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情況調研匯報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新形勢下發展農村經濟的一種生產經營體制的創新,對于提高農民素質、增加農民收入、穩定農村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幾年來,隨著我縣對三農問題的不斷重視,農民專業合作社這一經濟組織得到了快速發展,并且呈現出一些新特點和新情況。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安排,為全面了解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現狀,我們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對如何發展鞏固完善農副產品專業合作社,打造農副產品品牌,擴大和占領市場,為農增收等問題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現狀
(一)現狀
經過幾年的實踐與努力,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顯示出了生機和活力。至今年6月末,已經有在冊合作社13家,入社農戶1755戶,帶動農戶16330戶,基地13934畝,生產經營涉及柑桔、茶葉、養豬、養雞、苧麻、養蜂、瓜果等7個品種。據統計,2017年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已實現累計銷售額9766萬元,農戶累計增收約1322萬元。目前,湘慈專業社、三怪山雞奍殖專業社等獲得多項產品綠色認證。湘慈專業社并獲得“市龍頭企業”稱號。幾年的實踐證明,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提高農民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目前我縣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仍處于初級起步階段,合作社隊伍和規模偏小,運作模式不成熟,影響力不大,競爭力不強。從全縣來看,大部分專業社還只是處于粗放的產銷模式,產加銷模式的專業社僅有兩三家,只占玫百分之二十多。
二、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自身建設不規范。多數專業合作社能做到規范登記注冊,而對開展正常工作所必須建立和完善的內部運行機制卻關注較少,尤其是民主決策、風險控制、利益分配等機制運作不夠規范。一是沒有形成社員民主參與的決策機制,決定權往往掌握在發起人手中,持股社員對內部管理機制不了解,社內經營狀況不透明,影響了入股者的參與熱情;二是沒有形成真正的風險社員共擔機制,缺乏防范和化解市場風險的能力;三是沒有建立規范的利益分配制度,一些合作社只有少數社員持股,其他社員只象征性持少量股份,股份合作的優勢未能充分體現。
2、人才、技術、信息缺乏。一是各部門缺乏懂農村專業合作社知識的專業人才,合作社缺乏有實踐經驗、合作理念、市場知識的牽頭人,農民缺乏合作知識。二是合作社的產品多為初級產品,標準化、規范化生產程度低,且產業層次低,科技含量不高,難以深度開發農產品的附加值。三是由于思想保守,合作社之間的信息交流較少,供求信息渠道比較單一,影響市場的進一步擴大。
3、凝聚力小,帶動能力弱。大部分專業合作社只生產單一的農產品,簡單的產銷粗放模式。受自然因素、市場因素影響較大,抗風險能力較弱,對農民缺乏足夠吸引力,帶動作用不明顯。平時合作社與社員之間聯系松散,許多農民在組織分工、科技推廣、市場銷售等方面得到的鍛煉機會不多,民主意識、誠信意識較差。導致一些農民在銷售行情好時將產品自行出售給商販,行情不好時又一定要交售給合作社享受保護價,這非常不利于合作社的發展壯大。
4、品牌少,規模小。僅茶葉產業來講,三合的.茶葉雖然品質優良,在省內有一定的名氣,但無統一的品牌,產業化、規模化水平低,未形成大氣候。同一類型產品品牌低水平重復建設,不僅使好牌子叫不響,削弱了產品市場競爭力,而且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極大浪費。
5、部門管理不到位。我縣沒一個專門的專業社職能部門,造成了凡是涉農部門都參與管理而又都不負責的現象,形成了你管你的我管我的,沒有統一的標準、統一的監督管理,嚴重制約了我縣專業社發展。各級政府雖然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服務陸續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但多數時候仍停留在各自操作層面,橫向聯系少,缺乏相互協作精神,沒有形成合力共同抓好合作社發展。
6、融資難、扶持力度不夠。我縣對專業社的發展沒有一個明確的扶持政策,特別在資金方面,這遠不能滿足合作社發展的需要。而專業合作社自身積累有限,資產總規模小,大多沒有有效抵押物,貸款存在困難。對確實干得好、有潛力的合作社在擴大生產規模所必須的廠房擴建、設備更新、技術引進等方面的資金投入只能望洋興嘆相。
