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獲獎教案 鄧稼先一等獎教學實錄

鄧稼先獲獎教案 鄧稼先一等獎教學實錄

日期:2023-03-06 02:54:45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鄧稼先獲獎教學設計(精選7篇)  《鄧稼先》出自華裔作家楊振寧之手。這篇文章不同凡響,比一般傳記高出一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鄧稼先獲獎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鄧稼先

鄧稼先獲獎教學設計(精選7篇)

  《鄧稼先》出自華裔作家楊振寧之手。這篇文章不同凡響,比一般傳記高出一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鄧稼先獲獎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鄧稼先獲獎教學設計(精選7篇)

  鄧稼先獲獎教學設計 篇1

  創意說明:

  本文內容比較淺顯、直白,字里行間透露出對兩彈元勛鄧稼先的仰慕和欽佩之情。但本文篇幅較長,可抓住一個“奇”字作為突破口做到長文短教。通過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目標:

  1、了解鄧稼先在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他付出的巨大代價,以及他的偉大功績,體會他而愛祖國、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對兩彈元勛鄧稼先產生敬佩之情。

  2、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品析本文寫法的奇妙,培養學生的說話和寫作能力。

  教學工具:多媒體

  教學步驟:

  一、運用直觀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一百多年前的中國,人民飽受欺凌,經過幾代熱血男兒的奮勇抗爭,中國人民終于站起來了(多媒體展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盛典)。這些可歌哥泣的英雄人物,他們傲骨錚錚,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什么樣的人才是“中國男兒”

  (多媒體展示《中國男兒歌》,“中國男兒/中國男兒/要將只手撐天空/長江大河/亞洲之東/峨峨昆侖/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黃塵/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紅”生齊讀。)

  其中有一位“奇丈夫”,他就是“兩彈元勛”--鄧稼先。這節課讓我們跟隨楊振寧走近鄧稼先。

  二、速讀課文,整體感知。談談鄧稼先的“奇”

  要求:生用速讀法來讀課文,500字/分鐘,快速捕捉文中信息。然后熒屏展示:

  1、用“從文中 話可以看出鄧稼先的“奇”,奇在 ”說一句話。

  2、你認為鄧稼先是個怎樣的人?

  (生自由發言后師總結)鄧稼先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著我們,用他的言行詮釋了什么樣的人才是“中國男兒”“一個大寫的人”!他功勛卓著卻平易近人,他自強不息卻樂于奉獻,他意志堅定,愛國愛民。我們也因祖國有這樣一位“奇男兒”而驕傲!

  如提到最后一節,就齊讀最后一節,感受鄧稼先的人格美。(再一次體會鄧稼先超凡的創造才能、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甘為祖國獻身的崇高精神。)

  3、多媒體展示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為鄧稼先寫的挽歌。(附張愛萍將軍的挽歌:踏遍戈壁共草原,三十五年前。連克千重關,群力奮戰君當先。捷報頻年傳,蔑視核訛詐,華夏創新篇。君視名利如糞土,許身國威壯河山。哀君早辭世,功勛澤人間。)生齊讀。

  4、說話訓練:今天,如果鄧稼先來到我們中間,你最想對他說什么?

  三、深入研讀,合作探究。說說《鄧稼先》的“奇”

  鄧稼先是一位奇丈夫,《鄧稼先》這篇課文也是一篇奇文,兩者珠聯璧合,相得益彰,你能發現這篇課文寫法上的“奇”嗎?

  (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總結:

  1形式奇,采用的小標題。

  2采用了對比的手法;

  3語言很有特色,句式多變,有的句式整齊,有的長句與短句交錯使用;

  4把人物置身于大的背景中去突出其品質的高尚……)

  四、激勵學生,總結全文:走近鄧稼先這位奇人,我們被他高尚的品質所感動,走近奇文,我們被大家的手筆所折服。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老師相信也會看到你們的“奇文”,我們班上將來也定會出現為人敬仰的“奇人”。

  板書設計:(多媒體展示)

  功勛卓著

  奇人 自強不息

  樂于奉獻

  奇

  形式奇,小標題串珠法

  奇文 手法奇,烘托對比

  句式多變

  鄧稼先獲獎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鄧稼先,感受科學巨人的獻身精神和“純正”人格,獲得人生啟迪。

