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日期:2023-03-12 08:04:21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可見培養良好的語文習慣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特別是在小學階段,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學生受用終生。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呢?下面談談我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幾點看法和感受。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培養認真預習的習慣

所謂的預習就是指學生把老師要講授的功課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從實踐中我們可以發現自覺預習功課的孩子往往自身學習能力較強,學習也更主動,效率更高。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自覺的課前預習習慣,我首先對學生提出了符合學習實際的預習要求,然后,在課堂中檢測和落實。主要要求學生做好以下兩個環節:

1多讀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朗讀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里的“讀”不單單指朗讀,還包括了朗讀的各種形式如:大聲讀,輕聲讀,默讀等。通過朗讀形式的變化,既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幫助學生自己找出問題,提高聽課的目的性。所以,“讀”是預習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2多查

初讀到一篇新文章,學生往往會遇到一些不理解意思的生詞。這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動手,請工具書來幫忙。然后,把易錯的多字音詞,較難記憶的字、詞,在書上或者是預習本上標注出來。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字詞鼓勵學生結合上下文的意思幫助理解,自查自悟。

二、培養認真傾聽的習慣

傾聽,是指“把感官、感情和智力綜合起來,尋求其含義和理解的智力和情感過程”。一個人是否善于傾聽,不儀體現著他的道德修養水準,還關系到他能否與其他人建立一種正常和諧的人際關系。在語文教學中學會傾聽是十分重要的,它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呢?我認為應該主要抓住以下幾點:

1在詞語聽記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詞語聽寫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字詞的有效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在教師詞語聽寫的過程中會自然地集中注意力,這時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通過聽寫方式的變化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集中注意力,提高自身的傾聽能力。

2在課堂問答中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采取提問法或討論法進行閱讀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否能很好的傾聽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和同學的發言,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效果。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聽清教師所提問題,以及問題要求,不要盲目回答。要盡量教會學生抓住問題重點,再有針對性的回答。其次,應當要求學生除了聽清老師的問題外還應注意傾聽其它同學的發言,并進行總結、評價和補充。教學中,教師還應創設情境,精心設計所提問題等,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3在朗讀評價中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傾聽能力的培養能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語言的判斷分析能力和朗讀能力。通過有目的傾聽,能使學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另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對同學的朗讀進行自己的品評,這樣在思考和感悟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

三、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積極思考的習慣

聽講是學生在課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門。為什么同是一堂課,一個教學內容,可是學生的成績差異會如此明顯呢?在培養好的傾聽習慣之后,認真的聽講就是實踐的過程。雖然學生的成績受到基礎、興趣、對教師的態度等外在因素的一定影響。但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其實是學生是否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是否養成了這樣的習慣。那么如何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積極思考的習慣呢?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多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往往會遇到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開小差”等情況,通過研究和了解這多是因為學生認為學習過程過于枯燥,對所學內容沒有興趣造成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避免單一的教學方式,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情,形象、直觀的教學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在講到重點內容時,更應該提醒學生注意。使學生不自覺地養成注意聽課的習慣。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多觀察學生聽課的表情,如發現多數學生對所講內容表現淡漠,就應該及時調整講課的方式、方法。如果,有個別同學出現“開小差”的情況,應及時予以提醒。 2培養學生邊聽邊想的習慣

教學其實是師生的雙向互動過程,學生只有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與同學和老師互相交流才能有所收獲。因此,教師要用多種方法啟發、鼓勵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大膽的質疑,并對學生的回答及時予以肯定,從而幫助學生養成思考的興趣、習慣。如教學《將相和》一文時,我指導學生自選說、寫、讀、演等形式進入藺相如與廉頗的角色,理解他們當時的不同心態。學完“負荊請罪”這一內容后,我重點指導學生討“將相和”的基礎是什么?在學生激烈地討論發言后,我進一步點撥,使他們認識到:在一個集體里,學會相互諒解、不斤斤計較、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處處以集體利益為先,才能形成團結有力的整體,獲得更大的成功。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3培養學生邊聽邊記得習慣

