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8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1一、教學要求:
1.初步了解江南水鄉小鎮早晨特有的美景以及小鎮的發展變化,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2.繼續學習抓重點詞句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把文中的生動優美的句子劃出來,細細品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運用抓重點詞句理解第1、2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并抓住文中具體的語句來體會、感悟。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俗話說的好: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春天是美好的,早晨的時光是寶貴的。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
板書1:18.小鎮的早晨
(讀課題《小鎮的早晨》)鎮請讀準翹舌音、前鼻音(學生跟讀、正音)
(二)自學課文。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思考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寫了小鎮早晨的哪些特點?
剛才同學們都有感情地朗讀了課文,誰能來說說小鎮早晨的美表現在哪3個方面呢?
(恬靜、熱鬧、緊張)
誰能將這三句話組成一句話?
(三)學習第1自然段。
師朗讀第一自然段。
重點來理解驚醒喚醒這兩個詞,將這兩個詞交換位置又會怎樣?讓學生來再次理解這兩個詞的不同之處。
現在讓老師來試試朗讀這一自然段,你們聽聽老師讀得怎么樣?
說得好極了,驚醒和喚醒是對比,那我現在把驚醒和喚醒交換一下位置,你來讀一讀,說說你的想法。(驚醒是一下子被驚醒了,喚醒呢,是輕輕地被喚醒的)
同學們可真會動腦筋,已經知道驚醒和喚醒這么一個對比。木船悠閑的搖擼聲喚醒了小鎮的早晨,是多么恬靜啊!課文還在什么地方向我們展現了小鎮的恬靜呢?(第2自然段)
(四)學習第2自然段。
1、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
下面讓我們來學習第2自然段,請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
(1)、這段話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用劃出。
(2)、寫了哪些景物,用○圈出這個詞語,并寫在小紙片上。
(每人3張)
小河
小船
石橋
2、檢查。
那誰知道這句話在這段中是什么句?(總起中心句)這樣的段式叫什么段式?(總分)
這里又有哪些景物,我請同學把你找到的景物貼到黑板上。(一人一個景物)
(小河、小船、拱形石橋)
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你覺得我們可以抓住哪個詞語來理解?(恬靜)
恬靜是什么意思?(安靜)
既然恬靜就是安靜的意思,那么我索性將課文中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這句話改成小鎮的早晨是安靜的,行不行?(不行)
既然你們說不行,那么從這段文字中,除了安靜,你們還感受到什么?
請同學們朗讀這一自然段,找找這段中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的靜。恬靜地讀一讀、想一想你從中讀出了什么感受?讀好后與同桌討論、交流。
3、討論、學習反饋,體會情境。
我請同學來說說,你讀出了什么是靜的?
㈠河水穿過小鎮,小河是靜的。
A. 淡淡的霞光下,寬寬的河面閃爍著片片銀鱗;河水凈的得透明,猶如一條碧綠的帶子,靜靜地穿過小鎮。
你從哪些詞看出小河恬靜的美?你為什么選這些詞?抓住凈、透明、帶子、淡淡的、碧綠結合插圖來理解恬靜。
a 淡淡的寫出了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霞光是很柔的,萬物好象都蒙上了一層薄紗。多美啊!
b 河水銀鱗,使你想到什么?它本來指魚身上的長滿的小小的會發光的薄片,在這里我們作者說小河在淡淡的霞光下,閃爍著一片一片的閃光的鱗片,多美啊!
c.多干凈的河水,透過這透明的河水,你看到了什么?(學生想象說話)
現在,你就在小鎮的河邊,你會怎么說?
e 輕輕地說明了河水流動時是多么的平靜啊!靜得仿佛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指名讀,齊讀。)
㈡小船是靜的。
B.①沿街的河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船,一只緊挨著一只。
哪些詞看出船很多?(停、各式各樣、一只緊挨著一只)
在這么的小船中,最醒目的是什么船?(烏篷船)
②一些油光發亮的物品烏篷船,翹起尖尖的船頭,顯得格外醒目。
(指名讀,齊讀,背讀)
③這么多的船,怎么會給人恬靜的感覺呢?好好讀讀、想想,哪個詞寫出了小船也是靜的?(停)
㈢石橋是靜的。
兩座拱形石橋遙遙相對,坐落在小鎮兩頭,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從半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又在河上輕輕飄過。
你讀懂了什么?
遙遙相對的石橋,(看圖)它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靜靜地坐落在小鎮的兩頭。多靜啊!這半圓形的橋洞使我們想到了半月形,多美啊!
(一葉葉,悄悄,輕輕,飄,都寫出了小舟的輕巧與恬靜。)
指導示范朗讀,指名讀,學生評。
多靜的石橋,多輕巧的小舟,你能把它讀出來嗎?