  2、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學習人物傳記的寫法。

  教學重點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2、了解本文將鄧稼先與美國科學家奧本海默對比著寫的作用。

  課前準備

  1、讓學生自讀課文,查字典,解決字詞難點;把自己在閱讀時的疑問記下來;圍繞課文,查找作者楊振寧和“兩彈元勛”鄧稼先的有關資料。

  2、教師準備中國第一枚原子彈、氫彈實驗的照片或影像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像引趣導入

  教師展示預先準備的中國第一枚原子彈視頻資料。

  師:誰來說說原子彈、氫彈實驗成功的重大意義。(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的回憶散文《鄧稼先》,感受這位科學巨人無私的獻身精神和“純正”的人格魅力。

  二、背景說明。

  1、關于“兩彈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并授予他們“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后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另一彈是指導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衛星。

  2、關于鄧稼先

  鄧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 1945年抗戰勝利時,鄧稼先從西南聯大畢業,他于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于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于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并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后,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后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

  3、關于楊振寧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因與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理論,共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涌現出來的一代杰出物理學家中在理論和實驗兩方面都有影響的物理學家之一。

  三、檢查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

  鄧稼jià先 元勛xūn 至死不懈xiè 鞠jū躬盡瘁cuì

  選聘pìn 無垠yíng 殷紅yān 鮮xiǎn為人知

  2、解釋下列詞語

  可歌可泣:值得歌頌贊美,使人感動的流淚。形容事跡英勇悲壯,非常感人。歌:歌頌,贊嘆;泣:流淚。

  元勛:立大功的人。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兢兢業業,不辭辛勞,直到死了為止。形容辛勤地貢獻自己的一切。鞠躬:彎著身子,表示恭敬謹慎。盡瘁:竭盡勞苦;瘁:辛勞。已:止。

  當之無愧:當得起某種稱號或榮譽,沒有愧色。當:承當,承受;無愧:不慚愧。

  家喻戶曉:每家每戶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曉:知道。

  截然不同:斷然不一樣,形容毫無共同之處。截然:分明地,顯然地。

  馬革裹尸:用馬皮包裹尸體。指英勇作戰,死于沙場。

  層出不窮:接連不斷地出現。層:重迭,重復;窮:窮盡。

  四、整體感知

  鄧稼先是一位怎樣的科學家?

  (請同學們速讀課文,用自己的話概括。)

  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歸納:

  鄧稼先是一位才華出眾、意志堅強、信念堅定、敬業愛國、人格“純正”的科學家。

  五、課文研讀

  傳記人物的寫法

  1、在寫鄧稼先以前,為什么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可否去掉?

  討論明確: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是為了說明鄧稼先是對中華民族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這一巨大轉變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是對歷史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歷史人物。

  將鄧稼先的生平事跡和杰出貢獻放在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從多角度多側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優秀品質,使人物形象顯得悲壯而豪邁,偉大而崇高,讀來令人仰止。

  第一部分從百年屈辱入手來寫,似乎與鄧稼先關系不大。其實,這一段的用意是在創設一種廣闊的社會背景。在廣闊的社會背景和歷史背景中去衡量他,才更能顯出其偉大之處來的。正是他領導中國知識分子追趕世界科技勢頭,提高國家科技水平,保證中國堅強地站立起來。所以第一部分是為歌頌鄧稼先所進行的必要準備,絕不能去掉。

  2、第三部分為什么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

  討論明確:課文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更能鮮明地突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和奉獻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

  奧本海默和鄧稼先分別是美中兩國原子彈研究的領導人。他們的共同成就表明他們同樣都是學術非凡的人。但是兩個國家,兩種社會背景,又造就了他們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是站在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基礎上考慮,我們更欽佩鄧稼先,更接受他為國忘我、為科研忘我的偉大精神。作者也正是要通過在國家大背景下的對比,來進一步突出鄧稼先的高尚品格。

  六、體驗反思,互動釋疑

  1、精讀課文第三部分,探究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的好處。

  讀:有感情地朗讀第三部分。

  辨:哪些語段是記敘,哪些語段是議論、抒情?

  析:記敘語段和議論、抒情語段內容上有什么聯系?

  究: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有什么好處?

  悟:對我們的寫作有何借鑒意義?