三、加快發展我縣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建議
1、統一思想認識。各級黨委政府要加深和統一對合作社的認識,切實把這項工作作為解決“三農”問題切入點來抓,作為扶持農業、支持農民的一件大實事、大好事來抓。應該明確一個職能部門進行歸口管理,依法履行指導監督職能。要堅持從農民利益出發,敢于打破條框束縛,進一步明確責任,落實措施,主動加強協調與聯系,齊心協力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
《合作社情況調研匯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2、加強宣傳引導。要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通過各種途徑大力宣傳合作社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合作社發展的良好氛圍。要通過幫助農民算經濟帳、穩定帳、技術帳等靈活有效的方法,引導農民轉變觀念,自覺加入對口的合作社。要鼓勵更多的經營大戶、農村能人、基層農村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創辦領辦專業合作社,主動挑起帶領農民共同富裕的擔子。
4、推進資源整合。一是整合品牌。要集中力量進行主導產業品牌整合。我縣做為柑桔大縣,雖然柑桔品質好,但無競爭優勢。究其原因無品牌優勢,各自為戰,未形成氣候。湘慈柑桔專業社的“湘慈”品牌在省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又獲得多項綠色認證。應該大膽地將柑桔品牌整合為一個“湘慈”牌,有效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我縣的茶葉產業也遇到同樣的問題,品牌雜亂、產業化、規模化水平低,相相互惡性競爭,從而只能得到微溥的加工費。我縣應該為同一類型產品打造統一品牌,制訂統一的生產標準,嚴格保證產品品質。做強做大牌子的同時,以最大限度追加產品附加值。二是促進合作。要鼓勵現有專業合作社之間的
聯合或合作,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整合。要充分發揮優勢合作社在組織管理、基地建設、技術培訓、專業化生產和市場開拓方面的作用,帶動其他合作社實現共同發展。三是擴大規模。要積極引導達到一定規模、符合條件的合作社轉化過渡為農業龍頭企業,并進一步推進品牌建設和生產規模、經營規模,進一步提升產業化、規范化、標準化水平,提高合作社的規模效益,增強合作社的品牌效應和市場競爭力,增強合作社對基地、農戶的帶動力和凝聚力,為合作社的發展壯大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5、加大扶持力度。一是財政支持。縣財政要拿出一部分資金,有選擇性地扶持那些辦得好、有發展前景的示范性合作社,實行以獎代補的形式,不斷壯大其發展實力。二是信貸支持。金融部門要從農村實際和農民需要出發,把扶持合作社作為信貸支農的重點。對發展前景較好,確實能帶動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項目,要給予大力扶持。三是稅收優惠。稅務部門要抓緊明確操作辦法,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社員和非社員(不超過社員部分)生產和初加工的農產品,免征增值稅。要積極為合作社辦理證照、發票領購及納稅申報等提供方便和加強指導服務。四是人員培訓。要以實施“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培訓工程”為契機,制定培訓計劃,重點開展管理、市場營銷、信息利用、財務核算、誠信經營等知識的培訓,逐步提高合作社帶頭人和參與農民的整體素質,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經營管理水平。同時,可組織合作社帶頭人到外地學習先進經驗,加強合作和交流。五是科技服務。相關部門要及時為合作社提供各類產品的最新生產標準,積極引導農民-運用標準化技術和方法進行生產。要努力提升傳統產品質量,引進優良品種和精深加工技術,深入開發無公害綠色食品、反季節高效益產品。提高經營管理的科技含量,切實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六是其他扶持。要盡心盡力地幫助解決合作社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在符合相關規定的前提下,對合作社的辦公場所、廠房、倉庫用地申請以及水、電、路等方面存在的困難要優先考慮解決。
合作社情況調研匯報 [篇2]
