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校本教研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

教師校本教研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

日期:2023-03-17 10:55:25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教師校本教研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

教師校本教研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校本教研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校本教研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

  教師校本教研的心得體會1

  小學教師研修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小學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這次遠程教育培訓期我收獲了許多,現在把自己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一、通過這次研修。

  我首先是更新了觀念: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通過學習,從“過去”與“現在”一直是在努力改變,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于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于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二、教育無小事。

  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于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著新鮮芳香、體現著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于啟發自覺,在于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就人格而言。

  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于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愿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我們還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圣信仰與追求。

  教師校本教研的心得體會2

  “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個體專業不斷發展的歷程,其本質是個體成長的歷程,是教師不斷接受新知識,增長專業能力的過程。在當前教師專業能力發展主要包括:教師生涯規劃,自我成長;能獲得知識,充實自我;能實施研究,改進教學;能反省批判,自我更新,而不僅僅是學歷形式上的提高,或是更高文憑的獲得等。這其中要特別強調的是教師本人在專業發展中的能動作用的發揮,關注教師自身的需要,關注教師日常生活、專業生活與專業發展的關系,以及更多的從教育學的角度看待教師的專業發展。

  一、在課程反思中強化教師的專業思想

  教師的專業思想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時應具備的特定的思想信念與道德品質。主要包括專業理想、專業價值觀和專業信念三個方面。教師的專業理想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一切行為的發動性因素,表現為教師對教育事業、對學生、對所教學科的熱愛;專業價值觀是關于專業等級、專業選擇、專業報酬等問題的價值判斷;教師的專業信念是指教師在職業活動中所特有的具有動力作業的教育觀念系統,包括教學效能感、對學生學業表現的歸因傾向、對學生控制的態度和對待心理壓力的信念。經過實際教學,通過課程的反思,一個教師可以產生專業理想,形成專業價值觀,并能培養自己的專業信念。

  二、在課程反思中增加專業知識

  教師的專業知識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時應具備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于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由本體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三類構成。本體性知識是指教師所具有的特定學科的知識,它是教師知識結構中的主體部分,有了這部分知識,教師就有資格承擔某種課程的教學;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在面臨實現有目的的教學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境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這種知識屬于臨床性知識,主要是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可以通過課程反思間接獲得的經驗。條件性知識主要是指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及其應用條件的知識,主要由幫助教師認識教育對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和教育研究的專門知識構成,涉及到教師“如何教”的問題,可以通過課程反思提高這方面的知識水平。

  三、在課程反思中提高專業能力

  教師的專業能力主要指作為專業技術人員的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中能利用教育理性和教育經驗,靈活地應對教育情景、作出敏捷的教育行為反應,以促使學生能全面、主動、活潑發展所必須的教育技能。主要包括教師的教育能力和教學能力兩方面。無論是教育能力,還是教學能力,都能通過課程反思得到提高。

  課程反思可以結合教學實踐、體驗,通過感悟、內化提高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

  教師校本教研的心得體會3

  一、指導思想

  新學期,以書記的兩個務必為指導,仔細貫徹執行鄉學區的各種精神,結合我校實際,以新課程改革中消失的問題為突破口,以務實創新為教研工作的動身點,以課堂教學為載體,連續提高訓練教學質量為重點,加強老師的課堂教學基本功,全面實施素養訓練,樂觀開展第二、三課堂活動,樂觀探究實施素養訓練的方法、渠道,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力量,促進學生全面健康進展。

  二、目標任務

  1 、狠抓教學常規,促進教學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

  2、大力推動課改試驗工作和信息建設進程,著力抓好基礎訓練課程改革,注意課堂教學效益,切實做好訓練教學全過程的監控,提高訓練教學水平

  3、加大教研力度,轉變課堂教學,超標完成上級教委下達的各班級訓練教學質量指標。在課堂教學達標創優中,我校老師力爭全體創優。

  4,加強課題的討論與管理,注意學生習慣的培育,探討提高課堂效益的勝利做法。

  三、、詳細工作及措施

  (一)、德育工作

  1、進一步提高師德修養,仔細學習并嚴格遵守《中學校老師職業道德規范》,“四項服務承諾”等制度和規范,關懷學生,敬重家長,團結同志,為人師表,營造和諧的家校環境,辦人民滿足的訓練。

