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
丁垓村青年农民魏东义,鲁西南一带小有名气的“贩羊能手”,每年向全国各地推广小尾寒羊良种一万多只,销售额达六百多万元,这听起来好象不足为奇,这却是一个全身瘫痪,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仅靠坚强的信念和毅力,凭借电信这只无形的手,用艰辛的行动谱写出的一首感人肺腑,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生命歌。
魏东义,1974年出生于丁垓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聪明伶俐,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入学后,更以勤奋好学,品学兼优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然而天有不测风去,8岁那年,小东义开始关节疼痛,家里认为是患上了关节炎,一直给他服用激素类消炎止痛药来缓解病痛。就这样,小东义的关节痛时好时坏,到他上初二那年,由于过量服用激素药,造成骨质破坏,关节僵硬,除了胳膊能动外,全身关节没有一个能动的了,就这样,昔日活泼好动的小东义被病魔摧垮了,小东义全身瘫痪了。
全身瘫痪,对于一个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少年学生来说,无疑是残酷的。老师为之腕惜,父母为之落泪。对小东义个人来说更是可想而知了,起初小东义的心情很坏,精神几乎到了崩溃的地步。这时小东义想到了自杀,他想以死来求得自己和父母的解脱,但每次当他看到父母乞求的目光和老师希冀的眼神他在死神面前妥协了。于是他开始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他想起了这么一句话,于是,他重新找出了曾让他搁置一边的老师和同学送他的书,当他开始阅读后,他才知道生活是多么精彩,于是他如饥似渴地扑在这些给他启迪和震憾的一个书籍上,汲取着丰富的营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雷锋的故事》等等里面的一个个人物故事深深激励着他,使他认识到自己虽然身体不能动了,可还有健全的大脑和能动的手臂,一定要学习知识,服务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常说,事业总是钟情于有志之士。1997年,这个村开始建设电话村,躺在病床上的魏东义意识到,当今已是信息社会,装一部电话可以耳通四海,沟通世界,这样就可以和外界联系了,获取有效信息了。于是,在他的要求下,这年秋天父母给他装了一部电话。从此他也不与世隔绝了,电话成了他的“千里眼”、“顺风耳”,这时他感到高兴极了,这时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做生意。(励志文章 www.txax.net)当他向父母说出自己的想法后,父母坚决反对,因为他毕竟是一个身残的人,连正常人都不可能做好的事,他又怎能行呢?但是魏东义有他自己的想法,小尾寒羊是本乡的资源优势,小尾寒羊不仅自身性能好,并且发展前途广。他从众多的电话平了台中了解到很多地方求购小尾寒羊,于是他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而然地做了这个决定,并积极与万张乡李庄村小尾寒羊繁育基地经理李兴举取得联系,开始了他博击商海的第一步。
做生意,对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也属不易,而对一个瘫痪在床的残疾人更是可想而知的,但魏东义已学会了坚强,他认准了一个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无心人。他已做好了迎接未来风雨的一切准备。信息是经济发展的窗口,没有信息就没有发展,他一方面向全国各地报刊、电台、电视发布广告寻求求购信息,另一方面收集当地小尾寒羊饲养方面的信息,铺向成功道路上的不仅有鲜花,还有荆棘与沼泽。魏东义开始并没有像预料的那样顺利,他发出的广告信息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于是他接着再发,工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坚持努力下,终有一线转机,他的事业开始有了起色。于是他有了信心,求购的信息越来越多,他每天都不分昼夜地为他人提供和收集信息,不厌其烦地为他人讲解提供优质服务。就这样,他利用电话这只无形的手硬是把小尾寒羊一步一步地卖到了长江以北的所有省份,与全国各地的一百多个客户建立子长期合作关系,销售量由起初的几只、十几只、上百只,逐年增加,收入也越来越多,经验也越来越丰富,魏东义成功了,他终于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这么一个道理,别人能做的我也行。但魏东义虽取得这样的成绩,他没有满足。这几年,魏东义下海后自己变了许多,最大的变化,便是学会了在市场经济中掌握了生存与竞争的能力。这包括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为适应瞬息可变的市场,魏东义每年都自费几千元订阅经济类、信息类的报纸十几份,收集信息打市场,通过网络,不仅能集信息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能得到一些其他手段供求信息,开辟新的市场。
2000年3月,他投资七千多元,购买了一台电脑,经过艰辛的钻研,掌握了操作技术,设计了网页,利用网络卖羊,为他的事业发展增添了翅膀。
现在的魏东义,完全变成了一个“商人”,生意越做越大,他拥有了自己的小尾寒羊养殖繁育场,每年推销小尾寒羊一万只以上,销售额达六百多万元。“一个人富了不算富”,魏东义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父老乡亲们。于是他把信息与技术传授给群众,并免费提供服务,在他的带动下,丁垓这个八百多人的村庄大部分人从事小尾寒羊的饲养和贩运,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村,还推动了该乡小尾寒羊业的发展,全乡小尾寒羊存栏量常年保持在五万只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尾寒羊繁育基地。这时躺在病床上的魏东义笑了,这是发自内心的,因为他不仅战胜了自己,也战胜了别人,同时用行动印证了这么一名话:有志者事竟成。2004年11月份魏东义被团省委授予“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
通过这个故事,我相信会鼓舞无数的青年朋友们。之前我曾经一再说过,这世界上只有想不到的事情,只要你想到了,又能努力地去干,那还有什么事不能做到的?
