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为了看起来毫不费力,而抹去你非常努力的那一面
文/徐温婕
感慨是从一则微博开始的。马伊琍贴了自己和爱马的手,涂着红指甲,美滋滋地写“爱马同学亲自挑的圣诞红,大小妖怪一起美起来。”然后就有人开始评论说,孕妇不能涂指甲,小朋友接触指甲油更是危害甚大……
翻翻这些评论者的微博,在爸爸去哪儿森蝶暖心地帮王诗龄提食材篮子的时候,他们说,田亮身上有中国式家长所有的缺点,他会把女儿教育成女汉子……辣妈韦雪跟两个宝贝上镜,他们说,孩子就是你赚钱的工具你根本不爱他们……
我身边也常常有这样的人,我贴一张狗狗刚剪完毛的照片出来,背景露出一点点美容师男友的侧脸,就有人留言说,背景有亮点;我说好久没有亲近自然,违背节气,人就不合时宜,依旧有人说,现在外面全是PM2.5;我说吃了好多水果好开心,还是有人说,糖分超标……
这世界的任何人任何事当然都允许有不一样的声音,正是在诸多声音里我们才获得全方位的观感,可是问题是,如果每个人都是发声器,那我们应该调动自己身体里好的情绪和坏的情绪一起共鸣。我们的声音本身应该是多元的,有赞美、有褒奖、有质疑、有批评,可是有的人像专业差评师一样,永远从主流价值的背面找落脚点,不看S面也不看B面,殚精竭虑地挑人家SB的那一面。
这样的人真的很扫兴。
还有一类人。
我中学时代有个同桌,每次发试卷就爱跟我比分数,有一次她考了140分,她说,哎呀好低啊!然后我141分的卷子发下来了,她说,哎呀好高呀!我说你考的也好啊,她说差死了差死了……我当时觉得她丫就是个白痴。后来她跟我说,她小时候每次考了满分,都会把试卷藏起来不给家长签字,她觉得满分让她很有压力,家长的表扬和奖励更是很刺耳。
上大学以后认识了几个学霸,天天泡在图书馆里不挪窝,刻苦程度比高考都不逊色,每次考试我们学渣求罩的时候她都说,哎我复习的可烂了一遍都没看完,求不挂……然后可以考年级第一。
后来打了辩论,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碰到从来不准备比赛、从来没有时间训练、不查资料不写稿子,却老赢我们的对手……真的是太奇怪了。
这些人存在在各行各业,我们身边总是有自称球技很差却拿MVP的得分手,总是有自称很穷却存款超过六位数的隐形土豪;总是有纯素颜却化了妆的人,总是有无辜眼绵绵声的伪白兔和绿茶婊。
最初我讨厌这些人是因为他们不实诚,好就是好,为什么要伪装成弱者,把成功掩盖地像一笔不义之财。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这样的人让我害怕。
后来我觉得,我说得上述两类人,有一种共性疾病,我称它为,享受无力。
前一类人是对面前呈现的美好享受无力。就像社会每次曝出行业丑闻,他们叫嚣着媒体调查真相,而当媒体把真相公之于众的时候,他们开始质疑真相的真实性……总之,对于现实的一切,从来不能抱有享乐的态度,永远在质疑、发问、诘难,打破砂锅,没朋友。
我总觉得这些人或多或少有过艰难的人生,一针一线对他们来说都得来不易,所以他们总是要绕弯,舍近求远,总不接受唾手可得。别人分享的美食,他要看到添加剂;别人分享的美景,他要找到污染物;别人晒的工资卡,他要核算隐性收入。
可是,如果他们有一天走出门看看冬天的雪花,他就相信了偶尔不戴口罩也不会死;如果他肯掏腰包吃顿大餐,就要全部光盘忘了他之前批评别人照片里的地沟油。可是,他们没有的时候,他们总觉得别人也不应该那么轻松的拥有;别人若有,都是狗屁。
别人的成果,不拿来欣赏和共情,只用来诋毁和怀疑。在自己辛苦做到之前,绝不受用别人的。享受无力。
第二类人的享受无力是不能接受赞美,相应的,也不会由衷地赞美别人。夸赞让他们如芒在背,觉得一旦成为大家公认的三好生,考第一名不但理所当然,万一失手考砸更是万劫不复,所有总把自己打扮成平民百姓的样子,出其不意。每次成功就享受别人前呼后拥的贺喜。可是你总是出其不意,我们就不和你玩儿了。
他们往往表面上严苛的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对别人宽容大度;私底下放纵自己所有妒忌的想法,耿耿于怀每一个中伤过他的人。看上去很温和,其实很恼怒;看上去与世无争,其实每一次竞争,都精心准备想拔得头筹。还死不承认。
享受无力的人大多对自己和对家人都不会很好。他没有勇气接受别人的赞美,就不知道怎样自然地赞美别人;不接受表面的美好,就纠结于深藏的昏暗;不相信世界的善良,就不会慷慨;不肯定别人的成功,就不懂慈爱。
一直以来我们都只关注不能吃苦的人,说他们是懒汉。吃草挤奶埋头苦干的生活方式被过多的表扬,造就了很多享受无力的人。
费力地从对方的笑脸里找到能逼哭你的东西。
兢兢业业地工作,不动声色地争强好胜着,却不知道钱用来干什么。
笑话土豪挥金如土换了土豪金,低头按着自己掉漆的破手机心想,你们这群傻逼都不知道我卡里的钱够买一百个土豪金……
“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可是如果不改变享受无力的心态,我们永远会被一群仇富的人紊乱了心情。
这个富,跟财富无关。
别为了看起来毫不费力,而抹去你非常努力的那一面。
别因为你没有心情,而破坏了别人的心情。
能享受、让别人享受、分享、共享,实在是善良。
- 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如果你不曾为我们的未来而努力,那你拿什么证明你爱我 世上最可怕的事就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还认真