讀得多靜啊!想把它記住嗎?(背讀。)
D.剛才我們游覽了小鎮,知道小鎮非常恬靜。如果讓你給恬靜的小鎮配上一段音樂,你會選擇怎樣的?(準備不同的音樂,聽了以后讓學生選擇)
播放音樂,齊讀朗讀第二自然段。
多恬靜的小鎮,多美的小鎮,想把這樣美的景色記在心中嗎?試著背一背。指名背,試背。
現在,讓我們在美妙的音樂中,向大家介紹這恬靜的小鎮。
(五)小結。
小鎮的早晨,有淡淡的霞光,凈得透明的小河,有趣而悠閑的烏篷船,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讓我們知道了小鎮的恬靜。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第3、4自然段,小鎮早晨的緊張和熱鬧這兩個特點。
(六)布置作業。
1、用恬靜寫一句話;
2、摘抄第1、2自然段中你喜歡的句子。
板書設計:
18.小鎮的早晨
霞光(淡淡的)
恬靜 小河(靜靜的)
小船(尖尖的)
石橋(半月形的)
教學設計方案 篇2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認真而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學會其中的6個一類生字,會認5個一類生字和8個二類生字。
2、在誦讀詩歌中培養孩子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欲。
3、在教學過程中相機發展語言并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和識記6個一類生字
教學難點:
6個形聲字銀、很、狠、恨、跟、根的區別
教學準備:銀河圖片及詩歌的課件、練習的課件、指導書寫的課件、字卡
一、問題導入,誦讀詩歌:
(大屏幕出示銀河圖)
師:大家看,這是什么?(銀河)那誰能說一說銀河是什么樣子?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詩歌《問銀河》,(師在黑板中書寫題目)詩歌中都問了銀河哪些問題呢?聽老師來讀一遍這首詩歌。
1、師配樂范讀。(大屏幕中出現詩歌)
下面大家跟老師來讀一遍,注意每個字的讀音。
2、師領讀。
詩歌中有些字的讀音大家都不熟悉,下面大家來跟老師讀一下。(師領讀一、二類字的讀音)
二、投入感情、指導朗讀:
1、下面大家看一下,詩歌中都向銀河提出了哪些問題?那你們想一想讀這些問題時我們應注意什么呀?(讀出問的語氣)那誰能來試著讀一讀。(指生讀)大家跟老師來讀一遍。再找生讀。
2、大家想一想讀這首詩歌時,我們除了要把問句的語氣讀出來除外,還應帶著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呢?(范讀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引導學生說出應帶著懇求得到銀河回答,帶著一種強烈的求知欲的思想感情。)指生范讀、師領讀、再找生讀。
3、好,下面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和那種讀問句時疑問的語氣把這首詩歌在下面自由的練習讀一讀。(生練習讀)
4、下面老師找一組同學開火車來讀一讀,哪組愿來試一試。哪組能讀的比他們更好,老師再找一組來讀一讀。
5、那么,誰能把這首詩歌完整的給大家讀一讀?(指讀2名)之后男、女生比賽讀一遍。
6、下面我們來看第一小節,“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之后作者問了銀河中有沒有我們陸地上的海水和海水中的一些小生物。我們接著看第二小節,“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之后作者用了一個省略號,這個省略號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呢?(對,表示作者還有許多問題要問。)現在,老師請你發揮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小作者還會問銀河哪些問題呢?幫小作者把第二小節補充完整。(讓孩子發揮想象、各抒己見)
7、大家想象力真豐富,說的都不錯,那么銀河里到底都有什么呢?(讓孩子猜想)銀河里還有很多秘密,老師希望大家現在努力學習,將來能探索出銀河中更多的秘密!
