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春節禁忌有哪些 春節禁忌有哪些及注意事項

古代春節禁忌有哪些 春節禁忌有哪些及注意事項

日期:2023-03-05 19:46:38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春節禁忌有哪些  我們在過春節的時候,除了要知道哪些應該要做外,還更應該知道哪些是不能做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春節禁忌,希望能幫到你。  春節的禁忌  農歷12月24日 

春節禁忌有哪些

  我們在過春節的時候,除了要知道哪些應該要做外,還更應該知道哪些是不能做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春節禁忌,希望能幫到你。

春節禁忌有哪些

  春節的禁忌

  農歷12月24日

  俗稱“過小年”,這一天民間開始打掃房子準備過大年,湖北一帶忌宰殺、河南一帶忌搗蒜、臺灣稱為“送神日”忌椿米,建議這天大家可以打掃一下房間。

  農歷12月25日

  臺灣一帶忌討債。

  農歷12月26日

  不宜施舍他人,農村蒸饅頭準備過年。

  農歷12月30日(除夕夜)

  這一天俗稱“年三十”、“除夕”,是上一年的最后一天。

  1、傳統上除夕夜應守歲,忌過早的睡覺。

  2、開口說吉祥話,忌說臟話。

  3、除夕夜不能大小便,見到陽光后再大小便。

  4、忌打碎器物。這一天打破碗碟杯盤,意謂著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并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也可用紅紙包上碎片,新年后丟入河中,口吟“撞破瓷,錢銀一大堆”。

  5、不能留濕衣服過年。忌遇殯喪,遇之以為不吉,象征來年大災禍臨頭。

  6、這一天米缸不能空著,以免一年之中有斷炊之虞。這叫做'聚財'。除夕夜大小水缸也不能空,裝滿之后,鄉下還舉行封井儀式。即用一個大的簸箕將井面蓋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開簸箕,因為人們往往將水視作財水,一揭開簸箕用水,豈不意味著財氣外流?

  7、年三十夜不能倒油,那是很不吉利的事情,點燈的油、炒菜的油,大人們都要小心伺候著,深恐小孩搗亂,潑了油,等于“倒了灶”,來年要倒大霉。

  8、除夕之夜,不能聽到貓叫,民間說法“貓來孝家,狗來富家”。想來是夜貓子喜歡到整夜守靈的孝家去湊熱鬧,狗卻喜歡到富人家去啃骨頭。

  大年初一

  1、已出嫁的女兒不可以回娘家,據說會讓娘家破敗。

  2、早餐忌吃稀飯。避免吃稀飯,這天若吃稀飯,這一年外出會被雨淋,甚至大雨會將田土沖垮。此外,吃稀飯是貧窮的象征,初一吃稀飯,恐怕之后都得過著窮困生活。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認為這樣做會讓對方整年都會被人催促著做事。

  4、忌跟還在睡覺的人拜年。同時也不可以躺在床上說恭喜,傳說這樣會導致長年臥床!

  5、忌吃藥。無論有什么病痛,都不許請醫生。否則,象征一年從頭到底病疾纏身,吃藥不斷。醫生也忌諱在正月出診,會不吉利。

  6、忌動針錢。盡量不動刀剪針線,一旦有差錯,會招致破敗等不吉利的事;也有可能把財路剪斷。

  7、忌斧子劈木柴。

  8、忌借錢,忌催債。記得要在年前還清債務,如果已欠過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門討債,否則會倒霉一整年!

  9、忌打家具(盤、碗、酒具等易碎物品),忌打碎器物。初一打破碗碟杯盤,意謂著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并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

  10、白天不能睡午覺,男人在這一天睡午覺,他的田畦就會崩坍;女人在這一天午睡,爐灶會塌陷。這亦是取古意,勸人不要懶散。

  11、不能更換、洗滌衣被。嚴禁灑掃與倒垃圾,會把家里的福氣財運掃光光;若真要動掃帚,記得由外往內掃!

