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電影影片觀后感
從小被教導:我們是愛國主義的接班人,對于一些愛國主義的電影更是看了不少,看完之后一定有不一樣的感受。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于愛國電影觀后感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愛國電影觀后感(一)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公嘎了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嘎子小時生活很苦,但是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聰明的腦袋瓜用一只假槍就把敵人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嘎子的愛國熱情、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達到目的絕對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和嘎子對比,我顯得是那么渺校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即使失敗也會堅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敗就放棄。記得那次學校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當時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師報了名。正當我滿懷信心地開始制作我自己設計的“動力小船”時,卻發現了一個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接上電線了電池卻不通電。等我解決了電池的問題后卻發現螺旋槳轉不了了,當我解決螺旋槳的問題卻發現……這一個個問題把(我搞得頭暈眼花,頭上金星亂飛,我一氣之下把“動力小船”摔了個稀巴爛。結果認真制作,能持之以恒的同學獲獎了。望著他們勝利的神情我后悔莫及。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為何說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為“易”事不做則反之。聯系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夠為我國的將來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縣城找一位親戚時,卻發現那位親戚幫鬼子拍照,臉氣得由綠到紅由紅到紫。嘎子剛正不阿而我卻因膽小冤枉他人。記得那是我上四年級時。我剛到家門口,卻發現一個人在開我家的門鎖。我仔細一看,原來他把我家的鎖弄壞了,怎么也打不開了。他見我回來了,便立即惡狠狠地說:“你要敢把這件事說出去,我便揍死你!”我嚇得連忙點點頭。等我媽回來時卻撒了謊說是樓上小妹妹弄的,為此我還經常為此事感到不安呢。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于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嘎子哥一樣毫無保留地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
誰沒有年輕的生命?誰不珍惜這寶貴的年華?誰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可是在戰場上,我們的英雄,卻用他們年輕的熱血與生命去換取了戰斗的勝利。
電影《上甘嶺》講的是志愿軍在朝鮮戰場上抗擊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八連已經在山上抗道里堅持戰斗了一個月。由于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為了保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又得下山去搶水。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了。后來,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卜,并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己是那樣干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饑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么高尚。他們真正做到了“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我靜靜地坐在電視旁觀看。心里卻久久不能平靜,心好像被無數的鋼針刺著一樣疼。我想起自己平時對同學的態度不好,心里難受極了,感到自己臉紅,羞愧。
過去,我在班上算得上一個“吵架、打架王。”我不是找這個吵嘴,就是找那個打架,根本談不上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記得有一次,一位同學在跑步的時候不小心踩了我一腳,他一邊跑一邊說:“對不起!”我卻故意刁難他,把他一推,大聲說:“對不起值幾個錢,你把我的鞋子弄臟了,你賠!”那位同學一邊道歉,一邊說:“我不是有意弄臟你的鞋,我幫你洗。行嗎?”可我還是要他賠,并舉起拳頭要打他。旁邊的同學聽到我的叫罵聲,圍了上來。了解情況后,個個都不滿意,眼睛怒視著我,好象說:“如果你再欺負這個同學,我們就去告訴老師。我一看這嚇人的架勢,不敢再說什么,只好偷偷地溜跑了。
看《上甘嶺》的英雄們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的情景;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和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而像我平時那樣,就會沒有朋友,會變成“離群之雁“。
電視演完了,爸爸和媽媽津津有味地談論《上甘嶺》電影中的精彩情節,可是我這個平時愛鬧的人,卻在一旁默默地思考著……
愛國電影觀后感(二)最近我觀看了愛國主義優秀電影作品——《南京!南京!》。我深有感觸。雖然只有整整130分鐘時間,但是我深感壓抑。搖晃的鏡頭晃得我想吐,很長時間都沒有過這種窒息的感受了。
