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心得體會 篇1隨著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不論是國家還是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幼兒教師來說,“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必須堅守,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本次寒假在家,我認真仔細的將《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這本書翻閱了一遍,深覺這本書中所著內容對一線的幼兒教師來說大有裨益,通過這段時間段的學習,受益匪淺。
一、教學教研一把抓,學會觀察是基礎
幼兒教師的職業壓力大是業內普遍的共識,因為幼兒園的工作作息與中小學的不同,教師在白天的工作幾乎不能有任何的中斷,需要全天對幼兒進行照顧。讀過《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之后,我感覺自己在教育與教研關系的認識上存在很多的不足:其實,教育與教研本位一體,真正的教研正是立足于平日的教學,并且服務于教學。教學教研應該一把抓,首先,我們要學會的就是:用眼、用心,學會觀察幼兒的一舉一動。
幼兒行為的觀察,觀察什么?書中有詳細完整的記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觀察幼兒在常規活動中的行為
幼兒在園的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常規活動:進餐、午睡、洗手、如廁、午休等等。這些活動看似平凡、枯燥,但卻是幼兒學習和成長的重要途徑,值得我們注意。書中詳細的介紹了如何觀察幼兒進餐行為、如廁行為、午休行為和過渡時間的行為,雖然很瑣碎,但是卻不能輕易的忽視。
2.觀察幼兒使用材料的情況
與常規活動一樣,游戲材料是幼兒學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它們兩個在幼兒個性方面發展的功能是不同的。游戲材料的一種重要作用就是有助于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特別是符號表征能力。
閱讀和書寫的確是符號表征過程,但是只能反映我們一半的表征能力,它們是語言符號的一部分;而非語言符號表征要借助藝術形式呈現——繪畫、雕塑、舞蹈、啞劇、音樂及戲劇。對于幼兒來說,他們不能充分地把握或者用語言解釋他們對事物的模糊理解,所以他們是通過使用游戲材料時形成的關系以及所引起的變化來獲得對抽象概念的直觀感覺。在兒童使用材料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觀察兒童使用材料的環境、刺激、花費的時長等等內容。
3.觀察幼兒之間的社交行為
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因此便會有各式各樣的社交行為和反應。在兒童早期階段,他們對待他人的態度開始在人格結構中打下基礎,我們需要去觀察以下三個方面:
①幼兒對待他人的態度(關懷/疼愛/信任/懷疑/厭惡)
②幼兒的情感態度(深厚的/隨意的/冷漠的)
③幼兒擁有的與他人相處的技能的數量和種類(通過要求、偷拿或者搶奪得到玩具娃娃)
4.觀察師幼關系及在教師主導活動中幼兒間的相互關系
師幼互動是我們日常教學和生活中常提到的詞語,在許多情況下,師幼關系的細節都會存在與日常的偶發時間中。從生命中最初的幾年里,幼兒會從身邊非常重要的成年人——父母、養父母、祖父、老師以及其他親戚的接觸中形成其他人和對自己的理解。我們需要觀察認真的觀察師幼關系,這樣可以告訴我們幼兒感覺到成年人是可以信任的、抑或是持懷疑的態度看待成年人;是可以借助成年人達到自己的目的,亦或是對他們敬而遠之等等。
總而言之,“觀察”是記錄的基礎,也是教研的基礎。我們需要學會認真的觀察,善于發現幼兒的行為特點,這樣才能有利于我們進行教育教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心得體會 篇2在幼兒園里,幼兒的各種行為都會頻繁出現,他們的所想、所思、所悟、所做都會給我們老師帶來迷芒、疑惑、喜悅、溫暖......,一旦老師解決其中一個幼兒的問題,我們馬上會松一口氣或茅塞頓開,接著會出現其他幼兒遇到的問題。
今年寒假我閱讀了一本《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這本書為我們幼兒教師提出邊觀察邊記錄為我們職業成長打好基礎,而不是有的幼兒出現問題,我們憑直覺去判斷,或者其他老師支招,不一定適合你。
觀察與記錄幼兒行為為我們老師的“行動”和“反思”作好鋪墊。
從實用角度來講,做記錄這項工作沒有固定的規則,作為班級教師,必須抓住幼兒記錄的時機,要保證有足夠近的距離去聆聽,但是不要太近,不要影響幼兒游戲的進行。要注意保護幼兒的隱私,通常使用化名,特別對于大班的'幼兒要謹慎,他們感覺到被監視后就不再繼續他們的游戲。游戲老師要把握介入時機,避免產生過多干預或放羊現象,要有效介入,順應和支持幼兒游戲時的自主行為。游戲評價讓幼兒充分參與,說出自己的想法以有待進一步提高。
對于個別幼兒脾氣古怪、情緒波動較大并常常愛哭的幼兒,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關注,當幼兒發脾氣,老師搞清楚大哭的原因再進行開導千萬不要當幼兒一發脾氣,就去哄他,這樣會讓他產生只要發脾氣就能得到滿足的想法,更加容易發脾氣。老師一定要耐心等待他發完脾氣、鬧完情緒,再去了解具體原因,千萬不能放任幼兒發脾氣而不管他。對個別幼兒語言上出現錯誤,應及時糾正并激勵他們說完整句。幼兒的情緒發展與家庭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教師與家長保持經常交流,了解孩子家里的生活以便更好的教育。追蹤記錄一定要定點、定時記錄,不能追蹤一半而半途而廢,有時也可以暫停一段時間繼續追蹤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重視對孩子操作過程的觀察,在觀察孩子的操作活動時,很多教師常常重結果、輕過程。如某教師這樣記錄“xx到數學區隨意拿了幾樣東西,沒怎么玩就到別的組去了。”這位教師只注意了操作結果,對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是否有興趣、如何擺弄材料等細節卻忽略了,也可以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看看孩子想要什么,孩子也是有思考、有評價的行動者。老師也可以“明知故問”,你想怎么玩?把解決問題變成思維的方法。因此,教師應重視對幼兒操作活動過程的觀察。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老師面對游戲案例撰寫時,對于如何觀、如何記無從入手。我們老師要學會耐心觀察上課、游戲、戶外......等一日生活,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捕捉到孩子的一個點可以作記錄,也可以拍照,有的可以連續記錄,老師每天記一記,如果忘了也可以翻看當時拍的照片或視頻幫你回憶。記錄時也可以隨時翻看我們的指南作對比,指南是我們幼兒教師的拐杖,在指南的引領下,我們的專業成長才會更快。
幼兒行為觀察和記錄最終目的是孩子學習、游戲的興趣性,我們教師要不斷實踐、反思、改進、創新,把自身的專業成長與幼兒的發展聯系在一起,隨時隨地捕捉孩子的亮點,找到共性問題以便及時解決。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幼兒園美術課觀察記錄07-05
中班美術觀察記錄03-11
大班美術觀察記錄范文07-06
大班美術活動觀察記錄07-05
大班美術案例觀察記錄07-05
小班美術活動觀察記錄07-05
中班美術活動觀察記錄07-04
美術區域活動觀察記錄07-04
大班美術區觀察記錄07-04
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與矯正的方法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