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習慣
水族,是生活在我國分布在云南省、江西省、貴州省、廣西區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貴州,水族的民族節日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水族的民族節日
額節
額節,意為吃額,是荔波縣永康、拉交地區水族的年節,除了沒有跑馬活動之外,過節的時段與內涵與端節相似。
卯節
卯節,水語稱“借卯”,義為吃卯,在夏收夏種結束之后的水歷9~10月間(對應陰歷5、6月)分四批過節,是預祝稻作豐收與人口增殖的重大年節之一。頭三批分布在荔波縣的水利、洞托、水浦等地。最盛大的第四批卯節是三都縣九阡鎮、荔波縣永康等地關尾。節期在《水書》中被認為是“綠色生命最旺盛的時節”。卯節,以地支卯日為節期,并以辛卯日為上吉,以丁亥日為至兇,擔心旱象嚴重影響收成。以祭祖、祭祀稻秧、祈雨、對歌為主要內容,是祈求稻作豐產和人口增殖的傳統年節。三都縣水各村的卯節、卯坡,已作為重要的旅游文化開發。
蘇寧喜節
蘇寧喜節,水語音譯,義為水歷四月丑日節,水歷四月對應陰歷臘月,源于對生母娘娘祭祀的古節,被譽為水族的婦幼節,是貴州省三都縣和勇村板孔、吉勇及相鄰的獨山縣火寨等地的年節。節日期間,人們互相走訪慶賀,而娃兒們卻別有一番樂趣,他們提著特制的小提篼,結隊挨家逐戶去討吉利的年飯。受到人們的熱情地接待,給每人散發彩色糯飯、肉塊、豆腐干及紅雞蛋等。
銅鼓節
銅鼓節,是居住在都勻市基場、陽和兩鄉的水族,于清明節后第一個卯日在陳蒙坡丫口寨歡度的節日。相傳先祖遷來時,部落斗爭頻繁,虎豹成群,經過努力解除了災害。各村寨聚會商定,從此于清明過后卯日這一天聚會陳蒙坡歡慶勝利,相因成節。此外,還有獨山縣羊場地區農歷六月六日在溫泉過的洗澡節,三都、荔波等地傳存敬雨水神的古樸“霞節”等。云南富源縣古敢鄉水族的節日還有二月二祭白龍(中和節,或稱祭小白龍)、三月祭龍節(地支巳日過節,是古代上巳節的遺風)、六月祭土地、六月祭山神等。祈求風調雨順,年歲豐稔,村寨平安。
水族的宗教習俗
水族的信仰文化屬于原始宗教信仰范疇。水族認為萬物有靈而崇奉多神。自然崇拜,祖靈崇拜,神靈崇拜構成了水族信仰的核心。在水族社會中,不論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崇拜對象,或是崇拜形式、信仰儀式,還是原始道德的內容及其形式與傳承方式,都比較清晰地反映出信仰文化與民間知識二者相互雜糅、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特點。
水族的婚禮
水族婚姻沿襲傳統習俗,恪守同宗血緣不娶、異宗異姓氏族開親的原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舊是水族地區男女青年婚姻的主流。注意門當戶對,講究明媒正娶。即使當代,戀愛不十分自由,婚姻難以完全自主的現象較為普遍。水族很早就實行一夫一妻制,封建時代出現的納妾現象也為數極少。水族古代議定婚姻范圍十分嚴肅,由此產生《倒栽杉》、《倒栽楓》和《破姓開親》的種種傳說。同時,與當地的習慣法緊密相連,故有“南低宇,吃不得”之諺語,即同血緣家族屋檐下的吊喪肉吃不得,特別注重婚姻集團內部的凝聚作用,即使相隔的年代久遠也不能開親。