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劇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正式名稱巴黎圣母主教座堂,位于法蘭西共和國首都巴黎市中心城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祝巴黎圣母院劇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歡迎大家分享。
巴黎圣母院劇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篇1一、《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一)艾斯美拉達的人物形象分析
艾斯梅拉達是一位能歌善舞的十六歲少女,她善良美麗,由于從小被吉普賽人從家中偷走,不幸的命運和較低的社會地位使得她一開始就受到人們的歧視,但她卻有著一副善良的心腸。對于愛情她顯得是那樣的純潔和單純,當法比救下她的時候她便深深地愛上了他,而法比也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她有寬容的胸懷即使別人傷害過她,但出于愛心也會不計較地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幫助卡西莫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格蘭古瓦將要被乞丐國王絞死的時候,艾絲美拉達為了救下他就承諾要嫁給他,但格蘭古瓦想要和她做真正意義上的夫妻,艾絲美拉達卻平靜地拒絕了他說:“我只愛一個能夠保護我的男人。”和他結婚是為了救他的命,他們之間只能維持名義上的夫妻關系。對于克洛德的求愛,她直接地予以了拒絕,當她在監獄里克洛德欺騙她說法比已經死了,讓她不要再幻想別的男人了,她也沒有動搖自己對于愛情的信念說:“如果他已經死了,你為什么還要勸我活下去呢?”。在絞刑架上,克洛德告訴她說只要她接受他的愛就可以被釋放重獲新生,她說:“對于你的厭惡要遠遠大于對絞刑架的厭惡”,最后她寧愿選擇死亡也沒有屈服于克洛德。對待卡西莫多她以德報怨,在他接受刑罰口渴的時候是艾絲美拉達勇敢站出來幫助了他,正是這份愛喚醒了他的愛心,后來他不顧生命危險將艾絲美拉達從死刑架上搶救了下來,正是艾絲美拉達的無私愛心,我們才感受到卡西莫多的善良品質,但容貌上的巨大差距使他們沒有在一起。
(二)卡西莫多的人物形象分析
卡西莫多由于天生丑陋,使得很多人對他都充滿了厭惡與鄙視,他天生的缺陷使他的生活充滿了悲慘的遭遇。只有艾斯梅拉達和克洛德對他還有一些同情之心,由于克洛德對他有收留養育之恩所以開始的時候他對克洛德十分忠誠,任憑他的指揮與差遣即使是做綁架愛斯梅拉達的罪惡之事。卡西莫多的轉變是由于艾斯梅拉達的出現,同時也說明他在本質上不是邪-惡的,他轉變之后擁有著善良的品格,他是當時廣大勞苦大眾的典型代表,作者將他塑造得奇丑無比更是為了凸顯人物的個性特征。在愛情方面和格蘭古瓦相比,他是不幸的,因為格蘭古瓦和艾絲美拉達還能維持名義上的夫妻關系,而這對于卡西莫多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由于自身的丑陋而產生的強烈自卑使他不敢表白對愛斯梅拉達的愛,所以他將那份愛深藏在心中并轉化為幫助艾斯梅拉達的實際行動。為了愛斯梅拉達他勇于犧牲,最后也是抱著艾斯梅拉達的尸體走向了死亡。相貌之間的差距是卡西莫多與艾絲美拉達之間的巨大鴻溝,對于他們而言這條鴻溝是難以逾越的,所以只有死亡才能讓他們跨越這分界線在一起。生活中類似于卡西莫多的人會有很多,他們在面臨愛情的時候往往都會因為容貌上的差距而變得自卑不敢努力去追求,通過讀這部小說,尤其是對卡西莫多人物命運的了解,我們就要勇于追求自己的愛情,即使在外貌上不是很出眾也要活得自信一些,這樣的人生才會變得有意義和價值,更重要的是會過得更快樂。
