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發展需要正面思維來成就
職業生涯的發展需要正面思維來成就
正面思維對于一個人的職業發展很重要。在別人都不看好的時候你看好,在別人都不愿做的時候你來做,在別人都不愿改變的時候你來改變,每一個在困難中的成就才會是你職業生涯中的精彩之筆。
我是個喜歡改變的人,一旦工作太過穩定我就會挑戰自己尋找新的領域,但同時我又喜歡傳承、紀律和體系,這是典型的做HR的人都喜歡的一種狀態。有時當逾矩與不逾矩交鋒時,積極大膽地做出一些改變能讓你在現有的規章和紀律下表現得更棒。
我剛來天納克做人力資源工作是在2007年底。天納克的業務一直都發展得很好,但是我來這兒不久就發現這里各業務單元的人員流動比較大。在天納克,各業務單元都有專門負責的老總,人力資源部只是個輔助部門,在老總的眼里只是管理日常行政和人員薪酬福利等雜事,對業務部門的幫助不大。
天性求變的我一直在想,我不是郵差,不想簡單地把全球的規章流程傳遞到中國交差了事。如何在常規工作之外找出人力資源部對業務單元的價值,降低員工的流動率呢?
在職業發展中,信用很重要,因為這代表著你的想法能否影響他人,而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第一件事能否做得成功漂亮是建立信用的關鍵。為了能夠達成這個想法,我初期所能做的便是不斷地觀察哪種溝通方式在天納克是最有效的,耐心等待一個能夠表達自己想法的時機出現。幾個月之后,我發現在天納克,一切事務都要用數字說話,純文本的描述再激動人心也沒有人會相信你。業務部的老總們都是身經百戰的企業家,他們最關心的事是,你想要做的這件事究竟能否給公司帶來利潤。
有了這一發現,我便思慮如何把與人力資源相關的東西轉換成老總們看得懂的數字。比如重新聘用員工之后經理會花多少時間在新人培養上,將這部分的培訓時間相應折算成定量的薪酬數字等等,我與團隊成員將這些員工流失后帶來的問題進行定量化處理,計算各種流失率下公司的利潤將會損失多少。老總們看到這些數字后大為驚訝,但是他們也看懂了。尤其是這一損失可以不需要通過公司過多的投入來彌補,只需要老總們重視員工隊伍的穩定性建設便能達到。這之后,老總們便開始積極地與人力資源部對話,尋求穩定人才的解決方案。可喜的是,老總之間也在相互看著,當一個業務單元的實踐成功之后,其他業務單元也紛紛跟進。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員工的流失率降低了20%,此后一年更比一年低。
用數字說話的方法幫助我敲開了機會之門,但是更麻煩的事情其實還在后面,在具體的實施中,人力資源部要形成標準化的作業體系,找出究竟哪些方法對降低員工流動率是真正有效的手段。對于老總來說,如果不在一定時期內看到人力資源策略改變的成效,他們也會大加質疑。
在大量的業務實踐中,我發現發放獎金是一個在短期內提高員工敬業度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獎金的使用又不能過濫。好比讓孩子去拿報紙時每次獎勵五毛錢,但如果哪天手中沒錢了孩子就不愿去拿了。獎金在短期內有效,但長期使用后果嚴重,還得用不同的方法來激勵員工。于是我們又想到了發放獎杯,邀請家人參加公司活動,鼓勵員工加深參與公司業務,開辟專業晉升通道等各種辦法,讓員工覺得自己是在為一個值得驕傲的公司工作,個人的價值是被公司認可的。這些長短期激勵方法的組合應用,最后都反映在了員工流失率的降低上,以至于天納克被專業雜志評選為2009年度“員工敬業度和留任最佳案例”。其實多做一些事,對于很多拿固定薪酬的行政部門員工來說并不能增加多少收入,可能還會有人顧慮多做多錯。但是對于喜歡求變、善于正面思維的我來說,這樣做的結果是我發現了自己對于這個組織的價值,也依此來自我激勵。
所以敬業不難,不在能力的高下,而在一念之間。
職業生涯規劃好會讓自己更具優勢
一旦你開始理解職業規劃并掌握事業的哲理,便會發現這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設法獲得一份今年很適合的工作,并不意味著你的余生就可以舒舒服服地休息和享受了。你和你的工作都會不斷地變化,今年適合你的工作,兩年之后,有可能就完全不適合了。不斷地獲得成功的唯一保障,就是刻苦努力和獻身精神。付出與收獲總成正比,你工作越賣力,得到的報償也就越大。
為了確保成功,你必須以邏輯而系統的方式,仔細地規劃每個職業階段,一般職業規劃的模式有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工作
你必須做一些內在的調查研究,找出你想要做的以及你能夠做的,并分析你的技能、實力和成就。然后,你必須考慮你的價值或需要,很少人下功夫分析他們工作的價值、對他們真正具有重要意義,或帶給他們最大快樂的是什么。你還必須找出自己的限制、束縛以及弱點,并學會在無法克服這些問題的情況下,如何接受它們,甚至把它們轉變成動力。成功的職業規劃的本質,在于建立一個牢固的發展基礎。這個基礎將使你以積極的方式行動,無論擺在你面前的情況如何。沒有這個根本核心,你就不能向前發展。請記住職業規劃是一個過程。從一開始你便正確地按照第一階段的要求行事,否則,當你在最不希望暴露出自己的弱點和失誤的關鍵時刻,你總會因緊急補救工作而感到煩惱。現在為職業規劃的第一階段付出的時間,將來會收到不可估量的回報。
