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典型材料
彝山為民解困一面旗—**彝族自治縣民政局工作紀實**彝族自治縣地處大理州中部點蒼山之西,全縣山多地廣人稀,共設3鎮6鄉1個社區,總人口100663人,總面積1957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占98.4%。縣境內災情頻繁,貧困面大,脫貧后復貧、返貧的現象突出,使民政工作顯得亦為重要。 近年來,**縣密切聯系縣情,高度重視民政工作,把民政工作列為縣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常抓不懈,使整個民政工作始終貫穿以民為本,縣民政局則把為民服務、為民解困、為民擔憂作為己任,在實際工作中縣民政干部總是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做群眾之所需,真正成了廣大困難群眾及弱勢群體的“后家”。幾年來,**縣在加快發展中總是出現一種好現象,哪里有災情哪里就有縣里的民政干部、哪里有困難群眾哪里就有縣里的民政干部、哪里群眾熱點難點突出哪里就有縣里的民政干部,在漾濞彝家山鄉村村寨寨群眾最熟悉的干部是民政干部、在當地廣大干部群眾中耳熟能詳的事是民政工作。“一枝一葉總關情,點點滴滴為民忙。”**縣民政工作在全縣脫貧致富、共建平安和諧社會和“三個文明”建設活動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經濟社會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哪怪,彝縣廣大干部群眾把縣民政局贊譽為是飄揚在彝家山鄉上為民解困一面旗。民政工作成了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 多年來,**縣始終把民政工作作為縣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常抓不懈、作為建設和諧平安社會和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來高度重視,成立了由縣委政府分管領導分別任組長、副組長,民政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民政系統及財政、扶貧等部門領導為主要成員單位的民政工作領導組,加強對民政工作的領導和督查。鄉村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班子,形成了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責任單位具體抓的工作網絡。在實際工作中總是把民政工作同全縣的經濟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不斷完善各級民政工作目標責任制,實行一級對一級,層層簽定民政工作責任書,使全縣的民政工作做到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并把民政工作作為考核各級干部的主要內容之一,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的加快發展。 與此同時,**縣在強化民政工作中不斷加大民政事業經費的投入,做到各項民政事業經費超額預算,及時撥付到位,嚴格實行專款專用,確保了民政的正常開展。 救災救濟工作日常化 救災工作是民政工作的主線,它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生活、生產的安危冷暖之大事,關系到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漾濞縣民政局針對縣境內每年都有低溫、干旱、洪澇、風雹、泥石流滑坡、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的實際,為了能夠做到快速反應,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救災預案,健全值班制度,使救災工作形成了日常化。 每當災情發生,在漾濞縣民政局里“災情就是命令”,這里的干部職工多年來已經養成了一種好習慣,只要獲悉縣境內發生災情,不管在什么地方,民政系統的干部職工都能夠做到三個第一,即第一時間趕赴災害現場;第一時間上報災情;第一時間將救災物資運抵災區。并能夠做到有條不紊地緊急轉移安置災民,組織調運救災物資,組織災民開展災后恢復重建生產工作。 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來,漾濞縣因災民房倒損1500間,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9000萬元,民政局先后投入救災資金達700萬元,累計救助災民3.6萬人次,接收各類救災衣被30萬件,較好地解決了災民吃、穿、注醫等方面的困難,確保了災區的社會穩定和災后重建恢復工作。 