猜你也喜欢:2015,致我的发小(的人,和你,越来越,让人,
2015,致我的发小(的人,和你,越来越,让人,多些) 在成长的过程,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些“发小”,他们或者是你幼儿园、小学最贴心的同学或“死党”,或是和你小时候隔着一堵墙,一起捕蜻蜓,一起捉迷藏、一起下河游泳、一起招猫逗狗的玩伴儿…
发小,就是一根冰棍轮流舔,一把瓜子分着嗑的人;
就是相互之间从来不称大名,见面永远叫外号的人;
就是不论有好事坏事,永远第一时间给你报信的人;
就是不管你官大官小、钱多钱少,一见面就不停的数落你,而你却一点儿脾气也没有的人;
就是平时多年不见,但见面却一点儿也不生分,立马就像老熟人一样无话不谈的人。
“发小”之间的友谊,常常不亚于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
成年后,这些“发小”可能成为你无话不谈的好友,在一起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你永远可以不设防,毫无顾忌的敞开心扉。
当你郁闷、悲伤、痛苦的时候,他们常常成为你最好的倾诉对象,因为他们更了解你,知道怎么安慰你、劝导你,陪你一起难过的醉。
当你成功、开心、快乐的时候,他们会和你一起“弹冠相庆”,击掌祝贺,和你一起高兴的醉。那些午夜过后仍在街头踉踉跄跄、吆五喝六的醉鬼,没准就是一群“发小”。
如今的社会,在权势地位的诱惑和经济利益的冲击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也变得越来越世故和功利化了。
亲戚之间的关系不知不觉疏远了,朋友之间有“人心隔肚皮”的嫌隙,同学凑在一起,常常会自觉不自觉的比拼“混”的如何,同事之间免不了职场上的明争暗斗等,让人感觉特“没劲”。
对于承受着巨大工作、生活压力的城市人来说,无处不在的疏离感使他们更需要“发小”来弥补亲密感的缺失。童年结下的“发小”之谊,往往少些功利,多些关爱;少些拘谨,多些放松;少些客套,多些随意,这种纯洁、真挚的“发小”之谊,让人觉得更踏实、更贴心、安全感更强。在“发小”面前,人们往往更容易做回真实的自己。
如今的城市,高楼大厦多了,人与人的距离却远了,成为“发小”的概率也少了。当年那种一个大院、一排平房比邻而居,我家包了饺子送去一盘,你家煮了肉汤送来一碗的事儿是越来越少了。
随着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之间串门走动的次数越来越少,再看看在一个单元里住了多年却不知姓名单位、从不来往的邻居,不由得怀念起小时候一起“撒尿和泥玩儿”的小伙伴来。
“当点点梨花落在身旁,当丝丝细雨滴在脸颊,当瑟瑟秋风拂进发丝,当片片雪花飘进眼帘,我们一起走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人到中年,我才懂得我的一切和你息息相关,我早已离不开你……”一段描述“发小”的文字,不止一次使我心生感动、让我懂得:世界上有这样一种朋友,无论相距再远,无论多久不见,都可以彼此陪伴,一直到老去。
因为,我们是“发小”。
猜你更喜欢:90后时代的“门”(社会,大众,时代,艳照,思想
90后时代的“门”(社会,大众,时代,艳照,思想)
当今社会,毫无疑问90后已经成为了社会潮流的领航人。
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对于90后思想都有一些抵触心理,反对声一片,但90后时代的到来不可阻挡。自08年之后,90后时代开始正式登上社会大舞台,并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
是什么迎来了90后时代?
2008新年伊始,一系列关于80后的陈冠希和一些女艺人之间的自拍照和其他图片在网上广为流传,引发社会热议,艳照门由此诞生了。
顿时,媒体大众的枪口一致指向了艳照门,随着事件更深一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艳照事件被媒体大众挖掘出来,人们的思想也被接踵而来的艳照事件刺激的活跃起来。
此时正处于叛逆青春期的90后们也开始来凑热闹,原本被压抑已久的叛逆思想开始爆发。为博得关注,成为焦点,有人开始“崭露头角”“解放束缚”被人拍到上传网络,顿时“兽兽门”大行其道,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引得一些人眼红不已,他们赶紧抓住时机“大展身手”自拍艳照上传网络。一时间,网络红人争相斗艳,焦点众多,网民们的神经被刺激的开始麻木了。
一些人看清形势,决定另辟蹊径,冲破重重道德关卡,各种“黄瓜门”、“摸奶门”、“车震门”、“野战门”、“街头门”、“脱裤门”、“点烟门”开始轮番轰炸社会的道德底线,人们的想象力被运用到极致,一时间90后的“有为青年”纷纷开始为“门”事奔波操劳,媒体大众也为90后时代传经布道,“发扬光大”。
在不知不觉中,90后时代已经占据了社会舆论的舞台。这是现代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却是伦理道德的进一步沦落。很难想象紧随90后的00后又会有怎么样的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