第二階段:探索各種可行性
第三階段:采取行動
一旦你明白追求的目標,并對你即將出售服務折市場有所了解,你便真正可以出去尋找合適的環境了。然而,這也是你開始直接與其它追求同一目標的人展開竟爭的地方。大多數職業會使你陷入與他人競爭的境地。所以你必須作徹底的調查研究,只有這樣你才可比起他人占據優勢。
第四階段:保持進步
一旦你獲得成功,你就不能停滯不前。你必須確保勝任各項工作,怠忽職業、不思進取則無法強化自己原來的優勢。不幸的是,許多人沒有看到這一點,其主要原因在于,他們不重視自己的發展,總是把自己進步視為次要,而將公司、顧客和老板擺在首位。
職業生涯中的10個致命錯誤
錯誤一:現在不著急,以后遇到問題再說吧
很多人剛剛步入社會,沒有真正意識到危機的存在;或者現在的工作相對穩定,雖然不知道未來是什么樣子,但至少目前的工作能夠養家糊口,至少可以保證生存沒有問題。他們不知道五年后的自己應該是什么樣子,也不會深入去想,因為這樣很累。至少現在的工作能夠讓自己這一年過得很安穩,至于下一年怎么樣,他們根本沒有考慮過。他們總覺得年輕應該是享受的時光,這樣才不會辜負大好年華。即使現在遇到問題,他們總是說:現在不著急,以后遇到問題再說吧。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已經35歲的男人,工作12年,有老婆,有孩子,唯一沒有的,就是穩定的工作。12年來,平均不到一年就換一份工作。現在年齡大了,家庭的責任也大了,想找份工作長期穩定下來,但發現很難。我問他,為什么不早點兒考慮這個問題?他說,那時候年輕,不懂事,現在意識到了,卻發現困難重重,并深深后悔以前沒有早點兒做打算。
你現在遇到問題了嗎?你是否在困惑、迷茫中消耗自己的青春?相比一年前,你的這一年是進步了,還是在重復勞動?你現在的工作到底是否適合你?你是否知道自己的職業成長路徑?你是否有一個至少可以為之奮斗5年的目標?你是否知道一年以后自己成長為什么樣子,五年以后又成長為什么樣子?你是否知道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更致命的是,你是否還抱著“以后再說”的心態?看完這段文字,你是反應是立即行動,還是重復現在的狀態?
如果所有的問題都等“以后再說”,那么,我敢肯定,最多5年以內,你會遇到再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要想解決,你必須要付出成幾何級倍增的代價!
錯誤二:有些事情總要親自經歷了才會知道
有些人會虛心吸取別人的經驗和教訓,生怕自己走錯了路;而有些人則說要親自犯一些錯誤,親自遭遇一些挫折,才會清醒。這些人表面上看起來很強大,愿意在困難中磨煉自己,成長自己,但其實他們卻是潛意識里刻意回避自己正在經歷和正在犯的錯誤,并且從骨子里不愿意承認和改變目前的現實。這種人剛愎自用,一意孤行,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往往會在前進的道路上栽很多跟頭。
的確,經歷困難和挫折,會讓一個人得到成長。但并不是所有的困難和挫折你都要經歷。能夠提前合理規避的,你為什么又一定要親自去嘗試呢?不見棺材不掉淚。而當你見了棺材的時候,掉再多的淚恐怕也無濟于事了。
對于年輕人來說,“試錯”其實是最愚蠢的方法,即使你覺得你還年輕,你還有機會,但實際上時間并不是你想像得那么多。以在北京工作為例。假如你大學畢業23歲,打算30歲買房結婚。房子不要太好的,但在北京,起碼也要100萬。在房價瘋漲的情況下,這已經是最保守的估計。首付20萬,裝修2萬,家電2萬,結婚3萬,其他備用資金3萬,這總計就得需要30萬。假如你年薪10萬,除去房租、生活費、電話費、應酬等等支出,一年存款7萬,那么,你至少要需要4年的時間。但是對于職場新人來說,沒有3年的經驗積累,不可能拿到10萬的月薪。這樣算下來,就算你不走彎路,從畢業到結婚,你要像上緊了的發條一樣高速運轉,根本不允許你有時間去無所事事或者走彎路。而一旦不慎稍有偏差,走上1、2年的彎路(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是再正常不過),那么對你來說,一旦買房,就會陷入破產的邊緣。
如果你還想著去嘗試和經歷一些本來應該可以規避的錯誤,那么,你的職業生涯定會付出更多的成本。
錯誤三:當我遇到問題時,做個職業規劃就行了
很多人都是在實在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才會想到做職業規劃。就像在上文第一個錯誤中所列舉的那個例子。但我要告訴你的是:職業規劃并不是你走投無路時的救命稻草!