社會救濟工作是民政工作的主體之一,多年來,漾濞縣民政局結合縣情,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做到了,一是以做好春荒、春荒后期、冬令群眾生活安排為主線,妥善安排好全縣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問題;二是認真開展定期農村特困戶調查活動,根據調查結果,進行對癥救濟幫困。如,日前漾濞縣民政局再次對全縣農村特困戶進行了摸底調查,進一步澄清了全縣農村特困戶底子。據調查結果顯示,全縣農村特困戶共有3064戶10239人,其中無勞動能力、無經濟來源、無法定贍養人的“三無”人員有440人,因病致貧的有3762人,因缺乏勞動力致貧的有4998人,因災致貧的有869人等,并建立了農村特困戶臺帳,為今后開展農村貧特困戶實施救助提供了依據;三是切實做好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工作,針對流浪乞討人員現實情況,實施救助活動;四是努力做好農村醫療救助工作及其他救助活動。 有關數據顯示,近幾年來,漾濞縣民政局進行農村醫療救助工作,先后投入農村醫療救助專項資金69萬元,使600多名特困群眾不同程度地享受到了農村醫療救助,有3名精神病患者長期在州精神病院接受治療,并制定了《漾濞彝族自治縣農村醫療救助方案》,較好地解決了特困群眾醫療費用個人負擔過重等問題;進行五保供養工作,目前,還有供養五保對象280人、分散供養249人,與此同時,已建成敬老院3所、床位84張,確保供養工作的圓滿落實;進行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工作,幾年來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040人次,投入救助資金12萬元,有力促進了社會的穩定;積極實施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備災合作項目,幾年來先后投入資金11.4萬元,極大地提高了婦女、兒童防災備災的能力。 精心打造“低保民心工程” 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廣大城鄉居民最受關注的民政工作之一,因此,**縣民政局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強化規范化管理,增強實施過程的透明度,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把城鄉居民低保精心打造成了一個民心工程,讓廣大人民群眾滿意。 漾濞縣在實施低保過程中,以張榜公示為重點,堅持低保群眾監督制度,一是公開低保政策。在縣鄉村民政辦公地點,做到低保政策上墻,讓廣大群眾了解和知道,讓群眾掌握政策;二是公開審批過程和審批結果。對新增或調整對象實行三次公示的制度,將審批過程和結果公布于眾,讓群眾了解審批管理機關是如何審批的,以及審批結果怎樣;三是長期公示續保對象,隨時接受群眾監督,打造陽光低保,讓群眾放心;四是公示舉報單位和舉報電話、群眾要反映、要舉報、要知道通過什么途徑,打什么電話等。 在不斷強化低保規范管理中,**縣民政局根據實際,以制度建設為重點,堅持低保動態管理制度。即一是建立低保戶檔案管理制度,實行一戶一檔,并按規定歸檔;二是建立低保對象分類管理制度,將低保對象分為長期保障對象,相對穩定的保障對象、不穩定的保障對象三類,按照分類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動態管理方式,即第一類對象,一年入戶審核一次,第二類對象,半年入戶審核一次,第三類對象為重點核查對象,每個季度入戶審核一次;三是實行續保對象登記制度,即低保對象每月在領取低保金之前,必須到所在地加蓋“低保管理專用章”,接受所在地的管理等。 比如,在發放低保補助金的方式上,山區鄉實行由鄉鎮民政助理員發放,城區由縣郵局發放,管理方面采取專戶管理,專款專用,按季審批,按月發放,全面實行張榜公布,使低保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做到對象有進有出,標準有升有降,實現城鄉居民低保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管理,為維護全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有關數據反映,漾濞縣2002年至2004年,兩次提高低保標準,不斷增加財政投入。全縣保障人數已從2000年的412人增加到2009年2106人,年發放保障金從2000年的16.6萬元增加到2009年的166.9萬元。 低保制度的實施有力地保障了城鄉貧困群體的基本生活,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創造了條件,在維護城市社會穩定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常規工作實現超常化 近年來,**縣民政工作出現一個喜人的局面,即重點工作有創新有突破,常規工作實現超常化。 優撫安置工作成效顯著。