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庭家教家風的理解 對于家教家風的觀點

對家庭家教家風的理解 對于家教家風的觀點

日期:2023-03-09 20:27:04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對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精選13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

對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精選13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對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對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精選13篇)

  對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 篇1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范、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歷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說,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各級領導干部尤其要帶頭搞好家風建設,帶頭教育好子女。人們習慣于上行下效,領導干部的好家風會對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家庭建設影響著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對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 篇2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精神道德的沉淀,是世代傳承、經久不息的文化品格。家風純正,社會風氣才能積極向上。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要把做合格黨員的要求融入家庭文化建設,推動黨員干部自覺立好家規、正好家風、處好家事、管好家人,涵養優良家風,促進黨風政風。

  重表率,做清澈家風的“領跑者”。黨員干部正家風,首先就是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時時處處為家人做表率。要充分認識家風和黨風、政風、民風的緊密聯系,樹信念、強黨性,培養高尚情操,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俗話說,身教重于言傳,只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行得正、坐得端,常懷敬畏自省之心,帶頭遵紀守法、勤政愛民,表里如一地踐行黨員干部應遵循的要求和準則,甘于吃苦、樂于奉獻、勇于擔當,以優秀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人格魅力贏得家人尊敬、信賴和支持,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帶動家庭成員,引領清澈家風。

  重規矩,做嚴實家風的“定立者”。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個家庭為人做事的規矩。黨員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黨員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家風正方能作風正,建設嚴實家風,是黨員干部的職責和使命。要在清正家風上下實在功夫,管好家里的人,立好家中的“法”,對家人嚴格要求,防微杜漸,做到從嚴治家、公私分明、公權為民。與家庭成員共同討論制定家規家訓,引導教育家人牢記黨紀國法,提高認識水平,明辨是非曲直,抵制歪風邪氣,在相互關懷、相互監督、相互提醒中逐步形成風清氣正、從嚴從實的良好家風。

  重傳統,做敦厚家風的“繼承者”。中華民族歷史燦爛悠久,有著千百年重視家風的傳統,孕育了許許多多至今依然影響深遠的優秀品質和良好家風。從古到今,歷代先賢、名人大家大都十分看重家風家訓,忠義并舉、勤儉治家、謙誠禮讓、敬老孝親等,這些家風家訓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蘊含著深厚的文化營養,歷久彌新,被代代人稱頌和弘揚。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等當代共產黨員的先進典型,也用他們鞠躬盡瘁、一心為民的情懷和艱苦奮斗的作風,為后人留下了動人家風和磅礴的精神力量,黨員干部要傳承這些好家風,用家風教育和感染每一位家庭成員。

  重納新,做新型家風的“開創者”。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當前傳統的家庭文化受到各種新變化的沖擊,家風的影響力正在逐漸弱化,然而面對新問題、新情況層出不窮的現實,在當今“小家庭時代”,重拾家風尤為重要。“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黨員干部要帶頭開創新型家風,與時俱進,吐故納新,剝離落后保守,倡導開放多元,將傳統家風融入時代精神內涵。只有每個家庭都散發出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社會才能文明進步、和諧發展。

  對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 篇3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也是一個家庭幸福美滿、萬事興旺,社會穩定和諧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部分。良好的家風是祖祖輩輩、子子孫孫一代又一代人的勤勤懇懇、恪守組訓傳承下來的道德風貌和審美風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小小”家風,作用巨大,言傳身教、樹立良好家風是黨員干部應當擔負起的責任和義務。

  做好“領頭羊”,以身作則,當好表率者。“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黨員干部既是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的“領頭羊”,也是推進社會和諧風氣的“領頭雁”,應當自覺以身作則,嚴于律己,以良好家風作為作風表率。堅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頭腦清醒,堅定立場;牢記初心使命,在大風大浪中不斷拼搏,奮勇向前;奮勇擔當責任,在困難挫折面前敢于沖鋒在前,守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廣大黨員干部要從自身做起,修身律己,內外一致,主動為子女、家人樹立起遵紀守法、艱苦奮斗、愛國奉獻、自食其力的良好家風習氣,立起一面優良家風的旗幟,從一面小小“家風旗”做起,到巍巍的“國風譜”形成,讓良好家風在中華大地蓬勃生長。