  12、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人們認為,正月初一的口袋讓人掏了,可能導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險。

  13、忌洗衣。初一、初二忌洗衣: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忌諱在這兩天洗衣服。

  14、忌諱去有喪事的家庭拜年。

  15、忌遷居,糊窗戶。否則認為是不吉利。

  16、忌穿壞新衣服。正月里孩子穿壞新衣服有晦氣。

  17、忌諱剃頭。民間有諺云:“正月不剃頭,剃頭死己舅”。

  18、壓歲錢不能給奇數。長輩給晚輩壓歲錢,金額要是偶數,否則不吉利。

  19、不能打人、罵人以及哭泣,以保持好兆頭。啼哭是“歹頭彩”,兆示疾病、兇禍。

  20、避免說出“破”、“死”、“病”、“輸”、“敗”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說“童言無忌”等方式化解可能的不祥后果。

  21、禁忌動刀子和剪子。不宜殺生。殺生必見血光,為不祥之兆,會引起刀災、兵災、血災等災禍發生。

  此外,還忌小孩說臟話、年輕人打架斗毆、家里人抬杠伴嘴,凡是遇上這種事,親朋友、街房鄰居都會來勸說制止。

  大年初二

  1、過年期間,嫁出去的女子和女婿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女方娘家,據說這樣才不會把娘家吃窮。女兒回娘家時不能空手,且帶給娘家的禮物,忌諱是單數,要好事成雙,單數則不吉利。

  2、祭財神忌語。舊時有登門售財神像者。不欲購者,只能回答已有,忌諱說不要。以避不祥。

  大年初三

  俗稱“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須早點熄燈睡覺。

  另外,初一到初三都是歲首,禁忌與初一基本相同,可參照初一的忌諱。

  大年初四

  禁忌出門,都在家,因為民間說這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這一天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里,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不可外出。

  大年初五

  民間稱“破五”“五窮”,因為之前的禁忌過了這天便可破除,所以也謂“初五隔開”。

  1、忌走親訪友。

  2、這一天可以打掃衛生,這天垃圾變成了“窮氣”,因此要清掃家里,將垃圾送出去,俗稱“送窮出門”。

  3、這一天應吃水餃,而忌諱吃藕,并且忌梳頭。

  4、“五忙日”,禁止動土,否則可能會有災害發生。

  大年初六

  初六沒有任何的禁忌,屬于好日子,大家不必要忌諱什么,放心的宴請朋友,或者去做客。旅游,采購,也是不錯的選擇。

  大年初七

  稱“人日”,傳說里若這日天晴,代表人身安適;若陰雨,則疾病瘟疫生。又稱“七煞日”,許多事情都不宜在這天進行,尤其應避免外出遠行。這一天忌諱動針線,依然不能用刑法,不應罰孩子等。

  大年初八

  這天稱“谷日”豐收之日,大家年假結束,都來上班互相送吉語吉言,大吉大利,恭喜發財。

  俗言多變,物隨人意,各地風俗不同,但是無非是討個口彩,圖個吉利。東方朔占書歲后八日,一日雞、二日犬、三日豬、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八日谷。是說天地先生雞、次狗、次豬、次羊、次牛、次馬、始生人”。為此又有“正月一日不殺雞、二日不殺 狗、三日不殺豬、四日不殺羊、五日不殺牛、六日不殺馬、七日不用刑”之說。

  一般過了初七、初八之后,主要年日就算過完了,大家都開始返回工作崗位,各種春節禁忌也基本上沒有了,可以像平常時間一樣生活。

  春節必知的八條“破財禁忌”

  1、大年初一早餐忌吃稀飯、葷食和藥,否則會導致一整年的貧窮。大年初一要吃除夕留下的過年飯,寓意是去年的東西吃不完,到今年還有剩余(即年年有余)。

  2、大年初一早上忌洗澡、洗頭、洗衣服、倒污水、垃圾、掃地的,否則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

  3、大年初一忌劈柴生火,俗話說“初一斧子劈開柴(財),劈開再也回不來”。

  4、大年初一忌借錢、討債,俗話說“初一借了別人的錢,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給別人錢,財產外流整一年”。

  5、大年初一已出嫁的女兒不可以回娘家的,會把娘家吃窮。內在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兒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了,過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6、春節期間忌打破玻璃、陶瓷器物,否則破財破運,倘若不小心打破,應立即說碎碎(歲歲)平安。

  7、春節期間忌被他人自口袋掏錢,否則整年度錢財都會被人家掏走。

  8、春節期間忌向人討債,否則一整年間都會走霉運,積不起財來。 以上這八條春節“破財禁忌”,你都記住了嗎?切勿踩到“雷區”,小心猴年霉運當頭。

  春節禁忌有哪些?

