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好龍的寓言故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少成語都是從文言文中提煉出來,被大家在生活、工作、學習中使用。但不知道大家對成語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葉公好龍的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寓言故事
春秋時,有位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他家的屋梁上、柱子上和門窗上都雕刻著龍的圖案,墻上也繪著龍。傳說天上的真龍知道此事后很受感動,專程到葉公家里來,把頭從窗口伸進屋子里,把尾巴橫在客堂上。葉公看到后,嚇得面無血色,魂不附體,抱頭就跑。原來他并不是真正喜歡龍。他愛的`是假龍,怕的是真龍。這個成語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一事物,實際上并不是真正愛好它,甚至是畏懼它。
成語出處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夫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漢·劉向《新序·雜事五》)
綜上文獻所述,后世提煉出“葉公好龍”這個成語。
成語典故
傳說,楚國人沈諸梁是葉地縣尹,人們都稱他“葉公”。葉公常常對人說,他最喜歡呼風喚雨、能大能小、變化萬端的龍。他在自家大門前的石柱子上雕刻了一對大龍,龍身盤繞著柱子,龍頭高高抬起,瞪著眼、張著嘴、舞著爪,樣子非常威風。屋頂上也有一對大龍,面對面,正在搶一顆龍珠。花園里面也到處都是龍,石頭上、墻壁上、臺階上都用“龍”的圖形來裝飾。此外,屋子里面的家具、吃飯的餐具、睡覺的寢具都和龍有關。
葉公喜歡龍,不但住的地方隨時隨地可以看到龍,他的生活起居也離不開龍。他每天一有空閑就畫畫、寫字,畫的是龍,寫的也是龍。他連給孩子取名都不離龍,老大叫“大龍”,老二叫“二龍”,老三叫“三龍”,女兒取名“龍女”。天界的真龍得知人間有這樣一個好龍成癖的人,十分感動,決定下凡來人間走一趟,向葉公表示謝意,給他些恩惠。
一天,葉公正在午睡,屋外突然風雨大作,電閃雷鳴。葉公驚醒了,急忙起來關窗戶,沒想到這時真龍從窗戶外探進頭來,葉公頓時被嚇得魂飛魄散。當他轉身逃進堂屋,又看見一條碩大無比的龍尾橫在面前。葉公見無處可逃,嚇得面如土色,癱倒在地,不省人事。
真龍瞧著被嚇昏在地的葉公,感到莫名其妙,只好掃興地飛回天界去了。其實,這個葉公并不是真的愛龍,他只不過是喜歡那種似龍非龍的東西,借以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而已。
通過葉公的虛假和蛟龍的真誠的描寫,無情地諷刺和嚴厲地抨擊了那些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政客。
成語寓意
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諷刺了名不副實,表里不一的葉公式人物,揭露了他們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比喻表面或口頭上對某事物特別喜歡,實際上并不愛好,甚至并不了解,一旦真正接觸,不但不愛好甚至還會懼怕它,反對它的人。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主謂式;一般作定語、賓語;含貶義。
運用示例
南·宋·范嘩《后漢書·崔駟傳》五二:帝(肅宗)雅好文章,自見駟頌(《四巡頌》)后,常嗟嘆之,謂侍中竇憲曰:“卿寧知崔駟乎?”對曰:“班固數為臣說之,然未見也。”帝曰:“公愛班固而忽崔駟,此葉公之好龍也。試請見之。”
唐·李延壽《南史·鄭鮮之傳》三三:前至渭濱,帝(宋武帝)復嘆曰:“此地寧復有呂望邪?”鮮之曰:“昔葉公好龍而真龍見,燕昭市骨而駿足至。明公以旰食待士,豈患海內無人。”
唐·薛登《論選舉疏》(北宋·李嘮、徐弦、宋白《文苑英華》六九六):燕昭好馬,則駿馬來庭;葉公好龍,則真龍人室。由是言之,未有上之所好,而下不從其化者也。
蒲松齡《聊齋志異》:物莫不聚于所好,故葉公好龍,則真龍入室;而況學士之于良友,賢君之于良臣乎!
【葉公好龍的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葉公好龍寓言故事01-01
葉公好龍寓言故事5篇01-01
葉公好龍寓言故事(精選6篇)03-18
有關葉公好龍的精典寓言故事10-12
葉公好龍讀后感12-04
葉公好龍讀后感(15篇)04-02
葉公好龍讀后感15篇03-17
經典寓言故事02-04
經典寓言故事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