因為成功的職業規劃,其核心是要幫助你找到你的職業方向定位,并圍繞這個方向構建你的核心競爭力,以保證你能夠在這個方向上順利成長。這兩點缺一不可。如果只是找一個方向,而沒有考慮到該方向在現實工作中實現的可能性,那么,這樣的規劃沒有任何意義。而要想保證職業方向實現的可能性,就必須要考慮外在客觀因素的影響。家庭的壓力、年齡的差距、因工作不順而造成的心態的失衡……等等,都會影響到職業規劃的最佳實施效果。就像醫生看病一樣,如果你已經病入膏肓,那么,再高明的醫生恐怕也無回天之力了。
對于在校的學生來說,大三之前確立方向,然后利用剩余的時間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畢業后完全可以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對于已經工作的人來說,在工作三年之內確立自己的方向,雖然要付出損失和代價,但仍然有轉向成功的可能。如果三年之內甚至更長的時間工作不穩定的話,這個時候,職業規劃的難度就大得多,不僅僅是因為你要承擔更大的損失,付出更高的機會成本,同時,因工作不穩定而帶來的嚴重心態失衡,才是你職業成長的最大障礙。以平均走兩年彎路為例,兩年之后轉行,和別人在一個起跑線上,這就意味著你以前的工作基本上是浪費了。假如你月薪2500,你兩年的直接物質損失就是6萬,這個損失,至少是你職業規劃投入的60-120倍(如果提早做職業規劃,投入最多也就是你1-2個星期的工資)。你同時損失的,還有兩年的成長機會,這個時間是永遠無法彌補的。同時,你的心態也會變得很消極,無法積極去面對新的工作,這個損失也是無法估算的。更重要的是,一旦你習慣了迷茫,或者習慣了跳槽,那么,這個損失就會擴大到職業規劃投入的200倍以上!
很多工作多年但仍然沒有方向的人來找我們做咨詢,在對他們的綜合情況進行評估之后,假如我覺得實在無能為力,給予不了他們應有的幫助,我就會對他們說“很抱歉,我們解決不了你的問題”。雖然這樣的棘手的問題不多,但大家最好還是引以為戒,一定要及早打算,千萬不要等走投無路的時候再解決問題。那時候,你可能就真的是走投無路了。
錯誤四:把性格測評當成職業規劃
有一次和一位大學生朋友聊天,我問他有沒有做職業規劃,他說做了。我又問你的職業目標是什么,怎么實現這個目標,他說不知道。我就很納悶,我說你不是已經做了職業規劃了嗎?怎么這些問題你都不知道呢?接著他就發給我一堆資料,我一看,全是各種各樣的測評報告。我問他這些報告在哪里做的,他說在學校的網站上。我說這些報告結果你能看得懂嗎?他說看不懂。
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咨詢的過程中,這樣的情況不止一次地出現,尤其是在大學生群體中。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的心里就很糾結。他們對于職業規劃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測評的層面上,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測評對他們意味著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利用這些測評指導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
有一次在北京某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比賽上擔任評委,也同樣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他們也知道根據測評結果把自己分析一遍,但到最后規劃的職業方向,大多數依據的標準是“專業對口”,而與測評結果幾乎沒有任何關系。雖然高校已經開設了職業規劃課程,但據本人所了解到的真實情況卻是:這些課程平時幾乎沒有人去認真聽,只是考試的時候突擊一下,拿學分而已。我就問他們,這些課程對你們以后的就業和成長有非常大的幫助,為什么不去認真聽呢?得到的回答是這樣的:上這門課的老師完全是照本宣科,根本就不了解真實的職場是什么樣子的,更別提把書中的理論在現實的職場上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操作,這門課也完全成了擺設。于是,該困惑的依然困惑,該迷茫的依然迷茫。
由于在大學里大家所接觸的職業規劃只是各種各樣的測評工具,于是也就想當然地把職業規劃與性格測評等同起來。而從客觀的角度來說,許多人由于職場經驗、社會閱歷、思維分析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對于大學生和初入職場的人來說,這方面的問題就更加明顯),根本就看不懂測評結果。同時,這種測評式的規劃也是理論化比較嚴重的,測評結果完全由電腦自動生成,所提供的結果都是某一類性格所具備的“共性”的東西,完全不知道如何結合職場真實情況對每個人的“個性”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所以,這樣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的規劃,實戰性比較差,也就不難理解了。
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性格測評≠職業規劃。很多人認為自己做了性格測評就等于做了職業規劃,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認識誤區。性格測評只是我們了解個人性格的一個手段。涉及到具體的規劃時,還要根據個人事業愿景、優勢特長、專業技能、成長經歷、職業價值觀、政治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等各種情況進行綜合考量,才能得出具體的結論。這需要咨詢師深入了解你的情況之后才能做出判斷,而不是單純依賴測評工具所得出的結果。以第一職場論壇的教練式職業規劃為例,除了基本的測評以外,僅咨詢訪談這一項就需要3個小時的時間,最長的曾經達到6個小時,目的就是對咨詢者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對測評結果進行驗證,以全面、客觀地了解咨詢者的真實情況。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么,咨詢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錯誤五:只定方向,不知道實施路徑
