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的實踐報告
隨著我國中職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特別是安徽職教大省建設和承接皖江城市帶的產業轉移,對學生的培養和頂崗實習(就業)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的好壞,“三率”的高低,不僅直接影響學校的招生人數和生源質量,從長遠看,也關系到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因而中等職業學校職業指導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們在省級課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方法與途徑研究》研究中發現,實施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方法與途徑研究是幫助學生在走向企業之前必須的職前教育活動,它有力于構建和諧的現代就業體系和現代企業教育。中等職業學校就業指導的內容主要包括: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心態、幫助學生做好求職前的資料準備、幫助學生掌握求職技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等。本人作為課題組成員之一,并長期從事就業管理和就業服務,在開展課題研究以及學校畢業生就業安置和跟蹤服務的工作實踐中,探索和積累了一些基本做法和經驗。
一、建立“領導重視,制度完善,部門實施”的就業保障體系,是學生頂崗實習(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工作的基礎
中等職業學校的領導,特別是校長應高度重視就業安置工作。學校要成立專門的就業安置部門,協同教務處、德育處全面開展職業指導工作,具體負責市場調研、就業指導及安置、跟蹤服務工作;同時成立以分管校長為組長,就業安置部門負責人、教務主任、德育主任、年級組長及德育教研組組長為組員的學校職業指導工作領導組,就業安置部門負責人全面負責全校的職業指導工作。
就業指導工作領導組要定期開會,制定學校學期就業指導工作計劃;探討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形式及內容;定期舉辦對班主任、年級組長、德育課程的課任教師進行就業指導能力的培訓和召開就業指導經驗交流會,形成完備的“領導重視,制度完善,部門實施”的就業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全員、全程就業指導的氛圍。
我校是一所中專體制的職業學校,是國家級中職改革示范校。學校近十年走過了三個不同尋常的辦學體制。從國家級重點——橫山職高,到電大廣德學院、廣德縣教師進修學校、橫山職高等三家整合后的縣級職業教育中心,還是目前 的宣城市機械電子工程學校,都始終如一的將學生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放在重要的工作之中,并由專門的機構進行管理和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2004年,為適應就業形勢的需要,我校將就業職能從原教務處分離,成立了招生就業處。該機構自成立以來,就以提高“三率”為目標,結合就業形勢和任務,制定了就業安置及跟蹤服務的有關規章制度,并通過各種渠道宣傳和組織學生學習。有關的規章制度為《廣德縣橫山職高畢業生就業、創業管理條例》、《廣德縣橫山職高畢業生就業操作程序》、《廣德縣橫山職高畢業生就業保證書》、《廣德縣橫山職高畢業生跟蹤服務及就業保障辦法》、《廣德縣橫山職高畢業就業跟蹤服務卡》等等,在此基礎上,根據國家現行法律法規,結合職教中心成立后的就業形勢,2009年9月,我們又將一系列規章制度進行整合,出臺了《廣德縣職業教育中心學生頂崗實習(就業)管理辦法》(試行),對學生頂崗實習(就業)工作的指導和管理,規范學生頂崗實習(就業)安置工作進行了進一步規范。中專體制后,招生就業處將升格為招生就業科,其功能將更加完善,其服務將更加貼近企業、貼近學生,實現現代企業需求和專業技能學生培養機制的融合。
二、開展靈活多樣的教育活動,推進頂崗實習(就業)工作健康有序
中等職業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要貫穿于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也就是說,中等職業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要經常化、全程化、全員化。形式要多樣,內容要豐富,要適合學生自身發展的特點,寓教于樂。
1、推行“全員導師育人”制和“黨員三個一”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
中等職業學校就業指導要充分發揮班級主陣地作用,通過舉辦黑板報、主題班會、演講、辯論會、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成才先成人、勞動觀念、職業觀念、敬業精神、團隊精神等優良品質的養成教育,從思想根源上樹立正確的導向。