(三)克洛德的人物形象分析
克洛德是巴黎圣母院中的副主教,他道貌岸然、虛偽奸詐,他迫-害吉卜賽女郎艾絲美拉達。他在年輕的時候是一個積極上進、對人善良、樂于助人的人,他極力宣揚教會的思想,受到了大家的接受和擁護,所以憑借上進的表現他成為了圣母院的副主教。但教會的思想沒有使他變得清心寡欲,他的心底還有私欲,直到他遇見了艾絲美拉達才使他的欲望迸發出來。
他為了得到艾絲美拉達不惜使用一切手段,他對艾絲美拉達是貪婪美色欲望的體現,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他想得到艾絲美拉達完全是個人淫欲在指使的。他雖然愿意為艾絲美拉達放棄一切,包括教會給他的身份和地位,但他的愛是極度自私的,他沒有考慮過艾絲美拉達的內心感受。他是教會禁欲主義虛偽的典型代表,他在一系列的做法中卻與教會所宣揚的行為準則相悖。他對艾絲美拉達的愛沖破了教會思想對他長時間的束縛,且一發不可收拾。生活中類似于克洛德人物還有很多,為了達到個人的愛情目的采用極端的手段,全然不顧對方的感受和想法,這種極度自私的做法也傷害了很多人,這種因愛生恨而造成的悲劇我們也是經常會聽說和看到。單方面強加給對方的愛是自私的,有時更是罪惡的,希望我們可以從克洛德的身上吸取經驗和教訓。
(四)法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法比是皇家衛隊的隊長,他英俊瀟灑,穿梭在上層社會之中,他非常懂得利用各種資源來為自己謀得利益。他選擇了有著豐富嫁妝的表妹百合花做未婚妻,又在背地里貪戀艾絲美拉達的美貌,可以說他是一個言行不一、道貌岸然的人。別人誣陷艾絲美拉達殺害他的時候,同時他還知道了兇手是誰的情況下,他也沒有勇敢地站出來解救艾絲美拉達,任憑她被絞刑處死。曾經他對艾絲美拉達的承諾在此刻化為烏有,愛情只不過是他欺騙別人的工具而已,在苦難來臨的時候他只顧著自身的安全全然不顧他曾經喜歡地人的安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偽君子。這樣的人也是可悲的,因為他不懂得怎樣去真心地愛一個人,怎樣為真心愛的人付出一切,他也就不會有屬于自己的真正的愛情。
二、《巴黎圣母院》中美丑對照原則的體現
(一)中心人物與其他人物的美丑對照
艾斯梅拉達無疑是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圍繞在她身邊的有卡西莫多、克洛德、法比和甘果瓦等人。在愛斯梅拉達的身上散發著至善至美的光芒,與其他人也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們對艾斯梅拉達都有愛慕之情,通過他們表達這份愛的不同形式可以看出每個人的性格品行,進而與艾斯梅拉達形成鮮明的對比。
艾斯梅拉達從小在吉卜賽長大,她純潔美麗,猶如仙子一般降臨人世。在巴黎圣母院的翩翩起舞,充分將她的超凡脫俗表現得淋漓盡致。她將形態美與心靈美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圍繞在她身邊的這些人都具有各自的優點又具有一定的缺點,有些人的缺點要遠大于他的優點,例如克洛德和法比,有些人的缺點在他的優點面前有顯得不那么重要了,例如卡西莫多。還有一點就是身份地位的不同有反映出他們不同的特性,艾斯梅拉達就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在她的身上兼有著善良與美麗,像克洛德、法比都是社會上層的人員,他們擁有者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優勢,但對普通大眾卻缺少憐憫之心,與其光鮮的外表相比是他們虛偽狡詐的心靈。與艾絲美拉達相比,他們是表里不一的。與卡西莫多相比,他們之間外貌上的差距仿佛是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這也是阻礙了他們在一起的主要障礙,卡西莫多也深知自己與艾斯梅拉達之間的巨大差距,所以他只能默默地愛著她關心幫助她,也許只有死亡才能讓他們消除障礙。
