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能够一年一个台阶步步为营步步升?而有的人却是年复一年地“重复昨日的故事”,把一年的经验重复5年、甚至10年?
……
引子
2003年10月底,我的一篇以众多职业营销高管为背景综合而成的文章《一个营销总监的辞职信》竟然让我一不小心让我成为营销圈和网络圈的名人,这篇文章更是被上百家的知名网络、杂志和报纸转载,更有甚至十多家出版社向我约稿,准备把此文扩充为一本书,或类似的专题。
还有众多的企业真诚地高位以待,让我加盟,让我入股,让我操盘……
这些我都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真正动心!
但是,众多的营销同仁们接二连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就营销人尤其是营销高管的生存和发展的讨论、辩论、切磋以及对我的鼓励、问候、安慰等等的邮件、电话、信件、短信,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让我想到了6000万营销人共同关注并且困扰的问题。
那就是营销人的成长问题。
甚至有朋友开玩笑的说,没有你的这篇文章,以前可谁也不敢也不会把周边朋友或同事的这种经历“自曝”,现在你可是开创了一种敢于说真话的“自曝式”的营销文风和书信类的营销文体啊!
我笑了笑,这不正是说明了我们营销人的进步吗?
我更相信这是营销人的成长。因为,这篇文章是众多的职业营销中高管的职场智慧和职业体验的综合和结晶。
是啊,社会如此,个人何尝更不是如此呢?
后来,我进入了咨询公司,在与更多的企业、更多的老板、更多的职业经理人、更多的营销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对营销人的成长也就关注得更多。
从业务员到业务员?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猜你也喜欢:世俗的人有颗可爱的心(世俗,喜欢,张家口,盒饭,的人) 作者:雪小
世俗的人有颗可爱的心(世俗,喜欢,张家口,盒饭,的人) 作者:雪小禅
世俗是热的,是有温度的。是《红楼梦》中的闲言碎语风花雪月,是《金瓶梅》中的卿卿我我,是《啼笑因缘》中的爱而不能,也是菜市场、红白喜事中的喧闹之声。
世俗的人有颗可爱的心。
张爱玲爱闻雨味和汽油味,周作人爱喝茶,汪曾祺喜欢做菜画画,梁实秋、林语堂更是活色生香,胡适麻将打得好。有时候我欣赏他们的生活态度甚于文字。鲁迅一辈子绷紧了弦儿,且无乐趣,我不喜欢,他的文字里有战场的硝烟味儿。
有一次去张家口开笔会,遇上写《潜伏》的龙一老师。从天津到张家口五个小时,两个人说了一路,做饭用哪个牌子的酱油哪个牌子的醋……他推荐了我一款意大利醋凉拌菜简直太好。我从淘宝上买来用,果然好。我问他做饭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他说:看看冰箱里有什么,有什么就做什么。
山西的作家王祥夫老师也好玩、爱吃、收藏古玩,画画金石味道,清玩赏旧里活得通透自如,像盘出了油的小叶紫檀,简直是既识弦歌又闻厨声。他写一次去吃盒饭,说是一个批发市场。因为盒饭又便宜又好吃,他便每周去一次,和民工在一起,蹲在乱哄哄的市场里吃盒饭。这样的世俗百态真可爱。
人们爱齐白石的画,大抵是因为那份世俗的心,觉得亲切,像画自家的白菜、石榴、南瓜、丝瓜、桃、老鼠……那份世俗的亲近在笔下荡漾,谁能抵挡一粥一饭的力量呢?