班主任和課任教師要將就業指導貫穿于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要結合學科特點和具體教學內容,捕捉教育時機,寓教于學,達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如結合學習專業幫助學生分析就業形勢和就業壓力;對來自不同學校、不同水平的學生分別進行談話交流,知學生所想,區別對待、因人施教,努力指導學生的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人生定位;結合生產工藝和操作規程的教學及晨掃清潔區和參加公益勞動,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教育。
2、發揮德育課程主渠道作用,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 ①因此“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新德育課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得新知識、培養專業技能。
中等職業學校要通過德育教研組加強《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等德育課程的研究,要結合現代企業對員工的要求、學生基本權益保護、法律知識、求職能力要求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育特點,指導學生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并結合企業文化建設,把學生就業的企業文化作為開發德育課程校本教材的重要內容之一。
3、將入學教育作為系列教育的開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目標;
中等職業學校要高度重視新生入學系列教育。各職能部分主要負責人要充分準備,上好新生入學系列教育的第一堂課。就業指導是新生入學系列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業安置機構負責人要特別加強中職教育的地位、特色、優勢的宣傳教育,使學生對中職教育有一個較正確的認識和自我定位,了解學習的目的和未來的就業形勢。要求學生從入學的第一天起,樹立“說職業話、想職業事、干職 2
中職學生就業指導
業活”。
在入學教育的第一堂課上,向學生介紹本校就業安置的有關規章制度和就業渠道、工資水平、優秀畢業生情況等,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規范自己的言行。
4、加強素質拓展訓練,奠定良好的就業基礎;
中等職業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是一項綜合工程。為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為將來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學校要結合各專業的特點及今后的工作要求開展“六個一工程” ,營造比、學、敢、超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六個一工程”的具體內容歸納如下:(1)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2)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
(3)寫一篇通順的應用文;(4)取得至少一個專業技能等級證;(5)具有至少一項健康的業余愛好;(6)寫一篇設計自我的發展規劃。我校德育處結合課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方法與途徑研究》,于2009年3月制定了《廣德縣職教中心“六個一”活動實施方案》,以學期為單位,在全校范圍內實施“六個一”工程,全面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為學生勝任將來的工作注入了原動力,也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2年9月,為爭創國家級中職改革示范性,學校出臺了《畢業生就業標準》——“一標三格四證”,再次將“六個一工程”具體化,使學生學有目標,行有導向。
5、有計劃地舉辦講座和各種活動,提高學生的求職技能;
中等職業學校每學期都要有計劃地舉辦就業指導講座和宣傳欄等活動,宣傳當年畢業生就業政策、分析就業形勢、學生就業優、劣勢以及求職面試的技巧和策略。
舉辦模擬人才交流市場活動和組織每班學生代表參加現場招聘會,使學生逐步掌握求職技巧,為成功就業提供條件。這類活動的開展最重要的是訓練學生的“兩會”技能:一會自我介紹。即能用流暢的普通話介紹自己(包括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個人簡歷、學習專業和技能、特長、業余愛好、人生格言等)。教育學生作自我介紹時能揚長避短、重點突出、簡明扼要、措辭巧妙、精辟。二會說話。面對用人單位招聘人員說話時,能夠心不慌,臉不紅,既彬彬有禮又落落大方;面對提問,不要急于回答,在最短的時間內打好腹稿,知道哪些該說、詳說、哪些該回避、簡說;說話當中能給人以專注、誠實、謙虛、穩重和成熟之感,要讓別人一聽你的自我展示介紹,就對你產生濃厚的興趣和美好的第一印象。
這類活動的開展,目的是端正學生的就業觀念、提高學生的求職技能。