間休《數星星》
三、識記一類生字,學認二類生字:
1、下面我們來學習一個一類生字,大家看,題目中有一個一類生字是什么?(銀)誰來拼讀一下銀字的音節?(師寫音節)(師再寫生字,邊寫邊問)銀是什么結構的字呀?左邊是什么?右邊是什么?(告訴學生右邊的這個字念艮,并領讀2遍)齊讀一遍。這個銀是哪個銀呢?(給銀組詞:金銀、銀色、銀子)
2、大家看,這個銀字(師演示)老師把左邊的钅字旁拿掉,換上雙人旁,誰認識?(師加音)開火車讀一組。老師告訴大家這個很是很多、很少、很高、很大、很好的很。
3、接著看這個銀字,如果老師把钅字旁拿掉,換上一個犭旁,誰認識,念什么?(師寫生字)它和很是同音字,老師告訴大家犭的字多表示與獸類有關,那么這個狠應是哪個狠呢?(聲擴詞:狠心、狠毒、兇狠)
4、大家再看,這個艮字,老師再給它加上忄旁,誰認識?對,念恨,大家齊讀。忄旁的字多表示與心理狀態有關,那么,這個恨字表示哪種心理狀態呢?下面大家把字典拿出來,查一查這個恨字。(讓學生看著字典說意思,并擴詞:可恨、恨之入骨)
5、大家再看,這個艮字,如果老師給它加上一個足字旁,念什么?對,跟(師貼字卡),一齊拼一下它的音節。(師寫音節。如果老師給它加上一個木字旁,年什么呢?對,也念根。那么,大家看,這兩個字右半部分是相同的,讀音又是相同的,我們可怎么區分他們呢?他們都是哪個跟(根)呢?(引導學生從形聲字的角度說出跟是腳跟、跟從、高跟兒的跟,根是樹根、根部、根本的根)
6、這6個一類字的寫法很相象,讀音也相似,但我們根據它是形聲字的特點就很容易把它們區分開。下面老師找一名同學到前面領讀一遍。我們再來同桌開火車讀一遍。(一人讀字,一人組詞)
7、大家看大屏幕,在詩歌中還有5個一類生字,老師是用白色筆寫的,在書中把它畫出來,之后讀一讀。我們看著大屏幕,一起在詩歌中讀一讀。老師把它們請到了字卡上,誰能來讀一讀?
8、在詩歌中老師用黃色筆寫的是二類生字,在書中用三角形把它畫出來,同桌間互相讀一讀。之后師出示字卡,指生領讀、齊讀。
四、練習鞏固、指導書寫;
1、下面我們來做一個練習,(大屏幕出示練習課件)小花貓來到河邊去釣魚,釣魚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還要把魚身上的字和詞都讀對才可以,我們來幫幫小花貓好不好?(讀6個一類字及其組成的詞)
2、下面大家把虛宮格本打開,我們一起來寫一個一類生字“銀”。大家先看大屏幕,看一看銀字的每一筆都在虛宮格中的哪個位置。(生看大屏幕)之后老師和學生一起在虛宮格中書寫“銀”字。
3、最后,請大家把書打開,讓我們帶著感情一齊把這首詩歌讀一遍。
教學設計方案 篇3學習目標:
1、 圍繞“成長的故事”這一話題進行口語交際。
2、結合習作提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和形式進行習作。
3、 發現“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讀書方法,注意總結。
4、熟讀背誦名言,養成積累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 圍繞“成長的故事”這一話題進行口語交際。
2、結合習作提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和形式進行習作。
教學用具: 實物投影儀
教學課時:4課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1、在這個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開展了“成長的故事”這個專題的綜合性學習。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長故事及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中,有許多感想,今天就讓我們在一起暢所欲言吧!
2、閱讀習作的三個提示,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項進行口語交際練習。
3、根據相同選題,組成若干個小組合作交流,注意傾聽,互相補充、完善。
a、成長的故事可以采用編演短劇或配樂講故事等形式交流。 b.“從《烏塔》想起的”可把自己的經歷與烏塔進行對比,著眼于烏塔的獨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要只一味批評家長的束縛。
c.圍繞“如何與周圍人交往”或“怎樣才能過個有意義的生日”進行討論,或舉行一場小型辯論會,搜集資料,用事實來說服人。
4、按確定的方案進行演練。
5、全班交流。
6、共同評議。
a、引導學生發現小伙伴的長處和進步,善意地提出問題和改進方法、鼓勵學生從多角度進行評價。
b.談談聽了他人的成長故事后,自己有何打算。
作業:
把自己說的內容寫下來。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同學們根據口語交際的內容自主選擇習作內容,把最有感觸,最想說的話寫下來。
一、認真審題,寫出特點。
三項習作,不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點,習作時要注意把特點體現出來。
1、寫自己或別人成長的故事。要求寫得既有趣又能給人以啟發。寫時還要把事情交待楚,注意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等方面的描寫,對最能體現有趣和給人以啟處要寫具體。
2、“從《烏塔》想起的”中“想”的內容從何而來呢?