既然上文已經明確了性格測評并不等于職業規劃,那么,一個完整的職業規劃到底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呢?以本人在第一職場論壇進行的教練式職業規劃為例,職業規劃的完整內容應該是“1+2+1”模式,即一項核心內容,兩項補充內容,一項強化內容。一項核心內容,指的是根據其自身綜合情況,進行針對性分析,量身定制,確立最適合其發展的職業方向定位。兩項補充內容,一是對其綜合素質進行評估,為其制定職業成長路徑,并進行相應的知識體系構建;二是針對其性格中的弱點和以往的工作經歷中所存在的思想、行動等方面的錯誤進行糾正,避免其重蹈覆轍,從最大程度上規避因自身不足而帶來的潛在職業風險。一項強化內容,指的是以職場晉升為導向的軟實力系列培訓(以第一職場獨家開發的CCS10職場競爭10力模型為基礎),通過具有實戰性的技巧和方法的培訓,全面提升個人綜合競爭力,以更快的速度,獲得職業發展的飛躍,拉開與普通人的距離。
很多人不乏明確的目標,但在實施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從而最終影響到職業目標的實施程度。從這個角度來說,只確定職業生涯方向定位,而不知道具體的實施路徑,尤其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哪些問題需要直接面對,哪些問題需要繞道,同樣會影響到你的職業發展。
確立目標,只是成功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步,即“一項核心內容”要解決的問題;而這個目標到底能否實現,就要看實施和執行的效果,這也是“兩項補充內容”和“一項強化內容”的意義所在。如果只是確立了目標,而沒有確定相應的實施路徑,那么,這樣的規劃只是成功了50%。尤其是強化部分的內容,也是考驗一個咨詢師水平的地方。光懂理論而無實戰經驗的人,做不到這一點。
錯誤六:沒有主見,嚴重依賴周圍人的看法
你為什么想考研?因為周圍的人都在考研。你為什么想進國企?因為大家都說國企穩定待遇好。你為什么不愿意改變自己?因為周圍的人和你一樣,同樣處于這種狀態!
很多人也有自己的想法,但一旦自己的想法得到周圍人的反對或質疑時,他的這種想法就會迅速打消。有一次有一個客戶來問我,他說他家里人想讓他當老師,但他問了身邊的人,有的人說當老師好,而有的人則說當老師沒有前途,不如進企業。他自己也困惑了,不知道到底是否當老師。
每個人的價值觀是不一樣的,因此,當你征求別人的意見時,他們只是基于自己的價值觀去思考問題,并不是站在你的立場上。因此,別人的意見到底是否適合你,還取決于你自己內心的想法。同樣是這個例子,喜歡安穩的人肯定會說當老師是個不錯的選擇,而喜歡挑戰的人則肯定會說當老師沒有前途。
每個人都有250位朋友,他們分別出現在兩種場合,一個是你的婚禮,一個是喪禮,而這些朋友有80%是對你毫無幫助,他們通常不會給你正面、積極的影響,當你渴望有任何作為的時候,他們通常會澆你冷水,告訴你種種的壞處和各種失敗的可能。有20%的朋友,他們是屬于較積極的,會給你正面的影響,而其中又只有5%的朋友則會幫助你,重大改變你的一生!所以,你對朋友們不該一視同仁,你應該花80%的時間跟那些會重大影響你一生的那5%的朋友在一起。
你的路到底怎么走,只有你自己負責。那些曾經給予你建議的人,即使若干年后證明他們的建議是錯的,他們也不必為當初的建議負任何責任。你一定要明白,你的路只在你自己手中!
錯誤七:計劃趕不上變化,與其如此,不如隨遇而安
很多人會說世事變化無常,與其刻意計劃,不如隨遇而安。貌似說這話的人都很“瀟灑”,但一旦問題來到眼前時,恐怕你就“安”不了了。一是你沒有“根”,就永遠只能四處飄著,永遠也無法活得很扎實;第二,正因為你沒有“根”,所以無法構建你的成長之基,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你的核心競爭力,所以職業永遠無法得到成長;第三,正因為你隨遇而安,根基不牢,哪怕遇到一點點“風”險,你就會無法立足,因為你沒有任何抗擊風險的能力!看看那些在金融危機中被裁掉的都是些什么人吧。如果你沒有構建任何適應競爭、抗擊風險的能力,那么,當下一次危機來臨時(這種危機,或許是別人對你的威脅和競爭,或許是組織結構的調整,或許是并購,或許是倒閉,又或許是一次更猛烈的經濟危機),你會不堪一擊,第一個倒下的就是你!恐怕那個時候的境況,就不會像你今天說話的時候那樣“瀟灑”了吧?
隨遇而安,是因為你的內心在逃避現實;積極行動,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你同樣可以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錯誤八:高學歷意味著更多的發展機會
高學歷的人就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嗎?未必!在我所接觸過的所有咨詢客戶中,最有活力的是本科生群體。而那些研究生則連最基本的競爭意識都沒有。很多人屬于迷迷糊糊地“被”考研,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考研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甚至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又有一大批人考不上心儀的專業,被調劑到并不喜歡的方向。真正有明確考研目標的、屬于職業生涯規劃中的一部分的、并且積極付諸行動的,只占了24%。我最近在咨詢的一個客戶,如果不考研,他的發展會更好。而讀研之后的迷茫,再加上目標不明確所走的兩年彎路,其損失已是職業規劃投入的180倍!