  1、已出嫁的女兒不可以回娘家

  過年的第一天如果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意指著會把娘家吃窮,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兒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了,過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2、早餐忌吃稀飯、葷食及藥品

  過去的傳統窮人家才吃稀飯,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飯,表示家里整年度都會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萬神盛會,表示所有的神出來拜年,因此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葷,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補品補藥初一最好不要吃。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

  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這樣表示對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

  4、忌跟還在睡覺的人拜年

  年初一時對方還在睡夢中不要跟對方拜年,等對方起床再拜年,因為這樣會讓對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5、忌吃藥

  說是“初一吃藥整一年,而且啥病也治不好”,所以再重的病人初一也不吃藥。

  6、禁忌動刀子和剪子

  說是“初一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

  7、忌動針錢

  說是“初一動了針錢,挑了龍筋長(生下的小孩,眼睛如同針眼一樣小)針眼”。

  8、忌斧子劈木柴

  說是“初一斧子劈開柴(財),劈開再也回不來”。

  9、忌借錢

  說是“初一借了別人的錢,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給別人錢,財產外流整一年”。

  10、忌打家具(盤、碗、酒具等易碎物品)

  認為打碎家具,一年四季不吉利。不過在當今社會,當孩子們由于不慎打碎了家具也不要緊,只要大人們趕快說上一句:“歲(碎)來(了)好,歲來好,歲歲平安”,也就化兇為吉了。

  11、白天不可午睡

  過年期間白天睡午覺,表示整年度都會很懶惰,其中的含意是因為過年期間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覺的話對人很失禮。

  12、忌倒污水、垃圾、掃地

  過年期間不要從事灑掃的工作,因為這樣容易把家中的財氣掃掉。

  13、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

  過年期間不要讓人從自己口袋掏東西,這樣表示整年度錢財都會被人家掏走。

  14、忌向人討債

  過年期間不管是被要債或者是跟人家要債的人在一整年間都會很倒楣,因此忌諱向人討債。

  15、忌洗衣

  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這兩天不要洗衣服。

  春節習俗

  年夜飯

  年尾除夕,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吃年夜飯,是年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有時實在不能回家時,家人們也總是為他留一個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這年夜飯也叫“合家歡”,是人們極為重視的家庭宴會。

  壓歲錢

  史書《清嘉錄》中“長幼度歲,長者貽小兒以朱繩綴百錢,謂之壓歲錢”,記述的就是古代的大人們在春節時給孩子壓歲錢的情景。古時的錢幣正面一般鑄有“萬歲千秋”、“去殃除兇”等吉祥話和龍鳳、龜蛇、雙魚等吉祥圖案。長輩們將壓歲錢放在小輩的枕頭下面,以圖吉利。現在一到春節孩子們就能拿到很多壓歲錢,也是長輩們對孩子快樂成長的期待和祝福!

  春節傳統食物

  餃子

  餃子是春節時期的傳統食物,對于北方人來說,春節食物怎能少了餃子呢,餃子不僅吃起來美味,寓意也很深刻,它有著“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所以在過年時吃餃子就寓意著新的一年能走財運。而且餃子餡料的選擇和寓意有著直接的聯系,比如說韭菜餡的餃子有著久財的意思,白菜餡餃子有著百財的意思,香菇餡的餃子有著鼓財的意思,酸菜餡的餃子有著算財的意思等等,所以說水餃是春節期間少不了的美食。

  雞

  春節期間雞肉是不能少的一道美食,雞和吉同音,吃雞肉寓意著百事大吉,而且吃雞肉也很講究,雞翅給年輕的人吃,有著大展宏圖的意思,雞腿給長輩吃,有一家的頂梁柱意思。在過年期間我們吃的食物熱量比較高,所以很多地區的人都會在烹飪后將雞肉去皮,來減少脂肪的攝入,也能保證雞肉的鮮美。

  魚

  年年有余(魚)是中國比較傳統的說法,所以在春節這個吉祥的日子里,魚肉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不少家庭為了吃出連年有余的好兆頭,會在除夕夜吃一條,大年初一吃一條,這樣就是連年有余了。不過呢,我們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在除夕夜吃魚尾,大年初一吃魚頭,這樣也是連年有余,有頭有尾。

