣,而希望好象永遠不會降臨時,海倫發出了一聲表示理解的聲音,這一切都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她在做出第一個反應后,就像蓓蕾一樣開放了。

  海倫凱勒的潛能被心中的另一個信仰所挖掘而開始開發,她進展緩慢、飽受痛苦,有時停止不前,但她繼續努力,終于成為世界各國尊敬的作家、演說家和堅毅勇敢的光輝榜樣。

  她本可以輕易地成為被安慰者,去“詛咒上帝然后死去”,可是她卻有不同的選擇,她要戰勝自己的缺陷而不向它讓步屈服。

  海倫凱勒的故事帶有十分的傳奇色彩,它振顫著人的心靈,故事中包含著人性中最美好的品格和對生活的渴望、生命力的頑強。使我們看到了什么是將不可能變為可能,什么是創造奇跡,什么是平凡中孕育偉大。

  阿基米德(Archimedes,約前287—212)

  誕生于希臘敘拉古附近的一個小村莊。他出生于貴族,與敘拉古的赫農王(King Hieron)有親戚關系,家庭十分富有。阿基米德的父親是天文學家兼數學家,學識淵博,為人謙遜。阿基米德受家庭的影響,從小就對數學、天文學特別是古希臘的幾何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他剛滿十一歲時,借助與王室的關系,被送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城去學習。亞歷山大位于尼羅河口,是當時文化貿易的中心之一。這里有雄偉的博物館、圖書館,而且人才薈萃,被世人譽為“智慧之都”。阿基米德在這里學習和生活了許多年,曾跟很多學者密切交往。他兼收并蓄了東方和古希臘的優秀文化遺產,在其后的科學生涯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公元前二一二年,古羅馬軍隊入侵敘拉古,阿基米德被羅馬士兵殺死,終年七十五歲。阿基米德的遺體葬在西西里島,墓碑上刻著一個圓柱內切球的圖形,以紀念他在幾何學上的卓越貢獻。 阿基米德的成就 阿基米德無可爭議的是古代希臘文明所產生的最偉大的數學家及科學家,他在諸多科學領域所作出的突出貢獻,使他贏得同時代人的高度尊敬。

  阿基米德求得了拋物線弓形、螺線、圓形的面積和體積以及橢球體、拋物面體等復雜幾何體的體積。在推演這些公式的過程中,他熟練的啟用了“窮竭法”,即我們今天所說的逐步近似求極限的方法,因而被公認為微積分計算的鼻祖。他還利用此法估算出∏值在 和 之間,并得出了三次方程的解法。面對古希臘繁冗的數字表示方式,阿基米德提出了一套有重要意義的按級計算法,并利用它解決了許多數學難題。 阿基米德在力學方面的成績最為突出,這些成就主要集中在靜力學和流體靜力學方面。他在研究機械的過程中,發現了杠桿原理,并利用這一原理設計制造了許多機械。他在研究浮體的過程中發現了浮力定律,也就是有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阿基米德在天文學方面也有出色的成就。他設計了一些圓球,用細繩和木棒將它們聯接起來模仿日月和星辰的運動,并利用水力使它們轉動。這樣日食和月食就可以生動的表現出來了。阿基米德認為地球是圓球狀的,并圍繞著太陽旋轉,這一觀點比哥白尼的“日心地動說”要早一千八百年。限于當時的條件,他并沒有就這個問題做深入系統的研究。但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就提出這樣的見解,是很了不起的。 阿基米德的著作很多,作為數學家,他寫出了《論球和圓柱》、《論劈錐曲面體與球體》、《拋物線求積》、《論螺線》等數學著作。作為力學家,他著有《論平板的平衡》、《論浮體》、《論杠桿》、《論重心》等力學著作。在《論平板的平衡》中,他系統地論證了杠桿原理。在論浮體中、他論證了浮體定律。