(二)其他人物的美丑對照。
首先要比較一下克洛德與卡西莫多,他們本是義父子的關系。開始的時候卡西莫多聽從克洛德的指使去綁架傷害艾斯梅拉達,他兇狠殘暴,對艾斯梅拉達充滿了暴-力對待。但后來由于受刑時候口渴愛斯梅拉達主動幫助了他,他發現了艾斯梅拉達的善良和美麗便在心里喜歡上了她,至此他就開始發生轉變,變得商量和高尚起來,對艾斯梅拉達更是充滿了關心與愛護,奮不顧身地去保護艾斯梅拉達甚至能夠為她犧牲生命。而克洛德表面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其實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他的性格充滿了奸險和虛偽,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與他副主教的身份形成鮮明的對照。同時通過后來克洛德對愛斯梅拉達的一系列迫-害與卡西莫多對其奮不顧身、英勇的保護,二者之間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身份和地位的差距、外貌的差距以及人心靈的比較都使得這部小說思想深刻,批判和諷刺意味濃厚。
還有一個人物就是法比,他是皇家衛隊的隊長,他英俊瀟灑一身軍服,深受女孩子的喜歡,但他卻是一個風流的偽君子。他被克洛德所嫉妒并受到了他背后的襲擊,他卻僥幸沒死,而愛斯梅拉達卻枉死在了絞刑架上。這樣的國家敗類還仍然存活在世上,與卡西莫多心地善良的社會底層人物的悲慘命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其外表的英俊與內心的險惡和卡西莫多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讓我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外表漂亮而內心險惡的人要遠比沒有一個漂亮的外貌而心地善良的人可恨得多,那些道貌岸然的人對社會的危害其實是更大的。法比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外貌欺騙無知少女,他追求艾絲美拉達也只是為了一時的色心而已,根本就不關心她的善良與品質,這與卡西莫多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卡西莫多在受難時被艾絲美拉達所幫助,他是被她的善良與美貌所深深地吸引,更主要的是他感受到艾絲美拉達的內心善良,看到她與那些周圍人的不同,她的那份善良是那些人所沒有的,所以一個只看重外貌一個注重內心這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甘果瓦與卡西莫多都是受到艾斯梅拉達救助的兩個人,一個背信棄義另一個卻是感恩戴德加以回報。甘果瓦貪生怕死,處處為自身的利益著想,極力使自己不受到損失和傷害,最后逃跑的時候還不忘拐走愛斯梅拉達的山羊佳利。而卡西莫多在得知克洛德的陰謀后,義無反顧地去幫助艾斯梅拉達,他十分憤怒地將克洛德從頂樓推了下去,最后和艾斯梅拉達長眠于墓窟之中,用死亡表達了自己對艾斯梅拉達的愛。
(三)人物自身的美丑對照