  年糕

  春節吃什么傳統食品,其實最主要的還是一些寓意吉祥的,比如年糕。全國各地幾乎都用江米面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春節吃的食物大部分是節前準備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饅頭。南方是頭幾天淘米,名叫萬年糧米,意思是年年有余糧。年糕也是漢族過新年的必備食物。做年糕的谷物有多種,各地作法不盡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黏糕最為著名。北方則吃白糕或黃米黏糕,西南少數民族習慣吃糯米粑粑。

  元宵

  正月十五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湯圓。元宵在宋代時就很流行,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通常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原料為餡,用糯米粉包裹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團圓圓、生活美滿之意。

  春節有哪些禁忌

  1、據說孩子的哭哭啼啼會給家庭帶來霉氣,縱使發生什么事情,父母也盡量別讓孩子哭鬧。

  2、對于工具或者其他設備的破損,則意味著來年財富的消失,因此商人要盡量防止此事發生。

  3、沒什么急事,盡量別去醫院,據說也會在來年招病上身。

  4、盜竊:在春節最好別讓他人偷去你的物品及錢,因為有種說法是如果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口袋,那么來年預示著金錢的丟失。

  5、債務:新年里不要有借錢給別人,而且所有的債務要在除夕夜之前結清。如果別人仍舊欠錢不還,那么也不要去別人家里催債。據說如果這樣做,來年則會諸事不順。

  6、新年期間米缸也不要見底,因為舊有斷炊堪虞之說。

  7、衣服破損:新衣服不能破損。特別是孩子們在新年的第一個月不能穿這樣的衣服,否則會招來霉氣。

  8、春節期間也不要殺生,因為見血也是一個不祥的惡兆,會招致破財,或者刀傷,及大的傷病。

  9、也不要穿白色或者黑色的衣服因為這兩種顏色通常和死亡緊緊聯系。

  10、迎接新年:按照迷信的習俗,人們通常會在除夕夜守歲,凌晨的時候燃放炮竹用來驅趕年神。

  11、新年的第一天不能洗頭,因為“發”在中文里的和發財的同音。所以如果洗頭,則會將新年伊始的財富洗之一空。

  中國春節禁忌

  禁忌一:“大年三十晚上忌人”。

  三十晚上,普通人家都要“大團圓”,出遠門的親人也要千里迢迢、迎風冒雪往家里趕,回來跟家人一起吃三十晚上的團圓餃子。這頓晚餐在南方叫“年夜飯”,北方人食面,就吃餃子,民謠說:“三十,合家歡樂吃扁食。”三十晚上,一家團圓,外面揚風飄雪,屋里燈火通明、熱氣騰騰。玻璃窗擦得干干凈凈,水珠還從玻璃上面往下滾。時不時傳來陣陣鞭炮聲。家家享受著天倫之樂,其樂融融。為了保證自家人歡樂的大餐,一般不愿外人突然闖入,無論外人來說話、串門以至討債,都一樣會起著干擾一個家庭內部歡樂的團圓,所以除夕之夜,對“家韃子”之外的人都一律拒絕。

  禁忌二:“出嫁女大年三十不看娘家燈”。

  “三十晚上,出嫁的女兒不能看娘家燈,看娘家燈會死娘家人”,這一條夠厲害的,但“師出有名”。因為舊社會是以男性為主的;出嫁的女兒往往多“婆媳不和”,如果已成為“人婦”的女子(尤其是有錢有勢出身的)盡往娘家跑,那婆婆家就不能保持大團圓了。為了保證婆婆家一家團聚,所以傳衍了這一條民俗,目的是好的,形式是“莫須有”的。既無法律規定,又不見經傳,卻起了凝聚與和諧的作用。

  禁忌三:“正月不剃頭”。

  老天津,剃頭匠從三十早起就干活,無論剃頭打辮子,還是洗、剪男頭,一直干一夜,直到初一早晨。那時剃頭師傅多是寶坻人,天一亮就卷包兒回老家了,再剃頭,找不到師傅了。這是督促人們,在新年前做好一切清潔衛生工作。

  禁忌四:“不許摔壞東西”。

  年下不許摔壞東西,摔了趕緊說:“碎(歲)碎(歲)平安。”這是提醒人們過年別得意忘形,也應小心翼翼、以求吉利,是一種心理暗示、沒別的意思。

  春節過年必備年貨

  1、對聯

  對聯是家家戶戶要用到的。對聯的寓意就是在于用美好的祝福來展望未來的生活或者希望。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傳統過年方式,紅紅對聯貼門前,家家戶戶迎新春。

