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古詩詞三首》教案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古詩詞三首》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語文上冊《古詩詞三首》教案 篇1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 學會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學會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含義。
2.通過詩句的內容,了解秋雨初晴后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感受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并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討論探究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張圖片,請看大屏幕:你發現了什么?(預設:雨后的山村分外美麗、清新······)沒錯,同學們觀察的都非常仔細。那你知道這是誰眼中的雨后山村景象嗎?對,就是王維。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去看一看;感受王維眼中的美好景象吧。
2.板書詩題,讀題釋題(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3..簡介作者:
王維(693或694或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永濟)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王維出身河東王氏,于唐玄宗開元初年中進士第,開元九年(721年)為太樂丞。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天寶年間,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后,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王維參禪悟理,精通詩書音畫,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因篤誠奉佛,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后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存詩約400首。北宋蘇軾評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二.一讀古詩,讀出節奏。
1.出示自讀要求:
(1)放聲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自學生字詞。
(2)試著讀出詩的節奏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輔導。
3.檢查自學情況。
(1)交流生字,重點指導“浣”的讀音,“暝”的寫法。
(2)指名朗讀,教師相機指導。
(3)教師范讀,學生練讀。
(4)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形式進行朗讀練習。
三.二讀古詩,理解詩意。
1. 大屏出示自讀要求:
1)默讀古詩,聯系上下文理解“暝、浣女、歇、王孫”等詞的意思。
2)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2.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輔導。
3. 小組交流,取長補短
4. 全班交流,引導提升。
前四句詩句:
1)引導學生理解“晚來秋、空山”等詞的意思。
2)指名說說前四句的詩意,教師相機評價。
預設:新雨過后山谷里空曠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間,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后四句詩句:
1)指名交流“浣女、歇”等詞的意思。
2)引導學生理解后四句詩的意思。
預設: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歸來,蓮葉輕搖是上游蕩下輕舟。任憑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連。
5. 同桌互說詩意。
四.三讀古詩,體會情感。
1. 同學們,理解了古詩的含義,現在請同學們再讀古詩,細細體會,思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呢?
2. 學生自讀并體會。
3. 同桌交流收獲。
4. 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怡然自得。
5. 再讀古詩,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讀,讀出古詩的情感。
6. 練習背誦。
五.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山居秋暝》這首古詩,了解了詩人在看到秋雨后山村美麗景象,有感而發,細致的描繪出山村的清新雅致,景色奇異;同時也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怡然自得。希望同學們熟讀成誦,學習詩人高超的.寫詩手法,可以仿寫一首自己的詩。
六.作業
1.背誦并默寫這首古詩。
2.搜集王維的其他古詩,進行誦讀。
七.板書
山居秋暝
景色綺麗怡然自得
五年級語文上冊《古詩詞三首》教案 篇2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含義。
3.通過詩句的內容,了解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感受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學會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含義。
2.通過詩句的內容,了解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感受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討論探究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張圖片,請看大屏幕:你發現了什么?(預設:一位游客坐在小船上,眺望遠方,面容憔悴,帶著憂傷)你們知道這是誰嗎?對,這就是張繼。他坐在這樣的小船里,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來看一看吧。
2.板書詩題,讀題釋題(夜晚把船停靠在蘇州的岸邊)
3..簡介作者:
張繼(生卒年不詳)字懿孫,漢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生平事跡不詳,約公元753年前后在世,與劉長卿為同時代人。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約天寶十二年(約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歷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后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二.一讀古詩,讀出節奏。
1.出示自讀要求:
(1)放聲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自學生字詞。
(2)試著讀出詩的節奏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輔導。
3.檢查自學情況。
(1)交流生字,重點指導“寺”的讀音,“愁”的寫法。
(2)指名朗讀,教師相機指導。
(3)教師范讀,學生練讀。
(4)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形式進行朗讀練習。
三.二讀古詩,理解詩意。
1.大屏出示自讀要求:
1)默讀古詩,聯系上下文理解“楓橋、姑蘇、愁、夜半”等詞的意思。
2)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輔導。
3.小組交流,取長補短
4.全班交流,引導提升。
前兩句詩句:
1)引導學生理解“對愁眠、霜滿天”等詞的意思。
2)指名說說前兩句的詩意,教師相機評價。
預設: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難抵我獨自傍愁而眠。
后兩句詩句:
3)指名交流“姑蘇、寒山寺”等詞的意思。
4)引導學生理解后兩句詩的意思。
預設:姑蘇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5.同桌互說詩意。
四.三讀古詩,體會情感。
1.同學們,理解了古詩的含義,現在請同學們再讀古詩,細細體會,思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呢?