  2、依據新頒布的《學校生守則》、《學校生日常行為規范》分班級制定操行評定、養成訓練細則,結合操行評比,進一步完善“校內之星”、“每周之星”、的評定運行機制,做好總結推廣。

  3、少先大隊要指導好紅領巾監督崗的檢查監督評比工作和雛鷹爭章達標活動。抓好“三操一課四活動”,體育老師要上好心理健康訓練課。仔細做好班主任工作,依據班主任工作方案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風,創建文明班級。

  4、深化德育的滲透作用。仔細上好思品課,開好晨會、周會、小干部會,尤其是各中隊樂觀開展好主題班隊會;規范升國旗儀式。連續建好校內之聲廣播站;結合重大節日,舉辦手工、書法、繪畫展。努力營造學校文化和班級文化,發揮櫥窗、黑板報、手抄小報的作用,從多方面打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各班要至少有一處特色欄目,教室布置要新奇、有用、有激勵作用。

  (二)、完善教學常規管理,使學校教學工作沿著“緊急、有序、高效”的軌道運轉。

  1、連續堅持和完善教學工作各項制度要求。學期初,各科均要根據課節規定做好學科教學方案。本學年將連續優化備課形式。老師在熟讀教材把握本學年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分析教學內容重難點的基礎上,采納書面與電子備課相結合的形式,寫出敏捷多樣且有有用性的教案,教案應寫清晰本學年的總體教學目標、教學要求、后進生姓名、后進生轉化措施、教學進度方案。課時教案要能體現整體教學思路,問題設計要有啟發性,整篇教案設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自學習慣的養成,學習力量的提高。教學重點應放在課前預備和課堂教學效果上來。本年將教研的重點放在課堂教學的改革上,要求老師著力做好課前預習,廣泛應用遠教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培育學生的自學力量和自學意識,為其中終身學習奠定基礎。音體美等課要求有簡案,要嚴格根據教材進行授課。教案的檢查將結合教本批注和聽課狀況準時更新要求,并進行記載和批注以強化教案備寫的質量和作用,教案周一簽閱,簽字不到按無案上課對待.

  2、連續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加強課堂教學監控力度,每月全部老師相互聽課兩節以上并進行量化打分,每月全部老師上匯報課一節并進行量化打分,隨后經過學生評議和老師自評后對全部老師的課堂教學進行量化,作為月考核課堂教學成果,納入當月的月考核,督促老師從思想上重視課堂教學效果,重視在課堂教學中滲入新課改理念,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力量,重視課堂教學效益,提倡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動起來,做到精講多練,,重視個別輔導。

  3、作業批改和布置

  依據學生的學習實際,要分層分類設置作業,對中差生作業做到面批面改,將錯漏準時進行補救。作業的設置上要本著少而精的原則,嚴禁布置大量的重復性作業。同時,要嚴格要求作業質量,作業書寫要規范干凈,二班級使用鉛筆、四、五班級一律使用鋼筆,不準學生使用圓珠筆或較細的自動鉛書寫以徹底提高我校學生的書寫水平。作業中消失的錯題錯字要準時督促學生改正,批閱時要細心,不得消失漏批、錯批、批閱大勾(幾個小題使用一個閱號)、學生批閱等不良現象,二班級的生字、數學書面作業批閱不得低于18次,四五班級語文筆記一課一閱,數學作業不得低于18次,語數配套練按進度批閱,作文每學期五班級9篇以上,四班級10篇以上,周記每周批閱一次,每學期17篇以上,作文周記批語要具體,作文批閱的重點要放在如何指導學生寫作,周記批閱的重點應放在與學生的相互溝通上,嚴禁將周記作為作文來寫評語。重視寫字課教學,不準把寫字指導課作為課后練習來對待。二班級寫字課重點指導鉛筆字的練習,四五班級分別進行毛筆和鋼筆字的練習,每次兩方,指導一方,自練一方。

  4、扎實落實三級目標管理。老師要將本學科總體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緊密聯系起來,連續將單元教學作為提高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來抓。重視單元檢測,并隨時將單元檢測的成果上報學校總成果冊,便于學校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學校將分別對語數基礎學問進行檢測。

