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真的从此再没出过远门,直到我高考失利后,到南方去谋生。其实,有亲戚在那边,既能接待我,又能帮我找工作,可母亲却不放心,一遍又一遍地念叨:“一个女孩子出门,多不让人放心啊。”尽管我说得清楚明白,只是一趟列车,中间不转车,到了打个的就行了,可无论我怎么说,母亲都半信半疑,最后一咬牙说:“我送你去!”
母亲不是说过再不出远门吗?这可是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啊,母亲却无比坚定地说:“我陪着你,能安心点。”
那一路上,母亲依然晕得厉害,滴水未进,脸色苍白如纸。面对我的埋怨,她只是低声说:“只要能保证你安全,我多晕都没事儿。”
母亲早早为自己划了底线,可是,仅仅是为了预防我可能遇到的不安全,她就轻易地把底线丢掉了。
父母常对我和姐姐说:“你们不许嫁到外地,否则,我就不认你们!”这,可能是很多父母的底线吧,他们希望女儿嫁了人,依然离自己不太远,可以经常看到,在女儿有困难时,也能搭手帮衬一把。
对于父母的警告,姐姐不以为然,第一次交友,就谈了个外地的,父母也毫不含糊,坚决反对,又是做姐姐的思想工作,又是找到那个男人,让他知难而退。父母如此坚决,姐姐终于明白,这是她不能触碰的底线,以后再交友,她慎重了很多。
只是,姐姐在爱情里兜兜转转,眼看过了三十,终身大事依然没有着落,父母着急,托人帮忙介绍,可是姐姐似乎对爱情失去了信心,始终也找不到那个良人。
姐姐再次恋爱时,对象却依然是个外地男。姐姐不敢跟父母提,也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情感,陷在两难中,非常痛苦。
父母还是知道了一些蛛丝马迹,姐姐以为,这次,他们一定又会大动肝火,想不到,父母居然平静地说:“只要你过得好,不用管我们。”
父母说这话时,一脸的落寞,那一刻,姐姐潸然泪下。为了她的幸福,父母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底线,不能经常看到女儿没关系,自己晚年寂寞也没关系,只要女儿能够过得好,一切都没关系了。
父母多年勤俭,积累了一笔养老金,父亲常常在我们面前说:“这笔钱,你们谁也别想动,等我和你妈老了,就指望它养活了。”我们笑他抠门,也建议他拿出钱来投资,赚取更多的养老金,可父亲除了摇头,就是摆手。看来,在他心里,那笔钱,比儿女还可靠呢。
弟弟谈了几个女朋友,都无疾而终,终于有了一次靠谱的爱情,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女方提出,不和公婆同住,要买套新房子。
弟弟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上班族,平时花钱又大手大脚,想要买套房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分手,又情之深爱之切,剜心一样难受。那段时间,他整天无精打采,不愿多说一句话。
那天,弟弟很晚回家,看见父亲坐在客厅里,见了他,把一个鼓囊囊的黑色塑料袋递到他手里,说:“拿去付个首付吧,赶紧把媳妇娶进来,我还等着抱孙子呢!”
弟弟看着那个袋子,眼圈不由自主地红了,为了他的幸福生活,父亲把自己晚年的保障全盘奉献了,手头拮据,没有安全感,都没关系,只要孩子成家立业,过上幸福生活就好。
父母总是这样,虽然有一个又一个的底线,可是在儿女面前,他们总是溃不成军,为了儿女,所有的底线都可以瞬间扯断。在儿女面前,父母其实早已爱到没有底线。
文/汤小小
猜你也喜欢:在经历中成长,在省悟中改变(的人,聪明,改变
在经历中成长,在省悟中改变(的人,聪明,改变,选择,判断力)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和人,在这些事和人当中总有些让我们不顺心顺气,总会给我们的生活添堵。
面对这些人和事,有的人会哭天叫地歇斯底里的跺脚骂人;有的人可能会选择忍气吞声把这些不快当做苦酒咽下,让其慢慢消化;另外一种人则会平淡地去处理,不拿这当回事,即使是个事儿也会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三种处理方法,前两种都会伤身,只有第三种才是明智的做法。
聪明的人都会选择淡然的心态去处理周围的人和事,他们不会因为这些不好的事和人来伤害到自己。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人,当身心遭受到无法预知的伤害的时候,一是会选择瞬间避免,二是即使避免不了,也会选择忘记,用最快最简单的方法迅速处理掉,然后选择忘记。
当然这种聪明是一种智慧。
曾经一个年轻人问一个老者:“智慧是什么?”
老人答道:“精确的判断力。”
年轻人又问他,那这个精确的判断力从何而来呢?
老人说:“经验”。
年轻人还是不明白,那这个经验又从何而来呢?
老人微笑着答道:“错误的判断”。
一个再聪明的人一开始也是从种种错误的判断力中总结经验,是生活让他们变得聪明而磨砺。
做生活的智者,学会改变,改变自己为人处事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且要懂得改变,懂得忘记。一个人,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唯独经历一件事才会成长,才会改变。当然这种改变,只有他们自己去省悟。
做一个生活的的智者,很容易也很难。难在阅历和心境,更难在自己能不能放下包袱。放下了,一切皆淡然,放不下,苦的不仅仅是当下,还有未来。 猜你更喜欢:心若无尘,则处处是风景(的人,时而,淡泊,自
心若无尘,则处处是风景(的人,时而,淡泊,自己的,心境)
心若无尘,则处处是风景
人生总有些片段,让心性变得柔弱,让春色嫉妒,不言、不
语。清风拂过时,便淡然一笑。不争、不扰,惟一颗淡泊的心。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境。心境有两种,一半明媚,一半忧伤,悲喜与共,日渐老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论是友情、爱情、亲情,不远不近,浓淡两相宜最为安妥。或许这才是最真实、长久的情意。
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指,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一切顺其自然最好不过。
领悟生活的辛酸,体悟世间的冷暖,顿悟做人的喜悲,感悟生的本味。有人说,写安静文字的人,内心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淡泊宁静。我认为,作为凡世间的人,性情都有多面,时而感性、时而理性、时而淡定、时而浮躁、时而安静……这些不是一成不变的。
日子波澜不惊,写满人间烟火的味道,也是一种幸福,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时光荏苒,循着自己的心缓缓前行,转眼间又一年中,我们应道一声:且行且珍惜。珍惜过往的时光。(孙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