a、“想”從認真閱讀、深入思考中來。從《烏塔》中想到什么呢?關鍵是逐字、逐句、逐段讀懂《烏塔》一課所反映的問題,并進行深入思考,只有讀得精,才能想得深。
b.“想”從聯系生活實際中來。把《烏塔》所反映的成長中的問題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要事實說話,不能空發議論。 c.“想”從豐富的聯想中來。《烏塔》揭示了成長中的一些問題,可以由這些問題生發去,談一談在成長中遇到的其它問題。
3、寫回信應注意格式: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等五個部分。回信的特點主要表現寫正文時先要回答來信中的問題,再寫自己想要告訴對方的事情。回答問題時要悄意切,要用事實說話,少談或不談大道理。
二、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三、放聲朗讀,進行修改。
引導學生運用從《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課中學到的修改方法。
四、學生交流,互相評議。
尊重同學,虛心聽取意見。
五、謄寫作文。
教師交代格式和書寫要求。
教學設計方案 篇4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說明文,比較詳盡地評介了我國古代一幅極其珍貴的繪畫作品的內容、特點及其重要價值。全文結構緊湊,語言生動精練,把這幅名畫寫得具體、細致,栩栩如生。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描述畫面的部分。
2、基本讀懂課文,了解《清明上河圖》畫面內容及其在我國繪畫史和世界藝術史上的地位,感悟我國古代人民的藝術才能。
教學重、難點
了解《清明上河圖》的特點,并想象畫面內容,激發學生對古代燦爛文化的熱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將通過閱讀一篇課文來欣賞一幅世界名畫——《清明上河圖》。
師板書課題,生齊讀。
師:這幅畫是我國藝術瑰寶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這幅畫到底畫些什么?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價值呢?讀了課文,我們就會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自己試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注意讀準帶注音的字的字音。
2、指名讀課文,正音指導。
三、快速閱讀,整體感知
1、默讀思考:這幅畫到底畫了些什么?它有些什么特點?
2、討論、交流
⑴、這幅畫畫了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描繪市郊的景象,第二部分描繪了汴河上和河面的拱橋上的一派繁忙的景象,第三部分描繪了汴河兩岸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
⑵、這幅畫的特點:利用鳥瞰的構圖方式,將浩大繁復的場面置于長不過兩丈、高不過一尺的畫面上,無論狀物畫人,筆筆精到,一絲不茍,惟妙惟肖。
四、精讀重點段落,想象大意
1、從描述圖畫內容的三段文字中,自選喜歡的一段,讀熟讀懂。
2、討論交流讀懂的內容和不明白的問題。
3、自己練習口頭描述圖畫中所畫的場景,描述時盡量加上自己的想象。
同位互相交流、練說。
4、師:誰愿意扮演解說員,向游人介紹你喜歡的那個場景?
指名交流。
師引導評議:介紹時是否展開了想象,是否比較形象地描繪出了圖畫上的場面。
五、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1、自讀最后一段,想想讀了以后有什么體會,與同學交流交流。
2、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清明上河圖》的藝術成就,及在繪畫史上的地位和歷史價值。
六、自由朗讀課文,圖文對照欣賞名畫
七、作業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畫面內容。
板書設計:
市郊景象 農民繁忙
清明上河圖 汴河兩岸 欣欣向榮 極其珍貴
整座街市 繁榮昌盛
教學反思:
在完成了《清明上河圖》這篇課文的教學以后,我認真回顧了整個教學過程,總體感受是:有一得,有一失。
抓住重點,引導學生讀文想象,培養了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是這堂課的最大收獲。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但在以往的多數略讀課文的教學上,我都沒能較好地做到這一點,總是不放心這不放心那,結果幾乎是將其等同于精讀課文的教學了。在設計《清明上河圖》的教學時,我首先確定了一個目標:要通過閱讀這篇課文,讓學生認識這幅世界名畫,“看一看”這幅世界名畫。所謂“看一看”,自然不是指真的去目睹一下,而是指引導學生通過想象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在腦海中去想,去看。于是,在教學中我始終圍繞著這個目標,通過“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初讀課文,掃清生字詞障礙;快速閱讀,整體感知”等環節,一步步地為讀文“看”圖做好了鋪墊。在“精讀重點段落,想象欣賞”環節,學生的解說讓我這個“游人”似乎真的感受到了汴城市郊的寧靜與繁忙、汴河兩岸的欣欣向榮和街市的繁榮昌盛。
沒能充分地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是這堂課的最大缺撼。這篇課文雖是一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但文中對畫面的描述生動具體,而且飽含著對作品贊賞的情感,適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考慮時間的問題,指導得不夠充分。現在想來,如果在學生自選重點段落,練習讀熟練以后,即討論交流時,相機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尤其是一些精彩的語句,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描述的情境,不僅能夠水到渠成地解決指導感情朗讀這一問題,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讀文想象,想象“看”圖。
教學設計方案 篇51.把握小說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聲”的深刻意義,學習主人公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
2.體會和學習小說的藝術特色——插敘手法、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結構上的雙線交織和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3.學習縮寫。
教學理念:
提倡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提倡教師、學生和文本的平等對話;提倡編者意圖、寫作意圖和學習意圖的和諧會通,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教學內容:
《心聲》是發表于80年代初期的反映教育問題的一篇小說。小說通過刻畫感人肺腑的學生李京京形象,借主人公之口表達了眾多受教育者的心聲——呼喚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呼喚珍視學生的美好情感和獨特體驗。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根據文章的特點,我們在引導學生自讀的基礎上要遵循學生認知的原則:要研討小說寫了什么,怎樣寫的,為什么這樣寫;要在把握小說人物、情節和環境的基礎上,重點探究小說的主題和藝術特色。為了充分調動和促進學生自主閱讀,營造寬松的閱讀環境,擬安排兩課時學習本文。
課前準備:
1.學生借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閱讀課文。
2.教師準備有關資料,以便引導學生多角
度解讀課文。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聽取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感受。)面對人生,成長中的我們有太多的話要說,讓我們一起走進小說《心聲》,去聽聽主人公的心聲。
二、整體感知,把握情節
1.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提取故事主要情節進行復述。
示例:在一次語文公開課的準備過程中程老師設計了讓學生表情朗讀小說《萬卡》的教學環節。學生李京京被《萬卡》深深吸引而無比喜歡,很想參與課文的表情朗讀。他的這—愿望遭到老師的斷然拒絕和同學的無端嘲笑最后,在公開課上,當程老師的按部就班被學生的怯場打亂時,李京京舉起了手,用沙啞的嗓子滿懷感情地朗讀了課文,表達了主人公)卡和自己的心聲。
2.在復述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故事情節把握文章內容。
故事的開端:李京京朗讀課文的請求遭到拒絕。
故事的發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獨特的體驗朗讀課文。
(1)李京京在樹林子里的朗讀、體會和回憶。
(2)李京京糾正同學的朗讀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結局:李京京勇敢舉手,在公開課上朗讀了課文。
三、自主閱讀,體驗感悟
1.教師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生體驗進行個性化解讀,并設計話題讓學:討論。
出示話題并進行討論:小說著重刻畫了。個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著怎樣的生活:歷?你喜歡這個人物形象嗎?結合小說內容談你的看法和理由。
教師引導學生所應把握的基本點:李京是一個樸實真誠、善良而寬容、自信而勇敢、對生活有著美好愿望、執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2.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閱讀全文,討論:李京京的心聲是什么?(結合小說中具體的語句或段落談談自己的依據或感悟。)
設計原則:在多數同學能夠提出“想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深入揣摩,根據關鍵語句或段落,了解李京京的經歷和情感體驗,把握李京京情感傾訴的需求。
預期成果所包含的實質:李京京渴望得到鍛煉機會,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諧,家庭溫暖;渴望親情和友誼而想念爺爺和兒時玩伴;渴望情感的傾訴與宣泄。這些愿望都建構在“想朗讀課文”這一表白上而動人心魄。總而言之,李京京的心聲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也體現了他作為成長中的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
3.引導學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入閱讀體驗,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四、課堂小結
小說講述了一個少年的心聲,表達了作者對青少年健康發展的關注,對教育問題的關注。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讀那篇動人的課文,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師生。他的成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啟示。讓我們在下一堂課再進行深入的探究學習吧。
五、布置作業
1.提取小說主要情節,把課文縮寫成300字以內的故事。
2.閱讀課文,思考文章的主旨和藝術特色。第二課時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說。把握小說的主旨、賞析小說藝術特色是我們學習本文的主要的目標。
教學設計方案 篇6本文是一篇通過典型事例說明蜜蜂具有方向辨認能力的科普文
章。文章首先介紹了問題的產生,即“聽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接著用了較長的篇幅介紹法布爾在女兒的配合下進行了蜜蜂能否辨認方向的試驗。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在進行語言文字能力訓練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作者觀察、思考、試驗的方法和對科學的求實精神。
教學本課時我采用以默讀為主,自主探究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老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感悟到試驗的樂趣和從事科學研究應有的求實精神。
在第四冊教材中有一篇課文叫《蜜蜂引路》,其中也提到了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于是在一開始上課時,我便讓學生回憶這篇課文,有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了故事的內容,我引導學生思考,蜜蜂為什么能為列寧引路呢,不少學生聯系到本文說出了答案。在這樣的知識再現過程中,不僅回憶鞏固了學過的知識,還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學生帶著質疑走進了課文。
在學習法布爾做試驗的過程時,我讓學生分別找出法布爾對蜜蜂做了哪些事情,而蜜蜂又是怎樣反應的。在這些對比學習中,學生發現蜜蜂能從兩里遠的地方飛回家,覺得實在是太神奇了,于是真切地相信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而文章的最后總結自然段,法布爾提到:“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我順勢提問:“為什么法布爾無法解釋呢?”我引導學生從當時的時代環境與科學條件去
思考,學生很快明白了,當時的科學還不夠發達,有許多現象是無法解釋的。至此我引導學生體會,法布爾是個嚴肅對待科學,實事求是的人。最后我還提出一個小小拓展問題:現在的.科學發展了,你們能不能去查找資料告訴我,蜜蜂為什么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呢?