  阿基米德不僅在理論上成就璀璨,還是一個富有實踐精神的工程學家。他一生設計、制造了許多機構和機器,除了杠桿系統外,值得一提的還有舉重滑輪、灌地機、揚水機以及軍事上用的投射器等。被稱作“阿基米德舉水螺旋”的揚水機是為了將水從大船的船艙中排出而發明的。揚水機可以利用螺旋把搬運到高處,在埃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是現代螺旋泵的前身。 “給我一個支點,我將移動地球”

  阿基米德不僅是個理論家,也是個實踐家,他一生熱衷于將其科學發現應用于實踐,從而把二者結合起來。在埃及,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左右,就有人用杠桿來抬起重物,不過人們不知道它的道理。阿基米德潛心研究了這個現象并發現了杠桿原理。

  赫農王對阿基米德的理論一向持半信半疑的態度。他要求阿基米德將它們變成活生生的例子以使人信服。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移動地球。”國王說:“這恐怕實現不了,你還是來幫我拖動海岸上的那條大船吧。”這條船是赫農王為埃及國王制造的,體積大,相當重,因為不能挪動,擱淺在海岸上已經很多天了。阿基米德滿口答應下來。 阿基米德設計了一套復雜的杠桿滑輪系統安裝在船上,將繩索的一端交到赫農王手上。赫農王輕輕拉動繩索,奇跡出現了,大船緩緩地挪動起來,最終下到海里。國王驚訝之余,十分佩服阿基米德,并派人貼出告示“今后,無論阿基米德說什么,都要相信他。” 金冠之謎

  赫農王讓金匠替他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做好后,國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摻了銀子,但這頂金冠確與當初交給金匠的純金一樣重,到底工匠有沒有搗鬼呢?既想檢驗真假,又不能破壞王冠,這個問題不僅難倒了國王,也使諸大臣們面面相覷。后來,國王將它交給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但都失敗了。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他一邊坐進澡盆里,一邊看到水往外溢,同時感到身體被輕輕拖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跳出澡盆,連衣服都顧不得穿就直向王宮奔去,一路大聲很著“尤里卡”, “尤里卡”(Fureka,我知道了)原來他想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后,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摻了別的金屬。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既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體所排出液體的重量。后來,該定律就被命名為阿基米德定律。 愛國者阿基米德

  在阿基米德晚年時,羅馬軍隊入侵敘拉古,阿基米德指導同胞們制造了很多攻擊和防御的武器。當侵略軍首領馬塞勒塞率眾攻城時,他設計的投石機把敵人打得哭爹喊娘。他制造的鐵爪式起重機,能將敵船提起并倒轉,拋至大海深處。傳說他還率領敘拉古人民制作了一面大凹鏡,將陽光聚焦在靠近的敵船上,使它們焚燒起來。羅馬士兵在這頻頻的打擊中已經心驚膽戰,草木皆兵,一見到有繩索或木頭從城里扔出,他們就驚呼“阿基米德來了”,隨之抱頭鼠竄。羅馬軍隊被阻入城外達三年之久。最終,于公元前二一二年,羅馬人趁敘拉古城防務稍有松懈,大舉進攻闖入了城市。此時,阿基米德正在潛心研究一道深奧的數學題,一個羅馬士兵闖入,用腳踐踏他所畫的圖形,阿基米德憤怒地與之爭論,殘暴的士兵哪里肯聽,只見他舉刀一揮,一位璀璨的科學巨星就此隕落。

勵志的故事8

  有位孤獨者倚靠著一棵樹曬太陽,他衣衫襤褸,神情萎頓,不時有氣無力地打著呵欠。

  一位智者從此經過,好奇地問道:

  "年輕人,如此好的陽光,如此難得的季節,你不去做你該做的事,懶懶散散地曬太陽,豈不辜負了大好時光?"

  "唉!"孤獨者嘆了口氣說:"在這個世界上我除了我自己的軀殼外,一無所有。我又何必去費心費力地做什么事呢?每天曬曬我的軀殼,就是我做的所有事了。"

  "你沒有家?"

  "沒有。與其承擔家庭的負累,不如干脆沒有。"孤獨者說。

  "你沒有你的所愛?"

  "沒有,與其愛過之后便是恨,不如干脆不去愛。"

  "沒有朋友?"

