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山雨》教學設計(精選6篇)
《山雨》這篇課文的教學要讓學生們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秀美。以下是百分網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山雨》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網!
六年級語文《山雨》教學設計 篇1【文本解讀】
《山雨》一文區別于《山中訪友》,《山中訪友》是全景式的,寫了許多景,而本文只寫一種景物“雨”。
第一小節,圍繞著來得“來得突然”來寫。破折號后的語句是進一步說明“突然”,表現雨來得“悄悄”。
文章寫雨重點抓住山雨的聲音與顏色來描寫,文章2,4小節寫的是山雨的聲音。寫聲音要將之比喻成音樂,這是常理,音樂是最動聽的聲音。本文也不例外,但本文有自己的特色,特色在于三個比喻。一是“像一曲無字的歌謠”,在歌謠前加上“無字”一詞。表面看這首歌謠只有旋律,而實質是寫這聲音美得無以言表。后面兩個比喻更妙,作者把雨寫成了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把大自萬物寫成“奇妙無比的琴鍵”,賦予了雨絲以人格,雨就成了藝術家,整個大自然成了一架奇妙的鋼琴。而且作者還說:“每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什么幻想的色彩?這聲音讓人陶醉,讓人浮想翩翩,進入夢幻的世界。教學時要將這三個比喻拉出來,讓學生去發現喻詞的不同。同時我們還要將它們改為簡單比喻讓學生去比較,作者這種寫法的好處我們可以將他改為“雨聲像歌謠”、“雨絲像手指”“自然界萬物像琴鍵”讓學生去讀,去感覺,去領悟自己寫作時應怎么處理。
第6,7小節寫雨色。作者首先是對色彩進行直接描述。我們可以通過品讀讓學生根據文字去想像作者眼前的雨后山林之色彩。雨后的山野,從整體看就是“嫩綠”的,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嫩綠之中。而仔細地去分辨,剛又“色彩層次多得難以辨認,有墨綠、翠綠、淡青、全黃,也有火一般的紅色”。
特別要指出的作者的聯想——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這種綠色是清新的、沁人心脾的,這種清新的感覺,流進了我的心胸,令人心曠神怡。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學習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秀美。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方法]:教師稍加點拔,學生主動自學的“導學式”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自然界中,美無處不在,只要細致觀察,用心傾聽,你一定能發現美。今天就讓我們來發現, 去傾聽, 去感受山雨的美!
揭示課題:山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談談對課文的初步印象。
3、思考:
作者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他觀察到了什么?傾聽到了什么?找到有關的句子劃下來。
三、朗讀賞析,深入感悟
1、作者聽到了什么?觀察到了什么?請用課文里的話回答。
(先是聽見山雨的聲音,接著看到山雨改變了山林的顏色。)
2、感悟山雨的音樂美:
⑴讀讀寫山雨聲音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沙啦啦,沙啦啦──
②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這里將雨聲比作“無字的歌謠”,從這奇特的想象中表達作者對山雨的無比喜愛。)
③雨聲里,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
(這里作者把巖石、樹葉、綠草比作琴鍵。)
④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作者將灑落的雨絲比作“輕捷柔軟的手指”,把雨聲比作“優雅的小曲”。)
⑵小結:
作者通過大膽而又奇特的想象,寫出了山雨的音樂美,表達了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同時也帶給我們一個廣大的想象空間,引起我們產生無限美好的遐想。
3、感悟山雨的色彩美:
學生朗讀
聽了你們的朗讀,我已經感受到了山雨飄然而至,孩子們讓我們一起走進雨中,你可以去聽聽山雨的聲音,也可以去欣賞雨中的顏色,通過朗讀把你聽到的聲音或者欣賞到的顏色美美地展現出來。
讀讀這些寫雨色彩的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⑴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
(這里實寫雨的色彩──綠,給人清新的感覺。)
⑵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是作者對雨色的想象。)
4、這篇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板書:雨前、雨中、雨后
這場山雨是在人們不知道的情況下,悄悄地、悄悄地來,于是山林中演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隨著這優美動聽的聲音,雨,改變了山林的顏色,綠得耀眼,綠得透明。
而后,它又悄悄地、悄悄地走了,只留下了它的余韻。
5、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四、背誦積累,拓展延伸
總結:大自然創造了美,作者發現了美,描寫了美,而我們也通過豐富的想象感受了美,用動情的朗讀再現了美。實話實說,這節課我感覺感到很快樂,因為始終被美麗所緊緊包圍。你們呢?快樂嗎?