这几年一直在路上。每到一个城,便租辆这个城市的自行车去闲逛,小街小巷、地摊、方言、俚语。不喜欢那些华美的奢侈品,闪着冷光。
前几个月去日本淘了一堆陶器回来,一个小店又一个小店去逛,都看花了眼。想把整个京都都搬回来,想想不可能,还是决定每年要去京都小住。
朋友素莲在日本待过六年。每次去日本也喜欢淘些器皿。有一次淘得太多行李箱装不下了,只好扔掉衣服。我们去全国各地淘坛坛罐罐,淘了就发图片给对方,没有别的意思,让对方嫉妒。我和H说:“我唯一嫉妒的人就是素莲,因为她比我坛子多。”
年少时最厌恶家长里短,且腻味家务。
盛年之后喜欢听母亲、大姐说起家中事情。
表弟开了彩票站,表妹去西藏打工了,外婆那个镇又要开发了,每家要赔几百万呢,邻居家的女儿考上了清华,隔壁的女人偷情被逮到了……世俗的风吹过来,耳朵是热的,心也是热的。
盛年之后开始喜欢收拾家,种了许多花,等待它们开放。每天将柜子和小物件轻轻擦拭一遍,煲上一锅汤,日子就这样老了。素莲说喜欢做家务的女人性感,我愿意性感到老。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从少年就那么喜欢张爱玲的小说?后来知道,因为写的无非是俗世,俗世中的柴米油盐、爱恨情仇,却又跳了出来,跳出来站在俗世之外,她活成了一个传说。每一个传说都是从俗世中而来。
我在灯下翻看菜谱,准备创新几个新菜,快春天了,把去年买的花布做个旗袍穿。
镜子里是比少年时胖了很多的我,一派珠圆玉润。
可是,我喜欢。 猜你更喜欢:一杯开水里的痴爱(男孩,女孩,都会,杯子,公主)
那年,女孩
一杯开水里的痴爱(男孩,女孩,都会,杯子,公主)
那年,女孩十六岁,读高一。
男孩和她一个班,开学的第一天,男孩的目光就被女孩的美丽深深地吸引住了,再也没能移开。
男孩的学习成绩很好,在班级里担任班长一职。他总是以“关心同学”的名义来接近女孩,不厌其烦地询问她的学习及生活情况,定期送给她一些学习辅导资料,还时常把一包话梅或一块巧克力悄悄地塞进她的书桌里,有时干脆递上一张便条,含蓄地表达他那份单纯的情感。
女孩是聪明的,她清楚男孩的心意,却装作不懂。每次不经意间迎上男孩迷恋炽热的目光,她都会尽量还以一个自然的微笑,来掩饰内心深处掀起的阵阵波澜,然后把头深深地扎进书堆里。
女孩心里清楚地知道,此时,学业对于她是最重要的。
三年后,男孩和女孩同时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一一高考。结果,男孩以高出重点分数线二十多分的优异成绩走进了一所普通大学。
所有人都不理解男孩的选择,只有女孩心里明白,因为她只考上了那所普通大学。
学习氛围相对轻松,浪漫色彩较为浓重是大学里的基调。爱情更是依赖这块沃土肆意滋长,形成一道道绚丽的风景。
在这种环境的感染下,男孩终于鼓足了勇气,明目张胆地展开了对女孩的爱情攻势。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追求又是三年。
三年里,每个周末,男孩都会约她一起吃饭,看电影。每当专卖店里推出新款女装,男孩都会认真地挑上一两件,送到她的宿舍。赶上女孩的生日或重要的节日,男孩更会精心准备一份大礼,连同一束火红的玫瑰,来博得女孩的芳心。
就这样。男孩渐渐成为了校园里鼎鼎有名的痴情王子。
但女孩却始终微笑地拒绝着男孩。抛开男孩出众的外表及优越的家庭条件不谈,单是时间,从高一到大三,对同一个爱情持之以恒地表白了六年,没有世俗功利,有着纯真浪漫,没有虚情假意,有着真诚坦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受了时间磨砺的追求。这是怎样一份美好与执著啊!
没有人知道女孩还想要什么,或许连女孩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哪根脑筋出了问题。
有一天,女孩病了,住进了医院。男孩拎着一大篮子新鲜水果前来探望,这让女孩十分感动。
女孩心里清楚男孩对她的确够好了,在男孩面前,她俨然就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公主,而男孩则是围绕在她身边的小矮人,随时准备满足公主的各种心愿。而公主似乎是在期待着一个甜蜜的吻,可以“唤醒”她的吻!
“我有点口渴,帮我倒杯水,好吗?”女孩说。
病床脚下放着一个暖瓶,里面是护士刚刚打来的开水。男孩拿过来一个杯子,慢慢地倒满了热气腾腾的水。当时正值盛夏,晾凉一杯开水恐怕需要一段时间。男孩怕女孩着急,就又找来一只空杯子,用两个杯子来回地折水。动作舒缓优雅,显得耐心十足。
就这样,足足折了十几个来回,然后用嘴唇在水的表面认真地吹了一阵,最后又轻轻地抿了一小口,这才露出放心的笑容,因为此时的水温刚好合适。
就在那一刻。女孩的心被猛烈地震动了,柔软得像快要融化的巧克力,再也没有了支撑的力量。她坚信,如此细心的男人值得托付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带给心灵深处巨大震撼的往往就是那些不足挂齿的细微之处,但是却需要一颗智慧的心去感受。就像一部经典的爱情电影,曲折离奇的情节和激情热烈的场面固然不可缺少,但真正打动观众的只是一个楚楚动人的眼神或一句款款深情的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