猜你也喜欢:30岁之后,别轻易得罪人(
30岁之后,别轻易得罪人(得罪,的人,过得,自己的,舒心) 人到世界上来,如果不能使别人过得好一些,反而使他们过得更坏的话,那就太糟糕了。
30岁之后,最不该做的两个字就是“得罪”,因为这个年纪之后的我们,有家庭要照料,有事业要打拼,而挚友却太少,生活已不允许我们再任性。
30岁以前犯了错,别人只会说你年轻不懂事,倘若一把年纪了还不知分寸,那就是情商不够,只能任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时间从来都是公平的,岁月会沉淀一个人的阅历,年纪越大的人理应越懂得生活,也应该越懂得做人。
人最大的修养是“知人不评人”,得罪别人孤立的是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最大的修养,就是“知人不评人”。说的就是你懂得这个人的好与坏,但从不在人前人后评头论足。时代不同了,关起门来说悄悄话也不安全了,要知道任何时候都隔墙有耳,你背后说的那些话,别人未必不知道。
仔细想一想,得罪了别人你能有多少好处呢?也不过是逞一时口舌之快而已,而被你得罪过的人,都渐渐疏远你直到你被完全孤立。
不妨收敛一些,不多说,不多做,不奉承也不得罪。
有些事不需要你管,也别管那么多。
很多时候不小心得罪了别人,其实就是你管的太宽了,评论别人穿的衣服,讨论别人家的孩子,有什么好管的呢?他人过得怎样我们都没有资格过问,生活是自己的,经营好自己的日子就足够了。
人都喜欢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你让别人不开心别人自然远离你,你让别人觉得舒心别人也自会围绕在你周围,倘若做不到让人舒心,请至少别让人厌烦你。
不得罪别人,亦不阿谀奉承,日子过得简单一些,做人做得单纯一些,懂得人情世故但不参与搅和,靠个人魅力去收获一堆挚友,这才是一个成年人最应该懂的道理。 猜你更喜欢:“次优选择”(最优,优选,
“次优选择”(最优,优选,纱巾,选择,最好的)
国外一座城市的一条街上有三家裁缝店同时开业,并分别打出了广告。一家说“本店是世界上最好的”,另一家说“本店是全国最好的”,第三家说“本店是XX街上最好的”。经营一段时间,人们发现,第三家裁缝店生意最好。
三家店铺,水平相当,价格相同,位置相近,为何第三家生意最好?经济学家认为,是缘自人们一种“次优选择”的消费心理。
天下事实难两全,人们只能在两难选择中,权衡利弊得失,利中选大,弊中取小,择优限劣,尽量把弊害和损失控制得小一些。“最优”往往太过理想化,很难做到,最好回避。“次优”则比较现实,容易实现,常常为智者首选。
“次优选择”出自西方经济学界的“次优定理”或“次优理论”,是对应“最优选择”演绎出来的一个专业词汇。
标准通常分为最优、次优、一般、较差、最坏。“次”有“差于”、“第二”的含义,当原有意义上的最优受到客观条件破坏未能达到,实现某些条件被破坏后的最优结果,通常冠以“次优”。
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教授在天津大学讲学时,曾用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来解释“次优”:
一个人到商店里买针,没有人说,哎,服务员,给我拿根最尖的。把一盒儿针都拿出来挑,用放大镜看,没人这样。都是拿几根来让你挑选,第一根看看,再看看第二根、第三根……行了,何必花那么多时间全部翻一遍呢?这就是次优决策。
女人买纱巾,没有谁讲我买的是最优纱巾,要买最优纱巾也不可能。在一座大城市里,你要打出租车把全市商店逛个遍,恐怕才能挑出来最优的,但没人这样做。人们多半是看了第一家,再看第二家,看看第三家,行了。如果有人问:你买的纱巾怎样?回答:还行。这就是次优选择。
进化论认为,适者生存,而非最优。客观上,我们就生活在一个次优世界,次优世界,只能选择次优。
次优选择的经济意义在于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次优但仍能让人满意的结果,避免不计成本,大量耗用资源、资金、人力、时间,破坏生态环境,以求获得最优结果的极端行为。比如:
企业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要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价值”等口号,追求目标最高、成本最低、收益最多、市场份额最大。政府有全国百强、省内龙头、经济强县等头衔;舆论有世界之最、全球首次、在XX领域处领先地位等新闻。仔细想想,有多少“之最”充其量就是水中花、镜中月般的虚拟符号,没有多大实用价值。而在此类美誉的背后,往往是产能过剩,比例失调,生态失衡,头脑发热,盲目自大,攀比成风,弄虚作假,错失良机,代价昂贵。
个人在两难问题上选择最优,损失和影响必定有限。政府、企业追求最优,则关乎全局成败,关系国计民生和中国梦能否实现。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在社会变革、经济转型、利益碰撞和社会矛盾凸显时期,这种选择出现的频率会更高、更棘手。
追求最优当然无可厚非,但当最优选择无法实现,或成本、代价太高时,将决策思维归于次优选择,用次优态度对待好与快、效率与成本、开发与保护等方面产生的矛盾和问题时,放弃最优,退而求其次,仍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结果,无疑更科学、更理性。
当然,次优选择并非“中庸”,也不是放弃最佳,更不是后退甘居中游,而是让有限的资源产生最佳效能,在“可调和因素”上“退一步”,少提一些徒有虚名的“之最”。(墨未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