2.學生自讀并體會。
3.同桌交流收獲。
4.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
5.再讀古詩,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讀,讀出古詩的情感。
6.練習背誦。
五.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楓橋夜泊》這首古詩,了解詩人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刻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此外,這首詩也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表現了出來。我們這個時代,祖國統一,天下太平,希望同學們一定要好好珍惜這樣的時光,努力學習。
六.作業
1.背誦并默寫這首古詩。
2.搜集張繼的其他古詩,進行誦讀。
七.板書
楓橋夜泊
羈旅之思家國之憂
五年級語文上冊《古詩詞三首》教案 篇3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含義。
3.通過詩句的內容,了解行軍途中的駐扎情況,感受詩人對故鄉的依戀和懷念。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學會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含義。
2.通過詩句的內容,了解行軍途中的駐扎情況,感受詩人對故鄉的依戀和懷念。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討論探究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三.激情導入:
1.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張圖片,請看大屏幕:你發現了什么?(預設:風雪交加的夜晚,帳篷中燈火閃爍,戰士們久久不能入睡······)你們知道這是誰嗎?對,這就納蘭性德。那他們為何駐扎在這里呢?詩人的心情又是怎樣的?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來看一看吧。
2.板書詩題,讀題釋題(詞牌名)
3.簡介作者: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愛新覺羅·胤礽)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試中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他于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授一等侍衛銜,多隨駕出巡。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納蘭性德溘然而逝,年僅三十一歲。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四.一讀古詩,讀出節奏。
1.出示自讀要求:
(1)放聲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自學生字詞。
(2)試著讀出詩的節奏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輔導。
3.檢查自學情況。
(1)交流生字,重點指導“榆”的讀音,“畔”的寫法。
(2)指名朗讀,教師相機指導。
(3)教師范讀,學生練讀。
(4)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形式進行朗讀練習。
三.二讀古詩,理解詩意。
1.大屏出示自讀要求:
1)默讀古詩,聯系上下文理解“榆關、那畔、聒”等詞的意思。
2)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輔導。
3.小組交流,取長補短
4.全班交流,引導提升。
前一句詩句:
1)引導學生理解“榆關、那畔”等詞的意思。
2)指名說說前一句的詩意,教師相機評價。
預設:將士們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進發。夜已經深了,千萬個帳篷里都點起了燈。
后一句詩句:
3)指名交流“更、聒”等詞的意思。
4)引導學生理解后一句詩的意思。
預設:帳篷外風聲不斷,雪花不住,嘈雜的聲音打碎了思鄉的夢,想到遠隔千里的家鄉沒有這樣的聲音啊。
5.同桌互說詩意。
五.三讀古詩,體會情感。
7. 同學們,理解了古詩的含義,現在請同學們再讀古詩,細細體會,思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呢?
8. 學生自讀并體會。
9. 同桌交流收獲。
10. 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11. 再讀古詩,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讀,讀出古詩的思念之情。
12. 練習背誦。
五.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長相思》這首古詩,了解詩人在行軍途中駐扎野外,風雪交加,徹夜難眠,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也越來越濃。希望同學們珍惜現在在家鄉的生活,記錄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待到外出求學、工作時,家鄉的一切都會成為你們的美好回憶。
六.作業
1.背誦并默寫這首古詩。
2.搜集納蘭性德的其他古詩,進行誦讀。
七.板書
長相思
思念故鄉
【五年級語文上冊《古詩詞三首》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上冊《古詩詞三首》的教案07-11
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07-24
五年級語文上冊《練習二》教案05-28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案11-07
初一語文上冊課外古詩詞積累08-12
初二語文上冊必背古詩詞總結07-22
語文上冊憶讀書教案06-30
語文上冊積累三的教案07-02
初二語文上冊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