現在大部分小學學生都沒有記筆記的習慣,其實,上課時隨時以筆記的形式記下老師所講的內容即便于課后復習又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教師要讓學生明白筆記的重要性,在聽課時要勤于記筆記。這點上教師可以已隨時抽查課堂筆記的形式,提醒他們應把課上聽到的重點內容隨手記錄到筆記本或是書上。只有做到耳到,手到,才能養成學習過程中聽寫同步的習慣。這不僅對現在,對今后的學習上也將是大有益處的。

四、培養閱讀的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就這點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創造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課堂上,教學情境的創設是引導學生進入課本角色,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最為直接的方法。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扮演文章中的不同角色,再配合一些多媒體教學手段,從視、聽多方面給學生感官刺激,營造一種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例如《火燒云》一文描繪了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時瞬息萬變的壯麗奇景。女作家蕭紅借助豐富的想象,把讀者帶入了美好的意境。學習這樣的課文,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分析文中美的形象、美的語言、美的意境,并讓多媒體進入課堂,在輕快的音樂聲中重現火燒云變幻莫測的奇觀。在體會大自然奇光異彩、千姿百態的同時,要讓學生明白,作者之所以敏銳地捕捉到了生活中這些稍縱即逝的鏡頭,是因為她具有豐富細膩的情感,心中充滿了對自然、對生活的摯愛。

2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后,因為課內閱讀時間有限,這時就需要課外閱讀,來擴大閱讀量,從而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課外閱讀不必像課內閱讀那樣,有規定的時間和內容,這種閱讀應當是在一種寬松自由的條件下進行的。教師可以從旁鼓勵和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課外閱讀的習慣一旦養成,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課內閱讀的效率,更可以讓學生受用一生。

3交給學生閱讀方法

閱讀的方法很多,有精讀、略讀、瀏覽、摘抄好詞佳句、寫讀書筆記等各種方法。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并掌握不同的閱讀方法并且能夠靈活運用。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漸漸掌握了這些方法,學會了怎樣讀書的同時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結和建議:

良好的學習習慣其實還包含了很多方面如:養成自習習慣、寫作習慣的培養、培養學生動筆習慣等等。但是,需要了解的是任何習慣都不可能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在后天一點一滴的積累當中逐漸養成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持之以恒,刻苦練習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這需要堅持不懈的意志力和精神。我們在培養小學學生學習習慣方面要從細節入手諸如:坐的姿勢,讀書的姿勢,回答問題聲音要響亮等。教師要從細節入手,自身方面也要做好堅持不懈,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知識奠定人生,習慣成就未來。”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作為教師的我們任重而道遠。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篇2]

一、應該注意培養兒童良好的聽、說、讀、寫的習慣 人們常說,好習慣是童年養成的。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兒童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對于語文教育而言,首先應該注意培養兒童良好的聽、說、讀、寫的習慣。聽,就是傾聽,細心地聽取。有些兒童不會傾聽,要么心猿意馬,要么毫無耐心。培養兒童傾聽的習慣,關鍵在于細心和耐心的聽。只有養成了傾聽的習慣,才能真正了解對方的思想和情感,才能傳達出與對方進行平等對話的信息,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

說,就是開口說話,良好的說話習慣包括想清楚再說、用普通話說、聲音響亮地說、完整連貫地說等要素。讀,就是讀書。讀書時,書本與眼睛應相距1尺左右,不僅要會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還要會默讀,邊讀邊思考,在書上作圈點批注,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才是良好的讀書習慣。寫,就是書寫。書寫的姿勢要正確,達到“三個一”(眼睛與紙面相距1尺,身體與課桌相距1拳,手指與筆尖相距1寸)的要求;書寫的態度要認真,達到清晰、整潔、美觀的要求。

