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級生物細菌 八年級生物細菌圖

8年級生物細菌 八年級生物細菌圖

日期:2023-02-21 15:11:08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之細菌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創新的過程。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細菌》,歡迎大家參

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之細菌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創新的過程。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細菌》,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之細菌

  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之細菌1

  1、細菌的發現:17世紀后葉,荷蘭人列文.虎克制作了顯微鏡,觀察發現了細菌;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證實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巴斯德還發現了乳酸菌、酵母菌(真菌的一種),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術感染的方法,后人稱他為“微生物學之父”。

  2、細菌的大小:大約10億個細菌堆積起來,才有一顆小米那么大。

  3、細菌的形態:球菌、桿菌、螺旋菌;單細胞,獨立生活。

  4、細菌的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有的外面還有鞭毛和莢膜。

  與植物不同之處:雖有DNA集中的區域,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因此像細菌這樣的生物被稱為原核生物);雖有細胞壁,卻沒有葉綠體(異養)。

  5、細菌的營養方式:多數細菌利用現成的有機物,把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是生態系統的分解者。

  6、細菌的生殖:靠分裂生殖在環境適宜的時候,不到半小時分裂一次。

  7、細菌分布廣泛的原因:個體小,繁殖快和形成芽孢的特性。(細菌生長發育后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可隨風飄散,再萌發成細菌)

  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之細菌2

  一、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菌落的大小

  觀察菌落 菌落的形態 區別細菌和真菌的菌落

  菌落的顏色

  配制培養基,高溫滅菌

  培養細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接種

  恒溫培養

  設計實驗方案

  完成實驗過程

  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歸納細菌和真菌生存的條件,適宜的溫度、有機物

  二、 細菌

  1.細菌的發現: 17世紀后葉,列文 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發現細菌

  19世紀中葉,巴斯德研究細菌,說明細菌不是自然發生德

  大小:個體微小,高倍鏡或電鏡下可見

  形態:單細胞,有球菌、桿菌、螺旋菌

  2.細菌形態和結構 結構: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構成,無成形的細胞核;鞭毛、莢膜、芽孢

  營養方式:沒有葉綠體,異養型,分為寄生和腐生兩種方式

  細菌的生殖:分裂生殖,遇到不良環境,可形成休眠體芽孢,速度很快。

  三、真菌

  多細胞個體:蘑菇:食用或者藥用

  1.各種各樣的真菌 霉菌:青霉和曲霉的觀察比較

  單細胞個體:酵母菌:釀酒、做面包等

  2.主要特征:細胞內有成形的細胞核;能夠產生孢子,孢子能夠發育成新的個體;體內沒有葉綠素,營養方式屬于異養。

  3.真菌的繁殖:孢子繁殖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為分解著參與物質循環

  細菌引起人或動物患病如:鏈球菌引起扁桃體炎

  真菌引起人或動物患病:足癬

  2、引起動物或人患病 真菌引起植物患病,小麥葉銹病

  生產應用:以菌治蟲

  共生的概念

  3、與動物共生 真菌與藻類植物共生形成地衣

  共生舉例 根瘤菌與豆科植物植物共生形成根瘤

  腸道內細菌與動物(包括人)共生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發酵現象

  發酵原理

  1.細菌、真菌與食品的制作 發酵技術的應用及其產品

  甜酒的制作

  分析食品腐敗的原因

  2.細菌、真菌與食品的保存 食品保存的原理

  分析并歸納食品保存的方法

  抗生素的概念及其在醫學上的應用

  3.細菌、真菌與疾病的防治 轉基因技術與胰島素

  4.細菌與真菌與環境的保護:污水處理廠

  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之細菌3

  初中生物學習技巧

  很多人認為生物很簡單,只要多做題,就會提高生物成績。這是錯誤的觀點,學習生物和學習其他理科一樣,都在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初中階段的生物有很多名詞、術語我們是不懂的,所以大家可以采取先記憶后理解的方法,在記好基礎知識后,再去理解重要知識點。

  初中生物學習中,有很多實驗。這些實驗是生物學中的重點,每年中考出題時,實驗題都是出題的重點難點。所以,想要學好生物,同學們一定要將生物教材中的實驗、實習和調查等探究活動都掌握清楚。

  生物單細胞生物知識點

  1、單細胞生物:眼蟲、大腸桿菌、酵母菌、草履蟲、衣藻、變形蟲

  2、觀察草履蟲時,棉花纖維使草履蟲得運動速度變慢,利于觀察。從培養液的表層吸一滴是因為草履蟲需要氧氣,都聚集在培養液的表層。

  3、草履蟲的結構:

