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
什么是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精選6篇)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1教學要求
1.認識9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一代偉人作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無產階級革命家曠達的心胸和無私的襟懷。
4.進一步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喪子后極度悲傷的心情和常人難有的寬廣胸懷。
教學難點
進一步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
查閱有關抗美援朝的資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經過、結果、偉大意義,了解毛岸英個人及赴朝的緣由、犧牲時的實情實景。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學習了前面兩篇課文,我們領略了作為詩人和領袖的風采。不過,領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偉人的內心,去感受作為普通人的的情感世界。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通順、流利,同時用筆勾畫出不理解的生詞。
2.出示生字,生讀,注意糾音:“擬”,應讀“nǐ”,不要讀成“yǐ”;“赴”,應讀“fù”,不要讀成“pù”;“躇”,應讀“chú”,不要讀成“zhù”;“殉”,應讀“xùn”,不要讀成“xún”。
3.提出不懂的生詞,結合預習和全班討論交流解決。
殉職:因公務而犧牲。
躊躇:猶豫不決的樣子。
勛鑒:亦稱書奉語或提稱語,綴于信首收信人的稱呼之后。鑒,審查,看;勛,功德,功勞。勛鑒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多用于政界,文界。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的愛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光榮犧牲后,聽聞這個噩耗后極度悲痛的心情和對岸英遺體是否歸葬的抉擇過程。)
5.結合收集的資料簡要談談抗美援朝戰爭和對毛岸英的了解,為學文作鋪墊。
三、自學課文
1.自讀課文,勾畫出你深受感動的語句,多讀幾遍,仔細體會人物的情感。
2.集體交流:可以通過談感受和有感情的朗讀表達
(1)“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著煙。桌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遍,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那里。”
生談感受,體會毛主席悲痛的心情。師提示:接到長子毛岸英犧牲的電報,作為父親他在想什么,你能想象他的神態嗎,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當年,地下黨的同志們冒著生命危險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邊。后來岸英去蘇聯留學。在國外的大學畢業后,他又親自把愛子送到農村鍛煉。那一次次的分離,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邊來了嗎!這次怎么會……”
可聯系交流的有關毛岸英的資料,了解毛岸英是經歷了許多磨難成長起來的,毛主席對他要求嚴格,每想到這聚少離多的日子,作為父親總有些心酸,但欣慰的是岸英從不以領袖的兒子自居,嚴格要求自己,而且前三次的分離都平平安安回到了父親的身邊。這一次,兒子真的不能回來了嗎?感到震驚,簡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這是真的,表現了的無比悲痛。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3)認真體會第八自然段
彭總司令要求將岸英的遺體運回祖國,這是對領袖的愛戴和體貼;而朝鮮首相金日成則要求將岸英遺體葬在朝鮮,這是對中國優秀兒女的崇敬。面對這兩種抉擇,毛主席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A、“主席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就讓我見見遺體吧!”從這些語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這是父親對兒子很自然的一種感情,想到兒子奔赴朝鮮戰場時,自己因為工作繁忙未能去相送,作為父親,誰又不想和死去的兒子見上最后一面呢?至此,一個普普通通的父親形象躍然紙上。)生練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B、“然而,這種想法很快被打消了……就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吧。”你是怎樣理解毛主席這些想法的?(引導學生通過交流收集的資料中許多志愿軍犧牲在了朝鮮土地上,進而換位思考毛主席作為一名偉大的領袖的想法:想到還有很多的父母不能和在朝鮮戰場上犧牲的兒女相見,我又怎能特殊呢?于是他做出了將兒子葬于朝鮮的艱難、痛楚的決定。這是偉大父愛的延續,是一位國家領袖從大局考慮問題的理智,是偉人的寬闊胸懷和國際主義精神的見證。)通過朗讀體會主席矛盾的心理。
(4)“主席黯然的目光轉向窗外,右手指指寫字臺,示意秘書將電文稿放在上面。”
從毛主席的這一連串的動作中,你能體會出什么?(當秘書將電報記錄稿交由簽字時,他又遲疑了,“黯然的目光”,這是經歷過悲痛后的自然神情,“轉向窗外”、“指指寫字臺”、“示意”,這一連串的動作一方面表現他此時仍然沉浸在對愛子的無限思念中。而一簽字,就意味著永遠也見不到自己的愛子了,岸英將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真是落筆千鈞啊!這一處細節描寫進一步表現出是偉人,也是凡人。)