  "沒有。與其得到還會失去,不如干脆沒有朋友。"

  "不想去賺錢?"

  "不想。千金得來還復去,何必勞心費神動軀體?"

  "喔,"智者若有所思,"看來我得趕快幫你找根繩子。"

  "找繩子?干嘛?"孤獨者好奇地問。

  "幫你自縊。"

  "自縊?你叫我死?"孤獨者驚詫了。

  "對。人有生就有死,與其生了還會死去,不如干脆就不出生。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多余的,自縊而死,不是正合你的邏輯么?"

  孤獨者無言以對。

  "蘭生幽谷,不為無人佩戴而不芬芳;月掛中天,不因暫滿還缺而不自圓;桃李灼灼,不因秋節將至而不開花;江水奔騰,不以一去不返而拒東流。而況人乎?"

  智者說完,拂袖而去。

  品味生活,感悟人生:物有盛衰,人有生死。順應自然,投入地活著,才是人生應取的態度。

勵志的故事9

  有位創業的朋友,特別忙,基本上每天都有人找他,或談合作,或交流心得,或者只想見見面。對于這些邀請,他很難拒絕,這讓他疲于應付,煩不勝煩。

  后來,他想到一個好辦法:每次有人打電話要求與他見面時,他都會選擇一個很偏僻的地方,這個地方交通不方便,離市中心遠,來回需要特別長的時間。

  于是,很神奇的一幕出現了。那些打電話要求見面的,在聽到地名后,很多人就歉意地表示時間不夠,可能去不了,有些人則直接消失,再也不聯系,而最后,也總有一些人,哪怕折騰很久,也會去見他一面。

  對于這些不畏艱難、一定要見他一面的人,基本上,都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談,而且非常有誠意。是啊,事情如果不重要,如果不是很有誠意,誰會跑這么遠與人見面呢?

  自從這么做以后,朋友就沒有以前那么忙了,而且只要跟人見面,合作的成功率都特別高。

  我有位同學曾經特別想學寫作,知道我在一些地方發了文章后,就來找我,希望我教她。這當然沒有問題,問題是,她是一個喜歡熱鬧的人,每次坐在電腦前不到半小時,就感覺頭暈,渾身不舒服,必須出去走走。而且,她不能忍受至少半年沒有收入的情況,不能忍受可能落下的職業病。

  寫作,這條看似一本萬利的路,其實并不好走,一路上有很多阻礙。比如,你必須忍受孤獨;你至少半年沒有收入,半年后有沒有收入也不能確定;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可能會讓你的肩椎、頸椎、腰椎都落下毛病。

  在這些障礙面前,同學的熱情高漲了不到一個月,她沒有看到效果,慢慢地,也就放棄了。

  有些阻礙,就是為了把不合適的人攔在門外。既然你不適合走這條路,你沒有那么強烈的愿望要走這條路,那么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調轉方向,去找更適合你的路。

  這世上,沒有人喜歡阻礙,但我們真的應該感謝那些阻礙,它就像大自然的優勝劣汰,自動幫我們淘汰一些不重要的人和事,幫我們節省時間和精力,讓我們自動把最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人和事上。

  這是生活給予我們的最大善意,讓我們少走彎路。

勵志的故事10

  一個星期六的早晨,一個牧師正在為講說詞傷腦筋,他的太太出去買東西了,外面下著雨;小兒子又煩躁不安,無事可做。跑來找他玩。

  他隨手拿起一本舊雜志,順手自一翻,看到一張色彩鮮麗的巨幅圖畫,那是一張世界地圖。他于是把這一頁撕下來,把它廝成小片,丟到客廳地板上說:“強尼,你把它拼起來,我就給你兩毛五分錢。”牧師心想他至少會忙上半天,誰知不到十分鐘,他書房就響起敲門聲,他兒子已經排好了,牧師真是驚訝萬分,強尼居然這么快就拼好了。每一片紙頭都整整齊齊地排在一齊,整張地圖又恢復了原狀。