通過對小說中的人物進行了解,我們可以知道每個人的性格都有一定時間的形成過程。例如主教克洛德他年輕時候樂善好施、工作認真,對于教會他是極力地進行美好的宣傳塑造,表明了他年輕時候身上有著真善美的品質,當時他的這些表現使他當上了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當上副主教之后他宣揚教會的禁欲主義,但他卻由于色心愛上了愛斯梅拉達。他明知這樣做會違反教規還仍然這樣做,將他虛偽的特性表現了出來。為達到占有愛斯梅拉達的目的,他不擇手段,控制司法不明真-相的群眾將不順從他的艾斯梅拉達送上了絞刑架。對于埃斯梅拉達的求之不得使他變得十分的瘋狂,強烈的占有欲望已經沖昏了他的理智。通過克洛德的前后做法我們可以深刻地認識到宗教對于人性的泯滅和對于人正常欲望的束縛,克洛德的人性扭曲是宗教思想的作用所致,在這種人行為的對照中我們可以領悟到這篇小說的思想所在。還有卡西莫多在開始的時候受到克洛德的指使綁架艾斯梅拉達,兇殘愚笨,就像野獸和魔鬼一樣。但當他在受酷刑,口渴難耐的時候,愛斯梅拉達送了他一杯水來幫助他,他又深深地愛上了愛斯梅拉達。這份愛使他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由此變得善良、高尚,成為了愛斯梅拉達的保護者和支持者。通過這種前后的對比,突出了愛斯梅拉達人性的光輝,這份光輝足以改變一個人的品行,也歌頌了愛情對于一個人的重要作用。
另一個美丑對照的體現是人物內心與外貌的鮮明對比,卡西莫多外貌奇丑無比,小說中用“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和七拼八湊的牙齒就像城墻垛子似得”來形容卡西莫多的外貌,可以說他是奇丑無比以至于他對自己都充滿了自卑,在后面他不敢對艾絲美拉達表白就是他自卑的表現,與他外貌形成對比的是他善良的內心,當受到艾斯梅拉達的幫助之后便愛上了她,為了保護她不顧一切,即使做出很大的犧牲他也愿意。還有一個人就是法比,他英俊美貌,又是皇家衛隊的隊長,但他只是為了美色而喜歡上艾斯梅拉達,沒有真心的付出。最后為了自身的利益不顧艾絲美拉達的死亡,在他面前一切都沒自身的利益重要,即使艾絲美拉達深愛著他。作者通過人物內心與外貌的鮮明對比,深刻地揭露了上層社會人物的虛偽,同時也贊揚了像卡西莫多這樣下層民眾的善良和無私。
三、結語
小說《巴黎圣母院》塑造了一系列鮮明的人物形象,其運用的美丑對照原則更是將小說的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當我們今天讀這部小說的時候,仍然會為作者的精心設計贊嘆不已,同時小說的主題思想又使得我們深思,其中表達的思想今天我們依然可以適用,我想這就是這部小說成為經典的原因。
巴黎圣母院劇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篇2《巴黎圣母院》是19世紀前期歐洲文學的代表作之一,是法國作家雨果“命運三部曲”之一。它以15世紀路易十一王朝為背景,以巍峨雄壯的巴黎圣母院為舞臺,以卑賤地下的小人物為正面形象,敘述了一個悲慘而動人的感情故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吉普賽女孩愛絲美拉達、副主教克洛德和他收養的義子加西莫多。愛絲美拉達作為“美”代表,不僅外表美麗可愛,而且內心善良性格淳樸;加西莫多則是外表丑陋內心單純善良,有恩必報;克洛德道貌岸然的外表下是自私卑鄙丑惡的內心,三個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除此之外,詩人、劇作家格蘭古瓦個性膽小,但對朋友關懷有加;乞丐王國的人們團結友愛,同情弱者。社會地位地下的底層人民的身上有著美好的品質,與社會上層的貴族、宗教統治者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雨果把愛絲美拉達這個光彩奪目的形象放在陰暗恐怖的中世紀的社會背景里,猶如寒夜中的一堆篝火光輝燦爛溫暖宜人。然而正因為這樣,她才不見容于黑暗的專制社會,終于被國王、宗教、法律、軍隊所組成的反動統治勢力迫-害吞噬了。讀者因此而激起的反封建思想不是十分強烈嗎?這正是作品的主題所在。