五、作業
1、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熟讀成誦。
2、向學生推薦相關寫雨的課外美文,豐富積累。
六年級語文《山雨》教學設計 篇2【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正確讀記“神奇、優雅、辨認、清新、歡悅、清脆、凝聚、奇妙無比”等詞語。正確讀記“神奇、優雅、辨認、清新、歡悅、清脆、凝聚、奇妙無比”等詞語。
【方法與能力】領悟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繼續學習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情感與思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拓展與延伸】用學到的表達方法,寫一篇關于“風”或“雨”的習作。
【重、難點突破】學習作家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跟隨著詩人、散文家李漢榮的腳步,我們一起拜訪了“山里的朋友”,感受了人與自然的親密無間。今天,我帶領大家一起來品味“山雨”的韻味。
二、學習課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讀課文,理解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山雨的,具體寫了哪些內容,感受山雨的特點。
教學提示:目的是在于引導學生掌握按一定的順序描寫自然景物,并通過對相關景物的描寫來描寫山雨的方法。
這三個問題全部讓學生來根據自己的題解回答,并且要以課文內容為中心,聯系關鍵的詞語作答。如,在分析寫作順序時,可以抓住“來得突然”、“雨聲里”、“雨,悄悄地停了”來分析,其他兩個問題方法相同。
關鍵是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與積極合作學習,不必苛求答案的準確性。
教學參考: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后的順序寫的。全文共10個自然段,第1至4自然段寫雨來,主要描寫了山雨來得突然,由遠而近的雨聲如無字的歌謠飄然而起;第5至7自然段寫雨中,主要著筆于山雨帶來的音韻美和色彩美,突出描繪了如“小曲”“音符”般美妙的雨聲,以及雨中山林那令人難以忘懷的綠色;第8至10自然段寫雨后,通過對鳥兒啼囀、雨珠滴落的聲響描繪,突出了雨后山林的幽靜。
2、再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是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雨的?
教學提示:這個問題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如何觀察、描寫事物,體會語言的美好之處,同時也是對文章寫作方法的體會。要求學生按課文的內容順序抓住每一句來進行理解與感悟。
找出相關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可以說一說自己的理解,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山雨、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參考一:
附對句子的理解。
①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這句話著筆于聲音,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描寫了雨來時聲音由遠及近、由輕及重的動態過程,與文章開頭相對應,寫出山雨來時的特點,即“來得突然”“悄悄地來”。作者將雨聲比作“無字的歌謠”,突出了雨來時一種逐漸清晰、飄飄渺渺的音韻美,表達了作者對山雨的獨特情感,并給人以無限遐想。
②雨聲里,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這是描寫雨至山林時的音響特點,作者發揮了奇特的想象:將“巖石、樹葉、綠草”聯想成“琴鍵”,將“飄飄灑灑的雨絲”想象成“輕捷柔軟的手指”,將此時的雨聲聯想成“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為讀者展示了一幅“雨在山中”“山在雨中”“山、雨同奏”的動態美景圖,表達了作者對山雨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這部分描述作者又一次采用比喻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使語言顯得生動活潑而富有節奏,增強了文章的美感,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音符”是指手指觸摸琴鍵時發出的不同聲音,在這里可理解為是雨絲飄灑在不同的地方所發出的不同聲音,有落在巖石上的“丁冬”聲,有飄灑在綠草叢的“沙沙”聲……,而“帶著幻想的色彩”,突出了雨至山林時聲音的豐富多變,擴大了讀者的想象空間。
③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句話描寫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綠”。句中“流動”一詞寫出了山林的“綠”在雨中所獨有的特點:這種“綠”是一種水淋淋的、富有動感、極具生命力的色彩,它可以“融化”“所有的色彩”,表現了山雨帶給山林的色彩變化。連用兩個“流進”則體現了兩個層次:這“綠”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靈感受的,突出雨中的“綠”那種讓人難以忘卻的美。通過對山雨色彩美的描述,又一次表達了作者對山雨的喜愛。
教學參考二:
作者通過觀察、傾聽,引發了奇特的聯想、想象,并運用了比喻等多種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山雨的獨特感受,優美抒情的語言背后所表現的是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山雨的韻味,感受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同時感悟語言的美妙。
教學提示:先由學生自由朗讀,然后采用個性化朗讀的方式來體會。
三、作業:
1、朗讀并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體會文章的寫法,準備觀察第一次秋雨或秋風、秋色,然后完成一篇觀察日記。
六年級語文《山雨》教學設計 篇3一、謎語導入課題
1、師: 同學們,這里有一首小詩,缺少一個題目,誰能幫它起個名字呢?
