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培訓考試題型分布 新聞記者培訓考試題目

新聞記者培訓考試題型分布 新聞記者培訓考試題目

日期:2023-02-28 23:46:01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新聞記者培訓考試題  新聞在我們身邊,發現新聞并發布它當然是要靠我們的記者去實行,小編整理了關于新聞記者培訓考試試題供大家參考。更多精彩內容請及時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

新聞記者培訓考試題

  新聞在我們身邊,發現新聞并發布它當然是要靠我們的記者去實行,小編整理了關于新聞記者培訓考試試題供大家參考。更多精彩內容請及時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新聞記者培訓考試題

  (一)單選題

  1.新聞從業者在獲取新聞事實的過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線是。(D)

  A.不使用計謀獲取材料

  B.確保對當事人不造成任何傷害

  C.不采取隱性采訪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報道領域,為盡量對新聞當事人做到最小傷害,新聞界普遍采納的報道原則是。(A)

  A.知情同意原則

  B.公共利益至上原則

  C.真實準確原則

  D.平衡報道原則

  3.關于保持中立,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B)

  A.不做任何有償新聞

  B.對事實以個人口吻加以評論

  C.報道中客觀呈現各方觀點

  D.報道中避免歧視與偏見

  4.以下哪個欄目是樹立報紙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

  A.致歉

  B.勘誤

  C.更正

  D.聲明

  5.保證新聞報道準確性的最重要方式是。(B)

  A.現場采訪

  B.核實事實

  C.深入調查

  D.多方求證

  6.為什么引語的使用是記者保持客觀的重要依據?(D)

  A.引語深化新聞主旨

  B.引語增加趣味性

  C.引語增加信息量

  D.引語拉開與新聞當事人的距離,涵化立場

  8.“整整 5 天,我一點都沒有睡覺。24 小時備戰,全面布控,就怕慢一步就成了炮灰”,電話那頭,國美人士情緒有些激動,“我現在可以說的是,我們這幾天產生了巨大的銷售額,黃老板(黃光裕)會為此驕傲。”此處在使用引語時存在的問題是。(C)

  A.引語使用不夠簡潔

  B.引語無消息源

  C.引語的消息源不明確

  D.標點符號使用錯誤

  9.如何避免過度解讀被采訪對象的意思?(A)

  A.保留原始材料,編輯核實

  B.全篇報道使用直接引語

  C.直接引語不做絲毫修改

  D.記者將自己的觀點附加在引語中

  10.使用間接引語的優點是什么?(A)

  A.語言更具概括性

  B.更具現場感

  C.更有趣味性

  D.能體現受訪者的鮮明立場和個性

  11.在網絡中,記者手中一切具有時效性的、有新聞價值的消息、圖片或視頻該如何處理?(A)

  A.首先提交給供職單位

  B.為了時效性可先在社交媒體上發布

  C.可在小范圍內進行專業討論

  D.先保證紙媒的獨家報道再考慮網絡報道

  12.哪一種內容應該使用直接引語?(B)

  A.過渡性語句

  B.體現說話者個性的語句

  C.事實性話語

  D.引語中有大量語氣詞

  13.使用引語時,以下哪種做法是合適的?(B)

  A.盡可能多地使用引語,少記者描述

  B.不要把不同人的話捆在一起

  C.連續引用不同人的話時,不用另起一段

  D.為保證真實,可將受訪者的語氣詞保留

  14.下列哪項引語使用不準確?(D)

  A.“我們的出價是每股 67 美元”,傅成玉說,“我希望我們能在一起工作”

  B.“是的,你是單知道雪天野獸在深山里沒有食吃,才會到村里來的”,他們立即打斷她的話,走開去了

  C.宋徽宗時,福建“以小株結實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闕下,移植宣和殿”

  D.同學們感慨萬千:“創業不是作秀,是實實在在、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的付出”

  15.下列哪一項不是使用消息來源的原則?(D)

  A.“三角平衡”原則

  B.“多重佐證”原則

  C.“事實核準”原則

  D.人證比物證更可靠

  16.下列哪一項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時必需的信息?(D)

  A.姓名

  B.單位

  C.職務

  D.性別

  17.下列哪一項對消息源表達不準確?(D)

  A.據車禍現場的目擊者說

  B.某醫院的內科醫生李某某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

  C.據某某媒體報道

  D.某單位說

  18.下列哪一項消息源的可信度最低?(C)

  A.政府公開文件

  B.某中央級知名媒體報道

  C.某論壇用戶的爆料

  D.某事故現場目擊者

  19.使用匿名消息源,容易帶來哪種風險?(A)