一、巴黎圣母院的主要內容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浪漫主義小說,它以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卻蛇蝎心腸,妄圖占有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失敗后痛下殺手。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加西莫多被克洛德從小收養,視他為父,認清其丑惡的內心之后將他推下鐘樓,最后為愛絲美拉達舍身。乞丐王國在得知愛絲美拉達被審判、囚禁之后自發地進行救助的活動。小說在美與丑、善與惡的強烈對比中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欲主義的破產,表現了雨果對封建政府和教會的強烈憎惡,反映了雨果同情下層人民苦難生活的思想。作品評擊了封建王朝宗教勢力迫-害和殘殺善良無辜人民的卑劣罪行,頌揚了飽受摧殘下層人民內心善良、對同伴友愛團結、舍己為人,反抗貴族和宗教的欺壓的淳樸善良的高貴品質。
二、人物形象分析
(一)加西莫多與愛絲美拉達和克洛德
敲鐘人加西莫多外表丑陋,“眼皮翹起,呈現出血紅的顏色,長著血盆大口,額頭皺得像我們腳上穿的帝國騎兵式的靴子他本人就是世界上所有丑相的組合體。一個大腦袋,紅棕色頭發豎起;兩個肩膀之間聳著一個偌大的駝背,與其相對應的是前面雞胸隆凸;大腿與小腿之間,七扭八拐,不成個架勢,雙腿之間只有膝蓋才能勉強并攏。從正面瞧去,就像兩把只有刀把結合在一起的月牙形的大鐮刀;寬大的腳板,巨大無比的手掌這純粹是打碎后又胡亂焊接起來的一個巨人”(2)加西莫多因為丑陋的外表被父母拋棄,被社會嫌棄,從小被副主教克洛德收養,因而視克洛德為父,認為他是像神一樣的存在,對他懷有一顆敬畏之心“愛他就像愛圣母院,也許猶有過之加西莫多的感情,深沉、熾烈、無限。盡管養父時常板著臉孔,陰霾密布,盡管他的一直言辭簡短、蠻橫、生硬,加西莫多的這種感激之情卻一刻也未曾中止過”(2),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濃烈的感激之情,冷酷自私的克洛德無限揮霍著加西莫多的真誠之心,“世上沒有什么能比得上副主教對敲鐘人的支配力量,也沒什么能比得上敲鐘人對副主教的眷戀之情加西莫多對副主教的愛,就是連狗、馬、大象對主人那樣死心塌地的,也是望塵莫及”(2),當加西莫多看到他所敬畏的副主教大人對愛絲美拉達的無禮行為時,雖然從憤怒變為驚恐,但內心深處更多的卻是疑惑,自己從小敬若神明的人,怎么能違背他一直奉行的高尚道德呢?一邊是多年的養育之恩,一邊是患難時的一杯水,但那所謂的養育其實更多的是利用,克洛德像使喚牲畜一樣地對待可憐的加西莫多,沒有尊嚴,沒有平等,只是加西莫多要的卻那么少,在加西莫多在愛上愛斯梅拉達之后,他對開始克洛德并有了叛逆之心,在巴黎圣母院中,加西莫多看到克洛德企圖侵犯愛斯梅拉達的時候,他準備以犧牲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來既保全愛斯梅拉達又不忤逆他的義父。故事的最后,加西莫多看清了所謂的信奉禁欲主義的副教主克洛德的丑惡、陰險、卑鄙本質,將他推下鐘樓。但是“理智不過足欲望、感情的眼睛,不過是用來指導實現欲望和感情的.手段而已:‘理性只能叫人知道某件事情該做,某件事情該怎樣做,卻不能叫人去做事;能叫人去做事的,只有情感’”。(3)。加西莫多結束克洛德生命的行為,是他對克洛德大失所望、極度憤恨和內心深愛的一切均被毀滅的結果。