風云霧里行,縷縷絲晶瑩。悄悄潤物生,滴滴言吾情。
無弦堪稱曲,未有指尖聲。無字卻在歌,江海心悅明。
2、同學們自由朗讀,有的會說就叫“雨”吧。
3、師:大家讀明白了,這是一首描寫雨的小詩。把雨聲比作優雅的小曲,無字的歌謠。我們似乎聽到了雨聲的美妙與神奇。雨后的景色一定更美。今天,我們一起欣賞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美。《山雨》看到這個題目,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4、生:山雨的聲音是怎樣的?山雨過后的景色怎樣?
師: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讀課文。
二、初步感知課文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指名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注意以下讀音:
水淋淋(linlin)
啼囀(zhuan)
傾吐(tu)
讀后師生評議
3、師:談談你讀懂了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三、感悟探究解疑
1、自讀感悟。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班內交流,教師點撥
A、感悟雨聲的美妙、神奇。
(1) “沙啦啦,沙啦啦……”這是實實在在的雨聲。
(2) “像一曲無字的歌謠“和“一首首優雅的小曲”這是由雨聲而產生的聯想,給人以美的感受。說說比喻句的好處。
(3)“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這句寫出了山雨的聲音神奇、美妙,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
(4)播放雨聲的錄音,讓學生尋找文中作者的感覺,或自己獨特的奇思妙想。
B、感悟雨色的明麗、迷人。
(1)“綠得耀眼,綠得透明”,這是實寫雨霧中的色彩,給人以清新舒暢的.感覺。
(2)“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中流動,流進我的眼里,流進我的心胸”。排比句的妙用。這是作者的想象,因為作者發自內心的喜愛這綠色,所以說“流進我的心胸”。
點擊課件,通過屏幕展示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綠色之美,同時印證文中作者的感受。
(3)“記憶宛若一張干燥的宣紙,這綠,隨著絲絲縷縷的微雨,悄然在紙上化開,化開。。....”這句突出雨中的綠非同一般,給作者的印象格外深,從而使記憶變得鮮活,而具有靈性。
C、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1、自讀體會。感悟語言文字的美。
2、 組內朗讀。
3、各組派代表在班上讀,師生評議。
四、總結感悟延伸
1、配樂朗讀課文。
2 、談談學了課文后的感覺。引導學生品味出文中的意境美和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體會作者的觀察和表達方法。
3、 畫一幅《山雨》的彩色圖畫,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寫一篇贊美自然景物的習作,表達真情實感。還可以做一期手抄報,美圖配美文。任選其一。
板書設計:
山雨
雨前: 山風云霧
雨中: 聽聲
雨后: 見色
六年級語文《山雨》教學設計 篇4教材分析
這篇略讀課文用優美抒情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致而又不是妖嬈的山林雨景圖,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令人神往的意境,處處洋溢著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愛和深深的眷戀,體現作者清雅脫俗的審美情趣。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本課,認識2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想想課文所描繪的景色,在讀中體會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的情感,同時培養學生對根學作品初步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想想課文描述的情景。
教學構想
教學時重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個性化地感悟,教師無需進行過多地分析和講解。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錄音機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下山雨時的情景。學生觀看,聆聽,竟如情景。
2談話渲染。看,多美的畫面啊!是哪位畫家的神筆繪成的呢?聽,多么美妙的樂曲啊!是哪位音樂家在申請的彈奏呢?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走進《山雨》這篇課文中去吧!