  A.為虛假新聞亮“綠燈”

  B.保護了消息源

  C.增加了報道的獨家性

  D.報道更具可信度

  20.制作新聞標題的首要標準是什么?(A)

  A.準確

  B.時效

  C.傳神

  D.吸引眼球

  21.可以作為消息來源直接引用的機構是?(C)

  A.論壇

  B.博客

  C.媒體官方微博

  D.社交網絡

  22.新聞語言傳達的信息是否能被受眾所理解和接受,取決于語言運用哪方面?(B)

  A.時效性

  B.規范性

  C.可讀性

  D.娛樂性

  23.在新聞報道中,要較多地使用什么詞?(D)

  A.名詞

  B.形容詞

  C.副詞

  D.動詞

  24.以下哪個詞在報道中可能會成為讀者閱讀的障礙?(B)

  A.“3G 手機”

  B.轉氨酶達 2000 多

  C.“高開低走”

  D.“固體燃料”

  25.為方便讀者閱讀,報道中使用數字,一段內不宜連續使用多少個以上的數字?(C)

  A.1 個

  B.2 個

  C.3 個

  D.5 個

  26.以下的新聞語言表述中,哪個選項不合適?(A)

  A.他做這工作很稱職

  B.原告律師說證人撒了謊

  C.他墜樓身亡,驗尸官認定是自殺

  D.節目如下

  27.新聞報道語言應該盡可能使用什么樣的語言?(B)

  A.描述式

  B.敘述式

  C.評論式

  D.修飾性

  28.以下哪一項不是直接引語的效果?(D)

  A.保持新聞的真實感

  B.增加生動性

  C.拉開與新聞當事人的距離,涵化立場

  D.方便讀者閱讀理解

  29.關于引語的使用,以下哪一項是錯誤的?(B)

  A.應當避免在引語中出現括號或省略號

  B.如有必要,記者可以對采訪對象的話語進行添加或篡改

  C.記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語

  D.報道中盡量不使用間接引語,要多使用直接引語

  30.在解釋新聞事實的時候,以下哪項選擇是錯誤的?(A)

  A.文章要以事實為基礎寫作,但在制作標題時要考慮效果為先

  B.用事實說話,不能主觀臆斷

  C.內容表述直截了當,不以夸張的手法解釋新聞事實

  D.寫作準確具體,減少形容詞等修飾性詞語

  (二)多選題

  1.獲取事實的基本原則有哪些?(AC)

  A.法律原則

  B.道德原則

  C.倫理原則

  D.正當原則

  2.新聞報道過程中要遵守的倫理原則有哪些?(ABD)

  A.無害原則

  B.知情同意原則

  C.公共利益至上原則

  D.保守機密原則

  3.為盡量做到對新聞當事人最小傷害,新聞報道過程中遵循的具體細則包括。(ABCD)

  A.尊重采訪對象的意愿

  B.注意保護采訪對象的隱私

  C.不要對采訪對象作出道德評判

  D.不展示不恰當的內容

  4.新聞真實與準確的要求有哪些?(ABCD)

  A.保證確有其事,不道聽途說

  B.對所引用的一切資料等都具備確切的來源

  C.核實關鍵性事實

  D.報道若出現失實,及時地更正

  5.怎樣核實關鍵性事實?(BCD)

  A.準確記錄,避免斷章取義

  B.到達新聞現場,核實新聞來源

  C.多方求證,核實新聞核心要素

  D.查找權威資料,核實具體精確事實

  6.怎樣解釋新聞事實?(ABC)

  A.用事實說話,不能主觀臆斷

  B.內容表述直截了當,慎用情感性詞語

  C.寫作準確具體,減少修飾性詞語

  D.夸張表述,吸引受眾關注

  7.如何確保新聞報道的公正?(ABC)

  A.禁止對任何人的歧視

  B.保持中立,做到利益規避

  C.平衡呈現各方觀點,保持中立

  D.多采訪學術界人士和記者

  8.怎樣做到利益規避?(ABCD)

  A.不接受采訪對象的好處,新聞報道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B.不做有償新聞或有償不聞

  C.要特別注意語言方面的中立

  D.對新聞事件中的沖突雙方,要注意均衡報道

  9.直接引語的特點有哪些?(AD)

  A.直接引述別人的原話,并放在引號內

  B.用自己的話轉述別人的話,被轉述的話不放在引號內

  C.較具概括性

  D.具有現場感

  10.使用新聞引語需遵循以下哪幾點原則?(ABD)