加西莫多與愛絲美拉達的初次交集是在黑暗的小巷子里,加西莫多奉克洛德之命綁架愛絲美拉達失敗被抓,經過一場滑稽可笑的法庭審判,加西莫多被綁縛在廣場上,在所有人都對這個“怪物”投去或恐懼、或嘲笑的目光時,有且只有愛絲美拉達給這個妄圖綁架她的人送去水。雖然美感并不能簡單地等同于愛,但愛情往往由美感產生(3)。就因為這次相遇,讓加西莫多對愛絲美拉達心生愛戀。加西莫多看到給他送水的人竟然是他傷害過的愛絲美拉達不禁心生愧疚,并為愛絲美拉達的善良所深深地感動,這也是加西莫多開始了對愛絲美拉達保護的最初的原因,加西莫多無視所有人的打罵,將愛絲美拉達藏入教堂,給她送去自己僅有的食物和棉被,盡自己所能地幫助愛絲美拉達,讓“陰森”的教堂成為家一樣的地方,只是這份溫暖被陰險的克洛德打斷。當加西莫多看到愛絲美拉達被送上絞刑架,聯想到此前的種種細節,終于認識到“副教主搶走了埃及姑娘,那是毋庸置疑的了”(2),在疑惑之后是極端的矛盾心情,“如果換上任何別的人干的,加西莫多準會感到不共戴天的憤恨,費用鮮血和死亡不足以泄憤,現在卻是克洛德,可憐聾子內心的這種憤恨就化作不斷增長的痛苦”。加西莫多在鐘樓頂,看到遠處廣場上愛絲美拉達被架上絞刑架,將副主教推下鐘樓的那一刻想必內心充滿了悲傷的情緒。看到撫養他長大的副主教克洛德和此生所愛吉普賽女孩愛絲美拉達相繼死亡,說道“天啊!這就是我所深深愛過的一切呀!”內心的絕望和無助讓這個悲劇人物更顯悲哀。
擁有強大力量的加西莫多是個悲哀的可憐人,他背著克洛德參加“丑王”集會,成為“丑王”,心理學認為,虛榮是以不適當的方式保護自己自尊的一種心理狀態,是一種扭曲了的自尊心。同時由于迫切需要自尊,加西莫多變得兇狠了。“他的確兇狠,這是因為他粗野,他粗野又是因為他丑陋。他這種天性,也同我們的天性一樣,自有一套邏輯。他的體力異常發達,這也是他兇狠的一個原因。霍布斯說,‘健壯的孩子天生兇狠’。”(6)
(二)愛絲美拉達與格蘭古瓦和弗比斯
詩人、劇作家格蘭古瓦與美麗單純的愛絲美拉達相會于河灘廣場.貧窮失意的格蘭古瓦看到“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精靈,一個山林仙女,一個女神,一個梅
納路斯山的酒神女祭司”(1)的愛絲美拉達之后就深深地被他所吸引了,他一路跟隨愛絲美拉達來到乞丐王國,受到乞丐王國的“審判”,善良的愛絲美拉達為了挽救他的生命,和格蘭古瓦結下了沒有愛情的婚姻。格蘭古瓦落戶于乞丐王國之后,陪伴愛絲美拉達一起上街賣藝,當發現愛絲美拉達身處危險之中時去尋求侍衛隊長弗比斯的幫助。
轉看那個讓愛絲美拉達心心念念的御前侍衛隊長弗比斯,外表英俊帥氣,從怪物一樣的加西莫多手中解救了愛絲美拉達,但是他救助美人于危難的初衷并不是出自善良或者責任,而是對美色的垂涎,讓所有讀者不禁唾棄,同時為愛絲美拉達的選擇而深感惋惜。
三、《巴黎圣母院》中強烈的“美與丑”的對比
《巴黎圣母院》中,外表美麗可愛,內心單純善良的愛絲美拉達,對自己的山羊愛護有加,對素昧平生的格蘭古瓦和被縛的加西莫多報以同情,對解救她的侍衛隊長弗比斯心生愛戀,在副主教克洛德的摧殘下最終成為封建君權和封建教會統治之下的犧牲品。她身上所體現的是下層人民所具有的淳樸善良的美好品質,與表面上看道貌岸然實際上卑鄙自私、邪-惡無恥,信奉禁欲主義卻垂涎美色的副主教克洛德所代表的腐朽落后的封建教會形成鮮明的對比。
加西莫多相貌奇丑,但他的愛卻是高尚的具有人道和自我犧牲的特點,和克洛德的罪惡情欲完全不同。道貌岸然的克洛德,在他的罪惡企圖不能達到時,便卑鄙地采用嫁禍于人的辦法,把愛絲美拉達推向絞架(4)。這同樣生活在圣母院中的兩個人,對他人、對感情的看待卻是云泥之別。副主教克洛德淫穢、叛教,不信天主教會,偏信煉金邪術,為淫欲所支配,終于導致他自己以及他所愛的人們統統滅亡(5)。這樣一個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有能力傷害他人的人,并將傷害付諸實際的卑劣者,是真正的丑陋!