(5)“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誰來談談對這兩句詩句的理解?“馬革裹尸”出自《后漢書.馬援傳》,東漢名將馬援曾說“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清代龔自珍將前人的意思推進了一層,因而有了《已亥雜詩之一》中的“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名句。“忠骨”指忠臣的遺骸,在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遺體。“何須”指為什么要,含有“用不著,不用”的意思。“馬革裹尸”就是用戰馬的皮把尸體包裹起來。這句話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個身心都獻給了祖國,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體運回家鄉安葬,那倒無需考慮,即使長眠于異國的土地上又有何妨。這里既是對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評價,又表明了對兒子遺體安葬問題的態度,即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將兒子葬于朝鮮,充分顯示了他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6)“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聯系前文”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批示,你能想象那天晚上毛主席在作為一個父親和一個領袖時的矛盾復雜的`心理嗎?(我們不由得不說: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
四、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從以上的語句中我們體會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懷。那么,這些語句在體現人物的情感世界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之處呢?引導學生通過舉例說明。
1.通過對動作、語言、神態的細致刻畫來反映的內心世界。(如語言描寫: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地念著兒子的名字“岸英!岸英!”。又如動作描寫:“用食指按著緊鎖的眉頭”、“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著煙”、“桌子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遍,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那里”。還如神態描寫:“主席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
2.通過心理描寫來突出性格特點。(“那一次次的分離,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邊來了嗎!這次怎么會……”“兒子活著不能相見,就讓我見見遺體吧!”)
五、總結全文
學完了課文,你對于毛主席這一偉人是否有了新的認識。如果有興趣,咱們在學完了這一單元之后可以辦一張關于的小報,其中設立一版塊就叫作“普通的偉人”。
《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2一、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一代偉人毛澤東作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無產階級革命家曠達的心胸和無私的襟懷。
二、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細節描寫的句子,體會偉人毛澤東作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三、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
(一)激情導入。
1、導入
今天,老師講和同學們一起學習《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起走進為人毛澤東的內心世界,感受他作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2、師板書課題。
3、生齊讀課題。
4、文章指誰的忠骨呢?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合作學習。
⑴同桌合作朗讀課文(可以齊讀、輪讀、分角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語句讀通順。同伴認真傾聽,及時糾正同桌讀錯的地方。
⑵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組展示匯報。
⑴師抽讀生字。
a、學生開火車讀,全班跟讀。
讀字詞:擬定、殉職、奔赴、躊躇、黯然、勛鑒。
讀詩句: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b、理解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⑵檢查課文朗讀。
⑶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a、學生回答。
b、師板書:愛子殉職傳噩耗,主席躊躇滿懷痛抉擇
c、理解殉職躊躇
(三)品讀課文
過渡:語言有溫度,字詞知情感,毛主席的一個動作,一個神態,一次對話,一次心理活動都會流露出他情感世界。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勾出反映毛主席情感世界的語句,反復朗讀后,把自己的感受標注在旁邊。
1、學生自學。
2、小組交流
⑴有感情的朗讀你勾的部分,再說說自己的感受。
⑵組員從朗讀、感悟上進行評議,并可以圍繞句子發表或補充自己的見解。
3、全班交流
對課文的理解有多深,你朗讀的感情就有多深,請同學們先有感情的朗讀句子,讀出你的感受,再說說你的感受。你可以一個人起來朗讀,還可以邀請同伴一起朗讀。
圍繞以下句子進行指導,教師相機板書:
(1)從收到這封電報起,毛澤東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著煙。桌子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次,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那里。
老師同意你的看法,這就是凡人毛澤東的悲傷。哪些詞語讓你讀出了主席的悲傷。
從重點的字詞中體會人物的情感,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體會方法,同學們今后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感知人物的內心。
(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著緊鎖的眉頭,情不自禁地喃喃著。
a讀:生朗讀。
讀完這個句子你的感受是什么?(毛主席非常悲痛)
你從哪些詞語感覺到了主席的悲傷。(喃喃緊鎖的眉頭)
喃喃是什么意思?(連續不斷的小聲說話)
那你能把主席的喃喃朗讀出來嗎?
