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河》讀書筆記怎么寫 《白馬河》讀書筆記圖片

《白馬河》讀書筆記怎么寫 《白馬河》讀書筆記圖片

日期:2023-03-10 03:35:35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白馬河》讀書筆記  一  家軍的小說,多圍繞那個叫白馬河的地方展開。  初讀家軍的長篇小說《白馬河》,我從字里行間充分感覺到了他的文筆閑雅和故事唯美,有散文的感覺,形

《白馬河》讀書筆記

  一

《白馬河》讀書筆記

  家軍的小說,多圍繞那個叫白馬河的地方展開。

  初讀家軍的長篇小說《白馬河》,我從字里行間充分感覺到了他的文筆閑雅和故事唯美,有散文的感覺,形散而神不散。可是,當我隨著他一起踏進白馬河這塊黃色而又豐腴的土地時,立刻產生了似曾相識的審美感覺。那九曲十八彎的白馬河,一望無際的綠色長堤,古樸新奇的小鄉村,樸實憨厚的村民,古老原始的風俗,在《白馬河》中已被家軍濃墨重彩般地描繪出來了,他用全部的心力和情感繪就了這幅樸拙渾厚、神秘雄奇的白馬河風情畫。

  故土故人,鄉音鄉韻,帶著濃郁的地方風情。掌故風物的細膩描寫,方言俚語的運用,鄉間人物的形象塑造,是《白馬河》的特色。

  故,《白馬河》亦雅亦俗的語言,匠心獨具的構思,頗為耐讀。它的藝術價值就在于它對鄉土的更為本真的發現。家軍以一個鄉土游子那獨具的眼光,在小說中還原了細致綿長的鄉村血脈,繪制出當代新鄉村的精神版圖,讓讀者看到這個與世界并非隔絕的鄉村,也有屬于自己的時間、歷史、夢想與操守。

  事實上,不惟家軍的鄉土世界如此。他出生在鄉村,然而自幼年起,就被父母帶在身邊,生活在部隊的機關大院。在大院里,他穿著母親縫紉的農家衣,是個地地道道的鄉下后生。回到鄉下,小伙伴們卻認為他是來自大地方的“城里人”,敬而遠之。長大后,不城不鄉,不軍不民,不知不覺的,家軍就活成了“四不像”。這種現狀,需要用文體來表達,而“四不像”的小說,正是絕配。

  游走在城鄉之間,作為城鄉的邊緣人,家軍在欣喜的見證著這個社會進步的同時,又悲傷地目睹著老鄉情和老鄉人的消失……

  這種心情,很私密,很微妙。

  二

  家軍的小說,絕不是人云亦云式的,他也不刻意去追逐時髦題材,而是把自己創作的根深深扎在肥沃的土壤中,扎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他熟悉農村,熟悉農民,對人性的把握,對農民心靈的描寫有身臨其境、入木三分的感覺。

  在家軍的鄉土世界中,情愛和權力是他的兩大核心構成,而這也正可看成是他眼里的鄉土現實。《白馬河》講述的雖然是鄉村普通故事,但男人女人與愛情仍然占據了文本的中心,猶如《紅與黑》中的于連,文本中謝文才的崛起或日后發跡,同樣離不開各色女性的獻身與愛情,其間阮彤紅與張翠娥,猶如德?雷莫爾夫人與馬蒂爾德,這兩個出身鄉村的女人,用她們的虛實難辨、眩人眼目的虛榮與愛情,最終造就了一個鄉土中國版的“于連?索雷爾”。

  這樣來看家軍的鄉土世界,就有了不同于以魯迅和沈從文為代表的兩端想象——停滯和靜美——之外的鄉土景觀,這一景觀很容易讓人想起當代作家劉震云的“故鄉系列”小說(《故鄉而和花朵》《故鄉相處流傳》《故鄉天下黃花》)——劉震云的鄉上往往是權力、金錢和情愛競逐的名利場象征,其隱喻性大于寫實性,他的鄉土并不真實。

  相反,雖然《白馬河》以一男五女的感情糾葛作為故事主線,但這部洋洋灑灑的長篇力作卻絕不僅僅事關情愛,在謝文才與阮彤紅、張翠娥、賈秀芬、春榴榴、楊秋月繁復錯亂的情感糾葛之側,家軍用他的精心構思,似乎在不經意間引出一樁樁、一件件現代鄉土世界中的人事紛擾,在簡樸卻不簡單的情節之中,內在地交織了多種相互沖突的文化、社會因素與線索。