違反上述原則,習慣法最嚴厲的是沉埋處罰,尚未發現鋌而走險的事例。魚是水族的圖騰崇拜物。在婚俗中魚常作為信物、圣物出現。締結婚姻時,在荔波、九阡等地請媒人提親時,男方母親悄悄把包好的幾條小干魚置于盛著禮品的竹籃底部。而女方之母收到禮品時,也首先查看籃底是否有小干魚。若應允婚事,則收下禮品和干魚。新娘出閣之前的祭祖席上魚更不可少,新娘還要吃下一筷魚,以獲得祖宗保佑。迎親時,女方要看到男方帶來的罩魚籠和象征大魚的金剛藤葉子等信物,才能發親。迎親進門時,要用魚水罐祝福,即用新的小罐子盛上井水和兩條小魚,放在大門及新房門口,祝福新人如魚得水,恩愛白頭,并獲得魚類旺盛的生殖能力。為了家庭人丁興旺,民族強盛,魚作為聯姻的信物、圣物的.習俗,在水族社會中世代傳承而不衰。
女方允親之后,通常要吃認親酒、定親酒,男方向女方家送上一頭肥豬、銀飾、禮金、服裝及紅糖等若干禮品,公開聯姻消息。吃大酒接親,聘禮悉數送上,場面更為壯觀。迎新娘進家,新郎的家人全部退到屋外,虛掩大門迎候。大門外放著柴塊,或放著打菜的竹籃及刀具。當盛裝的新娘來到大門口,順手抓起門外的柴塊或提籃推門進家,象征勞作歸來的家庭主人,并靠勞動開創幸福的新生活。當新娘正要跨進大門時,新郎的母輩一人往往朝新娘身上噴一口水,或用一束芭茅草拂拭,或撒一把常青的樹葉,借以驅除途中可能染上邪氣的綠眼鬼,從此幸福吉祥。水族傳統婚禮,新人沒有拜堂和鬧新房之禮俗,當晚由伴娘陪宿,次日回娘家。過幾天,新郎把新娘請來之后開始過新婚生活。過去舅爺的權力大,有優先娶姑媽女兒為媳婦的權力,俗稱回娘頭親。現在,回娘頭親習俗已逐步消失,外甥女即使出嫁,作為交往禮儀只給舅父送一般性的禮物。傳統婚禮,新郎一般不迎親,而請幾位未婚男女充當姨娘、舅爺的“菲、祝”代迎,大多數地區的新娘撐傘徒步行走,但有“忌踩腳印”之習俗,即遇上抬死人或有另外新娘經過的路段,要背新娘避讓以消災。都勻市套頭地區的水族,還保留著由兄弟全程背新娘送到新郎家的古俗。
水族飲食
以大米為主,清中葉以前還以糯米為主食,此后粘稻種植逐步推廣,粘米逐步變成主食。包谷、大麥、小麥、紅稗、蕎子、飯豆、紅薯等是輔助食物。蔬菜以青菜、廣菜、羅卜、南瓜及豆類最為普遍。辣椒、蕃茄、蔥蒜為主要佐料。水族人民有南方生活的特性,喜吃酸辣味的開胃食品,因此家家常備糟辣、酸湯、鹽酸菜等。副食品中的內類牲口有豬、牛、狗、雞、鴨,魚類在水族地區有悠久的喂養歷史,并且以魚作為祭典和待客的珍品。水族人民喜糯食,通常以之和為待客上品,糯米飯、糯米粑、棕子常作為饋贈口,甜酒、臘酒和湯粑也多以糯米為原料。水族人民喜飲酒,從制曲到釀酒的工藝,家家戶戶的婦女都掌握。酒類有大米酒,糯米酒、雜糧酒、甜酒等。其中以九阡地區所產的糯米酒為上品。九阡酒都要窖藏,下窖時間越長越佳。上好的九阡酒其色澤棕黃,狀若稀釋的蜂蜜,香味馥郁,清甜可口,適量飲服能助興提神,舒筋活血。即使誤飲過量,也不打頭傷胃,是遠近聞名的特產。
水族飲食分便餐、客餐兩種。日常多為酸湯菜及米飯。造飯多用木曾蒸,少數地區也有鼎罐燜飯。客人到家多以豆腐、肉或雞鴨招待,上客多以小豬及魚招待。
飲食有吃火鍋的習慣,味鮮而營養豐富。
【風俗習慣】相關文章:
風俗習慣07-15
風俗習慣07-15
風俗習慣07-15
風俗習慣07-15
壯族的風俗習慣-壯族有什么風俗習慣07-15
夏至的風俗習慣06-23
小年的風俗習慣06-23
風俗習慣作文06-20
獨特的風俗習慣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