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是宝洁的吗,欧莱雅 宝洁
欧莱雅是宝洁的吗,欧莱雅 宝洁
日期:2018-11-30 03:28:18 编辑:沈谐 来源:互联网
欧莱雅进攻 如何与宝洁的大品牌战术抗衡(中国,欧莱,亿元,宝洁,品牌)在经过8年的苦心经营后,欧莱雅
2001年,初任欧莱雅((L'oreal)亚洲区总裁裴天瑞(ThierryPrevot)从巴黎来到中国的时候,他大吃一惊,在商场化妆品柜台上最畅销的是小护士、大宝、羽西这些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品牌。而在整个中国市场上,这家全球第一大化妆品企业居然仅仅排在第十位。
4年之后,羽西、小护士已经加入了由兰蔻、美宝莲、巴黎欧莱雅、薇姿等组成的欧莱雅全球品牌阵营。2004年,欧莱雅在中国的销售额接近30亿人民币,是1997刚刚进入中国时的近16倍。
“略为夸张地说,欧莱雅中国在8年时间里做出了欧莱雅全球近100年所做出的事情”,裴天瑞满意地告诉《环球企业家》。
仅仅用了8年的时间,欧莱雅不但将旗下17个国际大品牌中的12个成功引入了中国,还一举吞并了小护士和羽西。第三方数据显示,2004年公司占据了中国化妆品市场(仅包括彩妆、护肤、染发等产品,不包括洗发水)9%的份额,仅次于宝洁,居市场第二,而一年前的数据约为6%,居于第三。
今年2月,创立98年的欧莱雅公司公布了最新财报。在截至2004年12月31日的2004财年,欧莱雅实现全球销售145.3亿欧元,较上年可比增长6.2%.全年税前利润达20.63亿欧元,增长10.3%,这是欧莱雅集团连续第20年实现税前利润两位数增长。而欧莱雅中国业务的销售增长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9%。欧莱雅(中国)首次迈入了该集团销售前十名的“精英俱乐部”。
但是,一个歌利亚般的企业巨人遮蔽了欧莱雅的光芒。刚刚以570亿美元天价吞并吉列的宝洁已经将化妆品领域作为一个志在必得的新战场。
2004年的宝洁中国业务收入达到了180亿元,仅仅玉兰油一个品牌就贡献20亿元。而欧莱雅在中国还没有一个超过10亿元的品牌。尽管目前,中国市场在两大巨头的全球收入构成中都不会超过5%,但这仅仅是开端,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专门研究消费品行业的合伙人顾光相信,在10到15年内,就像今天的手机一样,中国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市场。
猜你也喜欢:母子公司文化管理经典案例(达康,公司,母公司,文化,本田) 如何构建科
母子公司文化管理经典案例(达康,公司,母公司,文化,本田) 如何构建科学系统的母子公司管理模式是众多中国企业在组织进一步升级发展的过程中尤为关注的问题。一般而言,把握好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控力度一般会采用从制度和文化两个途径进行平衡。往往面临的问题是制度平台并不难搭建,难的是如何使制度建设或者管理变革能够从母公司到子公司自上而下地落实执行。这里面企业文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母子公司文化管理可以说是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普遍性的现象是在总部雷声大,到了二级公司就是雨点小;短期的宣贯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上却难以持之以恒,长期生效。同时作为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如何既延承母公司文化,与母公司保持统一的价值理念;又创新自身的企业文化,保留自身文化特色,是一个使很多公司颇感头疼的问题。广州市达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达康)是由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广本)和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下称:东本)共同合资的一家大型服务型公司,作为两家大型汽车企业的服务公司,公司董事长程劲民认识到,如何在母公司战略与文化的基础上传承与创新出独特的子公司战略与文化系统,是决定公司未来发展决定性因素。在此背景下,经盛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协助达康公司进行了母子公司文化体系的创新,堪称是母子公司文化管理的经典案例。