  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歸納:在記敘基礎上抒情、議論,情感更真摯感人,觀點更讓人信服;如果沒有記敘作基礎,那么抒情、議論就會成為“空中樓閣”。2為什么作者對鄧稼先的生平事跡和巨大貢獻沒有作詳細介紹?

  按理說,鄧稼先是“兩彈”元勛,文章應把重點放在敘述鄧稼先對研制“兩彈”的巨大貢獻上。現在這樣寫,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學家,寫的也是大科學家,科學家寫科學家,著眼于科學精神、科學態度以及氣質、品格、價值觀、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體細節的描寫上。第二,作者與鄧稼先有著50年的友誼,寫這篇介紹鄧稼先的文章,包含著作者對老朋友的不盡的思念;同時,寫鄧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滲透著自己人生中某些與鄧稼先相同的東西。因此,這篇文章常常從作者自己與鄧稼先的交往這個角度寫,這樣勢必就不會著力介紹事件的具體細節。第三,作者與鄧稼先雖然有50年的友誼,但分隔大洋兩岸二十余年,對鄧稼先工作的具體情況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會很多。加上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鋪開來寫。因此,像現在這樣寫,揚長避短,是很高明的。

  七、總結存儲

  傳記人物寫法:

  1、把人物放在廣闊的社會背景和歷史背景下來寫,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2、對比的運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3、揚長避短。

  教師小結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記敘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評傳,而是以民族文化為背景,以民族情結,私人友愛為基調,用平實質樸的語言敘寫了一個淳樸謙遜的科學工作者的奮斗歷程。同時文中還插入了幼兒讀本、詩歌電報書信等內容,抒發了對鄧稼先的贊頌之情。本文作為一篇回憶性散文,可以說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題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華文化,就能孕育像鄧稼先這樣的優秀兒女,也正是因為有了鄧稼先一類的杰出人物,我們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八、布置作業 :

  1、討論:鄧稼先的哪些精神和品質值得你學習?

  2、敘述你收集的鄧稼先的故事,加上簡要評論,表達出你對他的情感。

  鄧稼先獲獎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 朗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2. 找出文中的直接贊美鄧稼先的語句,探究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的特點。

  3. 學習鄧稼先熱愛祖國、默默奉獻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探究文章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的特點。

  課前準備:

  1. 閱讀課文,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預習生字、生詞。

  2. 布置學生廣泛搜集鄧稼先的故事。

  第一教時

  一.導入

  二十世紀,中華民族經歷著偉大而深刻的變遷。偉大的時代造就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科學家…他們對國家民族的貢獻是一般人無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卻不為人所知。這些鮮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偉大的。“兩彈元勛”鄧稼先就是這樣一位高尚的,偉大的人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回憶性散文《鄧稼先》。

  檢查生字、生詞預習效果。

  二.整體感悟

  1. 速讀課文,說出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 小組合作討論,全班討論交流。

  3. 教師評議學生發言,歸納討論意見:

  作者熱情贊美鄧稼先為國家=民族建立的功勛,表達了對鄧稼先的崇敬之情。

  三.品味研究

  1. 從文中找出直接贊美鄧稼先的語句,圈出其中的關鍵語句。

  a。 瀏覽課文,找語句,圈出詞語。在此基礎上全班討論交流找出的語句。

  b。 教師集中討論結果:

  第一部分最后一小節,第二部分最后兩小節,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節,第四部分最后一小節,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時代的歌,第六部分。

  2. 以第三部分為范例,探究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的好處:

  a。 以上語句或語段,大多運用議論、抒情表達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在表達作者的“至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現在,我們通過第三部分的探究來認識這一點。]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兩小節中的關鍵詞語,說明這些詞語各自概括了這一部分的那些內容,說一說這樣表達思想感情有什么好處。

  b 。四人合作小組討論2—3分鐘,然后組織全班討論交流。

  c。 教師在學生討論過程當中評議、肯定:

  中國“傳統文化”孕育的——概括并贊美鄧稼先“忠厚平實、真誠坦白、樸實”。

  “奉獻精神”,“理想黨員”——概括并贊美鄧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沒有私心”。

  品格使人們絕對相信他:說服兩派繼續工作,制成氫彈;說服工宣隊、軍宣隊隊員。

  d。 作者在敘述鄧稼先的氣質品格時,為什么要提到奧本海默?

