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她面对这些人的流言蜚语,是否有过难受,她说她没有,其实她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紧张和焦虑,甚至她还蛮享受目前的单身生活的。
我听了她的话,莫名的想为她鼓掌,毕竟,有这样心态的女孩子真的不多。很多女孩子一到30岁,或者过了30岁,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和三姑六婆的催婚,便开始焦虑不安,甚至真的以为自己就是个大龄剩女了,严重者甚至还因此抑郁出病来,这真的不值得,也万万不该。
生活是自己的,它是什么样子恐怕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你何苦为了一些人的随便一说或是多管闲事而抑郁寡欢呢。有些人,她就是没事找事,然而,你要明白,这些人他们从来没有真正走进过你的生活,他们也从未和你走过任何一段旅程,凭什么你要把他们的话这么当真,然后让自己情绪随着这些话起起伏伏。
林语堂先生曾说:“有勇气做真正的自己,单独屹立,不要想做别人。”一个人,只有敢于接纳自己,做真正的自己,你才可能长成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而不是活成了别人的模样。
就像30岁未嫁的姑娘们一样,单身的时候,享受一个人的自由自在,不受家庭的牵绊,不受外界的干扰,尽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学自己渴望的知识,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你本来就可以自己获得很多的快乐和幸福。当然,我们都说如果遇上一段美好的爱情,这种快乐和幸福自然也是会加分的,但是,有些东西不是强求得来的,尤其是爱情,它是要看缘分,更是需要耐心等待和寻找的。在没有遇到一个合适的人或一份美满的爱情之前,你必须要学会自己给自己足够的自信和勇气,去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去感知生活的点点滴滴,这其中,可能有痛苦、有无奈,也有甜蜜,但是,不管是那一种,那都是你独一无二的遇见和精彩,你应该庆幸并全然接纳。这就是你自己,一个真正独立自主、刚毅不阿的自己。
我见过不少女性,不管是在婚前还是婚后,她们都过得极其精彩,因为在她们的世界观里,她们选择了做自己,所以从来不会因为别人的左右而怀疑过或摇摆过自己的生活。
玲姐就是这样的,我和她是因为写作认识的,两年前我们一起参加某个活动的时候,她已经35岁了,可是她依然单身。很多人都对她评头论足,觉得她这辈子还能嫁出去吗,都这把年纪了。可是,她很坚定的告诉我,她说她根本不在意别人怎么说,反正她自己赚钱养活自己绰绰有余,有自己的闺蜜、朋友,有健康的父母,兄弟姐妹也不需要她操心,自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平时也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为什么非要结婚。就是因为有着这种从容的心态,她整天面带笑容,谁见到她都说她就像是一朵绽放的花,看着都让人心生艳慕。
记得那时候我问过她,如果遇到一个心动的男人会不会选择结婚,她说那是必然会的,她不是不婚主义者,她只不过是喜欢享受每个阶段生活赋予自己不同的精彩。去年的某一天,她真的结婚了。打电话给我,说她遇到了一个对她很好的男人,两个人一见钟情,相识半年就决定在一起了。从那以后,很多人都以为她要开始锅碗瓢盆酱醋茶的烟火生活,再也没有时间做回单身时候美美而又洒脱自如的样子了,可是,玲姐却做到了。她依然还是笑颜如花,每天依然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而工作和事业,更是因为两个人的相互扶持,更加有声有色了。没事的时候,夫妻俩还不忘游山玩水,一个扛着摄像机四处拍照,留下了太多美不胜收的风景,而玲姐则拿着纸笔记录着沿途的点滴感动和一个又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难忘瞬间,他们过上了多少情侣都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
大概这就是人们嘴里常说的人生的赢家吧。一个人,如果做到了不被人左右,他就能够活出属于自己与众不同的精彩;一个人,如果做到了勇敢追逐,他就能够抵达别人所达不到的远方。
作者:唤醒沉睡的猪
猜你也喜欢:中小型创业者要有长远观(企业,人才,也很,大学生,他们的) 前的
中小型创业者要有长远观(企业,人才,也很,大学生,他们的) 前的社会很多元,也很开放,但竞争也很残酷,深圳尤其如此。不是有一本畅销书叫“天堂往左深圳往右”嘛,今日才感触名字的真谛。从招聘现场可以看出,人的机会很多,但是压力也大,而且招聘单位与应聘的人员出>奇的现实,现场谈价,当场拍板,果真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回来也想了想,市场法则,人们不现实也不行啊,经济规律和企业的生存法则决定了招聘单位是合算第一,其次才是优胜劣汰。关键在于合适,所以对于人才市场上的诸多新公司和中小企业来说,多数要求有工作经验的,学历要求多数在大专层次,因为这些人薪资要求不高,也不需要培训,更没有适应期,招来就能用,性价比明显优越。
依次相比,大学生的地位就沦落了,尤其是应届毕业生。许多单位明确说他们不要应届生,偶尔有那么一两家单位要应届生,弄的感觉象是恩赐一样,还说是“人才储备”或者是“储备干部”,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在学校课程中所讲到的企业人才战略,企业人才观念,企业人才文化,竟都是“亭台楼阁虚设”。
我觉得这些状况反映出多数中小型企业的人才观念有问题,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于他的学习能力和可塑造能力,在于这个人的潜质和发展的弹性空间,有过四年正规大学学习生活的学生在这些方面肯定具有优势──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肯定比较强。而且这些年职场冲击,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普遍趋于现实,对薪资的要求也并不高,也很愿意与中小企业共同成长。他们的梦想与创业激情对于刚刚起步的许多新公司和中小型企业来说绝对是一笔财富,而且是在其他类型员工身上挖掘不出来的,所独有的一个特质。
在谈论应届大学生的忠诚度问题上,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等缺点时,我觉得反映出来的并不是学生的问题,恰巧是企业的不自信,尤其是企业主的不自信和先入为主。不仅是大学生,企业的员工也是高流动性的,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差别只是大学生很敏感。而正是他的敏感,当他面对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高风险的创业团队,只要它能够真正具有市场号召力,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保有上升势头,他也会作出自己的判断,他们的智力水平并不低下。根据盖洛普的调查,新兴公司和中小型企业能否成功,除了市场因素以外,最关键的就是经理人员的作为。 猜你更喜欢:不如重新结束(结束,关系,这段,懂得,这个时候)
有
不如重新结束(结束,关系,这段,懂得,这个时候)
有人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然而,爱情应该是例外的吧?
开始时总是好的,如果不好,怎么会开始?但是好的开始绝不代表成功。
我们的问题是,我们懂得开始,却不懂得怎样结束。
男人很懂得跟一个女人开始一段关系,他说不定有十种方式来跟女人开始,可是,他却不懂得怎样去结束一段关系。
男人是不懂得结束的。
男人会苦恼地请教朋友:
“我应该怎样跟她说分手呢?”
到头来,他只有婆婆妈妈地拖下去,然后由女人决断地结束这段关系。
开始并不困难,最困难是结束的时候。
大家关系破裂,要结束也比较容易。可是,大家根本还很喜欢对方,只是环境不容许继续相爱,这个时候,怎样结束?
从此不见面,心痒难耐。
以后做朋友算了,然而,已经去到那个地步,回头怎么做朋友?
由谁去结束这段关系,是不是由两个人之中较狠心的一个出手?这个时候,大家宁愿从来没有开始。
说什么不好重新开始,都是自欺欺人,无法再继续的感情,永远不能重新开始。
我们要学习的,不是怎样开始,而是怎样结束。结束得好,才可以留下美丽回忆。
上一次,我们结束得太差劲了,不如我们重新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