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經驗交流發言稿怎么寫 社區經驗交流發言稿簡短

社區經驗交流發言稿怎么寫 社區經驗交流發言稿簡短

日期:2023-03-03 13:48:49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社區經驗交流發言稿按照黨的十八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新要求,從黨建管理上水平和優化服務促和諧兩方面入手,硬件與軟件齊抓,管理與服務并重,夯實社區黨建基礎,提升管理

社區經驗交流發言稿

按照黨的十八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新要求,從黨建管理上水平和優化服務促和諧兩方面入手,硬件與軟件齊抓,管理與服務并重,夯實社區黨建基礎,提升管理服務水平,不斷匯聚創建富民安居社區的“正能量”。

社區經驗交流發言稿

“黨性教育+宗旨意識”并重。建立完善長期堅持和重點突出的街道社區黨員教育管理制度,按計劃開展社區黨員思想教育,組織黨員干部集體開展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學習研討活動,增強黨性修養、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邀請縣委黨校教師開展“送學進社區”活動,幫助指導街道社區全體黨員干部和部分居民學習,開展理論宣講報告會5場300多人(次)。強化服務意識培養,要求黨員干部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聽居民所盼,解居民所難,做到“辦事有原則、做事有準則”,切實提高辦公效率和服務質量,提高居民群眾滿意度。

“先鋒黨員+志愿群眾”齊抓。通過機關下派、從“三支一扶”人員中選調和“兩新”組織中招納等方式,選拔政治素質好、熟悉社區管理、善于做居民群眾工作的優秀黨員,結合開展“服務先鋒”創建活動,加強理論修養和業務知識培訓,增加實踐鍛煉機會,工作中交任務、壓擔子,著力打造結構優、能力強、作風好的黨員先鋒隊伍。組建社區志愿服務隊,組織社區居民從樂于奉獻、關心公益的居民中自主選出居民代表,分別擔任“樓層服務員”、“小區管理員”、“社區聯絡員”等職務, 鼓勵和支持服務隊的發展壯大,充分發揮社區志愿者熟悉情況、機動靈活、反應迅速的特點,搭建社區黨組織服務居民群眾的“連心橋”。

“黨建陣地+服務平臺”共建。按照科學規劃、重點突出、分步推進的思路,抓好社區服務陣地建設。積極推進街道黨委主陣地標準化建設,充分發揮指導示范作用。不斷提升社區支部陣地建設檔次,完善功能設置,規范資料管理和運行制度。積極抓好小區黨建宣傳欄、黨務公開欄維護,及時更新專欄信息,拓展宣傳陣地。采取設立社區投訴室,懸掛“民情信箱”、開通“民情熱線”和發放“民情連心”卡等方式暢通民情反饋渠道,專設由社區、公安、物業、醫療、家政、衛生多家通訊互連共建的呼叫中心,24小時值班服務,及時提供救助和幫助,依托街道服務大廳和社區活動室建立建立“輻射型”服務平臺,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

“網格管理與民情流水線”同創。在“網格化”管理成功試點的基礎上,擴大覆蓋面,規范管理體系,采集轄區人口信息,建立人口信息冊,規劃社區網格圖,制作服務定位圖,實現了基本群體、特殊群體、流動群體的全方位管理,避免了管理和服務的“盲區”和“真空”。進一步規范“民情流水線”運行程序,依托街道社會服務管理中心和社區社會服務管理站,設立公共服務、信訪接待、矛盾調處、集中辦公4大功能區,開設社會保障、民政救助、文書黨務、計劃生育、流動人口、綜治維穩、司法行政7個服

務窗口,引導人民群眾文明維護權益,民理性表達訴求,有效發揮“服務群眾、凝聚人心、優化管理、維護穩定”的作用。)

社區經驗交流發言稿 [篇2]