  全班討論,教師歸納:運用對比手法,既可烘托突出鄧稼先“中國人”的氣質品格,強調他跟奧本海默氣質品質不同;又能肯定他們為國家功臣,同屬偉大的科學家。

  e。 小結:

  作者在敘述的基礎上議論抒情,使議論抒情的語句內涵豐富、情感真摯;對比烘托手法的運用,使敘述內容更加具體充實,讓讀者更鮮明地感受鄧稼先中國人的氣質品格。這就使第九、第十兩小節既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又飽含贊美深情,富有感染力。

  3. 學生自主選擇其他部分,探究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的好處。

  在征求學生意見的基礎上,著重研究兩三部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四.質疑問難

  鼓勵學生提問并參與解答問題。

  五.鞏固拓展

  1. 全班討論:你認為鄧稼先的那些品質值得我們終身學習?

  2. 敘述你收集的鄧稼先的故事,加上簡要評論,表達你對他的情感。

  六.評議總結

  回顧學習內容,自結學習收獲。

  鄧稼先獲獎教學設計 篇4

  [設計思路]

  本教學設計遵循“學生是閱讀的主體”這一原則,學生先自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思想內容,說出自己的閱讀體驗,提出自己的閱讀見解;再在小組里選讀、交流、質疑,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容,感受科學巨人的獻身精神和“純正”人格,獲得人生啟迪;最后,朗讀文章,品味語言。

  [教學目標]

  1、自讀課文,查資料了解鄧稼先,感受科學巨人的獻身精神和“純正”人格,獲得人生啟迪。

  2、熟讀課文,理解并概括文章內容,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朗讀課文,體會文章飽含感情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難點]

  找出文章中直接贊美鄧稼先的語句,探究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展示預先準備的中國第一枚原子彈、氫彈實驗的照片和相關的新聞報道(有條件的可以播放相關的影像資料)。

  教師:誰來說說原子彈、氫彈實驗成功的重大意義。(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教師:今天,我們來學習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的回憶散文《鄧稼先》,感受這位科學巨人無私的獻身精神和“純正”的人格魅力。

  二、整體感知

  1、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速讀課文,概括每個小標題下的具體內容。

  教師指導:概括文段的內容可以用下列形式A.用文段的中心句;B.抓住文段中的關鍵詞語,用自己的話連綴成句子;C.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完全用自己的話概括。

  2、分組討論:全文共有六個部分,第一部分和第六部分跟文章的中心內容關系并不緊密,能否去掉?

  明確要點:A.第一部分是全文的背景,把鄧稼先放在中國近百年的歷史中來寫,既讓讀者更清楚了解鄧稼先對中華民族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所做的巨大貢獻;也是作者“大手筆”的體現。B.第六部分是全文的總結,更是鄧稼先光輝一生的寫照,也是作者與鄧稼先友誼的寫照。

  三、研讀探究

  1、從文中找出直接贊美鄧稼先的語段,反復朗讀,說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歸納:第一部分最后一小節,第二部分最后兩小節,第三部分第九、十小節,第四部分最后一小節,第五部分第五小節,第六部分。表達了作者對鄧稼先的崇敬之情。

  (通過找抒情的語段來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一方法最簡單、最直接,學生最易掌握,此教學環節不但引導學生領會作者對鄧稼先的崇敬之情,而且教會學生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

  2、精讀課文第三部分,探究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的好處。

  讀:有感情地朗讀第三部分;

  辨:哪些語段是記敘,哪些語段是議論、抒情;

  析:記敘語段和議論、抒情語段內容上有什么聯系?

  究: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有什么好處?

  悟:對我們的寫作有何借鑒意義?

  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歸納:在記敘基礎上抒情、議論,情感更真摯感人,觀點更讓人信服;如果沒有記敘作基礎,那么抒情、議論就會成為“空中樓閣”。

  四、鞏固拓展

  1、討論:鄧稼先的哪些精神和品質值得你學習?

  練筆:敘述你所知道的鄧稼先的故事,發表你的看法,表達你的感情。

  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歸納:鄧稼先是一位才華出眾,意志堅強,信念堅定,敬業愛國,人格純正的科學家。

  五、布置作業

  課后結合課文后思考練習進一步閱讀課文。

  鄧稼先獲獎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通過理解文章關鍵語句的含義,進而深入體會人物形象。

  2.使學生通過教師恰如其分的引導能夠深刻體會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學重點】

  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關注文中重點語段,能夠通過理解文章關鍵語詞的含義,品析句間關系及段間關系,從而使學生能夠深入體會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教師通過對背景資料的充分梳理和恰當引用,以及引導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充分挖掘,使學生能夠深刻體會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師生共同探討鄧稼先有“巨大貢獻”,為何“鮮為人知”?