  (1)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從胞肛排出。

  (2)食物泡:食物泡隨著細胞質的流動,期中的食物逐漸被消化。

  (3)口溝:細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溝進入體內。

  (4)纖毛:草履蟲靠纖毛的擺動在水中旋轉前進。

  (5)表膜:氧的攝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過表膜。

  (6)收集管、伸縮泡:把體內多余的水分和廢物收集起來,排到體外。

  (7)細胞質

  (8)細胞核:大核、小核。

  4、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有利(魚類的天然餌料)也有害(瘧原蟲、痢疾變形蟲、赤潮)。

  5、赤潮是水體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機物排入海洋導致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

  6、草履蟲是一個生物體,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食鹽對于草履蟲來說是不利刺激,肉汁對草履蟲來說是有利刺激。

  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之細菌4

  (1)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即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機物。故對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起重要作用

  (2)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這類微生物多營寄生生活,從活的動植物體上吸收營養物質。如鏈球菌引起扁桃體炎,真菌引起癬、小麥葉銹病(注意:腳氣和細、真菌沒關系(是缺維生素B導致的)

  (3)與動植物共生。共生指一種生物與另一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的現象,簡言之,互利共生。

  (1)如真菌與藻類共生形成地衣

  (2)根瘤菌與豆科植物,

  (3)與動物:兔、牛、羊內有些細菌幫助分解纖維素

  (4)與人:人的腸道中有一些細菌能制造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對身體有益

  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之細菌5

  一.生物類型的不同

  細菌沒有核膜包圍形成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核膜包圍形成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

  細菌全部是由單個細胞構成,為單細胞型生物;

  真菌既有由單個細胞構成的單細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個細胞構成的多細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

  二.細胞結構不同

  細菌和真菌都具有細胞結構,屬于細胞型生物,在它們的細胞結構中都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但卻存在諸多不同,具體表現在:

  1.是細胞壁的成分不同: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幾丁質

  2.是細胞質中的細胞器組成不同:細菌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體外,還有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中心體等多種細胞器。

  3.是細菌沒有染色體,其DNA分子單獨存在;真菌細胞核中的DNA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形成染色體(染色質)。

  三.增殖方式不同

  細菌是原核生物,為單細胞型生物,通過細胞分裂而增殖,具有原核生物增殖的特有方式——二分裂;真菌為真核生物,細胞的增殖主要通過有絲分裂進行,

  因真菌種類的不同其個體增殖方式主要有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和孢子生殖(食用菌)等方式。

  四、細胞大小不同

  原核細胞一般較小,直徑一般為1μm~10μm;真核細胞較大,直徑一般為10μm~100μm。

  五、名稱組成不同

  盡管在細菌和真菌的名稱中都有一個菌字,但細菌的名稱中一般含有:球、桿、弧、螺旋等描述細菌形態的字眼,只有乳酸菌例外(實為乳酸桿菌);而真菌名稱中則不含有。

  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之細菌6

  基本形態

  (1)球菌:按其排列方式又可分為單球菌、雙球菌、四聯球菌、八疊球菌,葡萄球菌和鏈球菌。

  (2)桿菌:細胞形態較復雜,有短桿狀、棒桿狀、梭狀、月亮狀、分枝狀。

  (3)螺旋狀:可分為弧菌(螺旋不滿一環)和螺菌(螺旋滿2~6環,小的堅硬的螺旋狀細菌)。此外,人們還發現星狀和方形細菌。

  細胞大小

  測量細菌大小的單位是微米,球菌直徑一般為0.5~1微米,桿菌直徑與球菌相似。

  細胞壁

  細胞壁厚度因細菌不同而異,一般為15-30nm。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構成雙糖單元,以β-1,4糖苷鍵連接成大分子。N-乙酰胞壁酸分子上有四肽側鏈,相鄰聚糖纖維之間的短肽通過肽橋(革蘭氏陽性菌)或肽鍵(革蘭氏陰性菌)橋接起來,形成了肽聚糖片層,像膠合板一樣,粘合成多層。

  細菌結構圖

  肽聚糖中的多糖鏈在各物種中都一樣,而橫向短肽鏈卻有種間差異。革蘭氏陽性菌細胞壁厚約20~80nm,有15-50層肽聚糖片層,每層厚1nm,含20-40%的磷壁酸(teichoicacid),有的還具有少量蛋白質。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厚約10nm,僅2-3層肽聚糖,其他成分較為復雜,由外向內依次為脂多糖、細菌外膜和脂蛋白。此外,外膜與細胞之間還有間隙。

  肽聚糖是革蘭氏陽性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凡能破壞肽聚糖結構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質,都有抑菌或殺菌作用。如溶菌酶是N-乙酰胞壁酸酶,青霉素抑制轉肽酶的活性,抑制肽橋形成。

  細菌細胞壁的功能包括:

  ①保持細胞外形,提高機械強度;

  ②抑制機械和滲透損傷(革蘭氏陽性菌的細胞壁能耐受20kg/cm2的壓力);