近年,全縣雙擁優撫政策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優撫資金投入逐步加大,共支出撫恤事業經費115萬元,并廣泛開展“愛心獻功臣行動”,籌集資金達3.6萬元,幫助61戶重點優撫對象解決了生活、住房和醫療等困難問題。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積極對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進行改革,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拓寬安置渠道,實行“雙考”安置、扶持就業與鼓勵自謀職業相結合的辦法,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安置政策,加強了就業培訓和服務,有效地緩解了“安置難”的問題。截止目前,先后接收安置退役士兵265人,其中符合安置條件的51人,自謀職業人數18人,2003年至2009年連續三年在全州率先完成了退役士兵接收安置任務,并獲一等獎,切實維護了退役士兵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 基層政權建設穩步推進。2000年6月至9月,全縣進行了農村村級體制改革和城市社區建設,依法選舉產生了65個村民委員會和一個社區居委會兩委班子,從根本上改變了村級管理體制和村干部任用機制。五年來,正確指導村居委會開展好各項工作,不強化基層政權建設,取得了明顯效果,2003年至2009年,對全縣65個村民委員會辦公用房進行新改、擴建,其中新建28個、改建34個、擴建3個,總建筑面積達5580平方米,共計總投資390萬元,其中州補助132萬元,縣、鄉、村自籌258萬元。對65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分別補助1萬元,用于零星修繕和綠化建設。2009年,新建的22個村委會辦公用房已全面完工,并順利通過州、縣驗收。2009年,按照“有利于城鎮合理布局、有利于增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有利于減輕農民負擔”的原則,進一步搞好調查、論證工作,充分發揮民政部門的職能作用,為縣委、政府實施鄉鎮撤并工作起好參謀助手作用,并積極主動做好有關材料的起草和報批工作,按時、按質完成州下達撤減2個鄉鎮的任務。 老齡工作有特色。一是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養老的傳統美德;二是在敬老節期間,對全縣百歲老人和敬老院五保老人進行慰問;三是定期對全縣60歲以上的老齡人全面進行了身體健康檢查,先后支出資金8多萬元;四是先后為523名老人辦理了高齡老人優待證;五是抓好敬老、愛老、助老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推動老齡事業的發展。 各項社會事務工作成果豐。一是嚴格執行《婚姻法》、《婚姻登記條例》,做到執法文明、行為規范,婚姻登記合格率達100%。五年來共辦理結婚登記4129對,離婚登記200對,在辦理結婚登記中,未出現搭車收費現象;二是開展“明天計劃”工作,組織全縣28名殘疾兒童到州醫院體檢,并對3名兒童進行手術;三是依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民辦非企業登記管理條例》規定,共登記社會團體10個,農村專業經濟協會6個,并進行年檢;四是實施好“陽光工程”,對全縣123名白內障患者的康復手術實施救助。 抓行風建設增強為民解困意識 為了不斷增強全縣民政干部為民解困、為民服務意識,**縣民政局結合部門實際,在全縣民政系統大力加強行業作風建設,認真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樹立了勤政為民的良好形象,在近幾年來的民主評議行風活動中,漾濞縣政局連續被被評為縣級機關“行風建設先進單位”。在全縣民政系統樹民政新風,為民解困,為民服務,讓群眾滿意成了風氣。 **縣在全縣民政干部中創造性地開展行風建設,有力地推動了民政工作的開展。即一是把行風建設與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結合起來,努力提高全體黨員干部的整體素質。通過學習教育活動,有效地糾正和防止了民政干部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增細了全縣民政干部的工作責任心和使命感;二是把行風建設與黨風廉政建設結合起來,努力樹立勤政廉潔的良好形象。通過學習教育活動,全縣無論是救災糧款的發放、撫恤定補經費的使用,還是其他專項資金的管理,都做到了專款專用,急款急用,沒有出現任何違反紀律規定、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三是把行風建設與爭創文明機關、文明股室、文明標兵活動結合起來,切實發揮表率作用。通過開展教育活動,激發了廣大干部職工爭先創優的積極性,改善了服務環境,促進了工作開展,發揮了表率作用,樹立了良好民政干部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