  A.保持真實、準確、完整性

  B.盡量多用直接引語

  C.讀者興趣優先

  D.不要“異口同聲”

  11.引語在哪些情況下可以改動?(ABC)

  A.原話有語病

  B.表達模糊

  C.出現方言時

  D.當事人未表達出記者想要的觀點

  12.直接引語有哪些效果?(ABC)

  A.保持新聞真實感

  B.增加信息

  C.增加趣味性

  D.更具概括性

  13.下列哪些引語的使用規范是正確的?(ABC)

  A.盡量不用間接引語

  B.直接引語應是某人所說的原話,除對語法和句法錯誤進行必要的糾正之外,記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語,不得對采訪對象的話語進行添加或篡改

  C.應當避免在引語中出現括號或省略號

  D.記者可根據自己角度來改變消息源的觀點

  14.使用消息源時,以下哪幾點是錯誤的?(AB)

  A.使用權威消息源時,可以完全信任

  B.完全依賴網絡作為消息源

  C.盡量采訪到核心消息源

  D.報道中需注明消息來源

  15.當消息源有多重身份,如何選擇?(AB)

  A.選擇與本報道最相關的職務

  B.征詢受訪者哪個身份更合適

  C.全部使用

  D.只使用姓名不使用職務

  16.通常在何種情況下,需要使用匿名消息源?(AB)

  A.消息源主動提出要匿名

  B.消息源本身不愿接受采訪,記者為了得到關鍵信息,進行匿名處理

  C.記者未采訪到消息源

  D.記者對消息源的身份不明確

  18.當對受訪者的身份、觀點不明確時,記者應該怎么辦?(BCD)

  A.憑個人理解梳理 B.使用其他消息源代替

  C.再次采訪受訪者 D.不使用

  19.在匿名消息源的處理上,記者應注意哪些問題?(ABD)

  A.保留錄音、手記等一手材料

  B.與編輯溝通,得到編輯的指導和同意

  C.盡量為匿名消息源提供幫助

  D.保護匿名消息源

  20.制作新聞標題的規范有哪些?(AB)

  A.準確

  B.傳神

  C.時效

  D.追求點擊率

  21.下列哪些不是新聞事實的組成部分?(CD)

  A.新聞標題

  B.署名

  C.社論

  D.編者按

  22.以下哪些內容,可以作為權威的消息來源?(ABC)

  A.司法機構、仲裁機構、行政機關、公證機關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中確認的事實

  B.具有合法地位的政黨、國家機構在公文、正式出版物、藍皮書、白皮書等具有法律效力文件中確認的事實,或其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記者招待會及其他正式而公開的場合,以該政黨、國家機構的名義發表的講話

  C.為配合待定機關履行職責的需要而發表的信息

  D.某單位的內部文件

  23.新聞語言的規范有哪些?(ABCD)

  A.新聞語言要簡潔、清晰、準確

  B.要避免使用不熟悉的術語或專業詞匯

  C.新聞報道語言應該盡可能使用敘述性語言

  D.把數字轉換成普通人易于理解的語言

  24.下列哪些媒體是可被援引的.權威媒體?(ABCD)

  A.黨報黨刊

  B.行業性報刊

  C.國家通訊社

  D.電臺、電視臺

  25.微博對傳統新聞生產方式的影響和改變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BCD)

  A.發行方式

  B.消息來源

  C.生產機制

  D.行業互動

  26.記者新聞微博使用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BC)

  A.要廣開言路,多多關注

  B.發新聞要再三確認

  C.發表觀點要講證據

  D.觀點不同,要在微博上據理力爭

  27.采編與經營的“防火墻”原則有哪些?(ABCD)

  A.采編與經營嚴格分開

  B.嚴禁“有償新聞”

  C.規范專業性記者的個人投資行為

  D.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在外單位兼職取酬

  28.西方發達國家媒體主要采取哪些“編營分離”的措施?(BC)

  A.報業上市

  B.發行人制度

  C.激勵—約束機制

  D.宣揚新聞專業主義的核心價值觀

  29.廣播電視新聞的引子與報紙新聞標題有什么不同?(ABCD)

  A.引子應該是完整的句子

  B.引子應該自成一體

  C.引子與其他新聞或廣告內容分離

  D.制作人在引子里提出有待回答的問題

  30.在批評報道中,如何注意平衡?(ABCD)

  A.記者經過努力仍沒有采訪到某一方,應在稿件中加以說明

  B.對報道中受到批評的當事人,給予答辯的機會

  C.報道語言平實,避免主觀

  D.標題更要緊貼事實,切忌主觀色彩

  (三)判斷題

  1.為了公共利益,記者可以適當使用不正當的手段制造新聞事實。(X)