  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對第三、四、五這三個部分的細讀,體會鄧稼先盡管歷盡復雜惡劣的人文環境和異常艱苦的自然環境,但依然保持著德高望重、嚴謹沉穩、忠誠堅韌的精神品質。

  首先是對鄧稼先的人物形象概括;其次是鄧稼先所經歷的客觀條件概括。

  學生對于第二部分的探討可以得到初步的理解,有著“巨大貢獻”的鄧稼先性格沉穩內斂,沒有張揚豐功偉績的內心需求;他長期扎根于艱苦的科研環境中,也沒有被宣傳的客觀條件。進而,教師指導學生思考下一環節探討問題:既然鄧稼先沒有張揚功績的內心需求,也沒有被宣傳功績的客觀條件,那么他做出“巨大貢獻”的動力是什么呢?

  第二環節:師生共同探討鄧稼先做出“巨大貢獻”的動力是什么?

  教師可以先給出幾種假設,比如“名譽”?“權力”?教師請學生結合文章內容,就這兩個做出貢獻的動力要素進行深入分析。

  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對第三、四、五這三個部分的精讀,體會鄧稼先做出“巨大貢獻”的真正動力,進而感受其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理想和振興祖國國防科研事業的堅定信仰。

  在這里教師可以給學生補充“萬里長征”“萬里長城”和“僧侶向西朝拜的旅程”這“兩個半萬里”來結合文章內容,引導學生共同體會理想和信仰的巨大力量,正是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理想和振興祖國國防科研事業的堅定信仰,才支持著鄧稼先作為一名具有卓越才能的科學家能夠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科研一線,為國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貢獻卻甘愿默默無聞。

  第三環節:總結與升華

  教師與學生共同閱讀文章最后一個部分,作者楊振寧找到了與鄧稼先的共通之處,同時也找到了鄧稼先永恒的價值。而在作者心中,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永恒的且有價值的'呢?回顧全文,教師做總結升華:只有始終抱有熱愛民族、抵抗侵略、結束戰爭、保衛和平、守護人民的堅定理想信念,才是個體生命發揮自己卓越的才能創造出穿越時空,抵達永恒的價值的途徑。

  鄧稼先獲獎教學設計 篇6

  教學設想:

  課文是一篇閱讀課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也是一篇典范的人物傳記。教師應通過閱讀指導,讓學生充分了解傳記文學的淵源和特點。

  文章的作者是文章主人公的好友,是—位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知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作者站在友人的立場上,通過特殊的視角,將鄧稼先的生平、貢獻放在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中描寫、評價,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經歷和對民族的偉大貢獻;高度頌揚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獻身國防科學的崇高情懷。教師應將愛國主義情感和獻身科學事業的精神作為德育的重心,弘揚“文以載道”的創作宗旨。

  文章在廣闊的歷史背景和重大的歷史事件中刻畫。人物,既增強了作品的人文底蘊,又突出了人物的人格魅力,深得以史繪人、以人勾史的人物傳記之奧妙,是傳記文學優秀藝術特色的傳承。教師不妨與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相聯系,以實現知識的遷移與拓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人物傳記是記錄,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過一些特殊事件來刻畫人物的特殊貢獻與精神品質和高尚情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介紹—位偉大科學家的作品。

  (學生課堂自讀)

  二、教師設問導讀

  1.從教材第注解我們能體會些什么?

  提示:—切偉大的、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是能甘守寂寞之人,是信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人。

  故事—:錢學森召見鄧稼先,說“中國要放一個大爆竹,要你來做這個大爆竹。”當晚,稼先回去后與夫人通宵未眠。他只說,要去干一件工作:“從今以后我的生命就交給了這個工作。家中的事和兩個孩子我是不能管了。”確實的,在稼先為國防大事獻身時,他的女兒照樣的下鄉和回城沒工作。

  故事二:有一天,許德珩(鄧稼先的岳父)問嚴濟慈:“是誰為中國制造出原子彈?”嚴哈哈大笑,說:“你去問你的女婿吧!”