案例背景:
中国的汽车制造工业已经进入了激烈的竞争格局,但总体的市场空间是广阔的。自广本正式立足中国市场以来,不断滚动发展;从1万台到10万台,从12万台到24万台,再从24万台到二厂的即将投产,面临着更大的战略发展时期。达康作为广本和东本投资设立的综合性后勤服务企业,肩负着为广本及东本提供全面后勤综合服务保障的重任,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母公司的发展提供最坚实的后勤服务基础。
长期以来,达康的战略和文化都是紧紧跟随广州本田的滚动性战略而进行动态调整,缺乏自身作为独立运作组织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与个性化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其它本田系公司一样,达康也是以《本田哲学》为信条,将其管理哲学的精髓运用于达康的经营管理中。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拓展、母公司对于达康管理升级的要求以及达康自身组织发展壮大的需要,达康迫切需要系统梳理和总结企业发展历程,提炼企业管理的核心思想以对自身未来中长期发展作出明确的指导。而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就在于如何既充分体现达康对《本田哲学》及广本战略的延承与统一,又能提出符合达康自身特色及行业特性的理念体系。 猜你更喜欢:第一次去青岛(青岛,过了,吉普,高密,二十) 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
第一次去青岛(青岛,过了,吉普,高密,二十) 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什么栈桥啦,鲁迅公园啦,海水浴场啦,动物园啦,水族馆啦……什么油焖大虾啦,红烧里脊啦,雪白的馒头随便吃啦……通过她眉飞色舞、绘声绘色的描述,尽管我没去过青岛,但已经对青岛的风景和饮食很熟悉了,闭上眼睛,那些风景仿佛就出现在我的眼前。方兰花除了说青岛的风景和饮食,还说青岛人的\"流氓\"。她说--起初是压低了嗓门,轻悄悄地:\"那些青岛人,真是流氓成性……\"然后就突然地抬高了嗓门,仿佛要让全世界都听到似的喊,\"他们大白天就在前海崖上吧唧吧唧地亲啊……\"这样的事情比风景和饮食更能引起我们这些小青年的兴趣,所以在方兰花的腚后总是追随着一帮子小青年,哼哼唧唧地央告着:\"嫂子,嫂子,再说说那些事吧……再说说嘛……\"她低头看看我们,说:\"瞧瞧,都像磅一样了,还敢说给你们听?\"
生产队里有一个早些年去青岛贩卖过虾酱和鹦鹉的人,姓张名生,左眼里有颗宝石花,歪脖子,有点历史问题,整日闷着不吭气。看方兰花昂扬,气不忿儿,终于憋不住,说:\"方兰花,你天天吹青岛,但你是坐着你男人的小吉普去的,你坐过火车去青岛吗?你知道从高密坐火车去青岛要经过哪些车站吗?\"方兰花直着眼答不上来。于是张生就得意地歪着脑袋,如数家珍地把从高密到青岛的站名一一地报了出来。他坐的肯定是慢车,因为站名达几十个之多。我现在只记得出了高密是姚哥庄,过了姚哥庄是芝兰庄,过了芝兰庄是胶西,过了胶西是胶县,过了胶县是兰村,然后是城阳、四方什么的,最后一站是老站。但在当时,我也像那张生一样,可以把从青岛到高密沿途经过的车站,一个磕巴都不打地背下来,而且也像张生那样,可以倒背如流。所以,在我真正去青岛之前,我已经在想象中多少次坐着火车,按照张生报告的站名,一站一站地到了青岛,然后按照方兰花描画出来的观光路线,把青岛的好山好水逛了无数遍,而且也梦想着吃了无数的山珍海味。梦想着坐火车、逛风景是美好的,但梦想着吃好东西是不美好的,是很难过的。嘴里全是口水,肚子咕噜噜地叫唤。梦想着看看那些风流人物在海边上恋爱也是不美好的。
等到1973年春节过后,我背着二十斤绿豆,二十斤花生米,二十斤年糕,送我大哥和他的儿子去青岛坐船返回上海时,感觉到不是去一个陌生的城市,而仿佛是踏上了回故乡之路。但一到青岛我就彻底地迷失了方向。从我舅舅家那两间坐落在广州路口、紧靠着一家木材厂的低矮破旧的小板房里钻出来上了一次厕所,竟然就找不到了回去的道路。我在那一堆堆的板材和一垛垛的原木之间转来转去,从中午一直转到黄昏,几次绝望地想哭,汗水把棉袄都溻透了。终于,我在木头垛后听到了大哥说话的声音,一转弯,发现舅舅的家门就在眼前。
等我回到了家乡,在劳动的间隙里,乡亲们问起我对青岛的印象时,我感慨万端地说:\"青岛的木头真多啊,青岛人大都住在木头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