  “兒子啊,怎樣這么快就拼好啦于”牧師問。“噢,”強厄說:“很簡單呀!這張地圖的背面有一個人的圖畫。我先把一張紙放在下頭,把人的圖畫放在上頭拼起來,再放一張紙在拼好的圖上頭,然后翻過來就好了。我想,假使人拼得對,地圖也該拼得對才是。”牧師忍不住笑起來,給他一個兩毛五的鎳幣“你把明天講道的題目也給了我了。”他說:“假使一個人是對的,他的世界也是對的。”

  感悟:這個故事意義十分深刻,它說明了:你對了世界都對了。如果你不滿意自我的環境,想力求改變,則首先應當改變自已。即“如果你是對的則你的世界也是對的”。假如你有進取的心態,你四周所有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勵志的故事11

  一只小豬、一只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他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并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宜幸災樂禍,而應要有關懷、了解的心情。要有寬容的心!

勵志的故事12

  有個漁人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為‘漁王’。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十分苦惱,因為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

  于是個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么好,我的兒子們為什么這么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劃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甕。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

  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說后,問:“你一向手把手地教他們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

  “他們一向跟隨著你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向讓他們跟著我學。”

  路人說:“這樣說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

  感悟:對于才能來說,沒有教訓與沒有經驗一樣,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勵志的故事13

  理想,相信每一個人都有。因為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改變一個人的靈魂,它在人的一生當中,擔任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使一個有理想的人會奮力去追求上進,使自己的一生過得有滋有味,有意義,死而無憾。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風帆。一個成功的人士必定有理想,如果沒有理想,那永遠也成不器。

  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有遠大的理想,他們為自己的理想付出超出凡人的代價,歷經無數的坎坷卻毫不退卻。他們身上有著永不熄滅的燈:為理想,而奮斗。這并不是一個偉人的信念,而是千千萬萬有巨大成就的人士的信念。諾貝爾為實現理想,實驗時炸傷親人;居里夫人為理想,冒著壽命縮短的危險接近鐳。終于,為科學創下奇跡,為人類做出貢獻,為自己的理想踏出成功的階梯,這是他們理想的結晶。世界上的重大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每一個人都有理想,但理想并不是當憑想,而不行動,你有理想,你就應該朝它去奮斗,否則就像一塊木頭被遺棄一樣。

  當然,我也有理想,過去我總是不知道該怎樣去奮斗,常常在頭腦里想著我實現理想后的樣子很神氣,但現在我知道這樣是沒用的。我明白:只有根據實際,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努力做好自己,定下自己近期的目標的話,才能有能力去實踐自己的遠大理想,這樣的人生才充實有意義,既然是實現不,當然也就不會抱恨終生。一個有理想的人就能成功。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為理想,而奮斗吧!

勵志的故事14

  成語寓意: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春秋末期,越王勾踐每一天睡在柴草上,臨睡前,用舌頭舔舔鹿膽的苦味,以此來提醒自己過往苦日子,要發奮圖強,報仇復國。

  原來吳王夫差發兵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被捉來吳國當了馬夫,日夜侍候馬匹。誠實守信的名言

  對于一個君王來說,這實在是十分難堪的。但是勾踐暗下決心,必須要恢復自己的國家,因此他沒有露出絲毫的抗拒神態,老老實實養馬。

  勾踐還裝出對夫差忠心耿耿的樣貌。用心替他駕馭馬車,態度謙卑。夫差認為勾踐真心歸順了,就放他回國。

  勾踐回國后,決心要使越國富強起來。他親自參加耕種,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氣,就“臥薪嘗膽”,還常自問:“你忘了在吳國的恥辱嗎?”

  勾踐又給吳王送去美女西施。吳王夫差就更加只顧吃喝玩樂,無心國政,弄得國家日漸衰弱。經過二十年的充分準備,勾踐看時機已經成熟,就在吳國沒有防備的狀況下,領兵把吳國打得大敗。夫差感到很羞愧,舉劍自刎而死。

勵志的故事15

  30年前,年輕的戴維·馬赫創辦了一家小型火柴廠,然而只經營了四年就倒閉了,銀行把廠房收了回去,只把一大堆火柴留給了他。

  馬赫每天晚上都忙著把這些火柴裝進盒子,白天拿到街上去賣。然而火柴實在太不值錢,無論他如何努力,賣火柴的收入都難以維持他的正常開支,馬赫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馬赫心想,如果這些火柴會突然變得更加有價值該多好啊,那樣就什么問題都沒有了,但這又怎么可能呢?