  2、福字

  貼福字也是必須的,但是大家要知道,福到,就是福倒。因此,往家里的窗戶上或者是門上貼福字的時候,一定要倒過來貼,這樣才能迎福納喜。

  3、門神

  門神貼門口,大鬼小鬼莫進來。這是傳統過春節必備的年貨。雖然有點兒迷信,但是大家也只是為了取到一個好的過年的氣氛,能安心快樂地過一個團圓年。

  4、燈籠

  紅燈籠門前掛,人增壽歲增春。所以,如果家里有條件的話,一般是會在家門口掛燈籠,然后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直到十五,燈籠都是亮的,不讓其滅,為了求福引福。

  5、其他

  當然還有其他的,例如黃紙、疊神牌位、灶神等等諸多的神,因為在年的時候,要迎神下凡間,然后還要送神走。這些東西的準備也是必須的。

  春節期間有什么禁忌?

  1、過年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會把娘家吃窮,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兒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了,過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2、過去的傳統窮人家才吃稀飯,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飯,表示家里整年度都會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萬神盛會,表示所有的神出來拜年,因此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葷,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補品補藥初一最好不要吃。

  3、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這樣表示對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

  4、年初一時對方還在睡夢中不要跟對方拜年,等對方起床再拜年,因為這樣會讓對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春節忌諱什么?

  初一和初二的:

  初一初二忌洗衣,因為水里有水神,而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這兩天千萬不要洗衣服。

  初一到初五的:

  1、白天不可午睡:過年期間白天睡午覺,表示整年度都會很懶惰,其中的含意是因為過年期間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覺的話對人很失禮。

  2、忌倒污水垃圾掃地:過年期間不要從事灑掃的工作,因為這樣容易把家中的財氣掃掉。

  3、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過年期間不要讓人從自己口袋掏東西,這樣表示整年度錢財都會被人家掏走。

  4、忌向人討債:過年期間不管是被要債或者是跟人家要債的人在一整年間都會很倒楣,因此忌諱向人討債。

  春節期間的飲食禁忌

  1、兒童不宜多吃果凍等不易消化人工色素過多的食品,也不宜吃人參之類的補品。

  2、春節期間,人們常常玩到深夜甚至通宵達旦,其間通常會吃夜宵。由于白天飲食豐富,夜宵最好吃點小吃喝點牛奶之類的熱飲即可。

  3、針對春節期間正餐油膩食品較多的狀況,零食最好以開胃理氣消脹降火祛燥為主。比如蘋果香蕉等水果;瓜子花生巧克力要少吃;山楂片話梅等可適當品味。

  4、親朋好友一聚會,喝酒總是難免的,但切忌不醉不歸,以免飲酒過量造成意識與身體感官被麻痹,并出現酒精中毒和生命危險的狀況。更要切記歸途中不可酒駕。

  5、適當飲茶可增味添趣,幫助消化,益于身心,但不宜多飲濃茶。

  6、切忌暴飲暴食,尤其是膽囊炎以及胃病患者。若有飲食過量的狀況,應服用有利于消化的藥物。雞鴨魚肉食用過多后,通常會讓人在30分鐘到1小時內出現頭暈心慌脈搏加快血壓上升氣喘下顎顫抖上肢麻木等癥狀的'美味綜合征。

  春節拜佛含的四層意義

  1、感應禮拜:為了求佛、菩薩保佑,賜給幸運,免除災難,求佛接引超度,感謝恩德。

  2、恭敬禮拜:對三寶恭敬,或為了感恩、崇敬,這種禮拜是從內心至誠懇切的自發產生的。

  3、懺悔禮拜:也就是為懺悔而禮拜。能做懺悔禮拜的人,必定已是謙虛,或正在學習謙虛的人,因此,懺悔禮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變人的氣質,使人變得誠實、溫和、謙沖。

  4、無相禮拜:無相拜佛是一無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個層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體驗自己在拜的每一個動作,指揮著自己的身體在拜;進入第二個層次則是知道自己在拜,體驗自己在拜,但是指揮的心已經沒有了;最后達到第三個層次,既沒有指揮,也沒有體驗,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這個人是誰?反正“他”在拜。

  所以,拜佛時,應當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個動作、一個動作,非常清楚自然,動作緩慢一些、輕松一些、柔軟一些,大德拜佛示范輕松緩慢地體驗拜的每一個動作,以及動作的感覺,不要把拜佛的動作弄得急促、緊張。否則拜得太快,會慌、忙、急、亂,反而失去了寧靜、安定。