剛開場的時候,被槍聲、炮聲嚇怕了。慘不忍睹的殺戮,血流成河,生靈涂炭。南京城成了一個死城,這個,深深震撼了我。但是,身為一個女性,更令我震撼的是……
我想改編莎士比亞的名句:舉手,還是不舉手?這是個問題。這里說的舉手,不是指對南京侵略者日本人的投降,而是在這部歷史災難大片《南京!南京!》里上百名婦女舉手自愿犧牲自己做慰安婦,為安全區的民眾換取過冬的物資那個震撼人心的場面。每一只上揚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撲動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嚴的光輝。每一個舉手的婦女,燃燒自我,救助他人,令70多年后的我們動容、驚心、淚流滿面。她們的犧牲與毅然走入刑場、高喊“中國不會亡”的中國士兵的犧牲一般高貴而沉重,像兩記重錘捶打在歷史的鼓面,動人心魄,回音蕩蕩。教堂婦女舉手一幕是《南京!南京!》繼中國軍人江邊就義后的第二個高潮。令這部災難電影,回腸蕩氣,漸入佳境。
很多人跟我有同樣的質疑:姜淑云居然沒有舉手?盡管她聲音顫抖,淚落雙頰,但是如果她也能舉手,是不是能和妓女小江一起攜手走進那片神圣的光輝里去?是不是能給角色一個更加完美的`收場?舉手,還是不舉手?犧牲,還是茍活?電影繼續在進行。我的問題也終于有了答案。在教堂百名婦女舉手時,姜淑云已經做出了選擇。在我們的文化里,更容易被犧牲的壯烈感染,而對“理性的拯救”感到陌生。在教堂小江等婦女選擇“犧牲拯救”時,姜淑云選擇的是另一種“拯救”,盡管她最后的犧牲同樣令人黯然神傷。我們應該感謝電影《南京!南京!》,她讓我們對歷史的解讀了一種可能。
我不會再去看第二次,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訊息的場景之多,尤其黑白畫面的處理更讓每一種形式的死亡都讓人身臨其境,這種真實的氛圍已經讓你覺得內心超出了對殘酷的負荷,因為每個中國人都曾看過那些觸目驚心的老照片。但最可怕的還是那些沒有直觀畫面的死亡訊息。女兒被日本鬼子從窗口扔下去,觀眾看到的只有唐先生奔去窗口的崩潰呼喊,還有一車車從軍營運出去的女子裸體。日本士兵殺人時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群的眼神,在黑白不見血的銀幕上,你只能讀到兩個字,絕望——這是地獄最底層的絕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個穿長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緊緊閉著眼睛,沒有反抗,也沒有歇斯底里。如果看過那些老照片,你會相信這就是真實的地獄。
唐先生一句:“我老婆懷孕了!我老婆又懷孕了!”之后,英勇就義了。這句話,透露了生命的氣息,還讓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國人殺不盡!中過國人的生命是頑強的!”我深深感動了!
銘記國恥很重要,比銘記國恥更重要地是認識你自己。最后我還想說,它就是一部電影,因為只有電影才會以那樣的方式結尾,留一點陽光與希望,并且濃妝重彩地將小豆子的照片放那么大,題注下他還活著。這靜止的畫面遠比那句中國不會亡來得更有力量。
作為中國人,我們要自立更生,勇往直前,不忘國恥,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愛國電影觀后感(三)10月30日,我觀看了電影《地道戰》,它主要是講:1942年到1944年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蕩”實施了三大策略:“殺光、搶光、燒光”。冀中人發由于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就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地道戰。創建地道戰以后,敵人就往里面攻擊,想方設法地破壞。但是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來防備,敵人沒有得逞,他們既怕又恨,但又對我們沒辦法。在地道里作戰時,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人群來傳播消息,使隊長的意思能傳播給人群。人們有了地道戰,敵人的“掃蕩”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勝利。
觀看這部電影的同時,我一直在想,為什么古代的中國人民如此聰明,而現在的中國人卻如此地脆弱無能,就拿諾貝樂獎這個事例來說吧,在外國已經有很多人得了諾貝樂獎,但我們中國卻只有幾個人獲得了諾貝樂獎,真是天壤之別啊!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們中國人并不比別人笨,為什么會這樣?告訴你吧,因為我們中國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為自己爭權謀利。我們回想一下《地道戰》吧,如果他們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嗎?如果他們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嗎?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再爭取權謀利了,你倒不如把爭取謀利的時間來為國家作奉獻,這樣也許對你會更好。
同時,我也希望我們小學生好好學習,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長大為國家做奉獻。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愛國電影觀后感(四)故事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大山溝里,講述了一群正義的中國人民與外賊抵抗,剿滅侵略者的故事。其幽默搞笑的表演令人忍俊不禁,在捧腹大笑之余,我深深地為他們英勇的行為叫好,被他們大勇無畏的精神所感動。我陷入了沉思:
這部電影以幽默的語言和搞笑的動作向我們呈現了一的歷史史實。翻開中華民族的史冊,從各種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到八國聯軍侵華,再到1937年日本鬼子踐踏到中國這片土地……一百年來,中華民族被侵略、被侮辱、被欺壓,被戴上“東亞病夫”的帽子……侵華戰爭,多少無辜的中國人被屠殺,被蹂躪,直至日本到現在還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的史實。為什么?因為中國清朝的閉關鎖國,政府的軟弱無能,自不量力,更是因為中國的落后,貧窮才處處受人欺壓。“落后就要挨打。”中國歷史的所有屈辱不正印證了這句話嗎?