  2.作者將“百年屈辱”與“站起來了”比照在一起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提示:深厚的愛國主義熱情與對鄧稼先的無比崇敬。

  3。作者將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來寫,作出了高度評價——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

  這些評價下面還隱含著作者怎樣的情感?

  (此題設計旨在探究話外之意、文外之情,是延展性思維訓練。)

  4.第四部分結束一句的討論、探究。

  “事后我追想自己為什么會有那樣大的感情震蕩,是為了民族而自豪,還是為了稼先而感到驕傲?——我始終想不清楚。”

  故事三:楊振寧在美國聽美國人說,中國人的原子彈是由美國科學家參與做成的。他問鄧稼先“有沒有美國人?”稼先當時不便回答,待周總理說“把實情告訴他”之后,稼先寫了“沒有任何外國人參加”的信。信從北京直接送到上海市委歡送楊振寧的宴會上。楊振寧當場打開一看,立即淚流滿面。

  結合故事二:除了句中所寫的自豪與驕傲,是否有敬佩、悲哀、傷痛等情感呢?

  5.閱讀、分析教材中兩處引文,討論其用意。

  6.總括鄧稼先生平,結束教學

  鄧稼先獲獎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及新詞,1個多音字“彈”。

  2能按要求從“鼓勵、必須、奔走相告、歡呼雀躍”4個詞語中選擇2個造句。

  3了解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記敘的。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了解鄧稼先在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他付出的巨大代價,以及他的偉大功績,體會他而愛祖國、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對兩彈元勛鄧稼先產生敬佩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的第二部分。通過鄧稼先在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體會他熱愛祖國、刻苦鉆研、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產生敬佩之情。

  三、教學內容:

  3兩彈元勛鄧稼先

  四、課時分配: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12個生字及新詞,1個多音字“彈”。能按要求從“鼓勵、必須、奔走相告、歡呼雀躍”4個詞語中選擇2個造句。

  第二課時:了解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記敘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鄧稼先在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他付出的巨大代價,以及他的偉大功績,體會他而愛祖國、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對兩彈元勛鄧稼先產生敬佩之情。

  第三課時:擴展:1了解本文的時代背景。2了解本文的主人公--鄧稼先的事跡。

  完成課后作業。

  五、課前準備:1了解本文的時代背景。2了解本文的主人公--鄧稼先的事跡。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12個生字及新詞,1個多音字“彈”。能按要求從“鼓勵、必須、奔走相告、歡呼雀躍”4個詞語中選擇2個造句。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解放前,由于我國科技落后,一直保守帝國主義的欺凌,新中國成立后,大批的有學之士懷著一顆報國心,在各行各業為祖國早日富強而努力奮斗,今天我們向大家介紹一位為我國的國防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

  (二)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兩彈元勛鄧稼先

  師: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歸納學生發言:

  1兩彈指什么?

  2什么叫元勛?

  3鄧稼先是誰?他有什么事跡?為什么稱他為兩彈元勛?

  師:有了問題誰來解決?怎樣解決?

  引導學生感到:可以查字典、聯系上下文、查閱資料解決。

  (三)自學課文:

  過渡:下面我們就來自己解決這些問題。

  教師提出要求:

  1、一讀:小聲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二讀: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和不理解的詞語,并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的含義。

  3、三讀: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想一想這課介紹了鄧稼先的什么?

  (四)檢查自學效果:

  1、認讀生字:

  勵、踏、須、炮、投、況、(彈)、缺、爆、炸、捆、替、呼

  2、啟發問題 :

  1)誰能把這幾個生字的字音讀準?結合課文組成詞語并理解詞義?

  鼓勵--激發、勉勵。(造句)

  聰穎--聰明。

  輾轉--經過許多地方。

  赤子--對故土有感情的人。

  原子彈--核武器的一種。

  氫彈--核武器的一種,用氫的同位素氘和氚為原料,用特制的原子彈作為引起爆炸的裝置。當原子彈爆炸時,所產生的高溫使氘和氚產生聚合反應,形成氦核子,產生巨大的能量并引起爆炸。氫彈的威力比原子彈大得多,也叫熱核武器。

  奔走相告:急走,跑著互相轉告。(造句)

  歡呼雀躍:歡樂地呼喊,高興的像雀兒一樣跳躍。(造句)