我只聽到你讀了兩遍,但喃喃是連續不斷的小聲說話。怎樣讀才叫喃喃,你能再讀一遍嗎?
板書:主席鎖眉語喃喃
(3)主席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岸英赴朝時,他因為工作繁忙,未能見上最后一面,誰知竟成了永別!“主席想,然而這種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說道:“我的兒子死了,我當然很悲痛,可是戰爭嘛,總是要死人的。朝鮮戰場上我們有多少優秀兒女獻出了生命,他們的父母難道就不悲痛嗎?他們就不想再見一見兒子的遺容嗎?岸英是我的兒子,也是朝鮮人民的兒子,就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吧!”
a、這一部分的心理活動描寫特別精彩,老師請一位同學朗讀毛主席的心理活動。全班讀旁白部分。
齊讀:主席仰起頭望著天花板,……誰知竟成了永別!
一生讀:兒子活著不能相見,就讓我見見遺體吧!”
齊讀:主席想,然而這種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說道
一生讀:……
b、老師與學生合作讀
師再讀:作為一位六十多歲的父親,主席聽到愛子殉職的消息,飽受著剜心地疼痛,作為我國的最高領導人,他完全有特權將愛子的遺體運回國安葬,他卻與百姓們將心比心,他打消了將兒子運回國的想法,像是自我安慰地說——
生讀:……
師:一位偉人,一個國家的主席把自己當作了人民中普通的一員,他真是一位——(能談談你的感想嗎?)
(4)秘書將電報記錄稿交到主席簽字的一瞬間,主席下意識地躊躇了一會兒,那神情分明在說,岸英難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見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轉向窗外,右手指指寫字臺,示意秘書將點文稿放在上面。
(4)第二天早上,秘書來到毛主席的臥室。毛主席已經出去了,放在枕頭上的電文稿寫著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
你從哪里讀出了主席一宿沒有睡覺,哭了一夜呢?
看來文字引發了你的思考。我們讀文章就要邊讀邊想象,不但要讀出文字表面的意思,還要讀出文字背后隱含的意思。
板書:一夜長淚未成眠
(五)拓展
過渡:毛主席把一生奉獻給了新中國,奉獻給了中國的勞苦大眾。此前,他的五位親人為了中國的革命事業已經相繼獻出了生命。此時,這位老人又失去了他摯愛的長子,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說一句話、不吃一口飯,他黯然神傷,他淚水漣漣。但他卻毅然決然地把兒子的尸骨留在了遠在千里之外的異國他鄉,他的愛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懷如海似山!
1、同學們,讓我們再來看看板書已然成為了一首詩,請四人小組合作在板書的最后補上兩句句話,贊揚主席對兒子的愛和博大的胸懷嗎?
2、學生匯報
過渡:請問你們組怎么補充的,請將整首詩連起來讀一讀吧!