《蜜蜂》這篇課文以第一人稱寫了他所做的一個試驗,即證實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課文敘述線索清楚,情節完整。首先寫“我”聽說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想做個試驗;再寫“我”試驗的過程。過程大體是在自家花園蜂窩里捉上20只蜜蜂,都在背上做上記號,叫小女兒守在窩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飛蜜蜂。隨后寫“我”途中的觀察和猜測以及試驗的結果。結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沒有迷失方向,先后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最后得出結論:“我”尚無法解釋蜜蜂為什么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在進行語文能力訓練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作者觀察、思考、試驗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如何通過生本教學模式達成教學目的是我首要考慮的問題。
首先,我總結了近期在生本教學探討中出現的問題:1、學生預習不充分,大部分孩子只是停留在生字詞的預習上,只有少數同學能按老師的要求讀通課文并收集相關的資料。2、小組合作學習只能停留在文章表面,不能細致深入地加以體會。3、小組合作,每個小組優等
生只有一兩人,如何在他們之間產生思維的碰撞?4、小組合作,展示的時間過長,在規定的時間內很難達成教學目標。
接著,我確定了教學思路:小組分工細化,討論的問題開放化。 有了思路,教學過程的落實就有了風向標。在第一課時第一回合的小組學習中,讓小組長組織組員互相檢查本組同學生字詞的學習情況,并對小組進行了細化分工。如一號學生指給二號認,其他聽;接著二號指給三號認,其他聽 ??認讀時,把不會認的字做好標記,并負責教會不會認的同學,做到人人過關,再進行展示。雖然字詞預習效果好,也用了8分鐘的時間。第二回合的小組學習,我讓組長組織檢查讀通讀順課文,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開口讀書。然后進行展示,評價,再讀。由于目標難度不大,學生積極性很高,參與面廣,很易達成目標。但較費時間,讀—評—讀來回幾個回合,二十多分鐘就過去了。第三回合,我讓學生小組討論: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孩子們七嘴八舌,興致勃勃。接著小組展示。四個小組都發了言:“這篇課文寫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這篇課文寫蜜蜂離家二里多路都能飛回家。”“這篇課文寫作者帶著蜜蜂走了二里多路,放飛蜜蜂。蜜蜂也能飛回家。” “這篇課文寫蜜蜂有辨認方向的本能。”從四個小組的發言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都動了腦筋。接著小組主持人進一步問:“請問下面還有補充的或有不同意見嗎?”下面一片沉默。我想如果再來一組展示,情況也會大同小異。怎么辦?我只好運用師本的優勢,問了一句:“誰能把他們的發言連起來說一說?”一語道
破天機,有幾個孩子舉手,其中一位把課文的內容能大概總結出來。第一課時,也算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此時已拖堂幾分鐘。
反思這節課:學生真正動起來了,平時不專心的同學能傾聽別的同學發言了;平時不愛動腦的同學,雖然發言不一定正確,但也在思考了;平時不愛發言的孩子,雖然上臺有些緊張,聲音有些小,但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也能登臺展示了。這不正是我們需要的課堂嗎?從學生的角度看,這第一課時完全達成了目標,這是好的開始。但單位時間內效率有待提高,以保證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通過這節課也使我產生了些許疑惑:當學生出現問題或冷堂時,教師該如何指點才能真正體現生本呢?在今后的生本教學過程中,我還要不斷地努力探索。
最近,一位老師上14課《蜜蜂》(人教版第五冊)。
這位用充滿激情的話語介紹,引出勤勞的小蜜蜂,而且出示小蜜蜂的圖片。然后,她問:同學們對蜜蜂還有哪些了解呢?下一環節,就是同學們紛紛拿出自己事先搜集到的材料,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當時的氣氛甚是熱烈,看得出,同學們(特別是完成搜集任務的同學)的興趣是高漲的。
不過,令人遺憾,引人深思的現象也隨之出現了:得到機會興高采烈發言的同學,真的站起來,卻是將材料讀得支離破碎,磕磕巴巴,言
不由衷,詞不達意。也難怪,他們手頭的資料,有的是網上下載的,三年級的學生,做家長的肯定是幫了忙的。不知是家長不大明白,還是應付了事,反正那專業性極強的學術論文似的介紹,別說學生,就連坐在旁邊屏氣凝神,側耳傾聽的我都一頭霧水,何況學生?加上老師是新手,學生站起來,總是讓學生將磕巴、吞吐進行到底,真難為了介紹的同學,更難為了那些正襟危坐,洗耳恭聽的同學。
我也碰到過類似的情況。這不得不讓人深思:讓學生搜集資料,錯了嗎?答案是肯定的,沒有!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搜集到的資料積極組織學生交流,這既是學生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資料”的機會,也是學生互動、資源共享、鍛煉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既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又擴大了知識面鍛煉了能力,從而更激發起學生搜集資料的興趣,增添了搜集資料的動力。何錯之有?