并不是所有的職位都需要高學歷人才。那些所謂的高學歷人才,其實能力并沒有與學歷相匹配。當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考慮務實的用人成本的時候,高學歷未必會受到重視。
學歷并不能保障你的成功,那只是一張紙而已。真正讓你成功的,是你到底有沒有真才實學。如果沒有,對不起,所有的公司都不是慈善機構。
錯誤九:國家單位比較穩定,發展有保障
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有這樣的認識。曾經遇到一個客戶,XXX(此處省去3個字,不便明說,大家去意會吧)出身,工作十年,好不容易上司高升,遇到一個晉升的機會。憑借自己在單位的能力、表現,他信心滿滿地以為自己會得到這個機會,但可惜的是,他被一個能力并不強的人打敗了。苦等十年得來的機會,就這樣眼睜睜看著溜走,于是一氣之下辭職,發誓再也不做XXX。提醒那些想進國家單位的人,在進入這些單位之前,你一定要明白“編制”意味著什么,“體制內”和“體制外”又有什么差別,“李剛”到底有什么不同。如果你貪圖穩定,我會告訴你:你肯定會非常穩定,穩定到10年、20年甚至一輩子待在一個職位上,一個級別上,不會有任何改變。如果你渴望這樣所謂的“穩定”,并且沒有任何抱怨,那么,我完全支持你的決定。
錯誤十:這個社會,要想成功太難了
成功很難嗎?完全錯誤!尤其是在當前的環境下,我甚至為之歡欣鼓舞,因為這是最容易成功的一個時代!現實的職場中,工作3年以內遇到職業問題的,占了77%,屬于職業規劃的“重災區”。真正清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并知道如何行動、全面提升和發展自己,沒有職業生涯規劃問題困擾的,只占了3%。也就是說,如果你有了完整的職業規劃,并愿意朝著目標積極行動,97%的人都不是你的對手,你完全可以無視他們的存在。剩下的那3%,你也完全不必害怕,因為中國的企業有足夠的空間和機會,完全能夠讓你與這3%的人共容。那么,既然成功這么容易,為什么還會有這么多的人失敗呢?因為,最厲害的那個對手,其實就是你自己!如果你沒有前瞻意識,只顧眼前,從來不考慮未來;或者只是停留在“想一想”的層面上,而從來沒有真正行動過,那么,你將永遠打法打敗這個對手!你現在的失敗狀態,仍將持續!成功,將永遠會與你無緣!
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要到哪里去?未來的路如何走?家庭的責任誰來承擔?你是想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還是想成為“啃老”或者“蟻族”中的一員?成功與失敗,你到底如何抉擇?你又憑什么保證成功?你是否做好了積極行動的準備?什么時候行動,是現在,立刻,馬上;還是想活著瀟灑、安逸一些,等著“以后再說?”
你現在的選擇,決定了你未來的成長。如果你現在后悔,那么,你以前的走的路肯定是錯的;如果你不想再后悔,那么,從現在開始,就要認真走好每一步,不要再稀里糊涂地過日子!否則,你肯定會成為最失敗的那個人!
職業成長是需要理性規劃的
大學畢業后的職業生涯長達近三十年,要使自己的職業人生活的有價值,不僅能為自己今后的生活和家庭提供足夠的支撐,還可以在期間收獲成長和快樂,相信這是每個年輕人共同的強烈愿望。而一個殘酷的現實卻是,在以后的成長歷程中,有的人穩健從容,有的人卻茫然無措,其中的一個重要分別就是在職業規劃上的理性或無序。職業規劃的事情的確是個老話題了,現今的大學都會有類似的課程安排和經驗傳授,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年輕朋友依然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職業規劃,并屢屢在職場現實中品味苦果。這里就試著對此問題做如下分析:
職業規劃的前提是認清自己。
職業規劃是實現個人職業目標的具體規劃,當然要從個人的具體實際出發了,每個人的職業規劃都各不相同,因此這是一件極具個性化的事情。在從事職業咨詢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幫助制定職業規劃的請求,面對這樣的求助,我只能這樣回答:職業規劃是需要你自己經過認真思考,并在實踐中不斷嘗試修正的過程,別人是替代不了的。如果因為你對此沒有清晰的認知,感到無從著手的話,我可以給些參考性的建議。而最實質的建議就是,要從個人的實際出發,結合現實的環境條件,在明確自己職業目標的基礎上,制定出能夠激勵自己、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近期和遠期職業成長規劃。
這里要強調的重點是認清自己,比較理性的人會清楚,做到這一點其實并不容易。誰都知道,看清自己的容貌,需要借助一面鏡子,而認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光靠自己的感覺肯定是不夠的,需要知曉身邊的人對自己的印象和感覺,借助他們的觀察和品評,自己內心對自我的評價或許才會更加全面與客觀。這一點之所以非常重要,就是因為個人的職業規劃一定是適合自己的,符合自身能力和潛質條件,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如果沒有這個基本條件,職業規劃就沒有實際用處,不可能在自己的職業成長過程中真正發揮指導和促進作用,甚至起到了某種誤導功效,那就失去了職業規劃的意義了。
