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故事,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老和尚让小和尚过了河就忘记出家人的禁忌,快乐地生活在现在,不要一味的背着过去的负担,这是佛家提倡的生存之道,其实就是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意味着无忧无悔。对未来会发生什么不去作无谓的想象与担心,所以无忧;对过去已发生的事也不作无谓的思考与计较,所以无悔。事未来时休去想,想来到底不如心;好汉不提当年勇,梅花不提前世绣。人能无忧无悔地生活在当下,不为由心所生的杂念束缚。这就是老和尚话外隐含的深层意义,更是禅宗所提倡的终极目标,正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人生不追忆失去的荣耀,不悔恨失去的过错,更不盲目的憧憬未来、生活在幻想中,而要脚踏实地,珍惜今天,珍惜现在,珍惜眼前,知足常乐,勿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勿做毫无目的意义的攀比斗富。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时间才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而我们拥有的只有当下,珍惜现在的一切,也就拥有了过去和未来。当我们做到这些之后,我们得到将是快乐、健康和幸福,凡事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去为之,做到无愧于人,无愧于心,成功与否不必太过牵挂于怀,成事在人,谋事在天,过好每一天,充实每一刻,才能活出自我,活得精彩。
我时常觉得,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在生活中大抵都能锻炼出宠辱不惊的本领,不会太在乎别人的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或者落井下石。那是因为已经历了太多生命的痛苦与挫折,体验了太多情感的相逢与离别,已经摸索出生命中积极的、向上的思想,已经学会如何去快乐的生活。这种思想就是活在当下。
猜你也喜欢:命运定律(的人,半生,年龄,袖手,过得) 所谓明智的
命运定律(的人,半生,年龄,袖手,过得) 所谓明智的人,不过就是选择了在该战斗的年龄去战斗了,所以到了可以袖手的年龄就幸福地袖上手了,愚蠢的人,则反之。
有个姑娘给我写信说,朋友们在前后差不多的时间给她介绍了俩男朋友,我们暂且称之为A和B吧,他们都对姑娘一见钟情而殷勤,可姑娘只能选一个结婚,就犯了难。A男家贫房小但工作不错,有理想有抱负而且很有责任感;B男家境殷实房子多套,视不咋地的工作如儿戏,想旷工就旷工能玩一天是一天。在到底该选择哪一个上,姑娘是既喜欢A的有理想有责任感又放不下B家那几套可以吃租金的房子,这让我想起了那个著名的东家吃西家睡的故事,也想起了一哥们说他发现了一条命运定律,那就是前半生过得不怎么顺的人一般下半生会过得比较顺,而上半生过得比较顺畅的人会有沟沟坎坎在下半生那儿等着呢。所以,不管现阶段日子过得顺与不顺,都不必得意也不必懊恼,因为命运他老人家公平着呢,每个人命中该有的福与祸,都差不多,区别不过是上半场给你还是下半场给你。
为了验证他的推理,我默默地从内心中拎出了几位比较知根知底的朋友,捋了捋我所知道的他们的人生,别说,我还真让这哥们唬住了,因为就那几位朋友的人生而言,让我认为哥们儿说得很靠谱儿。从那以后,这位哥们儿发现的命运定律就被我随身携带成了万能良药,遇上正在荆棘沟壑苦命挣扎打拼的朋友,我送上这句话,让他们看到幸福的曙光;遇上混得风风光光牛得让我眼珠子发烫的家伙,我把这句话掏出来,当清凉的仁丹吞下,然后抚慰着自己那颗因嫉妒而跳荡的心说:哼,上帝是公平的,现在牛逼不等于以后牛逼。
可是,有那么一天,我突然发现,哥们的话是经不住推敲的伪结论,为什么上半生苦扒苦作的人通常下半生就比较顺畅了,上半生比较顺畅的则就相反了呢?这是因为,上半生比较苦的人,大多缺乏强有力的父母之类强有力的手扶持,人生路都是自己一跟头一跤地摸爬滚打过来的,就像这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干饭,苦也没有白吃的,他通过摸爬滚打摸透了怎样驾驭命运这头野兽,下半生的日子也就轻松自如了。而那些上半生比较顺畅的人,或许他们的父母像中国所有的父母一样,竭尽全力地扶孩子上路,把能替孩子吃的苦全吞下,能替他扫平的全扫平,以保证孩子走得顺风顺水,这种竭尽全力的爱,其实挺害人,因为父母终将会在岁月蹉跎里老去,孩子也人到中年,就算他想吃苦也没年轻时候的精气神儿了。其实,写到这儿,我想说,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别人有什么你没有、别人都幸福你痛苦,而是该战斗的年龄你袖着手,该袖着手的年龄你却必须去战斗。
就像这位给我写信的姑娘,她的苦恼不是到底哪个男孩子更适合她,而是她想在任何一个人生时段都能袖着手过日子,可命运他老人家真的公平到了洞若观火的程度,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从头到尾都袖手在岁月静好里,所谓明智的人,不过就是选择了在该战斗的年龄去战斗了,所以到了可以袖手的年龄就幸福地袖上手了,愚蠢的人,则反之。 猜你更喜欢:常敏法师亲闻记(13)(念佛,阿弥陀佛,凡夫,师父,功
常敏法师亲闻记(13)(念佛,阿弥陀佛,凡夫,师父,功德)
记得师父那天有点感冒,捧着茶杯暖手,一缕热气氤氲在被餐巾纸擦得有点发红的鼻子上。我说,学佛的道路上,不少人也是进进退退,也有探下头,就转身走人的。师父若有所思了一会,说:佛法也是要用生命去追求的。
我面对佛像,感觉不像有些莲友那样,有那么强烈的亲切感。为什么啊,师父。
师:阿弥陀佛会开启众生无上功德。多念佛(这是师父的三字经),多诵《无量寿经》,南无阿弥陀佛无上功德大宝,以名号为缘,给予众生,令众生闻名,而获得往生大利,具足无上功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你就能与阿弥陀佛相应,会感觉到阿弥陀佛的香光庄严。
张居士的嘴巴,是一刻不停,叭叭叭叭念佛。我们有时看着她,也觉得有趣,会笑,会学她的样子。师父叫我们不要这样,说:人家在念佛,不要笑。又非常赞叹地说:这些老菩萨,不知不觉就成了念佛人了。
现在明白了,念佛人的定义,不仅仅是口称。是明信佛智的念佛,是信心欢喜的念佛,是已具足无上功德的念佛。
末法众生,有圣人之相,没有圣人之德。唯有依靠南无阿弥陀佛回施的无上功德,才能成就。否则就是机法不相应。
王阿姨那天听师父讲开示,太高兴了,忍不住站起来,手舞足蹈地说:我们是有背景的,我们的老爸是阿弥陀佛!大家都鼓掌。师父脱口说:我们是佛二代。
哈,好一个“佛二代”!
在佛堂,有人问:师父,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四十八愿并不完备。此话怎讲?
师:每尊佛的愿都不同。有多有少,我们的本师有五百愿,药师佛是十二愿。而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主要是针对凡夫众生的。佛救度的对象不一样,愿就不一样。阿弥陀佛是怎样来救度凡夫的呢?就是十八愿,以此愿来适应无力脱离轮回的罪恶生死凡夫。救圣人,有圣道门的修行法:戒律,禅定,智慧,等等。但凡夫,业力深重,你喝水,脚踏地,都会杀生。所以我们要听本师为我们选择的念佛法门,依靠阿弥陀佛的力量,来出离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