二、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1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2配樂范讀全文。
3學生自讀課文。
(1)讀準生字字音。
(2)輕聲讀課文,讀通課文。
(3)讀時畫出不明白的地方。
(4)想一想:課文想寫什么,再寫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其中主要寫什么。同位交流初讀體會。
三、感情朗讀,讀中感悟。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先片斷讀,再全文讀。邊讀邊想想山林雨景的美妙。
(1)引導學生朗讀第一至五自然段,體會山林雨中的音樂美。
(2)組織學生朗讀第六、七自然段,體會山林雨中的圖畫美。
(3)組織學生反復朗讀第八至十自然段,在讀中體會山雨的余韻。
2朗讀自己喜歡的片斷。想想自己為什么喜歡,怎樣才能把這種心情讀出來。
四、班級交流,加深體會。
1小組推薦代表參加交流。參與者自由選擇課文片斷,有感情朗讀,談談你為什么選擇這個片斷朗讀,你想對大家說些什么。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談朗讀體會,適當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學生朗讀。
2師生共同評議、小結。
作業設計
把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板書設計
聲音 無字歌謠
2 0* 山 雨
山林 綠
六年級語文《山雨》教學設計 篇5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3、領悟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學習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1、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2、領悟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學習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領悟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學習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四、教學類型:電教月公開課
五、教學準備:電教課課件
六、課時安排:兩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交流
1、聯系生活實際:我們今天的天氣怎樣?你以前認真觀察過雨嗎?或是聽、或是看……
2、聯系古代詩詞:宋代詞人蔣捷《虞美人*聽雨》。
3、引出課題并板書。
(二)課文學習
1、小練筆:課件播放雨聲,讓學生在聽的基礎上聯系生活實際或自己的想象試寫。“描摹雨之音、想象雨之景、抒發雨之情”
2、來之音:
(1)找出課文中描寫山雨來時以及聲音的段落。
(2)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導學生朗讀,并進行朗讀評價。
(3)體會句子反映的內容。學生回答山雨來時的特點,教師小結并板書。(突然、悄悄)
(4)課件出示2—4自然段,指導學生朗讀,并進行朗讀評價。
(5)理解句子:怎樣寫出山雨的聲音的?采用了哪些修辭和寫作手法?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小結并板書。
(6)課件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導學生朗讀,并進行朗讀評價。
(7)理解句子:怎樣體現“無字的歌謠”?
(三)寫作交流
1、學生自讀雨之音的寫作內容。
2、師生互相評價寫作情況。
(四)課堂小結
1、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山雨的?
2、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來寫山雨的?
3、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山雨
雨之音——無字的歌謠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山雨的?
2、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來寫山雨的?
3、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二)課文學習
1、來之景。
(1)找出課文中描寫山雨來之景的段落。
(2)課件出示第六、七自然段,指導學生朗讀,并進行朗讀評價。
(3)第六自然段三句話又寫了哪些內容?
(4)學生匯報,教師小結。
(5)理解句子:怎樣寫出山林雨景的?你覺得在寫作上有什么值得學習的地方?
2、去之景。
(1)找出課文中描寫山雨去之景的段落。
(2)課件出示第八、九自然段,指導學生朗讀,并進行朗讀評價。
(3)第八自然段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山雨去之景的?