  一天傍晚,馬赫像往常那樣在家門口一邊乘涼一邊為火柴裝盒,隔壁的一個小男孩則站在他的身邊陪著他聊天。突然,那個小男孩興奮地朝他喊:“馬赫,你看這堆火柴真像是一張人臉,而且似乎還張大著嘴巴在喊什么呢!”

  馬赫往地上看去,發現那堆火柴還確實有幾分像一張人臉,他淡淡地一笑說:“它只是一堆火柴,能喊什么呢?”

  “或許,它是在為你喊加油吧!”那個小男孩說。

  馬赫聽了小男孩的話,心里猛地一怔,他想連這堆幾乎毫無價值的火柴都在為我喊加油,我還有什么理由繼續難過和沮喪呢?馬赫從這堆酷似人臉的火柴上得到了靈感:能不能用火柴加工成工藝品呢?如果可以的話,那這些火柴的價值就會陡然增加了!想到這里,馬赫頓時來了興趣,他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計,開始琢磨如何制作火柴藝術品。

  從此后,馬赫再也不出去賣火柴了,而是成天待在家里鉆研如何把火柴制作成藝術品。火柴又細又小,要把它們組合成一件藝術品非常困難,馬赫嘗試著用針縫,用線繞,用膠水粘,但是都失敗了。為了搗鼓他的火柴藝術品,馬赫沒少被周圍人笑話,就連他的父母也指責他不務正業,光想些不切實際的事情,但馬赫卻一直沒有放棄。

  終于有一天,馬赫想到了一個模具成型法,先用橡膠制作一張空心的人臉模具,然后把火柴按照不同需求,涂上各種顏色,之后再粘上膠水,放進模具上固定,等干燥了以后,再把模具拆下來,這樣,一件藝術品就誕生了。聽起來這似乎挺簡單,但事實上并不是這么一回事。因為無論有沒有模具,火柴又細又小都是事實,所以要把火柴在模具里整齊地排列起來,也是非常困難的。

  馬赫所制作的第一件火柴藝術品就足足花了他兩個星期和四千根火柴,那是一張歌壇巨匠“貓王”的臉,完工后,馬赫把它拿到藝術品市場上去銷售,居然賣出了1。8萬英鎊的好價錢。四千根火柴裝進盒子里只有四十盒,而四十盒火柴的價值甚至不到兩英鎊,但馬克把這些火柴做成藝術品后,足足使它們的價值翻了九千倍!

  經過此后26年堅持不懈地刻苦鉆研和反復實踐,現在,馬赫不僅能夠用火柴制作人臉藝術品,還可以制作各類動物和宗教、政治圖標等造型的“雕刻”,這些精美的藝術品使各國收藏家爭相購買,每件藝術品的出售價都不會少于5萬美元。前不久,已經53歲的馬赫在愛丁堡舉辦了他的個人藝術品成就展,這次展覽一共銷售出了300萬美元的火柴藝術品,僅其中一件高達1。80米的“火柴猩猩”,就賣到了40萬美元的天價!

  馬赫不僅成了一位用雙手創造財富的火柴富翁,而且還成了一位了不起的火柴藝術家。在展覽會結束后的慶功宴上,馬赫感慨地說:“我所有的成就都是因為最初的困境,我知道每個人都不喜歡自己處在困境里,但只要我們有一顆積極之心,困境也會成為我們的朋友,也會為我們喊加油!”

【勵志的故事】相關文章:

洗碗的故事勵志故事07-17

勵志故事:大魚的故事12-10

銅錢的故事勵志故事06-09

管道的故事勵志故事05-08

最新的勵志故事12-21

勵志的哲理故事12-16

經典的勵志故事01-24

心態的勵志故事12-06

管道的勵志故事11-29

中外的勵志故事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