板書設計:
岸英殉職傳噩耗,
主席鎖眉語喃喃。
躊躇滿懷痛抉擇,
一夜長淚未成眠。
(學生補充)
《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3【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一代偉人毛澤東作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它物產積極革命家曠達的心胸和無私的襟懷。
4、進一步了解描寫人物的方法。
【課前準備】
查找有關抗美援朝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說說你對“抗美援朝”的了解。
2、由抗美援朝的有關情況引入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新詞,了解課文大概內容
1、自由默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
2、檢查認讀生字、新詞情況。
3、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三、細讀課文
1、細讀課文,思考從文章的字里行間你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感受大致分兩個方面:個人情感‘悲痛’等;思想品質方面‘胸懷寬廣,無私’等。
3、重點把握以下語句:
⑴毛澤東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著煙。桌子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次,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那里。
⑵“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拿著緊鎖的眉頭,情不自禁的喃喃著。
⑶主席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
⑷秘書將電報紀錄稿交主席簽字的一瞬間,主席下意識的躊躇了一會兒,那神情分明在說,岸英難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見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轉向窗外,右手指指寫字臺,示意秘書將電文稿放在上面。
⑸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
體會要點:岸英從小就顛沛流離,在父親身邊并沒有多少時間,慈父深愛他的兒子,老來喪子,使他悲痛欲絕──常人的情懷。
⑹岸英奔赴朝鮮時,他因為工作繁忙,未能見上一面,誰知竟成了永別!“兒子活著不能相見,就讓我見見遺體吧!”主席想。然而這種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說道:“我的兒子死了,我當然悲痛,可是,戰爭嘛,總是要死人的。朝鮮戰場上我們有多少優秀的兒女獻出了生命,他們的父母難道就不悲痛嗎?他們就不想再見一見兒子的遺容嗎?岸英是我的兒子,也是朝鮮人民的兒子,就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吧。”
四、小結,深化感悟
1、小結:
毛主席把一生獻給了新中國,奉獻給了中國的老苦大眾。此前,他的五位親人為了中國的革命已經相繼獻出了生命。此時,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又失去了他摯愛的長子,這是多么的悲痛啊,但他卻毅然地把自己的兒子的尸骨留在了遠在千里之外的異國他鄉,他的愛似山般厚重,他的胸懷似海般廣闊。
2、感情朗讀“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再一次體會毛主席那凡人情感中的偉人風范。
【教學反思】
這是一片略讀課文,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讀課文,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從課文中你感悟到了什么?為什么有此感悟?你是從哪些詞句當中感悟到的?為了使自讀課文和談論交流更有實效,課前我要求學生查閱與本文相關的資料,開展課外閱讀。最后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因為有感情的朗讀,是指導學生感受毛澤東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許多感受,有的學生不一定能說出來,但可能通過讀能表達出來,在讀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毛澤東的情感,在讀中升華學生自己的認識。
縱觀整堂課,我覺得學生的感悟還是比較到位的,可學生的朗讀還欠加強指導。讓學生在朗朗的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去感受情思美感,所以組織好朗讀教學也是培養審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教學中學生集體感情朗讀的時間欠充分,應給足時間讓學生在感情朗讀中去自由地感受作品。其次,通過細節描寫來突出毛澤東鮮明的性格特點,展示他凡人的情懷和不同凡人的胸懷,這是本文在表現手法上的基本特點。文章當中有很多的動作、語言、神態和心理描寫,可在體會情感中沒有涉及到描寫人物的方法,我覺得在體會情感和了解寫作方法有一個自然的融合就更好了,這也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地方。
《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4【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了解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體會主席常人的情懷和偉大的胸懷。
3、學習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主席常人的情懷和偉大的胸懷。
【教學難點】
學習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們領略了毛澤東作為詩人和領袖的風采。毛澤東是一位偉大的領袖,也是一們偉大的父親。這節課,我將帶著同學們一起走進領袖的內心,去感受毛主席作為一位父親那深沉、博大的父愛情懷。齊讀課題──
二、理解課題,檢查預習
1、理解題目意思。
2、認讀詞句。
3、這篇文章主要寫什么?