  做好“持規者”,嚴立家規,當好建設者。“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社會穩定、國家富有、人民幸福的國家一定離不開完善的法治、優良的國風,一個家道興盛、和順美滿的家庭也離不開良好的家風、嚴格的家規。黨員干部作為優良家風建設的“持規者”,應重視家教,加強對家人的責任教育,重視家人道德觀念、家庭美德,更要重視家人的權力觀、利益觀。要嚴立家規,制定有利于促進家庭和諧、弘揚社會傳統美德以及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家規家訓,約束家人和自己的行為舉止、言談,為建設良好的家風國風貢獻力量。要嚴以持家,加強子女教育、培養子女良好品質,及時糾正子女在成長過程中不好的行為習慣,時時耳提面命,從嚴治家,只有做好一個小家家風的“持規者”,才能當好一個大國國風的建設者。

  做好“傳經人”,繼承創新,當好傳承者。薪旺萬代家業隆,火留子孫沐春風。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在家風建設上,黨員干部不僅要做“領頭羊”“持規者”,更要做“傳經人”“傳薪者”。在家風建設的過程中,要注重優良家風、優秀家訓的繼承與創新,積極借鑒吸取優秀文化、社會傳統家風中營養元素。將《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優良的家風、舊訓融入家風建設中,將黨的優良作風,老一輩革命家奮力拼搏、迎難而上、敢于犧牲的精神傳承下來,將共產黨人甘于奉獻、大公無私的精神傳承下來,讓古人舊訓、愛國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家風既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每一個小家庭做好優良家風的傳承者,社會就能充盈著慢慢的“正能量”。

  對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 篇4

  說起家風,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生活靠自己。這感受的由來還要從父輩們的事情說起。

  我爸爸兄弟三個。由于家庭貧窮,我爸老大,必須回農村老家照顧弟弟們上學,放棄了在南海艦隊留員(當年全軍只有一個名額)。我的叔叔們比較爭氣,都考學出去了,大叔在濰坊電廠,小叔在河口區政府。叔叔們參加工作后,條件都逐漸的好了起來,可是家里從來不給他們添麻煩,要求不做違背原則上的事情,家風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形成了。

  小時候,家里種蘋果園,叔叔想通過單位給幫忙處理一些蘋果,爸爸每次都是拒絕了。因為他的原則是——違背原則的事不要做,掙錢要賺踏實錢。

  后來,我和我哥逐漸長大,一直沒有享受到"有關系"的好處。我大叔當時在濰坊電廠電校當校長,上完電校即可安排在電廠上班。能有到電廠上班的機會在那時別人都很羨慕,說我家以后孩子上班沒有問題了,但是我爸不讓我們去,說別人誰去不管,你們就是不能去,要好好的學習,靠自己的努力去生活。

  在此后的幾年里,我度過了艱難的求學之路。參加工作以后,我起初也想通過長輩的關系,能夠給找個好點的工作,但是被叔叔拒絕了,自己出去闖蕩吧,不然早晚就吃虧的。

  當時我還非常的生氣,很羨慕別人的親戚朋友給找的"捷徑",感覺比別人高人一頭樣子,特別是在我們村里也有個在電廠上班的同姓叔叔,給老家兄弟們又是找工作,又是幫忙做生意什么的。就在前年的時候,那個同姓的叔(正處級干部)被檢察院帶走了。這時才深刻的體會到,父輩們堅持不照顧、不走捷徑,而是給予最大的支持和幫助,方乃順利走好人生之路。

  對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 篇5

  弘揚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是我們每一個家庭的責任擔當,更是我們黨員干部的責任擔當。黨員干部樹立良好家風,要以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操,給家人一個榜樣。

  在湖南省永興縣,至今流傳著大將黃克誠的家風故事。說黃老奔走革命,40多歲才有了孩子,舐犢情深較之常人更甚,但是他對子女要求卻十分嚴格,曾給子女們立過許多家規:“你們要學革命,不要學世故。千萬不可不學革命,卻把世故學會了。”“你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奮斗成才,不要靠我的什么關系、后門,我黃克誠是沒有什么后門可走的。”“小汽車是國家配給我辦公用的,不能私用。”