  ③介導細胞間相互作用(侵入宿主)

  ④;防止大分子入侵;

  ⑤協助細胞運動和生長,分裂和鞭毛運動。

  ⑥賦予細菌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對抗生素和噬菌體的敏感性。

  其中還有一些缺壁細菌,分為四類:

  ①L型細菌,是指某些在實驗室或宿主體內,通過自發突變,形成細胞壁缺陷的變異菌株;

  ②原生質體,是指在人為條件下(用溶菌酶或青霉素)處理革蘭氏陽性細菌,獲得的無壁細胞;

  ③球狀體,是指在人為條件下,處理革蘭氏陰性菌,獲得的殘留部分細胞壁的細胞;

  ④支原體,是指在進化過程中獲得的無壁的原核微生物。

  細胞膜

  是典型的單位膜結構,厚約8~10nm,外側緊貼細胞壁,某些革蘭氏陰性菌還具有細胞外膜。通常不形成內膜系統,除核糖體外,沒有其它類似真核細胞的細胞器,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電子傳遞鏈位于細胞膜上。某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藍細菌和紫細菌),質膜內褶形成結合有色素的`內膜,與捕光反應有關。某些革蘭氏陽性細菌質膜內褶形成小管狀結構,稱為中膜體(mesosome)或間體,中膜體擴大了細胞膜的表面積,提高了代謝效率,有擬線粒體(Chondroid)之稱,此外還可能與DNA的復制有關。

  細胞質與核質體

  細菌和其它原核生物一樣,只有擬核,沒有核膜,DNA集中在細胞質中的低電子密度區,稱核區或核質體(nuclearbody)。細菌一般具有1-4個核質體,多的可達20余個。核質體是環狀的雙鏈DNA分子,所含的遺傳信息量可編碼2000~3000種蛋白質,空間構建十分精簡,沒有內含子。由于沒有核膜,因此DNA的復制、RNA的轉錄與蛋白質的合成可同時進行,而不像真核細胞那樣這些生化反應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嚴格分隔開來的。

  每個細菌細胞約含5000~50000個核糖體,部分附著在細胞膜內側,大部分游離于細胞質中。細菌核糖體的沉降系數為70S,由大亞單位(50S)與小亞單位(30S)組成,大亞單位含有23SrRNA,5SrRNA與30多種蛋白質,小亞單位含有16SrRNA與20多種蛋白質。30S的小亞單位對四環素與鏈霉素很敏感,50S的大亞單位對紅霉素與氯霉素很敏感。

  細菌核區DNA以外的,可進行自主復制的遺傳因子,稱為質粒(plasmid)。質粒是裸露的環狀雙鏈DNA分子,所含遺傳信息量為2~200個基因,能進行自我復制,有時能整合到核DNA中去。質粒DNA在遺傳工程研究中很重要,常用作基因重組與基因轉移的載體。

  胞質顆粒是細胞質中的顆粒,起暫時貯存營養物質的作用,包括多糖、脂類、多磷酸鹽等。

  其他結構

  許多細菌的最外表還覆蓋著一層多糖類物質,邊界明顯的稱為莢膜(capsule),如肺炎球菌,邊界不明顯的稱為粘液層(slimelayer),如葡萄球菌。莢膜對細菌的生存具有重要意義,細菌不僅可利用莢膜抵御不良環境;保護自身不受白細胞吞噬;而且能有選擇地粘附到特定細胞的表面上,表現出對靶細胞的專一攻擊能力。例如,傷寒沙門桿菌能專一性地侵犯腸道淋巴組織。細菌莢膜的纖絲還能把細菌分泌的消化酶貯存起來,以備攻擊靶細胞之用。

  鞭毛是某些細菌的運動器官,由一種稱為鞭毛蛋白(flagellin)的彈性蛋白構成,結構上不同于真核生物的鞭毛。細菌可以通過調整鞭毛旋轉的方向(順和逆時針)來改變運動狀態。

  菌毛是在某些細菌表面存在著一種比鞭毛更細、更短而直硬的絲狀物,須用電鏡觀察。特點是:細、短、直、硬、多,菌毛與細菌運動無關,根據形態、結構和功能,可分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兩類。前者與細菌吸附和侵染宿主有關,后者為中空管子,與傳遞遺傳物質有關。

  芽孢

  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小而輕的芽孢還可以隨風四處飄散,落在適當環境中,又能萌發成為細菌。細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們幾乎無處不在。

【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之細菌】相關文章:

初二上冊生物之細菌和真菌的分布期末知識點復習07-03

八年級生物復習知識點:細菌07-03

八年級上生物期末復習要點細菌07-03

生物上冊知識點之生物的特征03-20

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03-08

初二生物上冊期末復習知識點01-26

初一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歸納02-22

細菌真菌與病毒中考生物復習知識點05-27

《從種到界》期末復習要點: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