  5、仔細開展每周四的愛好小組活動,確保活動開出率,提高活動質量,爭取辦出特色,本學期成立的愛好小組有:電子琴小組(張金玲)、體育小組(茹作聯)、文藝小組(楊曉春)、美術小組(殷麗)。有輔導老師制定好活動方案,每周四下午兩節后開展活動,時間保證在一小時以上,注意活動質量,注意學生技能的進展,讓學生能真正帶著愛好去活動。重視圖書借閱工作,建立班級圖書角,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6、實行多種形式,豐富學生課外閱讀。每周五下午活動課為集中閱讀時間,各班的圖書角,學校圖書室都要該時段開放。實行相互傳閱、借閱。生均每月借閱不少于4次,圖書管理員要做好具體的借閱登記。班主任要指導學生怎樣去讀書,怎樣做讀書筆記,交給寫讀書筆記的方法,提倡多讀書,讀好書。低班級每天寫摘錄和自己的見聞,四五班級寫讀書筆記。每兩周語文老師簽約一次。將讀書、說話、寫作結合起來,切實重視說話訓練,語文課堅持每天的說話訓練(成語故事、名人名言,諺語,古詩朗誦等),以每天來演講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力量和寫作水平。

  7、根據學區有關要求,組織好老師的基本功訓練。特殊是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的學習,爭取本校老師把握較高的計算機操作技術,能嫻熟制作各種課件。學校在第18周組織老師進行課件制作競賽,并予以評獎。同時建立楊老師與杜老師、張校長與殷老師、謝老師與茹老師的1+1幫扶隊伍,樂觀關心老師快速提高,成長。

  (三)強化校本教研

  1、深化教研、促進課改。

  1)、學校成立課改工作小組和課堂教學評價小組,由謝生玉任組長,成員:張金玲、楊曉春,指導課改試驗工作。

  2)、利用校本培訓時間,仔細開展集體備課和反思溝通活動,在集體備課中進行備課方式的討論,探究適合自己的備課方式。同時每位老師每月撰寫2篇案例、反思。

  3)加強新課程理論的學習。通過走出去,請進來,講座光盤、案例實錄、反思溝通、課題討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等多種形式,使老師與新課改共同成長。

  4)、加強溝通與學習,學校校長、教育主任聽課每周不少于2節,老師每周聽課不少于1節。結合片區教研活動,每月開展一次課堂教學評賽活動(定課賽主題),學校領導要上好指導演練課、示范課。

  5)、學校各教研活動要圍繞課題運行,老師人人也要有教研課題,課堂教學與論文撰寫要圍繞課題進行。

  6)、成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實行多種形式(喜報、便條、書信、家訪、家長會等),與家長友好溝通、協調,促進課改的順當推動。深化討論并科學合理有效地用好管好成長記錄袋和家校聯系卡。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加課堂訓練的新奇性,實效性。學期內,老師樂觀爭取多上、上好每一節電教課,至少每周上好4節多媒體電教課,要提高多媒體電教手段的實效性,不生搬硬套,不應付數量,上之前,授課老師要仔細熟識所用的課件,課后要準時填寫好電教單。除此之外各個班級依據學科內容,采納老師搜集、學生制作等方式,把教具、學具引進課堂,變抽象為詳細,為學生易于接受學問,熬煉動手動口力量供應良好的條件。制定試驗課方案,仔細上好演示、分組試驗,準時填好試驗單。重視音、體、美、科學、微機等課的教學。

  教師校本教研的心得體會4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就從事物理的教學工作。如何發揮學生的最大潛能學好物理?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把教學的側重點由教師的“教”轉到學生的“學”上來,現將我工作的點滴體會介紹如下:

  一、抓好入門教育

  物理課是初二年級的一門新學科,這對剛接觸這門課的學生來說,往往有一種新鮮感。許多學生對此學科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這種興趣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種新奇,如不及時深化,“熱”的時間是短暫的。這就要求教師在上序言課時,認真設計教案,上好第一堂課。比如象通過演示“三棱鏡分解白光”、“被紙片封閉在倒轉的玻璃杯中的水不會流出來”等操作簡單、現象明顯的實驗,引起學生的疑問,激起他們求知的欲望。為今后的奮發學習打下良好的開端。

  二、注重實驗教學

  初中物理是所有學科中最具有科學性的學科,每一個概念和規律、公式,都是通過物理實驗得出。物理概念和規律是在大量的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運用邏輯思維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質的共同特征集中起來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物理新課實驗中,我真正體驗到,新課程強調的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在物理實驗課上我是從以下幾方向來做的:

  1、確保所做的實驗現象清晰,提高成功率。

  課本要求的每一個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在課前我都要反復地做幾遍,認真分析實驗成敗的關鍵因素,排除干擾。

  2、利用課件把一些不易觀察到的物理現象或是物理過程展現給學生看。

  例如:動能和彈性勢能的相互轉化,由于發生彈性形變和恢復形變的時間非常短,學生不易觀察,課件就能夠讓學生較好地觀察這一過程。再比如:日食、月食的成因,分子的運動,導體容易導電與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原因等都可以通過課件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3、充分利用身邊的材料改進實驗。

  例如“導體和絕緣體”一節中,我先是讓學生思考設計一個電路來檢測哪些物質是導體哪些物質是絕緣體,當檢測到水、人體、鉛筆芯(較長的)時,小燈泡不發光,于是先把它們歸為絕緣體。之后,我指著那堆導體問:這些物體一定都是導體嗎?(是)又指著那堆絕緣體問:這里面一定都不能導電嗎?馬上就有學生說:不一定,有可能是電流太小了,小

  燈泡不會發光而已。此時我就給學生介紹了我自己去買的發光二極管的特點,發光二極管被作為各種用電器的指示燈,學生很容易理解只要很小的電流就可以使它發光。于是我又用發光二極管檢測了一遍,學生自己得出了人體、水、石墨是導體。也體會到了導體的導電能力是不同的。

  三、教師應循序漸進,開展探究教學。

  教會學生學習和總結物理學科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實驗教學之初,我們往往會遇到兩難的局面:一方面,教師若指導過度,則學生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若教師若指導不到位,學生的探究和學習活動又會雜亂無章,盲目無序,從而無法完成學習任務,兩者仿佛形成了一個“解不開”的“結”。如何處理教師指導和開放式教學之間的關系呢?如何在教學過程開放的同時盡量減少探究活動的盲目和無序呢?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展開“課題”研究,在一線不斷的教學嘗試中,集體攻關,初步摸索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教學方法上“循環探究,逐步深入”。先將新課內容劃分為幾個大問題,再將每一個大問題分為若干個環環相扣的小問題。

  四、加強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在復習中,要時刻注意“信息反饋”。通過反饋信息來了解已設計的教學內容與預期目的是否符合,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個階段復習教學中,除了注意來自學生方面各式各樣的反饋信息外,還特別重視每次測驗和考試的信息反饋。堅持做到按時、按量、按評分標準,科學分析試卷,評價試卷,并注意各層次的學生學習狀況和掌握知識的程度。要求學生對測驗情況進行知識點、面、掌握情況及學習上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進行分析,尋找存在不足的原因。

  五、指導學生記憶的方法

  初中物理雖然需要注意培養思維能力,但同時也要重視記憶,不要死記硬背絕對不是不要記,不要背,而是更加強調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以上是我從事物理教學工作的一點體會,還有許多問題需要今后進一步的學習和總結。

  教師校本教研的心得體會5

  科學課程要始終明確是為了培養具有科學思維、科學素養的人。科學家持續思考的好習慣應該是孩子從小就應該養成的習慣,科學教學不應該只是教概念、做活動、做實驗。

  賈老師提出的科學課模型引起了我的思考,科學概念是骨骼、科學探究是血肉、科學思維是靈魂。科學概念的獲得有很多方式,可以是死記硬背。然而,只有在運用科學思維的科學探究中獲得的概念才是靈活的,是學生可以應用的。

  只有老師自己掌握了科學思維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學設計,以往我聽課時,其他老師上課上的好或是差,只是根據自己的感覺或是上課的氛圍,老師運用的技術,或是比較上課老師與自己的思路的區別,現在細細想來,那些好課都是基于學生基礎的有邏輯且符合科學思維的設計。在這方面,我還要看更多相關的書籍來提升自己。

  賈老師以《聲音》單元為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科學思維怎樣運用于科學課。我之前一直沒梳理清楚“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這一課的邏輯線,賈老師的講解給我醍醐灌頂之感。尺子、皮筋、音叉、小鼓四種有結構的材料,都出現了三個現象:有振動的表現、聽到持續的聲音、有敲打彈撥的動作。皮筋和尺子發出聲音時都在振動,能歸納推理出它們發出聲音與振動有關,是一種求同歸納。同時,這又是一種不完全歸納,是需要繼續論證的。