二、要注意培養兒童質疑的習慣

質疑是中國傳統的閱讀教學經驗之談,古人認為,“讀書要有疑,從疑而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故學者非悟之難,而疑之難”。在新課程的背景下,質疑是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方法。在一般情況下,一堂閱讀課應經歷自讀—淺悟—質疑—精讀—深悟的教學過程。不然,一堂課學生都是按老師預設的進行,學生提不出問題,課堂上沒有思維的交鋒,這樣的課怎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呢?質疑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主要手段,質疑的前提是熟讀精思,沒有思考和勇氣,就不可能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在不斷的質疑和探究中,兒童的創新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得到提高。因此,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在對文本的理解中質疑,每堂課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質疑,使學生養成質疑的.習慣。

三、要培養兒童專心致志的習慣

學習中養成凝神靜思、專心致志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個學生必須具備的學習品質。心理學表明:一般人不可能高質量的同時做好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時做,必須使每件事的質量有所降低。古語云:“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專心致志的習慣包括兩個要點:一是致力于主攻方向不分神,在一個單位時間內緊緊圍繞主攻方向安排學習內容,其它一些與之不相關的事情都不去想,更不去做;二是上課全神貫注地聽講,做作業時聚精會神地思考,一切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能夠做到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有些兒童上課時易走神,作業時不能進入狀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有一點動靜就離開作業思路,然后又從頭開始集中注意力。這顯然是與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背道而馳的。

四、要培養兒童獨立思考的習慣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和思考是不可分割的。特別是獨立思考的習慣對批判地吸收前人的成果是非常重要的。愛因斯坦就是憑借“懷疑一切”的精神提出了劃時代的“光量子”概念,創立了相對論。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就要思考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使知識在頭腦中形成體系;就要及時向老師和同學請教不懂的問題;就要不“盡信書”,勇于探索,大膽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清

代著名畫家鄭板橋10歲時隨老師郊游,看見一女尸漂在河里。老師隨口吟詩一首:二八女多嬌,風吹落小橋。三魂隨浪轉,七魄泛波濤。小鄭在年齡、落水原因、三魂七魄是否看得見等方面提出了疑問,然后修改道:誰家女多嬌?何故落小橋?青絲隨浪轉,粉面泛波濤。老師連聲稱贊改得好。這種敢于獨立思考、敢于創造的精神,成了千古美談。

五、要培養兒童珍惜時間的習慣

誰都知道,人的一生最浪費不起的是時間。人最寶貴的是生命,而生命是由時間積累起來的,是一分鐘一分鐘積累起來的。如果一個人斤斤計較時間,努力擠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那么,他的人生肯定是成功的。但是在兒童的意識中,其時間觀念是不強的,必須經過一個培養和訓練的過程。可讓學生先做到“今日事,今日畢”,今天應該完成的任務絕不拖到明天。然后讓學生不斷地給自己規定進取目標——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指標,不完成指標、不達到目的絕不罷休。同時,還可用一些善于擠時間、善于利用不起眼的時間做出巨大成績的名人秩事來激勵學生。如漢代學者董遇本是一個農民,為了生計,他不得不整天做工或下地干活,但他利用“三余”(冬者歲之余,夜者晝之余,陰雨者時之余)的時間勤奮自學,終于成為一代學者。再如阿基米德利用洗澡的時間發現了浮力定律,愛因斯坦利用等朋友的半小時解決了一個數學難題,陳毅小時候利用煮飯的時間讀書

等。要讓學生真正明確“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擠,總還是有的”(魯迅語)的道理。

培養一種好的習慣并不容易,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和反復的實踐,直到成為一種自動化的行為。在一個好的習慣沒有養成之前,教師的提醒和示范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常常發現,在小學低年級的課堂上,老師還是比較注意學生良好的習慣培養,但到了高學段往往就不太關注了,這就可能使一些不良習慣重新抬頭而前功盡棄。比如不良的讀書寫字的習慣對兒童的身體特別是視力的影響是很大的,但我們到五、六年級的課堂上去看看,真正養成了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的兒童卻并不是大多數。因此,培養兒童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每個小學語文教師的永久性課題,要做到常提醒,常示范,講養成。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07-31

小學數學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05-06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05-05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案09-26

小學數學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07-12

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05-06

小學語文《培養良好的習慣》教學設計06-21

如何提高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慣05-06

論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