  默默無聞:不出名,不為人知道。

  與世長辭:人去世。

  必須: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造句)

  2)這幾個字和我們學過的哪幾個字的音、形相近?(找形近字、同音字)

  形近字:

  爆( )炮( )炸( )襯( )

  瀑( )跑( )作( )村( )

  同音字:

  踏( )須( )厲( )

  塌( )需( )勵( )

  3)著樣子寫詞語:

  天壤之別--別有用心--心安理得--得寸進尺

  代替--替身--身體--體育

  爆炸--炸彈--彈弓--弓箭

  不眠之夜--夜以繼日--日理萬機--機不可失

  歡呼雀躍--躍躍欲試--拭目以待--待機而動

  3、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什么事?

  4、提出不懂的問題:

  (五)教師范讀課文

  (六)學生仿讀課文

  作業:

  1、生字、生詞

  2、熟讀課文。

  3、查找時代背景資料、鄧稼先生平事跡等。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的:

  1了解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記敘的。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鄧稼先在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他付出的巨大代價,以及他的偉大功績,體會他而愛祖國、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對兩彈元勛鄧稼先產生敬佩之情。

  二、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入手導入:

  同學們,這篇課文題目是《兩彈元勛鄧稼先》,從課題我們知道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課文是怎樣介紹鄧稼先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讀課文:

  指名讀,邊讀邊體會,看有什么新的理解與問題。

  2)填空:( 目的:檢查同學自己讀懂課文的能力)

  ①默讀課文

  ②填空

  A這篇課文的兩彈在文章中指( )和( )

  B逐段閱讀后,你認為這篇文章在介紹鄧稼先時,作者分幾個階段進行介紹?你能用最概括的語言寫下來嗎?

  C 你認為這篇課文是按照( )順序記敘的。

  ③小組討論閱讀課文后,你認為鄧稼先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三)深入學文

  1對學生填空,用學生的概括板書

  求學 受命研制 患病去世

  2集體匯報

  你認為鄧稼先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看出來的?(給你的印象最深)

  把課文分成三大部分,學生先回答哪部分就先學哪部分。

  引導學生體會:

  1)求學部分:(1--2)

  (熱愛祖國、勤奮刻苦)

  抓住課文中的語句分析。

  小結:爸爸的影響與教育,奠定了鄧稼先熱愛祖國的基礎。他自己耳聞目睹和親身經歷,使他更堅定了要報效祖國的決心,這成為他夜以繼日發憤苦讀學業有成后毅然回國的強大動力。

  朗讀課文

  2)受命研制部分:(3--9)

  (刻苦鉆研、忘我工作、無私奉獻)

  默讀課文,在書上批批畫畫。思考在研制原子彈時,鄧稼先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

  抓住課文中的語句分析。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在研制原子彈時,鄧稼先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學生有一點說一點。理解后讀書

  1)雖然他研究過核物理,但原理與原子彈之相差太遠。

  2)答應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模型的蘇聯遲遲不交貨,撕毀了合同,撤走了專家。

  3)必要的資料缺乏,甚至不知上哪去找。

  4)當時中國完全不具備實驗條件,然而許多必須了解的東西只有通過實驗才能弄明白。

  5)他們要計算旁人難以想象的龐大的數字,當時只有手搖計算機。

  6)制造原子彈的工作異常危險,尤其是插雷guan,萬一發生問題就會化為灰燼。

  朗讀3--9自然段。

  小結:這一切困難都說明,任務光榮而艱巨,責任重大,鄧稼先懷著報效祖國的理想,忘我工作,無私奉獻,克服了種種困難,終于研制出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

  3)患病去世部分:

  重點體會他所說的話。從中看出他對祖國的熱愛。

  朗讀。

  (四)總結

  朗讀全文。

  回顧全文總結:

  這篇課文,作者按照時間順序記敘了鄧稼先胸懷報效祖國之志,忘我的工作研制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使我國國防自衛武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學過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練習冊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的:

  擴展:1了解本文的時代背景。

  2了解本文的主人公--鄧稼先的事跡。

  3 完成課后作業。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進行課外閱讀匯報。

  (二)新課:

  1朗讀全文

  2擴展:

  1)請同學介紹時代背景

  2)請同學講鄧稼先的故事

  3)把收集來的原子彈、氫彈的文字、圖片等資料,同學之間交流。

  3完成練習冊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