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范文參考
論文摘要:隨著國家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和就業形式的發展,畢業生就業已由原來的計劃分配方式改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進行雙向選擇、自主擇業。濟南職業學院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方針政策,重點推行三年職業規劃項目,大力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個人素質,使畢業生順利地走上工作崗位。
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近幾年都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413萬人,比上年增加75萬人。而在龐大的畢業生隊伍面前,就業市場規模的擴大比例卻較小。如何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就業,并且就好業,如何開展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這是擺在每所高校面前的一項極其重要的課題任務。濟南職業學院在實際教學及就業指導工作中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探索。
一、就業制度變革與院校思路轉變
隨著國家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和就業形式的發展,畢業生就業已由原來的計劃分配方式改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進行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因此,樹立什么樣的擇業觀,怎樣在人才競爭中找到自己理想的職業,已經成為每一個應屆畢業生必須面對的問題。
高職院校應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方針政策,改變計劃體制下“等、靠、要”以及“皇帝女兒不愁嫁”的思想,教育和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規范畢業生行為,開展就業指導、咨詢與培訓,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培育校園就業市場,開展學校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雙向選擇活動,落實就業方案,使畢業生順利地走上工作崗位。
濟南職業學院結合高職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應屆畢業生參加人才交流雙向選擇洽談會。引導畢業生注意發揮自己的特長和高等職業技術的優勢,引導學生正確選擇求職方向,在求職路上擺正位置,學會推薦自己,避免好高騖遠盲目求職。
二、職業規劃項目
學生招進校門是一個系統工程,把學生送往社會同樣是一個系統工程,利用就業心理輔導、職業適應性輔導以及職業測評等手段,在“個性化”指導上下功夫,對學生進行心理、個性、能力等方面的測評。參考企業或外國大學的人性測評表格,例如《畢業生職業技能測評系統》,針對學生的潛在愛好、傾向和能力進行統計分析,使就業指導中心的導師可以參照測試結果對學生進行指導,以不斷調適心理狀態,調整發展目標。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應包括評估自我、確定短期和長期目標,再根據目標制定行動計劃和內容、選擇需要采取的方式。
然后,再確定短期和長期目標,長期目標一般是以后職業規劃的頂點,或較高點也就是夢想,但也要細化到具體工作,比如畢業后是升學還是到企業工作。短期目標設立一般是素質能力的提高,比如通過某項考試和培養某種能力。
濟南職業學院重點推行三年職業規劃項目:學生入學第一年,幫助學生接觸和了解就業狀況;第二年幫助學生發現和了解自己的性格、興趣和特長;第三年幫助學生了解市場需求和企事業單位資料,參加社會實踐和招聘會;輔導學生寫求職信,傳授求職要領和面試技巧,講解國家相關政策規定。這些舉措貫穿學生的整個求學生涯,對學生就業觀的形成,增強擇業能力和求職技巧很有幫助,重視學生在學期間的職業輔導,職業規劃應該大大提前,從大一就作為重點工作抓。"
大學一年級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將其作為一門課程列入教學計劃,并確定為必修課。課程主要是加強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和職業教育、就業教育,緊密結合實際,針對不同的學生介紹各類職業的素質要求,使他們對自己將來選擇何種職業有所準備。初步了解職業,特別是自己所希望從事的職業或與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職業,提高人際溝通能力。可以和師兄師姐進行交流,尤其是大三的畢業生,詢問就業情況,增加交流技巧。
到了大二,大學生可以逐步考慮未來是否深造或就業,了解相關的應有活動,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質為主,通過參加學生會或社團等組織,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同時檢驗自己的知識技能。此外,還可以開始嘗試兼職、社會實踐活動,并要具有持久性,最好能在課余時間后長時間從事與自己未來職業或與本專業有關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責任感、主動性和受挫能力。有選擇地輔修其他專業的知識充實自己。
大學三年級著重強化求職技巧,在相關的就業指導中,開設求職技巧系列講座或選修課程,解答學生求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因為臨近畢業,所以大三的目標應鎖定在提高求職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確定自己是否要考學之上。鍛煉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要參加和專業有關的暑期工作,和同學交流求職工作心得體會,學習寫簡歷、求職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積極嘗試,加入校友網絡,向已經畢業的校友、師兄師姐了解往年的求職情況。
檢驗自己確立的職業目標是否明確,準備是否充分。然后,開始畢業后工作的申請,積極參加招聘活動,在實踐中校驗自己的積累和準備。最后要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進行預習和模擬面試,并積極了解就業指導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資料信息、強化求職技巧、進行模擬面試等訓練。貫穿始終的是學習能力和個人素質。
三、大力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個人素質
現實社會的瞬息萬變以及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新知識、新機會的大量涌現,都迫切需要人們不斷學習的能力。而大學生正恰恰應該是善于學習的群體,濟南職業學院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更加強調學習能力的培養,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由于高校教學和實際工作不可能是完美的結合。在學校系統學習了一些理論,要做具體工作時,常要從頭學起,不管學歷有多高。能夠快且好的學習,勝任公司的工作,而公司也喜歡稍微培訓一下就可以上手的員工。
濟南職業學院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強調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為學習過程創建必要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相互協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精神,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實現意義學習(即達到對知識的深刻理解,而不是機械記憶)。顯然,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完全是認知的主體,學習強調的不再是對知識的記憶,而是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以及獲取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信息能力。
結合企業需要,不斷加強學生自身良好素質的培養。不畏艱難,不怕失敗,不屈不撓地開拓進取;具有高度進取心;真正想干事情,這些能促使學生自覺地、積極地、不屈不撓地把思想付諸于行動,影響和帶動其周圍的人去工作。同時,要具有良好人際適應性,有良好人際適應能力的人往往能團結和帶動組織中的其他成員進行工作,組織中許多項目的完成均要通過各個成員的相互協作,并且良好的人際適應能力也有利于組織和外界的聯絡。還要那種具有高度靈活應變能力,企業是一個活生生的處于不斷發展之中的實體,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新問題,這就需要員工具有應變能力,能靈活地適應各種環境的變化。
【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參考】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詳解07-08
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論文06-08
論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06-07
淺談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加強06-09
論現代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07-04
論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研究與實踐06-11
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研究06-19
淺析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理論思考07-08
論文:試論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誤區及對策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