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與廠商談判技巧
一、明確談判中的拉鋸點
1.產品價位和利潤空間。作為經銷商來說,與廠家之間最敏感的無疑就是價格和利潤空間了。多數經銷商選擇產品總是要選擇在同類、同等檔次的產品中價位較低的,但廠商雙方掌握的信息很可能是不對稱的,這就造成經銷商認為廠家太黑,出廠價太高,留給經銷商的操作空間太小;廠家認為經銷商沒素質,不懂產品,只知道找便宜貨賺足自己的腰包。
一方面,廠家不愿意將成本向經銷商解釋。另一方面,經銷商以為廠家想讓自己賣高價產品。經銷商和廠家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把對方想象成是貪婪的,導致談判價格拉鋸戰。
2.貨款問題。廠家為了規避風險,要求經銷商現款現貨;經銷商為了避免資金壓力和市場風險,要廠家賒銷或鋪貨。這樣雙方在貨款風險方面的對峙,往往構成廠商談判的障礙。
3.代理權變更。廠家受各種利益驅動,經銷商自身能力欠缺或過剩等,都有可能造成在關于代理權上的矛盾。廠家可能嫌經銷商不聽話想再找個聽話的,經銷商迅速膨脹也可能把廠家甩掉,還有一些人為的問題,比如說客戶關系處理不當。
4.人際關系。廠家的業務代表和經銷商之間的交往多,出現問題的幾率也較大。在經銷商與廠家打交道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的層級,業務員、片區經理、省區經理、大區經理、銷售公司經理和廠家老總等等,各個層級的利益點不同,考慮問題與行動自然也會有很多差異。經銷商和各個層面的關系如何,以及各方面關系如何調和,也是出現拉鋸點的原因。
5.“階段”問題。表面看廠商關系,主動權似乎完全在廠家,而實際上經銷商也在選擇廠家,廠商合作關系的確立是廠家與經銷商雙向選擇的結果,并不是廠家控盤的單向選擇。小品牌找大經銷商,肯定不會被商家重視,在產品推廣上不會受到“關愛”;小商家找大品牌,多半不能及時跟上產品的'發展,落個半路被拋棄的下場。
二、談判中占據主動的技巧
1.理性考慮產品價格。在選擇產品時,經銷商不要盲目地比較產品的市場價格以及自己能從中賺多少錢。選擇產品時要綜合考慮產品的各項指標:價位、利潤空間、包裝、質量,以及廠家的各項支持措施等。通過綜合考慮,經銷商先對產品的價位和市場前景
有個譜兒,到時候與廠家談價格也就有的放矢了。
2.合理解決貨款沖突。對于貨款方面的拉鋸戰,誰也別遷就誰,找個第三方來協調就可以解決,比如以擔當運輸的貨運部門為第三方,廠家和貨運交易貨款,經銷商也和貨運交易貨款,雙方之間完全沒有貨款交易,也就避免了沖突。
3.吊廠家胃口。廠家有什么胃口?無非是希望看到經銷商的銷售業績穩步增長,每個結算周期都能有顯著的進步。
當廠家對市場的投入力度不大時,經銷商對市場的投放更要謹慎,不要在產品前程未卜時加大資金投入。代理產品之初不要太賣力氣,最好留一手,比如說上個月你銷1萬元的貨,這個月你可以銷3萬元,別那么賣命,做到1.5萬元就夠了,使銷售額保持在一個穩定增長的勢頭上,讓廠家看到希望,給予你足夠的重視和支持。
4.長遠考慮雙方關系。在人際關系方面,應該本著“生意場上,有錢大家賺”的原則。在生活方面,對幫助你運作市場的廠家業務代表多加關照是應該的,但關系再好也不能跟他合伙搞一些不正當的活動,比如聯合倒貨沖銷量等。一旦貪圖一時的利益,把柄被廠家抓到,就到了他們獅子大開口的索取或者威脅的時候,你就會很被動了。
5.以廠家為主體。廠家業務員的意見有時只代表他個人,并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廠家。經銷商的合作對象是廠家,而不是某一個人,所以要盡量尋找機會,多與廠家的決策層溝通交流。一定要注意認企業不認個人,不要被廠家某個業務員所左右。
【經銷商與廠商談判技巧】相關文章:
1.與經銷商談判技巧介紹
2.與經銷商談判的策略
3.如何和經銷商談判?
4.談判技巧
5.EQ談判技巧
6.關于談判技巧
7.商務談判價格談判技巧
8.合同談判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