結論:
《巴黎圣母院》作為一部優秀的浪漫主義作品,運用多重對比,通過分析和表現人物,揭示出封建君權神權對社會下層人民的摧殘。“美與丑”、“善與惡”的鮮明對比,發人深省,讓讀者在感慨女主人公愛絲美拉達的悲哀和不幸的同時,唾棄副主教克洛德的卑劣無恥,并為勇敢善良的敲鐘人加西莫多所感動。生動的情節,鮮活的人物,高超的藝術手法使得《巴黎圣母院》名垂文史,為后世所瞻仰。
參考文獻:
(1)《外國文學——導論、作家作品選講》,吳郎主編,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2)雨果著,賀章發譯,《巴黎圣母院》,吉林攝影出版社,2002
(3)黃濤梅著,《巴黎圣母院人物新論》,甘肅高師學報,第7卷第3期,2002
(4)《外國文學史》,朱維之、趙澧、崔寶衡、王立新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17
(5)《親近名著》,徐魯主編,青島出版社,2004
(6)休謨著,關文運澤,《人性論》,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17
(7)王海明著,《人性論》,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17
巴黎圣母院劇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篇3卡西莫多人物形象分析
卡西莫多,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巴黎圣母院》里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有幾何形的臉,四方形的鼻子,向外凸的嘴。上帝把一切丑陋都給了他。一個被父母遺棄在巴黎圣母院門前的畸形兒,被稱為長相丑陋又聾的鐘樓怪人。但他有著一顆善良的心,是真善美的代表。
卡西莫多是當時社會窮苦大眾的典型代表。卡西莫多從小被父母遺棄在巴黎圣母院門口,他是一個有著“幾何形的臉,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參差不齊的牙齒,獨眼,耳聾,駝背,難聽而忠厚的聲音”的畸形兒,作者通過夸張的外貌塑造凸顯出他的性格特點。
卡西莫多的人物形象有一個明顯的變化:第一階段,他被克洛德收養,每天負責敲鐘,為報恩,他對克洛德言聽計從,包括去綁架埃斯梅拉達。
第二階段,在遇到埃斯梅拉達之后,他真誠善良、忠實勇敢的本性被復活了,奮不顧身地去救處于危險中的埃斯梅拉達,并且不圖任何回報,與克洛德、菲比斯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卡西莫多是被命運所背棄的,他從來就不被人關注,收養他的克洛德從來不把他當人看,就好比自己的奴隸一般。就好比當時的法國最底層的人民,他們從來不被世人關注,有的只是無盡的壓迫和負擔,在這樣的壓迫和負擔下他們變得扭曲,變得毫無生氣。
他愛慕愛絲梅拉達卻不敢表達,他害怕,從來都只能躲在暗處默默關心著她,直到她被送上絞刑架,他再也無法沉默終于挺身而出救愛絲梅拉達。愛絲梅拉達是革命者的代表,法國最底層的人民向往革命甚至羨慕革命,可是他們終究不敢革命。
他們把自己的命運和法國封建貴族的命運捆綁在一起。當壓迫觸及了他們的底線時他們忍無可忍,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從而改變命運。
巴黎圣母院的主要內容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羅德貪戀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的美貌,他道貌岸然、蛇蝎心腸,指使卡西莫多搶奪埃斯梅拉達。克羅德先愛后恨,將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送上了絞刑架。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最后為了救埃斯梅拉達舍身。
【巴黎圣母院劇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相關文章:
巴黎圣母院人物形象分析07-21
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08-08
小說《巴黎圣母院》人物形象的分析08-14
《紅樓夢》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參考03-08
如何分析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形象05-01
巴黎圣母院讀書高分隨筆03-10
面對巴黎圣母院寫景美文09-12
《三國演義》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04-29
《巴黎圣母院》讀后感600字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