職業規劃是個不短的過程。職業規劃有短期和長期之分,其功效是要貫穿一個人的職業人生全過程。因此,每個人的職業規劃都一定是個不斷的漸進完善的過程,要在具體的職業實踐中不斷深化對職場環境及個人職業興趣和潛質的認識,并完成對自己職業規劃的不斷調整修正,從而使之真正符合個人的實際。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例隨處可見,比如現在考公務員非常熱,其中的很多人其實對自己的職業取向未必非常清楚。他們可能是受到家長的引導和壓力,或是看到了很多社會現象的表面,覺得公務員職業很光鮮,工作穩定,待遇不錯,加上很多人都在考,自己也就跟著報名了。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就不那么理想化了,考公務員要付出很多,競爭又異常激烈,要能從中勝出的機率很低。即便僥幸考上了,真正走入了公務員的崗位,自己實際的感受也和想象有著不小的差距。基層工作的事務性很強,新人入職后并不容易找到個人的價值存在感,加之較低的職業自由度,以致有些人會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甚至出現“逃離公務員隊伍”的潮流。從理性職業規劃的角度上分析這種現象,公務員職業與其他職業一樣,都有自己特定的適應人群,那種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現象一定是非理性的,是有盲從誤導因素在其中的。
當然,對于那些經過認真的理性思考之后,決定離開自己并不適合的公務員隊伍,選擇更適合自己的企業領域去實現自身的職業價值的年輕朋友,我想說的是,盡管這樣的曲折代價不算小,但能夠遵從自己內心的呼喚,勇于糾正自己選擇的失誤,這樣的理性、明智,還有勇氣,也是值得稱道的。這樣的事例從一個側面說明,職業規劃可能的確是個很長的過程。年輕人面對重要的職業選擇關頭,尤其要慎重思考自己的職業定位和職業規劃,盲目跟風、忽略個性的代價是沉重的,切不可草率行事啊。
理性的規劃必須建立在勤于實踐的基礎之上。誰都知道,認清自己的話雖然很容易說,但真正做到其實并不容易。幫助你認清自己的鏡子固然有身邊的親朋好友,但這些人了解的大都是你在生活中的表面情況,而你究竟在職場中會有怎樣的表現,內心深處的職業潛質有哪些,這些人怎么可能未卜先知呢?有關這方面的認知,還只能靠你在真實的職場實踐中才能品味得到。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剛入職場的新人,尚處于職業規劃的進行時才是最真實的寫照。
一個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究竟適合怎樣的職位,其未來的職業成長應該選擇怎樣的路徑,沒人可以給出準確的答案。對于這樣的問題,學校的`老師回答不了,所學的專業也未必就是答案的出處,一切都是不確定、變化著的,要通過你在實踐中與不同崗位的磨合與歷練的過程,將答案清晰出來。這是個必須明白的基本道理,在這個基本認知的前提下,經過踏實的實踐過程,作為職場新人的你,不僅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學到崗位技能,積累職業經驗,更重要的是可以將自己的職業定位明確下來,將職業規劃清晰起來,從而為日后的健康職業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富于挑戰的規劃才是對自己真正的負責。每個年輕人都渴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成功的職業人生,而這其中的“成功”,并非只能用日后擁有的巨額財富或是顯赫的社會名望來證明。真正的成功應該是深藏于每個人內心深處的一種感覺,如果你在整個職業人生歷程中能夠感到自由、充實和快樂,可以收獲個人價值實現過程的愉悅和美好,即便沒成為億萬富豪,也未能躋身社會名流行列,也絲毫不能降低其個人成功的成色。有著這樣基于個人職業自由價值理念的人,在追逐自己內心成功的職業人生中,制定具有個人鮮明特色的職業規劃時,一定會具備富于迎接挑戰的特質。所謂迎接挑戰,就是選擇一條不付出努力、不激發出內在潛質,就無法實現的目標,而這個目標的實現無疑會極大地激發個人的潛能與活力,在品味挑戰成功的同時,也能分享到戰勝以往習慣和惰性后內心由衷的喜悅。
這樣的挑戰根本不用刻意去找,我們每個人幾乎隨時都會遇到。比如面對銷售的職業挑戰,這是個職場中門檻最低、需求量最大、也最接近成功的職位。大量的成功激勵培訓中的典型案例,都非常直白地告訴每個年輕朋友,銷售不問背景和出身,只要你能有效地在企業與客戶之間架起信任的橋梁,你就是最棒的。可觀的收入、職位的晉升、職業的成功,都不再是幻想。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事實,大家也的確并不懷疑,但還是有太多的人膽怯。他們害怕遭遇被拒絕的尷尬,他們無法想象整天生活在巨大的業績壓力之下,他們可能有成功的潛質,但卻遺憾地被懦弱隔在了成功的對岸。有個銷售實戰經歷的人都會清楚,銷售真的沒有事前想象的那樣難。客戶也是人,他的需求其實并不難捕捉,只要你習慣于換位思考,自覺為客戶奉獻價值,銷售職業的規律完全是可循的。我很尊敬那些敢于直面銷售職業挑戰的年輕人,他們的內心或許也有對壓力的恐懼,但他們的自信及對成功的渴求使他們突破了有限的心理障礙,勇敢地接受了挑戰。結果無非是適合或并不適合,但收獲是明確的,因為這個嘗試使你認清了自己,消除了可能的遺憾。這樣的結果對任何一個人的職業人生說來,其價值都是不言而喻的。
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在我做獵頭的十年中發現有太多的職場中人因為沒有切實可行的職業生涯規劃而停滯不前,有些人甚至做起了職業布朗運動,換來換去都是在原地踏步。一個職場中人假如從22歲大學本科畢業算起一直工作到60歲退休,其實也就38年的時間。其實很多人的職業生涯的黃金時間段大都在45歲之前,這樣算來也就23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一個人一生中的職業成就最終如何與是否有切實可行的職業規劃有莫大的關系。而我們國內在這方面的工作做的確實不夠,很多人終其一生也沒有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一輩子碌碌無為的就過去了。西方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工作做的比較深入,有些國家甚至從小學畢業開始就已經介入職業生涯指導了。既然職業生涯規劃如此重要,那我們到底如何來進行呢?