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舞臺;課堂不是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場所,而是引導學生發展的場所;課堂不是傳授知識的場所,而是探究知識的場所;課堂是師生的一段豐富的生命歷程??如果我們經常在課前請學生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不僅可以
教學設計方案 篇7教學目標
1、認識“先、鹿”等14個生字,會寫“干、趕、起”三個生字。
2、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花花綠綠、五顏六色”的意思。
3、抓住小路的“美麗”,體會感嘆句的語氣,并練習說感嘆語氣的句子。
教學重點
認識“先、鹿”等14個生字,會寫“干、趕、起”三個生字。
教學難點
體會感嘆句的語氣。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今天老師要帶領孩子去和森林里的動物交朋友。找到它們需要經過這樣一條小路。(課件出示課文插圖。)這是一條怎樣的小路?(學生自由發言)
2、師:是呀,多美的小路啊!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的題目《美麗的小路》。(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交流識字。
1、師:動物朋友們在這條美麗的小路上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師:這篇課文里出現了哪幾位我們喜歡的動物朋友呢?點名回答。
3、師:老師發現這位同學在說這些動物朋友的時候,把最后一個字念輕輕的,聽起來很親切,我們也這樣一起和他們打打招呼吧!(課件出示:鹿先生 鴨先生 兔姑娘)(相機學習生字“先”、“鹿”。)
4、師:這篇課文里像這樣輕聲的詞還有很多,請大家讀一讀。(課件出示:捂鼻子 拍腦袋 喜歡)(相機學習生字“鼻、腦、袋”。)
5、師:有時輕聲還會躲到詞語的中間去。(課件出示:散散步 說說話 洗洗澡 澆澆水)
6、師:孩子們讀得真好聽,我們其它生字詞語也跟著跑出來,想讓大家讀讀它。(課件出示其它生字詞。相機學習詞中的生字的讀音。)
7、師:去掉拼音還能讀嗎?(課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詞。)
8、交流識字方法。(課件出示本課的所有生字。)學生從字音,字形等方面交流自己識記的方法。老師指導多音字“干”和輕聲詞“腦袋”的“袋”單獨讀的讀音。
9、檢查識字情況。點名讀。
10、課文里還有這樣的長句,你能讀好嗎?(課件出示:1、鴨先生的小屋前有一條長長的小路,路上鋪著花花綠綠的鵝卵石,路旁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2、可是過了不久,小路上堆積了許多垃圾,蒼蠅在小路上嗡嗡地飛來飛去,美麗的小路不見了。3、沒過多久,一條干干凈凈的小路又出現了。)
11、師:請大家再把這三段話連起來用心地讀一讀,讀著讀著,你們發現小路有什么奇妙的變化?(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美麗——不見——又出現)
三、精讀課文1~3自然段。體會美麗。
(一)、感受美麗。
1、師:你想知道這條小路美在哪兒嗎?課文里是這么說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師:這條小路哪里美呢?請你用課文里的詞語說一說。
結合課文插圖體會“五顏六色”、“花花綠綠”的意思。練習用“五顏六色”或“花花綠綠”說話。
2、師:小路這么美,你能美美地讀一讀,讓大家通過你的朗讀感受到小路的美嗎?(點名讀)
3、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體會感嘆的語氣
1、“朋友們都喜歡在這美麗的小路上散散步,說說話”。瞧,誰來了,他說什么呢?(課件出示2、3自然段)
2、誰來模仿一下他們說話的語氣吧。(點名讀。)
教師預設:你為什么要把“多美”和“啊”字讀得又重又長呢?
(這樣可以表達出對小路的贊美之情。)
師:瞧,這種表達自己內心強烈的感情的句子,末尾就需要用上“感嘆號”。(板書:!)
師:當老師悠悠地從這美麗的小路上走過,不禁感嘆:--------------(生答:啊,多美的小路啊!)
當孩子們蹦跳著從這美麗的小路上走過,不禁感嘆:--------------(生答:啊,多美的小路啊!)