6、定期舉辦優秀畢業生事跡展、報告會,以成功教育增強學生的求職信心;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指出: “生理、安全的需要是一個人較低層次的需要,而自尊,特別是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一個人較高層次的需要”。②中等職業學校要每年舉辦一次大型優秀畢業生事跡報告會。讓優秀畢業生用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經歷的酸甜苦辣、成長過程、取得的工作成績,教育在校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能正確定位、團結協作、敬業建功、樂于奉獻。
為使活動開展的生動、高效,學校要早安排、早謀劃。首先確定回校作報告的畢業生人數、工種、就業單位;其次是掌握優秀畢業生事跡材料,通過就業單位確定優秀人選,并請他們對確定的人選作出書面鑒定,再與確定的優秀人選面談,詳細了解他(她)們的工作經歷、成長過程,并要求他們將經歷寫成書面材料;其三是學校根據掌握的材料幫助優秀畢業生完善發言稿,體現每個優秀畢業生成功的獨特之處,讓學生全方位、多層面地接受教育,他們的成功經歷,能夠激勵學生,讓學生通過努力,“跳起來能摘到桃子”。
7、召開家長座談會,構建家校和諧的教育氛圍;
中等職業學校要將每學期(或學年)一次的以班級為單位的家長座談會制度化,營造家庭、學校共同教育的氛圍。就業安置部門負責人要通過家長座談會向家長宣傳學校就業安置的規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引導家長正確理解學校承諾的“推薦就業”的含義;分析就業形勢,幫助家長建立正確的就業觀: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
召開家長座談會,不但有利于增加家長對學校和職業教育的了解,更有利于家長在對子女教育過程中既具體實在又有一定的高度,從而充分發揮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8、扎實開展跟蹤服務工作,為學生提供優良的服務;
學生就業后的前三個月是其身份從學生到員工轉變的適應期,也是就業的浮躁期,這一時期部分學生常因種種原因不適應企業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要么辭職、要么被辭退。因此幫助學生順利渡過適應期是學校就業安置的重要一環。為扎實有效地做好跟蹤服務工作,我們制定了《廣德縣橫山職高畢業生跟蹤服務及就業保障辦法》以及《廣德縣職業教育中心學生頂崗實習(就業)管理辦法》(試行),提出了對就業學生的“131”定期跟蹤制度和不定期跟蹤服務制度。“131” 跟蹤服務制度是指:學生就業后的第一周、一個月、此后每一個月的三個時間段內,我們定期同就業單位、學生代表、學生家長電話回訪或到企業及家庭回訪。不定期跟蹤是:學生就業3個月后我們對企業、學生代表及家長的不定期電話跟蹤或回訪。該辦法還提出了對就業學生每年一次問卷調查,對學生家庭每學期不低于三次電話訪問,并向我校畢業生鄭重承諾:“二次就業保證、三年跟蹤服務,五年免費培訓”。
建立完善跟蹤服務資料。設置專用表格如實記錄電話回訪內容,撰寫回訪報告,就業學生電子檔案要求個人信息詳細、學生去向明晰。在2012年7月15日,安徽省教育廳組織的專家組隊我校爭創國家級中職改革示范性評估活動中,專家組對招生就業資料給予了“收集完善、整理規范、圖文并茂、資料詳實”的高度評價。
素質拓寬訓練是就業的基礎、全程職業指導是就業的前提、推薦安置工作是就業的條件,跟蹤服務是就業的保證。由此可見,學生就業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因此,中等職業學校應高度重視這一綜合性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端正就業態度,掌握應聘技巧、堅定敬業信心,為豐富學校內涵、擴大后續招生提供有力的保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規定:“實施職業教育必須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傳授職業知識,培養職業技能,進行職業指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實施職業教育應當實行產教結合,為本地區經濟建設服務,與企業密切聯系,培養實用人才和熟練勞動者。”廣德縣作為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排頭兵和第一站,以機械、電子專業為主體、多種服務專業為補充的宣城市機械電子工程學校作為縣域職業教育主陣地,必須立足縣域經濟,切實發揮學校在承接產業轉移中的作用,這既是立校之本,也是興校關鍵。因此,積極做好學生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全面提高“三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學生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的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就業服務與就業指導05-29
就業指導實踐經驗報告05-10
就業指導實踐報告四篇07-06
就業指導實踐小結05-01
暨南大學的學生就業指導服務06-03
就業指導課感想和建議07-02
暨南大學就業指導服務平臺01-25
中職學生就業指導07-02
大學生就業指導講座報告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