##縣城市社區硬件設施建設自2003年9月正式啟動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取得了較大進展。2004—2015年,萌渚社區、陽華社區、春曉社區集辦公、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大樓相繼竣工并投入使用,新社區辦公大樓內設有功能齊全的健身房、老年大學、遠程教育學習站、棋牌室、閱覽室,開辟了低保服務大廳,室外建有綠化休閑廣場、居務公開欄和便民休閑點等,成為了縣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春曉社區先后被評為2003年省文明社區,2004年省社區建設示范社區、省科普文明社區、省民主法制示范社區,市安全文明社區、市基層黨的建設示范點、市“三增一創”黨支部先進社區。萌渚社區先后被評為2015年度省文明社區、省和諧社區。陽華社區先后被評為2015年度省老年工作先進社區、2015年度市敬老模范先進社區等等。我們的主要做法和體會是:

一、幾點做法

我縣城市社區建房工作先后經過選址、征地、籌資、施工建設等四個階段,在整個建設過程中自始至終,形成了縣級領導掛帥,民政部門牽頭,所在鄉鎮政府主抓,轄區單位配合,開發商支持,廣大群眾參與的良好管理格局。

一是選址用地視同公益。為了把社區建房的選址用地工作搞好,縣委棠委擴大會兩次聽取縣城市社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匯報,進行專題研究,最后決定,社區用地視同黨政機關團體建設用地,由縣土地儲備中心統一無償劃撥不低于3畝的建房用地,其中春曉社區占地12畝。

二是籌集資金穩步推進。資金籌集是社區建房工作的關鍵。縣委、縣政府為此下發了專門文件,要求采取“七個一部分”的籌資辦法,即縣政府解決一部分,駐社區單位贊助一部分,開發商無償提供一部分,向上爭取一部分,政策優惠減免一部分,工程隊貢獻一部分,各職能部門捐助一部分。兩年多來,共籌集資金110萬元(其中縣財政撥付經費20萬元,各職能單位捐助20萬元,縣慶項目爭取資金20萬元,開發商贊助10萬元,各社區募捐資金40萬元)。通過強化資金管理制度,嚴肅財務紀律,專款專用,嚴把“一支筆”審批關,有力地保證了四個社區建房資金的正常需求。

三是廣泛組織獻愛心。社區建房工程是“民心工程”,秉承“社區是我家,發展靠大家”的理念,我們組織了多次獻愛心活動。各社區建房工程老板以市場最低價承建,陽華社區開發商王羽誠先生,為支持陽華社區無辦公條件的現實,在陽華社區新辦公大樓建成之前,免費提供了兩套80平方米的住房供社區辦公,承建新辦公樓后,從工程款中列減2萬元捐贈給社區。

四是建筑選址獨具一格。新落成的各社區辦公大樓建筑風格上體現的是民族地域與西歐風情的完美結合。春曉社區辦公大樓位于縣城中心地帶,地域寬闊,依山傍水,轄管縣委四大家和各要害部門;萌渚社區和陽華社區的辦公大樓位于開發區內,毗鄰翠華公園,綠樹掩影,繁華似景,是個花園式的居家之地;豸山社區位于老城區,居民密集,能多層次、多方位地為廣大居民服務。四個社區辦公大樓在規模和標識上相互統一。

二、幾點體會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是基礎。

首先是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社區工作,認為社區建設是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以辦公大樓為主的社區便件設施建設工程是事關社會穩定和發展的

基礎工程,是服務群眾,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社區硬件設施建設工作自始至終被列為全縣的一項重要工作,縣委棠委擴大會先后多次聽取社區硬件設施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專題匯報,及時研究和解決了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了社區硬件設施建設的順利進行;其次是各級各部門識大體、顧大局,與縣委、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民政部門始終把推動社區建設作為民政部門的一件大事要事來抓,加大了人、財、物等方面的投入;第三是強化宣傳發動,充分利用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精心組織捐贈現場達10余次,在春曉社區的一次捐贈過程中,縣紀委帶頭捐款5000元,其他各轄區單位主要負責人紛紛舉牌募捐,一次性募捐社區建房資金達6萬余元,從而形成了“社區建房是好事,是實事,是在建設我們自己的美好家園”的共識,營造了全社區重視、關心、支持、參與社區硬件設施建設的濃厚氛圍。