  何謂家風?《辭海》中解釋:“家風,猶門風。指一家的傳統作風、風尚。”我國是一個有著50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崇尚操守廉潔之風。在豐富的傳統文化中有許多關于治家的經典語言,如“上梁不正下梁歪”“撒什么種子開什么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恕,鄉乃睦。”等等,講的都是家風對一個人的影響。由此看來,良好的家風,猶如一棵小樹成長時所需的空氣、土壤、陽光、水分,只有這些具備時,小樹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才能成為棟梁之材。

  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有什么樣的做人態度和做事方法,作為黨員領導干部來說,家風還連著作風,影響著黨風、政風。家風正則作風優、黨風清、政風淳,家風不正,就容易滋生腐敗。縱觀領導干部貪腐的案例,大多數背后都是家風不好,妻子兒女品德不端,有人將會利用家庭的弱點作為攻擊的突破口,如向黨員干部家人行賄,拽其邁入貪腐之門,走上貪腐之路。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講的就是一個人把家庭經營好了,才能把國家治理好,社會才會和諧,天下才會太平。作為黨員干部,只有樹立良好的家風,才能樹立純潔的黨風、政風,才能抒寫親民愛民的奉獻篇章。黨員干部樹立良好家風,要常修家風之課。

  一方面要言行一致,做好子女的榜樣。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在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作為黨的`領導干部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家人的榜樣,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經常自警、自醒、自律,作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表率,做到家里家外一個樣,要“立言立行”,做好子女的榜樣。

  另一方面要從嚴治家,在親情中升華。家事不是小事,“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對領導干部來說,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應注意抓好家風,對自己的配偶子女,經常進行政治思想與理想信念教育,一旦發現有不好的苗頭出現時,要及時制止,給予批評指正,如果家人確實出現了違背黨紀國法的情況時,決不包庇袒護,在生活、工作中,時時處處,帶頭樹立好榜樣。

  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親屬樹立正確價值觀,也才能端正家風,建設新時代的家風文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

  對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 篇6

  家是濃縮的國,國是放大的家。那么,家風是什么,我理解的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傳統風尚,是一種特色文化的傳承。可以說,良好的家風,是家庭建設的核心,燭照著每一名家庭成員的心靈世界,成為每個人的精神源泉。家庭是精神成長的沃土,家國情懷的邏輯起點在于家風的涵養、家教的養成。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為基礎,以治國平天下為旨歸,把遠大理想與個人抱負、家國情懷與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傳承家風和家教的本分。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撰寫《訓儉示康》家訓,教育兒子及后代繼承發揚儉樸家風,永不奢侈腐化。“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是明朝朱柏廬的治家格言。被傳為佳話的“六尺巷”故事,時任禮部尚書的張英“讓他三尺”,拓展的不惟街巷之寬與道德之厚,還開化奉揚了煦暖人心的佳美嘉善之家風、民風、社風。

  家風建設修身為先。打鐵還需自身硬,完善個人修養,是社會道德規范的延續,也是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傳承。修身一方面是提高個人道德素質,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另一方面,作為領導干部要懂得知足,提高自身政治警覺性和政治鑒別力。魏征說:“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領導干部應將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的思想深深烙入腦海,淡化個人得失,在為民務實中實現個人的價值。對領導干部而言,家風更是關系到作風能否端正、廉潔能否守住。好的家風能為廉潔奉公提供精神支撐。反之亦然,家風不正、家教不嚴,相互影響、惡性循環,最終會突破法治的底線、走向腐敗的深淵。近年來,出現的“大老虎”及家庭式腐敗現象的出現,莫不緣于此。

  家風建設重在傳承。中國傳統教育講究言傳身教,教育不僅是文化知識的傳播,還是道德修養的映射。在家風建設上,古語說,母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優秀的個人修養是可以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和為人處世感染下一代的。