  音叉、小鼓也會發出聲音,它們的發聲可能也與振動有關,這是由之前歸納出的.觀點演繹推理得出的結論。那音叉、小鼓振動了嗎?此時需要學生自己去找到它們發聲時的振動現象,而不是老師告訴學生怎樣做。

  類比推理和演繹推理的辨析確實是個難點,但我深知學習科學思維方法是拓寬科學教學視野的重要契機,掌握學習勢在必行。

  郁波老師說“科學教學終結與‘論證’,而非單純的概念獲得”,科學課最好的引導方向是讓學生自己想研究,而不是老師讓你做什么。如何做呢?賈老師羅列的方法也給我很大啟發。

  1、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表達的機會。(這個問題你們怎么看?你的觀點是什么?你的呢?)

  2、幫學生提出對問題的假說。(你希望觀察到什么現象,就能證明你的觀點?)這能夠幫助學生對觀察的現象有所選擇,對可能發生的變化有所預期,確定證據收集的方向。

  3、實驗前要讓學生從實驗本身回歸對邏輯推導過程的關注,包括觀察對象、預期、假設。(在接下來的實驗中,你們認為哪個現象最值得關注?)

  4、引導學生重新思考預期,保證思維活動的持續。(實驗時間就要到了,最后兩分鐘把你的實驗記錄整理一下,看看你關注的現象是否發生。)平常課上我們經常會注意到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會有注意力分散的情況,這是正常的,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在實驗前、實驗中、實驗后指導學生,使學生邏輯連貫。

  5、論證的過程是學生將事實與觀點匹配、以形成理論的過程,而不只是匯報實驗數據。(實驗匯報時要說清兩件事,一是你的觀點,二是你獲得的證據。)

  教學要依據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想要讓學生運用歸納推理,就要給學生時間和機會觀察、比較、推理,這樣的教學過程更能達成教學目標。

  我們應該在學習掌握基本科學思維方法的基礎上,識別教材中的思維方法,使思維方法更加外顯。聽課備課時,從教學語言、實驗器材、板書設計中尋找教學邏輯。

  教師校本教研的心得體會6

  昨天按照慣例,下午第四節課進行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這次教研活動首先對每位參會的老師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文明六好以及雙創活動的背誦進行了檢查,接著就高三年級如何在最后的一個月時間進行教學工作進行討論。

  高三老師就自己帶的各班成績進行分析,成績低的原因主要出現在該對的題目做不對,而不是難題做不出來,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基礎知識不扎實。很多學生在最后的一百天中,采用題海戰術,做不完的卷子,寫不完的題目好像是沖向高考勝利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做再多的題目,如果不能對題型、考察點加以總結,也只是一個做題的機器,并不能運用好知識。

  所以,高三畢業班的老師決定最后一個月從基礎抓起,讓學生回歸課本,學案,多看做過的題,多總結考察的題型、知識點與這類的題目應如何解決。但是看課本,是否會看課本又是一個大問題,很多學生都是這節課拿出課本來從第一頁開始翻,下次上課還是拿出來從第一頁翻,這樣非常浪費時間。上一屆的畢業班老師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讓學生限時限量的去看課本和課后題,強化公式以及一些模糊知識點的記憶。在這里,我給出了自己的一點提議,讓學生拿出這節課要看的課本,自己總結這本書要考察的知識點,會出什么樣的題型,這些題型對應的解題思路,讓知識點帶動著去看課本,這樣就不會茫無目的的亂翻書。同時,志剛老師決定自己組兩三套卷,專門把一些既簡單又考察少的高考考點弄到一起,避免思維定式,以防高考出現這些題目后學生們蒙場。

  距離高考還有一個月的時間,知識掌握的程度已經不會有太大的提升空間,老師們還建議多關心學生的心理、情緒,因為高考考察的不只是對知識點的掌握,還有心理素質,所以老師們在最后一個月的時間內還要多觀察學生的心理波動,及時溝通,這樣才能在高考這場無聲的心理戰中不輸在跑線上。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更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多反思多總結是一個人進步的前提,每次和這幾位資深的老教師參加教研會都會學到很多自己想都沒想過得問題,提升自己教學上的能力。

【教師校本教研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師校本教研心得體會02-07

校本教研的心得體會02-26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06-17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04-27

教師校本教研個人研修計劃01-05

教師校本教研工作總結05-24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范文07-15

校本教研培訓的心得體會05-01

校本教研總結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