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一、有針對性地加強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素質教育
1)在“三觀”教育的基礎上,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大學生就業、擇業觀形成的重要因素。大學生一旦形成了科學的“三觀”,就會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面對現實中嚴峻的就業形勢,就業方向、就業方式已經越來越考驗著大學畢業生,一些畢業生不考慮自身實際和行業發展,面對眾多的就業選擇,無法準確定位,一味地選擇地方好、工資高、工作輕松的單位,最終勞資雙方都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不能做到人盡其才,造成期望與現實的落差。其實,可以從“三觀”教育出發,讓大學生對自己有明確的定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做到,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滲透到就業指導過程中,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就業目標和正確的就業、擇業觀,把個人的選擇和社會需求結合起來,把個人專業與特長同社會發展結合起來,選擇既能發揮個人才智,又能為社會做貢獻,實現自我價值的職業,最終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2)重視職業道德教育,加強綜合素質培養。
一方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受到各種思潮的影響,許多大學生在價值體系和道德行為上已經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個人主義、功利主義等傾向,他們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不以為然,誠信意識、法律意識淡薄,求職簡歷,面試材料弄虛作假,應聘面試夸夸其談、言過其實,盲目簽約又肆意違約現象屢見不鮮。這樣的誠信缺失不僅對大學生本人產生嚴重的后果,更會讓用人單位、學校、家庭受到一定的牽連。同時,一些大學生因法律意識淡薄,求職過程中遇到自己合法權益受侵害卻無能為力的事實,也使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困難重重。針對以上情況,加強大學畢業生的素質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道德教育活動勢在必行。可以利用校園媒體進行誠信、法律宣傳,營造意識氛圍;邀請專家進行專題講座,組織主題演講、競賽等活動,增強大學生的道德法律意識,讓誠信意識、法制意識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當今社會,職業道德作為一般社會道德原則的重要體現,不僅要求當代大學生愛崗敬業,樹立為人民服務意識,有較強的責任心、團隊意識、創新意識,還要求大學生勇于正視不足,敢于自我批評,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調整自我,以適應社會。
3)疏導就業心理壓力,加強心理素質教育。
當今的就業形勢使得大學生面對各種競爭壓力和困難挫折,由此產生了許多心理問題,如焦慮、煩躁、自卑、依賴等等,這些心理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大學生的就業,因此,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在整個就業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重要一環。學校的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從兩個層面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第一,從大眾層面,通過心理咨詢、互動講壇等形式,幫助畢業生調整就業心態,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胸懷坦蕩、自信樂觀地參與競爭;第二,從個體角度特別關注特殊群體,如貧困生、女生的心理疏導和教育。可以通過一對一的輔導溝通,針對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來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引導他們正確對待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挫折,提高就業能力。
二、就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化工程
1)重視階段差異,循序漸進,實現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化。
許多高校的就業指導課只針對畢業生開設,而思想政治教育課只給剛入校的新生開設,這實際上割裂了就業指導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在聯系。大學生的思想意識、職業意識的形成要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特點,不同階段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要將就業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整個大學教育階段,分步驟、分階段、有針對性地開展。對于大一剛入校的新生,重點進行專業了解、適應性教育和思想意識養成教育。可以通過多種形式讓新生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在基本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基礎上讓新生接受就業形勢、自我認知、心理健康、創新創業等方面的教育,為形成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和創業觀奠定基礎。進入大二,在加強專業教育的同時,可以鼓勵和幫助大學生參加各類社會活動,引導大學生將所學的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在提高自身實踐運用能力的基礎上,了解職業特點,確立并不斷完善職業生涯規劃,將自己的“三觀”與職業發展相結合,對大學生進行職業體驗引導。大學三年級的學生,系統地學習了專業知識,有了一定的職業體驗和經驗積累,同時會產生一些矛盾和困惑,這時候應針對不同的個體給予針對性的指導教育,幫助大學生進行自我分析和職業分析,結合當前國情、就業形勢和政策,正確定位,合理調整職業生涯規劃。經過了前三個階段的就業準備,無論從思想意識還是實踐探索,大四的學生對自己的未來職業和發展已經有了明確方向,因此,在這一階段,可以側重于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技巧培訓,當然更不能忽視職業道德教育。可以通過畢業系列活動如專題講座、社團活動等,引導大學生正視現實、發揮優勢、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加強情感教育,強化社會責任感教育。
2)重視專業差異,因“專”施教,實現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差異化。
專業化是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的'差異之一,也是學生走上社會的必要準備,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充分考慮到大學生的專業差異,進行具有專業特色的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在整個大學教育過程中,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向不同,所以專業學科設置,教學重點、難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各有不同,從就業角度來看,因就業市場對不同專業人才的需求不同,所以對不同專業人才的能力要求、學歷要求等的側重點也會不同。在共同要求扎實的專業素養基礎上,就業市場對理工類的學生,更看重其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對文史類的學生,注重其思辨能力和理論研究能力。甚至對具體的專業,其學歷要求也會不同。因此,對大學生的就業思想政治教育還應充分考慮到專業間的差異,結合市場需求,因“專”施教,制定有專業差異的教育方案。
3)加強社會實踐,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現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用化。
社會實踐是提升大學生課外實踐能力的主要渠道,也是大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途徑。但目前,許多高校的就業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內容較少,且形式單一,有些大學生甚至在快畢業時才有機會參加社會實踐,這與社會需求相脫節。因此,學校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加大實踐環節內容,將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觀念滲透到各種實踐環節,可以是課程的實習、實訓,也可以是專業技能競賽,還可以是勤工儉學、志愿者服務等。通過多種渠道,增加大學生與企業、社會接觸的機會,讓大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讓大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社會、認識自我,從而找到個人理想與社會需求的差距,及時調整,彌補不足,不斷提升自己的社會適應力和就業競爭力,為順利就業提供保障。
三、結語
總之,大學生就業工作已經成為高校工作的重點之一,而尋求多種方式和途徑來解決就業問題,也是高校就業工作中的重點。加強就業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統一起來,幫助大學生順利、及時、充分就業是高校教育工作的責任,也是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