首先是對自我的準確了解,這是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對自己的性格、特長、優勢、愛好都有一個清晰準確的了解,然后對國內經濟發展的大環境、社會發展的趨勢都要有較為準確的了解,只有這些工作都做扎實了,才能切實的規劃好以后的職業生涯。最佳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利己、利他人、利社會的。如何做到以上這些呢,需要每個人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做個有心人,不斷的自我反思歸納,了解自己,了解社會發展職場發展趨勢等。當然也可以借助第三方的力量例如職業生涯規劃咨詢專家做第三方的心理測評和咨詢,進一步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點、職業傾向以及職場狀況等。
然后在了解了自己的特點、優勢、愛好以及社會的實際需要之后就是個人定位的問題,其實這關系到選擇的問題。很多時候在職場發展的道路上是選擇大于努力的。選擇一個合適的職業發展道路,可以快速的取得職業成功,而選擇一個錯誤職業發展道路,可能會走很多彎路但最終也不一定能夠取得職業發展成功。所以針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定位重要性不言而喻。
當一個人對自己有了清晰的職業定位之后就須確立職業發展目標了。職業目標的確定也是很重要的,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輕易就能夠實現的。最好是跳一跳才能實現的目標。
職業發展目標確定了之后然后就是規劃如何去實現這個職業發展目標,有一個小故事可以參考。有一位日本馬拉松選手三田本一在國際馬拉松比賽中,連續兩次奪得世界冠軍,事后記者采訪他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他對記者說了這么一句話:用智慧戰勝對手。等過了很多年之后在他的自傳中發現這智慧就是:在比賽前,三田本一先走一遍比賽道路,然后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在比賽的時候他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沖向第一個目標,然后再努力沖向第二個目標,第三個目標……40多公里的賽程,就這樣被他分解成幾個小目標輕松地完成了。而同樣的職業發展目標的實現也可以分解成不同的小目標,然后一步一步的去實施。當然只有行動才能產生結果,只有規劃而不行動,一切都是空談。
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好了之后是否就不能調整了呢?當然不是,在職業發展目標實現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職業發展情況和社會職場的不斷變化進行適當的調整,甚至重新進行規劃也是可以的。但是我們要記住一句話:選擇之前要謹慎,選擇之后要堅持。不能隨便更改之前的職業規劃,否則就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做了許多無用功了。
古語說的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了切實可行的職業規劃以及清晰的職業發展目標就等于職場成功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是堅持付出有效的行動,祝愿每個人都有一個成功的職業生涯吧。
文/李樹彬
職業生涯4P規劃
在確立了自己的職業方向以后,即選定了目標市場之后,接下來就是市場定位。在這里我想結合市場營銷的4可控變量,即市場營銷組合的4P(產品,價格,通路,促銷)來談談職業生涯的規劃和發展。
一、把自己當做一件“產品”,經營你的個人品牌
營銷的第一個要素是產品(Product),而職業生涯的第一要務亦是經營好你的個人品牌。產品的組合主要包括產品的實體、服務、品牌、包裝。它是指企業提供給目標市場的貨物、服務的集合,包括產品的效用、質量、外觀、式樣、品牌、包裝和規格,還包括服務和保證等因素。而人的個人品牌有你個人的品質、資歷、技能等多方面因素。年輕人如何通過不懈的努力來塑造你的個人品牌呢?