  2.記者不能為個人或親屬的利益利用其職業關系獲取任何機密信息。(√)

  3.媒體應以一種平等、尊重的心態來對待弱者。(X)

  4.為證明事實鐵證如山,記者可以在手法上加大事件的沖突要素。(√)

  5.慎用判斷性的、情感性詞語,避免出現傾向性的錯誤。可以適當以文學化的手法渲染事實發展的情節。(X)

  6.減少副詞、修飾性詞語的使用,多使用動詞。除非可以出示確鑿證據,不得使用“最大”、“最好”、“最壞”、“最多”等最高級形容詞。(√)

  7.當采訪對象的狀況并不適宜接受采訪時,記者應該揪住對方拼命發問,不達目的不罷休。(X)

  8.編輯若發現新聞報道求證過程有問題、證據不足,為了時效性先發稿,日后再更正。(X)

  9.通稿式新聞稿件必須注明消息來源,不能署名為本報記者。(√)

  10.為更好地烘托新聞事實,可對新聞圖片進行合成和拼接。(X)

  11.必須準確記錄與匿名消息來源和受訪者的談話,只要可能,錄音更好。(√)

  12.記者如果要在微博中發布新聞,必須保證該新聞是在所在新聞媒體已經播發過的。(√)

  13.記者微博上轉發其他媒體發布的新聞不受約束新聞采編記者筆試試題新聞采編記者筆試試題。(√)

  14.盡可能采訪到被批評對象,尊重其辯護、辯解的權利。若經過努力仍沒有采訪到某一方,應在稿件中加以說明。(√)

  15.夾敘夾議的報道手法,可以使報道更客觀、準確地記錄新聞事件的過程。(X)

  16.對于論壇、社區、博客、微博等來自互聯網上的內容,可以作為消息來源直接引用。(X)

  17.新聞報道與評論不分,會增加報道不實產生的對新聞當事人的誹謗等侵犯他人權益的幾率。(√)

  18.記者可以就爭議性的新聞或與公共政策節目有關的報道發表個人觀點。(X)

  19.在新聞報道中,觀點可以被描述成事實呈現給受眾。(X)

  20.平衡呈現事件所涉及各方的事實和觀點,不使用片面的消息。(√)

  21.記者使用微博面對不真實甚至是惡意的指責時,要據理力爭維護自己的觀點。(X)

  22.為了方便讀者理解,在沒有改變意思或基本沒改變意思的情況下,可以修改引語。(√)

  23.“同學們紛紛表示:‘他平日里非常樂意幫助同學,他是我們的好班長。’”此句的引語使用沒有錯誤。(X)

  24.直接引語更具現場感。(√)

  25.肢體語言不可作為引語。(X)

  26.在使用事實性的內容時,只用陳述的方式即可。(√)

  27.援引其他媒體信息時,須注意選擇最初媒體來源,也可以從二手新聞轉述。(X)

  28.使用消息源時,應該慎用單一消息源。(√)

  29.一篇報道中多次使用某消息源的話語時,第二次開始可以不用全稱,只用姓名即可。(√)

  30.報道中引用本媒體過去報道過的信息和數據,則無需特別注明。(√)

  31.使用消息源時,可以出現“某某單位說”的用法。(X)

  32.網站轉載某報紙報道全文時,不需注明來源。(X)

  33.使用匿名消息源時,記者需向編輯部說明,得到編輯部的同意新聞采編記者筆試試題知識競賽。(√)

  34.政務微博也可作為一種較權威的消息來源。(√)

  35.選擇消息源時,只看重消息源的頭銜、名氣即可(X)

  36.西方發達國家的“采編經營相分離”原則,主要是嚴格要求編輯、記者不能插手經營業務,不能去拉廣告,但并不是完全切斷采編和經營之間的關系。(X)

  37.新聞作者的署名,不是新聞事實的組成部分。(√)

  38.對于口頭傳播的新聞,由“誰說的”來衡量新聞的可信性。(√)

  39.記者在使用權威消息源時,可以完全信任,不用再次核對。(X)

  40.當消息源有多重身份時,為了準確,記者應該將其身份全部寫出和使用。(X)

【新聞記者培訓考試題】相關文章:

1.煤礦培訓考試題

2.比亞迪培訓考試題

3.會計培訓考試題

4.OA培訓考試題

5.會計培訓考試題

6.企業培訓師培訓考試題

7.焊工安全培訓考試題

8.新版GSP培訓考試題

9.入廠培訓考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