  對領導干部而言,家風是砥礪品行、干事創業不可或缺的精神指針。成長于克勤克儉、崇儉抑奢的家風環境,自會多一份厲行。

  對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 篇7

  這讓我想起我從小所受的家教。我小的時候,家教是誠實,不說謊話,不是自己的東西絕不能拿。再就是艱苦樸素勤撿節約。

  記得剛上小學一年級時,班里的一位小男生送給我一把小剪刀,我十分喜愛,回家后就用小剪刀剪紙花玩。父親看到了問:“是誰的小剪刀?”“是同學的。”“怎么拿同學的東西?”“是同學送給我的。”“明天還給同學。”那把小剪刀我實在是喜歡,以至于還給同學后還一直想念,直到今天還記得不是自己的東西再喜歡也不能要。

  父母親的艱苦樸素勤撿節約是一貫的。“光盤行動”在我們家是長期實行的:“來來,一人分一點就吃完了。”父母親常這樣對我們說。到后來,我說:“不想吃就不吃吧,多吃一口再減肥,還不如現在浪費一點好。”父母親說不過我,不要求我吃多余的飯菜,但他們是絕對不會倒掉剩飯剩菜的,以至于我們家有了“寶菜”之說。就是那種做得不好吃,一次又一次出現在桌子上的菜,被我們戲稱為“寶菜”。

  媽媽常說要節約,我常常勸她說要花錢,“錢是紙,用紙去換回你喜歡的東西多好啊”。母親說:“不節約哪里有啊?”我說:“不掙才沒有啊,你再節約,能有多少?”母親說不過我,但她一如繼往地節約,沒有用的紙盒、塑料袋、舊布都會被她整齊地收藏……買東西依然是買最便宜的。這是她要傳給我的家風,但我并不想好好傳承下去。我教給女兒的是要學會生存,靠自己的努力過上好的生活,要會掙錢,也要會花錢,但不要虛榮地攀比,要買物有所值的好東西。不必節約,但絕對不能浪費!

  家風家教更重要的是父母親用自己的行動給孩子樹立榜樣。有什么樣的父母親就有什么樣的孩子,隨著社會的進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給孩子留下的家風家教,這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好的傳統觀念他們也會一代代傳承下去的。雖然像我,對父母親傳承給我的“艱苦樸素勤撿節約”做了一些修改,難道不是更好嗎?沒有什么東西是一成不變的,但變一定要變得更好,不能忘了根本。

  對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 篇8

  孟子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成語辭典中也有“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的詞條,這就是說,做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當官為人更要遵守道德規范,做到守住底線,不踏紅線,不碰高壓線,做一個為民務實清廉、領導滿意、百姓擁戴的好官。

  作為本人及其家屬,一個是部門主要負責人,一個是單位副職干部,多年來,約定俗成夫妻共同遵守的家規,家風,就是:清白做人,踏實干事,不謀權私,不留話柄。

  我認為,正家風、立家規不是形式,不是做表面文章,重在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帶頭為家為人樹立清白做人,踏實干事,不謀私利,敬畏紀律的榜樣。到民政局工作五年多,局里的招投標事項,我沒干預過一次,也沒背地里讓親友同事參與過一次,都是由局物品采購及工程論證領導小組進行陽光操作。優撫安置,調殘評殘、城鄉低保工作中,沒為一個不符合條件的對象打過招呼、發過話。

  我認為立家規、正家風還是一種責任擔當。如果能夠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管好家屬、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尤其重要,但要管好,必須有責任擔當意識。

  我們家好的家風、家規,將繼續保持下去,它雖然沒有寫在紙上,也沒有貼在墻上,但每時每刻都會在我們夫妻及家人的心里出現,做到天天常思已過,日日警鐘長鳴,爭做一個家規好、家風正、民政干部。

  對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 篇9

  假如一個家里沒有了規矩,只有溺愛和包庇,那還能成為一個家嗎?家庭是一株枝繁葉茂,頂天立地的蒼天大樹,萬一,他被人砍了,倒了。這是誰造成的?那只有我們自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溺愛,爸爸媽媽沒有了那般威嚴,而我們則個個變得蠻橫無理了。家的大樹倒了,家人們后悔了,懊惱了,可回頭來,都變的后悔莫及。

  家風,我認為是家里人的一種行為,是好是壞。我認為我家的家風是熱情,爽快和執著,因為家中的每個成員都十分熱情好客,遇到困難不退縮,說到做到,很少食言。

  如果每個人都官官相護,隱藏事切,我認為就要使用殺手锏了。如果每個人都坦誠相待,大公無私,我認為規則沒有必要了。家訓,該用的時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該時千萬不要用,否則會鑄成大錯。