  拜佛時,前額著地,背部保持平直,身體是柔軟的,甚至接觸的地面也是柔軟的、清涼的。拜下去之后用自己的心體驗自己的兩只手掌,站起來之后,體驗雙手、雙腳的動作和感覺。感覺自己的體驗,體驗自己的感覺,感覺每一細微的部分。

  如果拜佛的時候,只有動作而沒有用心、缺乏慚愧心,那只是磕頭如搗蒜的拜佛,對于人格的提升很難有作用。

  若是不便來寺院拜佛,也可以在家中佛堂或空曠明亮處,藉由禮拜來懺悔、感恩,或舒緩身心。特別是當您感到心浮氣躁時,不妨透過拜佛的動作來安定煩亂的心思吧!

  春節拜佛禁忌和注意事項

  那么該怎樣拜佛呢?關鍵是至誠恭敬。印光大師囑咐我們:“欲得佛法真實利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

  1、寺廟門不可以隨便出入

  如果是去寺廟上香的話,寺廟一般都會有很多道門,但是并不是每一道門都能夠隨便出入,比如進大殿的門一般分為三扇,中間那道門叫做空門,只能夠出家人自由出入,像我們平常這種去上香的應該要走右邊的那道門,并且在進門時應該注意,如果是男客應該先邁左腳,如果是女客應該先邁右腳,但是一定不能夠踩在門檻上,踩在門檻上會不禮貌,這樣燒香許的愿望也不會實現。

  2、燒香的正確用法

  燒香的時候,香的不同,代表著自己祈福的東西不同,一般三炷香是為自己燒的,代表著為自己祈福,六炷香為父母輩燒的,九炷香就是為爺爺奶奶輩燒的,點香的時候要用兩手食指和中指夾住香桿,然后用大拇指拖穩,將香舉過頭頂作揖,之后將香放在胸前祈福,最后將香插入香爐。

  3、祈福時候應該許什么愿

  禮佛的時候應該專心,不能夠三心二意,心中要平靜,許愿時要放下私人恩怨,不應該有損人利己的想法,最好是為家人祈福,如果能夠為社會祈福,為別人祈福也可算是功德無量。

  4、許愿的時候可以求財嗎

  自古以來我佛慈悲,一般來說誠心求佛,佛都會有求必應,如果求財只是為了一己私欲,或者是好逸惡勞,佛主不會直接完成我們的愿望,但是佛主也不會不管,只要你誠心,佛主也會給你更多的機遇,讓你有更多的機會去獲得一些財富,佛主也希望用這樣的方式感化你。

  5、可以在家中禮佛代替去寺廟上香嗎

  也是可以的,但是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心誠,心誠則靈,但是應當注意,家中佛菩薩擺放的位置不能放在冰箱或者是空調上,電器會對佛菩薩產生干擾,佛門要清凈,最好是放在家中財位上,也不可正對衛生間的門,還要注意佛菩薩背后要靠實墻,也不要放在窗戶下面。

  以上就是過年上香應該注意的事項,也希望各位在新的一年里能夠心想事成,工作順利,財源廣進。

  春節傳統文化知識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貼窗花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中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中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中國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春節禁忌有哪些

  凡是“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也忌嬰兒啼哭,因為啼哭是“沒頭彩”,兆示疾病、兇禍。故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禍,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

  1、行為方面

  端杯、盤、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壞。不慎打壞時,在場的人就得馬上說上兩句吉祥的順口溜,如“缶(瓷器)開嘴,大富貴”、“打發(大發,發財之意)”等來彌補。這一天米缸不能空著,以免一年之中有斷炊時。

  忌灑水、掃地、倒垃圾,這叫做“聚財”。潮汕人在這一天,往往將水、土視作“財氣”,將垃圾、糞便視為“肥水”,忌灑掃、傾倒垃圾,唯恐把“財氣”掃走、倒掉。與此同時,潮汕人在除夕將大小水缸裝滿之后,就舉行封井儀式。即用一個大的簸箕將井面蓋住,然后祭拜井神。

  另外,禁掃地這一習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為春節期間燃放鞭炮,人來客往,地上紙屑、垃圾特別多,不打掃一下的確有礙大雅。因此,從講究衛生出發,不少年輕人也就對這些傳統禁忌習俗不怎么講究了。