當我們來到百花盛開的公園,你會不禁感嘆:-------------------(課件出示圖片,點名說感嘆句。)
當我們看到可愛的松鼠正吃著松果,忍不住感嘆:-------------------(課件出示圖片,點名說感嘆句。)
師:老師看到我們班的孩子學得這么認真,忍不住感嘆:啊,多可愛的孩子們啊!
四、指導書寫
師:小路這么美,孩子讀得也這么美,能不能寫得也這么美美的呢?(課件出示:干、趕、起)
1、你怎么記住這三個字的字形呢?
2、跟隨課件按筆順書空。你覺得哪個字比較難寫。(預設學生會說“趕”和“起”。)
3、指導書寫“趕”。一觀察“趕”字的結構,二觀察兩部分的大小。三觀察主要筆畫。
4、描紅。發現了什么?(預設:發現走字底的橫的右邊要短,捺很長,要稍平著寫。)
5、書寫兩次。同桌互評結構和主要筆畫寫得怎么樣。
6、展評,集體評議。
教學設計方案 篇8教學目標
1.在學習中掌握重點文言實詞的含義。
2.訓練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點:1、2
教學難點:3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趕驢人在驢子的脖子前掛一塊肉,驢子為了吃到那塊肉就不停往前跑,但是驢子始終也追不到那塊肥肉。
二.整體感知
1.范讀(關注字音、節奏)
2.自讀(注意讀準字音、節奏、圈畫疑難)
3.個別朗讀,同學互評
4.集體朗讀
三.合作探究
1.疑難字詞,小組交流,班級互助
2.根據幻燈解決重點詞句
3.根據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同時思考導致驢悲劇的原因有哪些。
預設:
(1)好事者(2)老虎
(3)驢本身(4)黔地
4.你認為哪個原因更重要(用自己的話概括)
預設:
(1)好事者帶來且無用;不帶,或帶而用,則不會出現此悲劇
(2)老虎要吃它,驢并未有侵犯虎之意,是虎主動入侵(直接原因)
(3)驢本身無能,僅一“鳴”、一“蹄”。(根本原因)
(4)黔地,沒有挖掘驢的價值
注:由預設2、3理清結構,解讀課文
①虎對驢的態度前后有何變化(看圖找出文中相對應的句子,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畫面深層挖掘虎的心理)
以為神——莫相知——以為且噬己——覺無異能——終不敢搏——技止此
畏---疑---恐---不奇---怕---喜(結合畫面,試背課文)
②面對兇悍的老虎,驢有何反應
“鳴”“蹄”(成語:黔驢技窮黔驢之技)
③觀看flash影片《黔驢技窮》,概括虎、驢的形象
驢:軟弱無能狂妄自大遲鈍麻木愚蠢虛榮
貌似強大外強中干
虎:勇敢大膽謹慎小心觀察仔細狡猾敏捷
小結:好事者與老虎包括黔地,作為外因在這場悲劇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根本原因在驢自己.文章標題是《黔之驢》,但著力多的卻是虎,是否偏題,標題可否改為“黔之虎”(學生討論)
以虎襯驢
5.作者為何要塑造驢的形象,通過什么方法來塑造,目的又何在。(作者、背景、體裁)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常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代文學家。和韓愈合稱為“韓柳”,被譽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作品多為揭露統治者的昏庸無能,殘暴兇殘,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
背景:《黔之驢》是柳宗元被貶官時所作的《三戒》中的一則。《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作者認為這三則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為戒,故稱“三戒”。作品諷刺了那些徒有外表、實質虛弱無能的人。
6.有人說,“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雖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作者除了諷刺那些徒有外表、實質虛弱無能的人以外,還給我們怎樣的啟發?
(1)貌似強大的東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點能戰勝它。
(2)透過現象看本質
(3)知己知彼
(4)不虛榮買弄
(5)正確估計對手
(6)堅持,不放棄
四.拓展:
1.一場驢虎之爭以驢死虎口而宣告結束,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憂,虎家族正在為它們的英雄召開慶功會,驢家族卻在沉痛哀悼他們的不幸同伴,請你代表虎家族寫一份賀詞,代表驢家族寫一份悼詞。
2.柳宗元在這則寓言中塑造了一個不光彩的“蠢驢”形象,其實驢也很無辜,請你改編《黔之驢》,為驢平反,重塑驢的形象。
3.通過本文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新的發現,新的疑問、新的觀點?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8篇】相關文章: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7篇01-22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五篇01-20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精選14篇)03-04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9篇01-04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7篇03-13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8篇03-04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五篇02-16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7篇01-13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5篇11-18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錦八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