  家,給人以溫暖。它是人們的唯一定所,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矩。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我第一次碰到這個詞偶爾一次看電視中,碰到了這個許久為聽過的新詞——“家風”。這個詞是在新聞聯播里播出的,他們派出的記者,到街頭巷尾,隨機提問路人,“什么是家風?什么是家訓?”路人回答的答案更是各不相同。

  家教,我認為是家人的素質,是深是淺。家人如果不學習,將不會學到知識,學不會文明以及禮貌待人。教育,是所有中國父母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從小我的媽媽就跟我說,我們做事要認真對待,知錯就改,還要有志氣。長大到了學校里,老師跟我們是做人要分清黑白,踏踏實實,孝敬父母。將來,會是社會教育我們堅持不懈,聽黨指揮。我們要學的太多了,但最重要的還是誠實守信,禮貌待人。

  別讓家風也成為“一陣風”,徒留下“古風不再”的感慨,今天有必要重提家風。家風的形成,無關貧富,無關文化,只關德行。家風是潛移默化發揮的,作用更是潛力無窮。家風這個源頭清澈了,有利于涵養好的黨風、政風與社風、民風。

  對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 篇10

  每個家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規,我家的家風家規是什么呢?別急,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和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

  那年,我才五歲,年幼的我總愛挑食,每次還剩下很多飯;洗一次手要用掉半盆水;刷牙時,水龍頭都嘩啦啦的開著,浪費了不少的水。媽媽知道了我這兩個壞習慣,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世界上還有大約十幾萬人沒有糧食吃,30億人沒有水喝,要是人人都像你這樣浪費食物和水源,世界上還有多少人能過上幸福的日子?”我聽了媽媽的話,羞愧地低下了頭。從那時起,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兩年又過去了,我已經是個三年級的學生了,在一些小學生眼里,我已經是學姐了。這三年級,是我記憶猶新的一年,因為那一年,我第一次對媽媽撒了謊。在一個下著雨的星期四,我考砸了,這次考試很簡單,我卻因為粗心,只考了七十四分。失魂落魄的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熟悉的道路,我卻好幾次摔倒。“哎,考得這么差,怎么跟媽媽說呢?”我自言自語道。就在這時,我心里冒出了一個邪惡的想法:對媽媽撒謊!雖然我認為這么做是不對的,可恐懼戰勝了理智,我在回家的路上編好了分數來騙媽媽。可我怎么也想不到,老師早就把這個糟糕透頂的分數告訴媽媽了。媽媽對我失望透頂,她沒有打我,只是說:“馨潔,我們得來談談了。”我懷著恐懼的心理在媽媽面前坐下。“馨潔,你已經三年級了,應該聽得懂我講的大道理了,也該分得清是非了。你考試考砸沒關系,我會包容你的一切錯誤,可撒謊不能。謊言一出,是收不回來的,你每撒下一個謊,就要用更多更多的謊言去圓這個謊,你會變得越來越愛撒謊。”媽媽見我羞愧地低下了頭,說:“這次撒謊我就先原諒你,可再也不能犯,知道了嗎?”我堅定的點了點頭:“知道了。”媽媽欣慰的笑了。在那之后,我都用媽媽的話來告誡自己,不能再撒謊了。

  家規是認真讀書;

  有了這三條家風家規家教,我無時無刻不在謹記著,約束自己。

  從我記事起,媽媽總是在我耳邊念叨:“做人要勤奮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后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后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么為別人著想?怎么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又過了兩年,我上小學了。我因為習慣了幼兒園的生活,反而有點不適應這個新階段,所以,我作業總是做得不好。到下學期了,我還是馬馬虎虎的寫作業,結果被老師罵了一頓。媽媽知道了這件事,語重心長的對我說:“馨潔,你快八歲了,應該已經是個懂事的小學生了。剛上一年級時,你還不習慣小學的生活,這沒什么,可一個學期過去了,你怎么還是老樣子?我曾經對你說過的話你都忘記了:‘做人要勤奮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你有幾點做到了?”聽了媽媽的話,我羞愧不已,從此以后,我養成了一回家就寫作業,寫完后檢查的好習慣。

  家風是勤儉節約;

  家教是誠實守信。

  對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 篇11

  家風是什么?