  于是,鄉土社會的倫理、人情、生活方式,現代鄉村在面對現代性沖擊之時的因循與自守,猶如一幅畫卷,徐徐在讀者眼前舒展開來。

  三

  故鄉之水,流淌不盡;春去秋來,情思無處不在。

  很多的本土小說家們枕著家鄉的河流,盡情地汲取小說所需要的文化養分,從容展現出那片熟悉而美麗的心中桃源,讓小說流蕩出一種波瀾壯闊的史詩感。因為貼得近,所以容易下筆,故能縱深化、細節化。

  然而,過多地依賴本土風情來支撐小說的情節發展,有時也容易喪失小說的虛構性,而陷入散文的真實性的囹圄。

  如此耽于對故鄉的描寫,并不為家軍所獨有,其背后一直有著深淵的文學傳統的支撐。白馬河小說創作的歷史里,隱隱站著的那就是孫犁先生。孫犁從小生活在冀中平原,對故鄉筆下的風物愛之深切,因此小說中總能處處見到白洋淀和那方土地上的人情。

  作為荷花淀派鄉土文學的開創者,孫犁先生無疑影響了冀中的文學,幾乎每一個冀中本土作家都會受到孫犁先生入骨的影響。他將散文化的敘事方式形諸于小說之中,構成了輕情節的寫作風格,盡管這在當時頗受爭議,卻還是成為本土小說家們追隨不忘的范本。

  孫犁先生獨創性的.中國化的小說之道,難能可貴,卻讓本土小說家在學習過程中丟了西方小說的興趣,使小說的質地偏于輕盈,失掉哲思性和沉重感。

  家軍的《白馬河》無疑是一次對鄉土文化的再接受與新審視,也可以說是對故鄉的一次回望。《白馬河》無疑是家軍自己的《邊城》,無論思想、語言、寫作方法還是情節舒展方式,似乎都濡染著《邊城》的氣息。

  四

  人是需要有些精神的。

  家軍在《白馬河》中雖然熱衷于他對民俗文化的發現,但進入到具體人物和情節時,他的筆墨仍然會落到人的精神世界上。比如謝世人與杜梅英的新婚之夜,有這樣一個細節;心跳歸心跳。夜,還是來了。害羞加無知,坐在大炕上的杜梅英羞答答地一言不發,她靜靜等待著謝世人的主動,這樣她好半推半就。外面偷聽窗根兒的后生們屏氣凝神,諦聽著新人們的動靜。

  新房內的謝世人遛狗般轉著身子,不時偷眼瞟著杜梅英。眼瞅快后半夜了,他使勁兒咽了幾口唾沫,心說去他娘的吧。他鼓足勇氣接近了杜梅英,聲音顫微微地說,那個啥?梅英,你家的公豬配母豬了不?

  嘩……

  窗根兒下聽宿兒的嘎后生們哄笑一片。

  謝世人悄悄推開窗子,手一揚,一盆水潑了出去,嘎后生們笑嚷著都跑開了。自此,“你家公豬配母豬了”不就成了村人們說笑謝世人的由頭。這固然是一個可笑的行為,但從這里又反襯出謝世人善良的本性和對杜梅英赤誠的愛。

  五

  文明與鄉土的沖突,其本質是人性的沖突,也是鄉土文學無法回避的時代主題。而鄉土小說所著力表現出的“鄉愁”,表現出文化鄉土的“尋根”情結,這也是一個作家追尋的精神家園。

  家軍是一位對故鄉充滿愛意的作家,盡管他在寫作中對現實的問題毫不掩飾,也對丑惡和落后不乏批判,但他的批判最終是為了彰顯美好。《白馬河》同樣也是如此。在《白馬河》里,你會不斷地感受到傳統與現實的沖突。

  從家軍小說的語言來看,表面相當樸實,他幾乎很少有修辭手法等技巧的參與,但處處暗藏玄機,字里行間潛藏著奇思妙想,往往能夠平中見奇,給人幽默詼諧、風趣新穎、忍俊不禁之感。尤其在小說章節結尾的處理上,要么讓人讀到出乎意外的結局,要么留下耐人回味的懸念,讓讀者在思索中明白作者要表達的主旨,不僅心領神會,而且余味無窮。

  盡管家軍一如既往地以滿腔的熱情期待著筆下的鄉村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他以積極的姿態去描寫村人們為改變現狀而作的種種努力,但他仍懷著濃厚的擔憂,他擔憂在這種改變現狀的過程中村人們會丟失自己的魂。

  這個魂有時候就藏在民俗文化和傳統習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