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7
元曲原本來自所謂的“蕃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被稱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 隨著元滅宋入駐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臨安(今杭州)為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流傳開來。 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擴展資料1、解釋 元曲又稱夾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
2、元曲的組成:
一是包括小令、帶過曲和套數的散曲;
二是由套數組成的'曲文,間雜以賓白和科范,專為舞臺上演出的雜劇。
3、元曲的興起與發展的原因:
首先,先代的社會現實是元曲興起的基礎,元朝疆域遼闊,城市經濟繁榮,宏大的劇場,活躍的書會和日夜不絕的觀眾,為元曲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進元曲的形成;
再次,元曲是詩歌本身的內在規律及文學傳統繼承、發展的必然結果。
4、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