為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我鄉農村經濟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情況,根據縣委相關文件要求,我鄉于7月16—18日組織農經、財政等部門人員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進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發展情況
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也是農民自發、自覺參與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我鄉于2017年10月成立了天普村壩干咖啡專業合作社,于2017年9月成立了龍潭村、瓦路村、木化村、沖頭村茶產業合作社。2017年末,全鄉共建立專業合作社5個,會員62人。
1、設立了機構。
全鄉5個合作社都已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由合作社社員選舉產生了專業合作社理事會,理事長均由各村村主任擔任,具體負責專業合作社的具體事務。并在村委會設立了相應的辦公室。
2、制定了合作社章程。
根據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基本要求,通過召開社員大會,對設立專業合作社的目的意義、入社(退社)程序、社員的權利義務、理事會的產生及權利義務、監事會的產生及權利義務等進行規定,制定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章程。 1
3、搭建了交流平臺。
以XX村二、三組茶葉合作社為例,2017年,該合作社共有農戶61戶,以戶均擁有茶園10以上農戶為首批社員,該社共有社員15戶,茶葉面積717畝,采摘657畝,年產量1.4噸,實現產值3.4萬元。
合作社結合當前開展的生態茶園建設工作,通過培訓,組織合作社社員,村、組致富能人座談,交流好的經驗和做法,提高社員的技術含量。為廣大社員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示范推廣的基地平臺。
二、存在是問題
合作社的目標是依據有機農業的指導思想,以富民強社為使命,以名牌精品戰略為途徑,實現產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但我鄉專業合作社成立來,并未實現合作社的應有模式運作,合作社也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
1、投資不足,設施不齊。
合作社設立來,由于資金不足,合作社缺少必要的活動場地和辦公設施,缺乏必要的信息媒介和信息平臺,無法做到信息的內外交流和共享,沒有真正解決市場信息問題。
2、素質偏低,人員不濟。
合作社雖已設立,但組成理事會的成員多為村組干部,多數成員基本缺乏市場經濟知識和基本的網絡交流、溝通能力,無法獲取外部的市場信息。部分社員還沒有真正認識設 2
立合作社的作用,不積極參與合作社列會和交流,使合作社的只流于形式。
3、形式單一,缺乏實效。
由于上述原因,合作社設立來,除定期召開交流列會外,無法開展信息服務、經營聯合、技術服務、扶持幫困等具體服務事項,使得合作社缺乏可操作性。另一方面,由于設立時間較短,合作社缺乏應有的模式探索,使得合作社開展活動形式單一。
三、幾點建議
設立合作社是農村適應市場經濟的必有之路,也是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如何實現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應有價值,應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1、加大投入,完善設施。
在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辦公設施的同時,加大對合作社信息平臺的建設投入,使社員從生產管理到經營模式能與外部市場溶為一體。
2、加大培訓,提高素質。
當代經濟是法制經濟,是市場經濟,農民專業合作社必須建立一支懂科學、善管理、能經營的新型農民,來帶領合作社成員走一條新型的農業產業化路子,這樣合作社才能賦予應有的作用。
3、加強指導,探索模式。
合作社的管理模式是多種多樣的,在實踐中,個相關部門要加大對合作社的指導培訓,積極探索和吸收外地好的經驗和做法,并結合當地實際加以應有,合作社才能發揮應有的效益。
中共XX鄉委員會
2011年7月20日
【合作社情況調研匯報】相關文章:
調研情況匯報11-27
林業專業合作社情況調研報告范文07-02
調研督導情況匯報材料11-27
教育項目調研情況匯報07-14
下鄉中考調研的情況匯報07-01
專業合作社生產經營情況匯報05-04
關于低保工作有關情況的調研匯報06-25
教育項目調研情況匯報范文07-14
車船稅調研情況匯報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