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油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現論文
摘要:色彩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段,其本身具有極強的審美價值。在現代油畫藝術發展過程中,利用色彩表達藝術家內心的情感與思想內涵是相當常見的。因此本文就將針對色彩在現代油畫藝術中的具體情感表現進行分析與闡述,以期為相關的藝術創作者提供參考與幫助。
關鍵詞:現代油畫;藝術;色彩;情感表現
色彩在油畫藝術創作過程中,不僅是畫家進行繪畫的手段,更是表達畫家思想感情與精神內涵的重要方式。不同的色彩所表現的情感內涵略有差異,而通過色彩表達畫家內心的情感,往往可以創作出獨一無二的優秀畫作,進而推進油畫藝術的發展。
一、近現代西方油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現
西方的油畫猶如我國的國畫一樣,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同時也有許多著名的畫派與著名的畫家,成就了世界近現代油畫發展史上的一個個傳奇。西方近現代油畫藝術中,其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創作特點以及色彩展現。其一,后印象主義。這一時期的油畫藝術作品代表創作者主要是凡高、塞尚。后印象派畫家凡高在其繪畫創作過程中,對色彩的駕馭與運用可謂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最為出名的作品就是《向日葵》,而整部作品呈現出的畫面是黃色的'屋子與墻壁,床和椅子也是淡淡的黃色。黃色的墻面上有著幾幅黃色的向日葵畫。而插滿深黃色陶罐中的也是生機勃勃又絢爛多彩的向日葵,更是使得整幅畫面看起來滿是金黃。當然這一作品并不是全是黃色,而是與藍綠色的背景進行結合,營造出一種生機勃勃之感,同樣也表達了畫家對生命的熱愛以及心中永遠充滿希望的積極態度。其二,野獸派。這一派別的油畫作品,往往可以掙脫傳統的束縛,從而營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馬蒂斯是這一時期杰出的油畫畫家,他主張利用強烈的色彩沖擊人們的眼球,既發揮純色的作用又增強色彩強度。通過高強度的對立顏色營造出一種視覺張力,從而抒發個人情感。其三,畢加索時期。以畢加索為代表的這一時期,作品大多以藍色為主調,給欣賞者帶來一種悲傷、沉悶的感受。如《人生》,其表現的就是人們深受貧窮困擾,窮困潦倒的狀態。之后其作品又實現了轉型,以《二裸婦》為代表,開創了粉紅色、玫瑰色的創作風格,體現出畫家內心對生命的贊嘆與對生活的熱愛。西方近現代油畫中主要以前面三個派別和時期最為出名,之后還有表現主義時期以及康定斯基所提出的色彩觀念,在此不一一贅述。
二、近現代中國油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現
對于中國而言,油畫不是我國本土的文化與藝術形式,其本身屬于舶來品,因此在中國的發展歷經波折與艱難。但是油畫中注重的色彩運用,實際上在我國的美術作品當中也是早有體現。針對我國近現代歷史發展過程中,代表畫家的色彩觀念以及其作品中色彩的運用進行分析,是極為迫切的。首先,劉海粟可謂是我國現代繪畫中杰出的藝術家。他的作品與西方的后現代主義有類似之處,并且注重個性的張揚與表達,擅長利用色彩表達自己內心的主觀情感。如其作品《北京前門》,畫面整體的色彩對比相當強烈,且線條的選用也是粗狂不拘小節,這樣的作品往往更能表現創作者的真情實感。其次,吳大羽也是我國油畫的先驅和開拓性人物。他的藝術作品中,始終體現著自我批判,所以作品本身是發自心靈的創作。比如其畫作《色草》,并沒有真正對花草的形態進行描繪,而是利用極為絢麗的的色彩進行意象描繪,給人一種獨特的審美情感。再次,沙耆更是不可忽略的一位畫家,其在我國的地位可以與西方的凡高相媲美。他對藝術創作的追求和執著與凡高極為相似,而在色彩的運用方面也是大膽且不拘泥于形式。所以在沙耆的作品之中,看到最多的是人內心的沖動與激情,還是情感表達的直接性。除了以上這些畫家及其作品中所體現的色彩運用形式之外,我國還有著名的畫家羅爾純先生,其油畫作品更加注重紅色鄉土情的表達,所以作品中運用的紅色、黃色等,是最為普遍的。而申玲和徐曉燕則在創作中融入了更多的情感,更多主觀色彩融入其中,在色彩的運用以及情感的表達方面,都各具特色,為我國油畫的進步與發展帶來了幫助。但是無論其選擇哪樣的表現手法,其目的都是渴望通過色彩,展現出不同的心理狀態,從而通過色彩的統一表達自己內心真摯的情感,進而詮釋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
結語
雖然說油畫在我國屬于舶來品,但是我國也確實有許多優秀的油畫作家,在近現代油畫創作與發展過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此外,由于中西方地域差異,或者同一地區不同時間段的差別,在色彩運用與情感表達方面都會有所差別。可是色彩在近現代繪畫藝術作品中的重要性始終未曾改變。未來的油畫藝術創作更需要加強對色彩的運用,通過色彩,展現創作者內心的情感與精神。
【參考文獻】
[1]宋濤.論油畫中的情感色彩表現[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144-146.
[2]黃經庭,吳新林.淺論西方油畫的色彩藝術特點與色彩的情感表達[J].美術大觀,2014,08:50.
[3]許碧云.近現代油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達[J].美術教育研究,2014,16:23.
[4]孫翠翠.油畫創作中色彩的情感表現[J].美術教育研究,2011,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