1.首先要做一個好人
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是要擺在首位的。關于德與才的關系的爭論自古以來就沒有停止過。但社會主流的觀念還是認為德應該擺在首位。試想,一個人如果道德敗壞,能力越強,對社會的危害越大。著名乳企蒙牛集團的用人觀充分體現了對德與才的取舍:“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
所以一個有德有才的人在職場上才能長期立足。
2.做好“產品”包裝,看重個人“資歷”
近幾年,“學歷無用論”在某些群體中十分盛行。按照這些人的說法,大學生拿到了文憑到社會上不是依然難找到合適的工作?但筆者要說的是,雖然學歷不是代表你本質的東西,但至少他能證明你的一段人生的經歷和資歷,這就好比產品的包裝。我們一般到商場買東西,還要看看包裝上面的標識是否規范,是否有安全和質量認證等等。有文憑不代表有能力,但試想一下,沒有文憑就能說明有能力了嗎?當然除了文憑之外,還有很多東西能代表你的資歷。比如行業的資格證書,榮譽證書,大公司的工作經歷,你平時所發表的學術論文等等。如果一個人被權威部門授予過“十大策劃人”之名,至少能說明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他在策劃行業中有一定的影響力。
3.培養自己的核心技能,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汪中求的《營銷人的自我營銷》里有這樣一句話:“生活的意義在于差異性,而不在于同質化”,筆者非常贊同。一個人就像產品一樣,只有具備了別人所不具有的東西,才能有賣點,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有些人因為在某個行業堅持十幾年,而培養了自己在這個行業大多數人所不具有的優勢經驗;而有些人“混跡”過多個行業,最后成為了“雜家”和“多面手”,最后成為了咨詢業的大師,這些都可能成為他們各自的核心競爭力。
4.不斷學習,不斷超越自己
“學無止境”,一個人只有不斷學習,不斷超越自己,才能保持永遠領先別人一步。在這個以“知識爆炸”為特征的知識經濟社會,不斷學習的能力是每一個現代人所必須要具備的。
二、準確“定價”,找準自己的市場位置
年輕人要理性認識職業生涯開始的幾年你要得到的是什么?有的人回答:是金錢。是的,這是你為你的職業付出應該和必須所得到的。但這并不全面,通過你的職業,你所得到的還有行業的經驗和技能,升遷和成長的機會等,最終通過你的職業使自我的價值得到了實現。當然你要付出你的艱辛的勞動,你的時間和精力,甚至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等。所以,這個“定價”不僅僅是你要多少工資這么簡單。你要衡量你在你的職業中要得到哪些,付出哪些。在你決定接受某份職業的時候,你要問一下自己,企業所能給予你的和你所付出的能使你接受和感到心里平衡嗎?有時候,剛剛進入社會的這幾年,可能僅僅是高工資對你不見得是好事。
三、渠道分銷,為自己鋪設多條成功的路徑
在現代社會,你可通過各種途徑讓別人了解你,欣賞你。關鍵在于你有沒有很強的自我營銷的意識和不懈的努力。采取公司內部“直銷”,你要盡力得到上司或老板的認可和重用,得到同事們的贊揚和欽佩。其實身邊人是你自我營銷的最佳渠道。筆者有一個認識多年的好友,曾經在一家中型化工企業任銷售總監,工作中兢兢業業,業績不凡,人品一流,得到同事們的高度認可,公司老板更是委以重任。前不久,因公司投資失敗資金鏈斷裂而走向破產。但因前老板的極力推薦,又到另一家化工企業任職總經理,他不僅沒有因為公司破產而失業,反而職務和待遇都得到了提升。除了在公司內部的“直銷”以外,你還應該嘗試多種渠道的“分銷”,即加強和外部的聯系。就營銷人而言,你要保持和人才市場以及獵頭公司的緊密聯系,不斷了解外部市場對營銷人才的需求。并積極建立與區域或全國營銷協會、知名專家等機構和個人的聯系,不斷擴展自己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另外,你還可以在專業的雜志和網站發表一些你的文章,讓業內人經常看到你的名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有了自我營銷的意識,人生無處不營銷。
四、嘗試多種促銷手段,抓住市場機會
人生有許許多多的機會,有的人成功把握了稍縱即逝的機會,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有的人看著很多的機會從身邊溜走,因喪失機會而一敗涂地。“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要抓住機會,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在尋找職業機會的過程中,你可嘗試多種“促銷”形式。筆者大學時候的一個同學,在7月份畢業的時候還沒有拿到用人單位的聘書,但他卻不急不躁。在人才市場上不為大多普通崗位所動。在一次招聘會上,他看到了他一家心儀已久的公司在招聘,在大多同學只有一張雷同的簡歷交上去的時候,他把自己幾年間發表在各種期刊上的文章復印件一并交給了面試官,面試官非常欣賞他的一些精彩觀點,他成功地將自己推銷了出去。獲得了讓大多同學艷羨的工作機會。現在,只要你肯動腦,有太多的“促銷”方式可以像筆者那位同學一樣取得成功。比如你可以在網絡上策劃一個關于你的熱點事件而讓別人注意到你,可以在媒體上爭取露面的機會,可以在行業論壇上爭取個人演講或與關鍵人物會面的機會等等。
【職業生涯發展需要正面思維來成就】相關文章:
1.運用正面思維來成就職業生涯發展
2.《學會正面思維》讀后感參考
3.職業生涯的思維克星
4.九步輕松成就精彩有趣的職業生涯
5.關于九步輕松成就精彩有趣的職業生涯的文章
6.ACCA成就職業生涯成功發展范文
7.關于成就你職業生涯的三條建議
8.關于輕松成就職業生涯英語范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