  家風,是一個家庭中的良好習慣和優秀品質,是家族中長輩對后輩的默默影響,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我家就是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

  媽媽告訴我,做人一定要孝順。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從小,媽媽就告訴我要學會孝敬長輩。記得兩三歲那年吃團圓飯,看著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我垂涎三尺,忍不住伸出筷子去夾。這時爸爸媽媽立刻制止了我,語重心長地說:“我們要學會尊敬長輩,好吃的東西,一定要等爺爺奶奶他們來才能一起吃!”當時的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雖然那時還不明白話中的真正含義,但我還是乖巧地安安靜靜地等長輩們來。從那以后,“孝”的種子深深地埋進了我的心里,漸漸生根發芽。

  外婆身體不好,行動不便,需要人照顧。只要一有空,媽媽就會帶著我去看外婆。由于外婆說話不太清楚,媽媽總是貼近外婆細心聆聽,猜測外婆的意思,陪她聊天,耐心地照顧她。媽媽用她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孝”的含義。此時,“孝”的種子已在我心里開花結果。現在我們中學生,并不能也沒必要為父母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而孝敬父母,應從日常的小事做起,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爸爸說,為人處世要講禮。

  “禮”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小家人就教育我要講文明懂禮貌。一次爸爸帶我出去玩,要問路。于是爸爸微笑著向一位叔叔走去,“您好,請問附近的……”那位叔叔看上去比爸爸還年輕呢,爸爸仍用了尊稱,最后還不忘說“謝謝”。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一個微笑,一句感謝,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帶給他人溫暖和尊重,也能給自己帶來快樂。以后不管在家在外我都會牢記家風,注意禮儀。

  奶奶教育我,要勤儉節約,勤勞能干。

  奶奶是個勤快的人,每天都會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以前我吃飯總是掉飯,“天上一半,地上一半”,奶奶就語重心長地告訴我粒粒皆辛苦,不要浪費糧食。奶奶心靈手巧,總是修復舊物。被子這里縫縫那里補補便繼續蓋,衣服也是打著補丁。奶奶還特別有創意,經常舊物改造,廢物利用。做衣服剩下的布料可以縫一個小枕套,奶粉罐綁在一起又是一個凳子。從奶奶手中出來的東西既美觀又實用。她還叮囑我們要隨手關燈關風扇關水龍頭,久而久之,我們都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

  家風還體現在很多方面,在家人的言傳身教中,我還學會了做人要善良、寬容、誠實等等,我會銘記家風,并將家風發揚大!

  對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 篇12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社會學家將其稱為“家庭文化”,心理學家則稱之為“精神風貌”,其內容是指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共有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及言行表現的總和,也是家庭成員品格、文化素養、道德情操、人際關系的具體體現。

  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學校。因為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它對孩子的成長既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為規范的“調節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 好的家風和不好的家風都會影響到后代。家風好,則人心正,父母慈,兒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孫賢;家風不好,則父母惡,子不肖,孽孫生。美國的愛德華和珠克兩個家庭,家風傳至八代。愛德華是博學多才的哲學家,勤奮好學,為人嚴謹,為子女樹立了良好的風范。他的子孫中有13位當過大學校長,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是醫生,還有1人當過副總統,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而珠克是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畢生玩世不恭,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他的子孫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殘或夭亡,60多人犯過詐騙和盜竊罪,7個人是殺人犯,總之沒有一個是有出息的。兩個家庭的家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后代,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續,在社會的大舞臺上向兩極發展著。所以說,家風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子女的成才與否,而且不僅是一代。

  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因此,家長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形成一種有利于孩子成長的良好家風。

  首先要言教。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魯迅先生也曾說過:“父母對于子女,應該健全地產生,盡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翻開歷史,在我國不知有多少膾炙人口、生動感人的名人家規、家訓,感召來者,滋養后人,如周公的“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孔子的“不學禮,無以立”;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朱伯廬的“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以及周總理的10條家規等均是。

  其次是身教。即自己以身作則,作出表率。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全、對社會有益的有用之才,這是家長最重要的責任。古人云:父母亦師;身教重于言教。家長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等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甚至左右著孩子一生的道德行為。著名翻譯家傅雷教育孩子就不止于言教,更注重于身教。他在1962年給傅敏的信中說:“我和你媽媽給你的榜樣總還是勤勞認真的,……我對青年人、對自己的要求,除了吃苦(肉體上,物質上的吃苦)以外,從不比黨對黨團員的要求低;這是你知道的。但愿我們大家都來提高自己,不僅是學識,而尤其是修養和品德!”