  不過民間依然有例,指這一天債主不許上門討債,人們認為這一天討債對借貸雙方均不吉利。也忌從別人口袋里掏東西,人們認為,正月初一的口袋讓人掏了,可能導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險。

  2、飲食方面

  春節這一天嚴禁吃藥。否則,被認為會導致一年從頭到尾疾病纏身,吃藥不斷。

  初一早飯忌吃葷,有幾種說法:一種是這一頓吃素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種是暗喻勤儉治家,不可鋪張浪費。

  春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1、春節起源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是一年的開始,后來改為農歷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漢武帝時期之前,各朝各代春節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歷(農歷)正月為歲首,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開始采用公歷計年,遂稱公歷1月1日為“元旦”,稱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

  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除此之外,還有吃灶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傳統習俗:祭灶、蒸花饃、寫春聯、吃灶糖、掃塵

  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農歷年的最后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是人們辭舊迎新的日子。由于農歷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這一天常常不論是二十九還是三十,習慣上都被稱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年夜飯以后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的習俗、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后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傳統習俗:置天地桌、吃年夜飯、守歲、看春晚、接神、踩祟、接財神

  2、春節風俗習慣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后引申為“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開門炮仗: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新年的初一,男人們都早早起來,后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后來的“賀年片”。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此記載見于《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占歲: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于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后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后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

  飲屠蘇酒:屠蘇酒是一種藥酒。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制作屠蘇酒的方法是:用大黃一錢,桔梗,川椒各一錢五分,桂心一錢八分,茱萸一錢二分,防風一兩,以絳囊盛之懸于井中,至元日寅時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后飲以示挽留。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后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余”,說的就是這種風俗。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聚財: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正月初二(北方地區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么,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盡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祭財神(北方):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里,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燒門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谷子生日: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谷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小年朝: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后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貼“赤口”:在中國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格式:“公元一九九四年歲次甲戌正月初三日當對神前香火前門釘斷四方男女赤口賊盜火星一切禍災歸天大吉大利”),貼在前門和后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于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流一樣。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送年”:一般晚上舉行送年儀式,是送諸神和祖先回天。

  大年初四(Forth of January),又稱為“羊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老黃歷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大年初四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前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清掃室內,把垃圾收集堆到一處。在北方有些農村風俗是大年初四,綁火神,用玉米梗或麥梗綁在棍子上,點燃后從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無火災。

  民間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著招財進寶。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北方叫“煮餑餑”)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兩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古時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俗稱”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在中國各地還有自己的送窮辦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窮鬼。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是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后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后,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正月初八

  傳說初八是谷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這一年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順星:順星又名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里進香祀星君(即順星),等天上星斗出齊后,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祭星時,要在案頭、灶臺、門檻、鍋臺等處各放一盞“金燈”(黃燈花)并點燃,叫“散燈花兒”,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結束后,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放生祈福: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動,就是把家里養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明代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說:“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籠禽雀、盆魚蝦、筐螺蚌,羅堂前,僧做梵語,數千相向,縱羽空飛,孽著落屋上,移時乃去,水之類投皇城金水河中網罟筍餌所希至。初八放生,不僅體現了古人尊重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品德,也表達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間各種生物興旺發達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是天日,傳說此日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稱“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正月初十

  十,諧音“石”,因此初十為石頭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日早晨,以繩系罐鼻,由十個小伙子輪流抬著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正月十一

  “子婿日”,此日是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正月十二

  十二搭燈棚:從即日起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選購燈籠,搭蓋燈棚。有童謠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三

  南通舊時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有“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之說。

  正月十四

  正月十四即農歷正月第十四天,作為漢族傳統農歷節日之一,這一天的漢族民俗活動有喝亮眼湯,試花燈,食糟羹,拜臨水娘娘等。到了這一天,年基本已經過去了,之后便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過后,年就宣告結束了。

  元宵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元宵節的節俗非常有特色。節期與節俗活動,也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新年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

【春節禁忌有哪些】相關文章:

春節的禁忌有哪些06-20

春節的禁忌有哪些01-08

春節有哪些禁忌07-02

過春節有哪些禁忌06-19

春節有哪些禁忌及原因06-19

春節的風水禁忌有哪些11-03

春節養生有哪些禁忌07-25

飲食禁忌有哪些09-01

養生的禁忌有哪些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