2、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是關鍵

江華的社區硬件設施建設能有所進步,關鍵是領導重視,縣里在保持原社區建設工作領導班子不變的前提下,加強了領導力量,成立了縣委副書記為組長,國土、規劃、民政、沱江鎮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各社區主任為成員的社區硬件設施建設領導小組,同時,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四大家各安排一名副職聯系一個社區,專門協調社區硬件設施建設工作中的有關問題,從文件制訂出臺到經費劃撥落實,從土地征用到有關問題協調解決,無一不凝聚幾大家領導的心血、汗水。縣委副書記###在整個社區建設工作過程中,既當統帥,又當兵,曾多次親自主持相關部門協調解決社區建房的國土手續問題,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同志多次抽空組織召開協調會議,專題研究解決豸山社區的選址問題,分管民政副縣長親自帶領民政部門積極向上申報縣慶項目,爭取社區建房扶持資金等等。

3、共駐共建,形成合力是前提。

社區硬件設施建設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要靠哪一個部門來完成是不可能的,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注重共筑共建形成合力,形成了由縣委政府領導、民政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人民群眾參與的運作機制。一是明確各相關單位的工作職責,組織各部門參與社區硬件設施建設,下發了《江華瑤族自治縣城市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成員單位職責》,要求各單位切實履行職責;二是注重調動社會各界和廣大居民群眾參與社區硬件設施建設,從籌建社區居委會起,我縣共駐共建社區熱潮就一浪高過一浪。2003年上半年,縣電信局無償為各社區安裝了電話,房地產開發商為社區無償提供兩套8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一市開發商為社區捐贈了2000元現金,民營企業家蔣學德為社區捐贈5噸水泥、現金2000元。去年縣委經濟工作會后,新一輪共駐共建熱潮不斷高漲,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為社區捐款6萬元,縣民政為社區捐款8萬元,縣發展計劃委為社區捐款4萬元,江華一中為社區捐款2萬元,縣地稅局為社區捐款1萬元,民營企業家王羽成捐款2萬元,兩年來,各社區已收到捐款70多萬元,水泥120余噸。

4、政策扶持,經費保障是保證。

在##這樣一個人口少,底子薄的國家級扶貧縣城,要建成高規格的社區辦公大樓沒有阻力那是笑話,然而開弓沒有回頭劍,縣委、政府痛下決心,果斷決策,為了扶持社區發展,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一是出臺了規范性的文件,在借鑒大中城市社區硬件設施建設的基礎上,結合我縣的實際研究出臺了《關于社

區居委會辦公用房建設資金籌集的意見》、《關于社區居委會硬件設施建設的意見》等相關政策性文件和研究解決社區硬件設施建設過程中的專題會議紀要,為社區建房提供政策保證。二是落實經費,多方籌資。縣財政在面臨50年大慶,經費十分吃緊的情況下,為社區辦公建房擠出20萬元建設資金。各社區干部在掛點領導的帶領下,積極奔走,多方籌集40余萬元,縣委、縣政府多次聽取專題匯報,研究解決社區建房的缺口資金問題。全縣不同行業,不同身份的人,大到縣級領導,小到低保對象,紛紛為社區建房慷慨解囊,有一份熱,發一分光,有力地保證了社區建房工作的順利實施。同時,各職能單位為社區配備了相關的辦公設施,如公安負責警務室的配備,勞動負擔保障辦公室的配備,民政負責老年活動中心和低保辦公室的配備,組織部門負責遠程教育辦公室的配備等等。 我縣社區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大進展,但與上級領導要求和兄弟縣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社區建設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我們決心以這次會議為新起點,虛心學習各兄弟縣區和發達地區社區建設的先進經驗,克服困難,加壓奮進,開拓創新,使我縣的社區建設不斷邁上新的臺階,同時努力發揮社區平臺作用,更好地為廣大居民服務。

社區經驗交流發言稿 [篇3]