  三是要構建和諧家風。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庭關系。家庭關系不正常,互相指責、埋怨、爭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情緒,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傷痕。因此,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家長要理智,善于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不當著孩子面吵架;要發揚民主,主動傾聽孩子的意見、平等協商;要開朗、樂觀,和孩子一起玩,讓家庭充滿歡樂情趣。總之,要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讓他們在和諧、溫暖和相親相愛的人際關系中健康成長。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要形成好的家風,做父母的就得事事從自我做起,不斷提高為人父母的素養,努力將自己的家庭變成人才的學校。

  對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 篇13

  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每家每戶都有著獨自的家風家訓。這種良好的品質,將會從上一輩的心里,傳遞到我們的心中。我們要接過這沉甸甸的擔子,并把它傳承下去。

  “沒有淵博的學識,也沒有強健的體魄,你用什么服人?”這句話,母親從小就對我說,因為家中原來經營著一家書屋,我也從小養成了看書的好習慣,母親對我很嚴厲,自打我認識字以來,她便不再給我念童話書了。這也使得我的童年過得特別快,甚至我還沒有發覺自己長大了,就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不過,這也帶給我別樣的收獲,在同類孩子中,我總會顯得格外的成熟,這讓我總是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似的,母親告誡我:“你不要以為自己比別人多認幾個字就能怎么樣了,外面比你爭氣的人多多了!”聽了這話,不爭氣的我不爭氣地哭了,這淚水把我心中那囂張的氣焰滅了個灰飛煙滅,我明白母親的意思,她不過想同其他母親般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驕傲。

  父親總是溫和的,可我卻有著如此潑辣干練的性格,大概是隨母親吧。“做人輕浮,態度隨便,這可不是個好孩子的表現喔!”父親為了告訴我這個道理,做事經常慢慢的,母親見了是要罵的,我不由得替他擔心,直到有一天夜里,我下床上廁所,偶然聽到母親與父親的對話。“你不要這么兇嗎,”這是父親的聲音,“孩子還小,有些習慣要慢慢養成的。”“那也不能教他做事慢呀!”母親的聲音比平常溫柔了許多,父親回答到:“我不是在教他做事慢,你瞧他平日里,做事情老是一會走神,一會認真,這怎么行嘛。我要告訴他,做事首先要態度認真,什么事情都不重要,正在做的事情最重要。”果然,父親不同于那些五大三粗的人,他的心思仿佛比別人更細,更密。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不能丟,如何使人既遵循規則,又能學習良好品質,還能傳承傳統。這便在我眼中是父母不同于其他父母的特點了。記得那時候我還小,吃年夜飯時,因為無知,而坐到了正對門的“上八位”,這是長輩的位置。母親見了,便走過來,同我說起“上八位”是長輩坐的,問我能不能和外婆換個位置,我第一次見母親溫和的樣子,便爽快的答應了,事后,母親對我說:“兒子,你要學會尊敬長輩,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爸爸媽媽,沒有我們,就沒有你了,對嗎?所以,我們要通過每一件事情來表現出對長輩的愛,對吧!”我點了點頭,看見母親笑得那么美,那么美。

  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有許多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家風家訓會伴著我們每一個人成長,帶給我們許多良好的品質。

【對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06-13

兒童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精選10篇)08-03

家風家教心得體會03-07

家庭家教家風重要論述心得體會(精選8篇)05-18

家庭家教家風演講稿模板6篇06-03

學習做好家教樹好家風建好家庭心得體會05-14

家庭家教家風演講稿錦集5篇06-04

幼兒園家庭家教家風方案(通用5篇)05-19

學校家庭家教家風工作總結(通用6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