三、理解課文內容
1、文中講到了三封電報,請用()標出每封電報的內容。
2、齊讀第4自然段,學生交流有關毛岸英的成長經歷和犧牲經過資料,體會得到這突入其來的噩耗,主席悲痛的內心,并用一個詞概括主席此時內心的感受。
3、接著主席收到了第二封、第三封電報,這是兩封意見分歧的電報。岸英的遺體是運回祖國安葬還是葬在朝鮮,決定權在誰手里?主席是怎樣選擇的?默讀5~7自然段。這抉擇過程,又可用一個什么詞概括?
4、經過艱難痛苦的抉擇,主席在電文稿后寫出了怎樣的批示?
齊讀、理解批文詩句意思。
這一批示意味著什么?理解作出這一批示主席內心是何等的痛苦。
5、質疑:
不能理解啊,毛岸英是毛主席最摯愛的兒子,破格把他的遺體運回祖國安葬,讓主席見兒子最后一面,這是合情合理的呀,主席怎么會這么批示呢?
四、品讀重點詞句,升華感情
1、“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用心去體會,去感受,看讀這篇文章最揪你心的是什么?把最揪你心的句子勾出來多讀幾遍與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3、這些感人的地方就是細節描寫。學習細節描寫方法,擴寫課文最后一段。
4、交流寫的話,學生互評。
五、總結升華
在這以前,毛主席的五位親人為了中國革命相繼獻出了生命,此時,年逾花甲的主席又失去了心愛的長子,哀莫大于老喪子,主席的心中是何等的悲痛啊!他不說一句話,不吃一口飯,他黯然神傷,他在床上輾轉翻側,淚水打濕了枕巾,但了卻作出批示決然將兒子的尸骨留在了遠在千里的異國他鄉。同學們:你們感受到這里一種怎樣的胸懷,怎樣的愛啊?
《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5【教學目標】
1、學習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博大的胸懷和高尚的情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通過對人物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細膩描寫,表現人物精神境界的方法。
4、學習收集資料的方法,了解相關的歷史知識。
5、學會本課生字、生詞。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對主席悲痛、復雜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偉人的博大胸懷。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收集資料的方法,了解相關的歷史知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開門見山,直接點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青山處處埋忠骨》(板書課題)。
大家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青山處處埋忠骨”這句話在文中是怎樣說的?
2、學生匯報毛岸英的資料。
3、屏幕出示電報內容,理解勛鑒、殉職等詞語。
4、學生匯報毛主席的資料。
三、研讀課文,動情品文
1、指名讀5、6自然段。
2、匯報你感受較深的句子。
3、教師指導朗讀句子。
相機板書:
萬分悲痛
4、你感受到毛主席是一個怎樣的人?
5、播放影片,情境渲染。
6、教師范讀5、6自然段。
7、指名讀5、6自然段。
四、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1、出示學習提示,小組合作學習7~12自然段。
2、匯報合作學習成果。
相機板書:
博大無私
3、談談你對“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理解。
五、變序講解,引導寫法
1、默讀1~3自然段。
2、體會寫法有什么不同?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學生匯報戰爭的資料。
六、發展語言,培養創新
此時此刻你最想對已離開我們的毛主席毛爺爺說點什么?