近年來,我社區積極探索新時期社區建設和持續發展變化的新路子,針對社區干部文化層次要提高、居民文化娛樂生活要豐富、思想觀念要更新、部分群眾生活環境要改善的實際,以打造“服務型社區”建設為目標,通過實施“五抓”措施,在建設文明、向上、和諧新型社區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組織建設,為打造“服務型社區”打下堅實基礎。在班子建設方面:一是我們在班子成員中率先推行“兩個轉變、兩個提高”(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思想認識;轉變服務態度,提高服務效率。),將班子成員、干部的工作作風與獎懲制度掛鉤。二是在班子成員中提出了“四個必須”:必須思想上、言行上率先垂范;必須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在工作的關鍵時刻必須到位,在黨員、居民最需要之時雪中送炭;班子成員通過溝通協調,必須營造和諧氛圍。三是在班子成員中明確責任,細化任務,簽訂目標責任書,形成分層逐級、齊抓共管的格局。在隊伍建設方面:一是選配社區干部,設立定崗定人,確定工作崗位,采取竟聘上崗的方式經考核擇優競爭上崗,社區書記與上崗社區干部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職責,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實行績效掛鉤。二是根據各崗位擔負的責任,實行日抽周考月評比,將考核結果納入社區干部管理和考核體系,并與社區干部的績效工資、津貼、年終考核、評先選優等掛鉤。三是大力加強“雙語”學習,提高社區干部工作能力。除選派社區干部參加縣黨校“雙語”主體班培訓外,每天組

織社區干部進行2個小時的“雙語”學習,學習日常口語及業務常識用語,快速提高社區干部 “雙語”水平,目前,80%以上社區干部已經可以在一站室服務大廳獨立辦理業務。

二、抓陣地建設,為打造“服務型社區”提供有效載體。面對社區硬件設施遠遠不能滿足實際工作需要的現狀。通過多方協調,一是社區先后建立社區多功能大廳、黨員活動室、電教室、圖書閱覽室、書畫室、棋牌室、手工藝培訓班、社區衛生服務站等24間。同時大力協調縣財政投入力度,認真做好辦公用品、文體器材等設施設備配臵,逐步完善配套設施,及時解決“有場所,無設施”的問題,進一步改善社區陣地等基礎設施條件。二是積極引導和動員社會各方力量關心社區陣地的建設,通過駐社區推進“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隊協調投入7萬元用于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建設。三是堅持硬件設施建設和軟件設施配套并重,進一步規范和完善社區陣地的管理制度,以及使用、安全、衛生等方面的規定,切實做到社區兩委班子活動記錄規范、室內擺設規范、上墻內容規范、社區兩委工作規范,確保社區陣地綜合效益得到充分發揮。四是充分利用本社區的陣地優勢,社區積極推行“錯時工作”、”全程代辦”“社區干部責任追究制度”等,統一了干部電話號段及彩鈴,確保24小時有人在崗為居民提供服務。社區工作者實行“倒班”辦公,輪流休息,將社區一天的工作時間從原來的8個小時,延伸到現在的12至14個小時,實行預約服務和上門服務,同時增加假日服務并實行社區干部每天夜間值班制度,使社區活動室向居民實行無假日開放,實現了全天候、全方位、全覆蓋的社區服務新格局。

三、抓“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機制,為打造“服務型社區”提升業務水平。為全面推進“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機制,一是建

立健全了組織機構。成立了以支部書記為組長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職責,對“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負完全責任。二是制定《英巴扎社區推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機制實施方案》,組織全體工作人員熟悉此項工作,為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三是建立了層層承包責任制。由社區干部包戶,實行分片包干,并與社區干部簽定了責任書。四是建立了居民基本情況登記制度。以戶為單位,建立和完善居民檔案和工作臺帳,做到社區有一本,干部人手一冊,戶有一頁。社區干部根據被承包戶的情況,建立健全轄區單位和居民的檔案材料,對重點人員、流動人口堅持每日匯報一次、每周復查一次,及時調整和補充工作臺帳,實行動態管理,對轄區內每天發生的各類情況,都做到了如指掌。五是建立健全了“日抽周考月評比”考核機制。將“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機制落實情況與社區干部業績相掛鉤,獎優罰劣。對工作人員“四知四清四掌握”知曉率進行抽查、考評,通過公開欄,定期公示考評結果。

四、抓共建機制,為打造“服務型社區”豐富建設內容。我們從調動駐區單位及其黨員的積極性入手,逐步探索建立起共駐共建工作協調機制。一是建立共同參與機制,充分調動駐區單位積極性。社區成立了黨建聯席會議小組,與18家駐區單位建立了黨建聯絡站,簽訂了有針對性的《共駐共建協議書》,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議,提高了駐區單位參與、支持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建立黨員進社區工作機制,確保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建設。我們以“一人一崗”、“黨員志愿者服務”、“黨員活動日”為載體,廣泛開展了黨員進社區活動,228余名轄區在職黨員參加了認崗活動。參加小區環境衛生整治、清理小廣告等志愿者服務達10余次,開展了“向社區提一條建議、在社區交一個朋友、