(4)學生匯報,教師小結。
(三)寫作交流
1、學生自讀雨之音的寫作內容。
2、師生互相評價寫作情況。
(四)暢談學習收獲
1、語文知識的獲取
2、語文能力的鍛煉
3、語文情感的培養
(五)作業布置
1、根據師生的評價意見修改自己描寫雨之音、雨之景、雨之情的段落。
2、根據課文內容繪一幅山林雨景圖。
2、山雨
雨之音——無字的歌謠
雨之景——水淋淋的綠
雨之情——熱愛大自然
六年級語文《山雨》教學設計 篇6教材簡介
《山雨》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語言清新明快,簡約優美,一如山雨那樣富有詩意。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聯想、清新的筆調向讀者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那分濃濃的喜愛之情。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后的順序寫的。語言生動形象,作者善于通過視覺和聽覺所及,發揮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聯想,并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出山雨的特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情感朗讀散文。
2、學習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
3、通過反復讀,體會山雨的韻味和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傾聽山雨
1、傾聽《山雨》,學生那顆躁動的心會在山雨聲中得到無聲潤色,在山雨聲中得到平靜。
2、請問你們的心行走于美妙的音符間,都聽到了什么?(相機板書大大的“心”)
二、初讀山雨
1、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難讀難懂的句子畫下來,反復讀。
2、指名讀句子,采用多種方式點評,特別是難句、長句,老師要有讀的基本指導,讀的基本練習。
如: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兩個“由遠而近”的讀法。山雨是越來越近了,聲音當然是越來越大了,那么兩個“由遠而近”的讀的聲音是越來越大,語速是越來越急。
3、散文主要寫了哪三個內容。(學法提示:先按內容分好段落,再用簡練的語言概括。)
三、品味山雨
1、傾聽優雅的小曲——雨聲。
(1)自由讀雨聲。
(課件出示)雨聲里,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2)體會作者描寫山雨的精妙語言。請每人找一處,說說“精妙”在地方?
恰切生動的比喻。這段話里一口氣用了二個形象生動的比喻句:把“巖石”“樹葉”“綠草”比作“琴鍵”,把“雨絲”比作“手指”,無數的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奇妙無比的“琴鍵”,彈奏出的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那音符組成的一首首小曲當然是優雅的了。
精妙二:描寫很有想象力。
(允許學生課堂有不同的聲音。)
(3)指名讀,老師點評。
(4)寫出帶有幻想色彩的音符,感受優雅。
無數的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巖石、樹葉、綠草會是什么樣的小曲呢?想一想,寫一寫。
飄飄灑灑的雨絲彈奏巖石,發出的____________聲音,那聲音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飄飄灑灑的雨絲彈奏樹葉,發出____________的聲音,那聲音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飄飄灑灑的雨絲彈奏綠草,發出____________的聲音,那聲音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替采用多種方式讀。
(4)閉上眼睛讀,踏著山雨的節拍走進詩一般的夢境。
2、欣賞流動的綠——林色。
(1)指名讀林色部分。(出示雨中山林的圖片)
(2)老師有疑問,誰能幫老師解決?(請學生自愿舉手。)
山林是色彩分明,綠是主色調,這綠怎么會給人流動之感呢?這綠色流進眼睛還可以理解,怎么還能流進心胸呢?
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水是流動的,所以綠色好像在流動。因為這“綠”作者是用“心”看的,用心感受的,因此“綠”流進了心胸 。
(3)再讀。
3、品味幽靜。
(1)(課件出示山靜)不知什么時候,雨,悄悄地停了。風,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變得非常幽靜。遠處,一只不知名的鳥兒開始啼囀起來,仿佛在傾吐著浴后的歡悅。近處,凝聚在樹葉山上的雨珠還往下滴著,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發出異常清脆的音響---
丁——冬——丁——冬……
仿佛是一場山雨的余韻。
(2)請學生說出自己的疑問?
明明是說山中一下子變得非常幽靜,可是為何還寫鳥兒的啼囀,雨珠的丁冬聲?
(3)其它聲音全部停下,甚至喘氣聲也要無聲,再讀山靜。
四、課堂小結
其實,當我們走進大自然的時候,只要你用心聽、用心觀、用心品,你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最后送給同學們一句爛熟于胸的名言--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六年級語文《山雨》教學設計(精選6篇)】相關文章: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山雨》教學設計11-19
語文六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2-30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01-05
小學語文畫教學設計02-15
《語文園地三》教學設計15篇12-02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場雪》教學設計11-14
小學語文課文《白鵝》教學設計模板10-15
六年級《數學思考》教學設計12-21
語文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精選22篇)03-04
《細胞》教學設計(精選8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