七、讀寫結合,培養習慣
教師推薦一本書《閃亮地燈》,讀完寫一篇讀后感。
《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6一、教材簡析
《青山處處埋忠骨》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全文以毛澤東的思想感情變化為線索,主要講毛澤東的愛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光榮犧牲了,毛澤東驚悉這個噩耗后極度痛苦的心情和對岸英遺體是否歸葬的抉擇過程,表現了毛澤東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懷。作者頗具匠心地截取了最能表現人物精神境界的一個片斷,反映出人物的崇高境界,讀后讓人肅然起敬。
二、課前透視
略讀課文的教學,一是內容上,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二是方法上,更加放手,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日常教學中,老師的指導要么過分精細,要么過分粗略,“度”很難把握準確。
三、設計思路
在略讀課文中必須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學會自己讀懂課文。根據學生對前兩篇課文的學習對毛澤東已有認識的基礎上,憑借課文前的“閱讀提示”,圍繞如何理解“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這個重點問題,以讀為主,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討論、交流,運用學過的讀書方法認真閱讀提高能力。教師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閱讀實踐,自讀自悟,積極探究,有效合作;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讓語文綜合素養在主體的主動發展中健康有效地前行。
四、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一代偉人毛澤東作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無產階級革命家曠達的心胸和無私的襟懷。
4、進一步了解描寫人物的方法。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難點:體會毛澤東喪子后極度悲傷的心情和常人難有的寬廣胸懷。
教學重點:了解描寫人物的方法。
六、課前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預設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整體感知
1、走近毛澤東。
①當一當詩人毛澤東。
②評一評偉人毛澤東。
2、揭示課題,朗讀課題。
3、快速瀏覽,整體感知。
二、檢查預習,相機點撥,揭示學法
1、了解方法,有效預習。
2、揭示學法,明確目標。
三、學法引路,研讀難點,品味感受
1、運用學法,自讀自悟。
2、組內交流,暢談感受。
3、以讀為主,深度交流“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預設點有:忠骨、處處、何須。
四、讀寫結合,突破重點,升華情感
1、說一說,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2、讀一讀,品味提升。
3、寫一寫,“枕巾背后”的故事。
五、利用板書,結合資料,回歸整體。
六、拓展實踐
△必做題
讀一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選做題
聽一聽,有關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的故事。
看一看,有關毛澤東、毛岸英和抗美援朝戰爭的影視作品及文章。
背一背,有關毛澤東的詩詞。
教后反思
說實話,這是一篇比較難處理的課文,因為學生的經歷和文本有很大的距離。如何縮短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就成了教學這篇課文成功的關鍵。在這節課上,我把學生悄悄、自然地引進文本,實現學生與文本的有效對話;精心的設計,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使課堂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把握時機,補充資料
小學生對“抗美援朝”這段歷史比較陌生,對毛主席及毛岸英的相關事跡知之甚少,這客觀上造成了學生解讀這篇課文有不小難度。因此,教學中補充相關背景資料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課前二分鐘觀看學生收集到的有關“抗美援朝”的影視作品,既讓學生了解相關的歷史背景,又為課堂營造了氛圍,為學生解讀文本做了知識與情感的鋪墊。
在引領學生研讀難點的過程中,巧妙而自然地補充毛岸英的成長經歷內容,加深了對主席悲痛欲絕心情的理解;在理解主席矛盾內心時,又補充了此前為了革命,毛主席相繼失去五位親人的資料。
由于時機把握恰當,過渡自然,這些資料的補充,并不讓人覺得累贅、多余,反而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為課堂營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圍,讓學生深深體會到了毛主席極度悲痛的心情和寬廣的胸懷。
二、研讀難點,突破重點
在整體感知文本時,讓學生緊抓住對“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這個問題的理解,使毛澤東的思想感情變化變得清晰簡單,把文本中可供語文學習的“源”和“材”挖掘出來,在學生與文本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在研讀文本的過程中,遵循了語文教學的規律,牢牢抓住對“忠骨、處處、何須”關鍵詞的解讀,重視學生對課文的朗讀,讓學生在對話中交流思想,在交流中理解文本,在朗讀中體會情感。
從文中學到描寫人物的寫法,并把這種方法進行當場小練筆,寫一寫“枕巾背后”的故事,情感自然流露。
通過這一節課,使我了解了很多略讀課文課堂教學應當側重和注意的東西,開闊了我的思路,課堂教學水平得到了提高。今后我會更加努力,鍛煉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
【《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
2.《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反思
3.《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反思
4.《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反思
5.《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反思
6.《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反思
7.《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反思
8.青山處處埋忠骨說課稿
9.青山處處埋忠骨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