為社區辦一件實事”的“三個一”活動,在職黨員為社區提建議30余條,辦好事20余件。22名有專長或有影響力的黨員還擔任了社區法律、治安、文體、城-管等專項工作的助理或顧問,為提高社區管理水平,推進社區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幾年來,主動承擔了駐區單位門前衛生清掃保潔工作任務,組建了一支居民清掃隊,堅持每周進行兩掃,得到了駐區單位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評。近年來,我社區與69223部隊83分隊開展雙擁共建,送去一臺電腦、兩臺洗衣機及一車西瓜,總價值1萬余元。投桃報李。駐區單位服務社區的積極性被激活,在“7.5”維穩工作中,養路隊與我社區開展共駐共建活動,給社區送來了礦泉水、羊肉總價值2千元的物品。近年累計向我社區捐款捐物近4萬余元;縣工商局與我社區困難黨員結成了長期幫扶對子,局長親自帶隊,兩次走訪慰問了社區三名困難黨員,詢問了他們的生活情況和身體狀況,了解他們的需求,為他們送去了米、面、油和大禮包等生活物品,與他們和家人促膝談心,鼓勵他們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的態度。

五、抓拆遷工作,為打造“服務型社區” 創建和諧環境。鎮拆遷動員大會召開后,我社區積極響應,迅速開展了有關工作。一是成立了房屋拆遷工作小組。針對英巴扎社區具體情況,工作組分成南居民區東、南居民區西、縣委黨校后、溫泉路西等4個小組,統一部署,同時進行。二是宣傳入理入心,讓拆遷群眾做明白人。引導被拆遷戶以全局為重,以多數人利益為重,舍小家顧大家,犧牲眼前利益換取長遠利益并非一件易事。社區領導帶頭深入最基層,面對面與被拆遷戶交心換心,傾聽他們的聲音,以情動人。為做好房屋拆遷宣傳工作,工作小組挨家挨戶上門發放了《致英巴扎社區住戶朋友的一封信》,宣傳講解了相關政策,

并積極與拆遷戶溝通,了解他們對房屋拆遷存在的看法和意見。當遇到進展緩慢的時候,拆遷組主要領導又多次深入一線指揮,親自做重點戶的思想工作。帶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進村入戶,深入宣傳拆遷政策,耐心解釋相關法規,熱情解答各種疑問,以真情服務換取真心理解。健全工作機制,推動拆遷工作有效進展。拆遷組建立例會推進制度。每天上午10點召開例會,匯報當日進度,存在的問題,集體研究對策。對每日簽訂協議的情況建立明細,一日一匯總,一日一通報。建立督查推進制度。加強對拆遷組人員的督察,要求拆遷人員每日與拆遷群眾見面3次以上,對拆遷群眾的意向和要求等情況進行詳細的登記匯總。社區大力開展“民情流水線”領導班子成員接訪制度,及時受理拆遷群眾出現的問題和糾紛,對拆遷群眾提出的合理訴求及時解決,對不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要求進行認真講解,及時消除拆遷群眾的顧慮和疑惑,把矛盾化解在第一時間,化解在基層,全力打造平安和諧拆遷。截止目前,英巴扎社區拆遷簽約居民已近五成。

我社區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大進展,但與上級領導要求和兄弟縣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社區建設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我們決心以這次會議為新起點,虛心學習各社區和發達地區社區建設的先進經驗,克服困難,加壓奮進,開拓創新,使我縣的社區建設不斷邁上新的臺階,同時努力發揮社區平臺作用,更好地為廣大居民服務。

【社區經驗交流發言稿】相關文章:

1.社區工作者經驗交流發言稿

2.技術經驗交流發言稿

3.改廁經驗交流發言稿

4.語文經驗交流發言稿

5.校長經驗交流發言稿

6.國土經驗交流發言稿

7.教學經驗交流發言稿

8.國培經驗交流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