為了使我們的祖國不再受欺侮,為了不再發生戰爭中那些血腥的事件,為了使南京大屠殺的悲劇不再上演,我們就必須振興祖國,是祖國更加強大。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我們這一代的青少年是新世紀的曙光,是建設祖國美好未來的希望,我們的努力奮斗,關系著祖國的振興;我們的刻苦學習,關系著祖國的富強!
歷史為我們敲響警鐘:知恥而后勇!新一代的青少年,同齡人,讓我們努力吧,為了我們的祖國而奮斗!
愛國電影觀后感(五)一百多年前英帝國主義把鴉片輸入中國,道光皇帝特派禁煙派首領林則徐當差,赴廣州禁煙。林則徐在兩廣總督鄧廷楨、廣州水師提督關天培以及以鄺東山為首的漁民相助下。在虎門把煙土全部焚燒。事后道光竟把林則徐革職發配新疆。
歷史人物傳記片《林則徐》是新中國電影中的經典性作品,也是我國在美國上映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編劇葉元和呂宕創作的劇本曾獲中國作協和文化部“全國電影文學劇本評獎”活動的三等獎。導演鄭君理和岑范又著力追求和表現鮮明的民族氣派;并將林則徐等歷史人物形象的塑造與當時重大的歷史事件的敘述密切地結合在一起,“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頑強的反抗精神。”使得全片具有一種雄偉壯闊的藝術風格。
作為一部人物傳記片,它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民沾其惠”“夷畏其威”的封建時代政治家林則徐的銀幕形象。
林則徐銀幕形象的成功,當然是與表演藝術家趙丹的努力分不開的。趙丹在表演中吸取中國寫意畫中大落筆的手法,從人物形象的整體把握和規定情境出發,全局在胸、張弛有致。
為使影片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編導在人物刻劃上繼承了中國古典藝術傳統,力求做到情景交融,從意境的營構中烘托出人物的情感。
總之,影片《林則徐》在表現林則徐這位愛國主義者在反帝禁煙的艱巨斗爭的同時,又表現出他在這一點上與人民意愿相一致的立場。由于整個清王朝的腐敗,所以林則徐的禁煙運動只能落得一個悲劇的結局。然而,影片在敘述林則徐的失敗時,也同時表現出,人民的抗英運動卻正在蓬勃地展開:被謫貶的林則徐正看到三元里人民的“平英團”消滅英國侵略軍的驚心動魄的斗爭。從此,中國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可以說,影片《林則徐》正是中國人民抗擊侵略斗爭的形象史中的光輝一頁。
這部電影讓我深刻了解林則徐等重要的歷史人物和和虎門銷煙等歷史事件,了解我國清朝末期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認識到外國列強的侵略、沒落的封建專制制度和綜合國力的衰弱是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根本原因;認識到抗擊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堅定為中華民族復興而奮斗的信念,激發愛國主義情感和志向,逐步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也讓我們樹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愛國主義電影影片觀后感】相關文章:
1.觀愛國主義電影影片觀后感范文
2.英語影片觀后感
3.影片觀后感
4.電影影片剪輯技巧
5.《天堂電影院》影片分析
6.編導制作常識 電影影片類型
7.編導學習必看的優秀的電影影片
8.編導電影作品分析及影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