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教學方案 校本課程教學設計活動方案

校本課程教學方案 校本課程教學設計活動方案

日期:2023-03-20 11:24:27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精選12篇)   導語: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是一種集體配合的事業,學校課程更是如此。下面小編整理了校本課程教學計劃,歡迎參考借鑒!  校本課程教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精選12篇)

  導語: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是一種集體配合的事業,學校課程更是如此。下面小編整理了校本課程教學計劃,歡迎參考借鑒!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精選12篇)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教育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旨在貫徹“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導思想,圍繞新課程的理念著眼于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自主探究、合作與交往。讓學生去體驗,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去思考;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去施展;給學生一個目標,讓他們去追求。注重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合作交流中體驗到運動的快樂。

  二、總體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各具民族特色的竹竿舞,根據不同年級的特點,在熟練掌握竹竿舞的基本步的跳法和敲竹竿的節奏的基礎上,能創編出本年級特色的跳法,發展學生身體的靈敏、下肢力量、彈跳力、耐力等素質,提高動作的節奏感和協調性。

  2、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視頻、音樂讓孩子感受竹竿舞的魅力及節奏特點、動作特點。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跳竹竿舞,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感受音樂與舞蹈的完美結合。加深學生對我國民族文化,民族風情的了解。

  三、教材分析

  “校本課程”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傳統體育教學內容有重要的補充作用,尤其不受場地限制,通過開發和利用竹子作為體育器材和體育運動項目,讓學生在舞動中體驗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加深學生對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讓學生弘揚民族文化,將德育滲透于體育教學中。另外,“竹竿舞”跳法多樣,竹竿的開合變化靈活,能調動學生積極思維,運用多種感官參與活動的能力;能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能培養學生間的相互合作能力、創新意識。

  四、學情分析

  由于有了上學期的基礎,各年級的學生均能較好的完成本年級竹竿舞的跳法,無論是對竹竿舞的起源還是基本跳法都有了一定的基礎,本學期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大膽實踐,不僅完成上學期的創編跳法,更要鼓勵孩子們在練習的過程中自編、自創、自演、自導新穎的竹竿舞跳法,達到動與美的完美結合。

  五、預期效果

  1、學生能打出最基本的節奏,并在竹竿上進行基本步的跳躍,并能在跳躍的過程中,熟練的唱歌;

  2、學生可以在四桿中熟練的進行各種跳法的練習,還能加上各種不同的上肢動作。

  六、教學進度

  教學時間為每周二的下午體藝2+1,進度安排如下:

  1、竹竿舞的文化特色及影響。(2課時)

  2、多樣的竹竿舞的節奏及跳法。(2課時)

  3、根據節奏創編肢體動作。(2課時)

  4、創編多副桿的花樣跳法。(2課時)

  5、快樂實踐。(2課時)

  6、自己評價。(1課時)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集中體現“以學校為本”的理念,主要強調課程的開放性、民主性、參與性,強調交流與合作。本學期我們根據學校地處農村,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優勢,結合我校的傳統和特點,以及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堅持加快發展、堅持優化質量、堅持深化改革、堅持人才強教、堅持提高效能,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實施、推進校本課程的教學。

  二、工作目標:

  1、探索建設利用校本資源庫,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并不斷補充、完善資源庫,為校本課程的持續發展不斷努力。

  2、圍繞課題研究工作,全面推進閱讀特色課程的建設,促進校園閱讀文化建設。

  3、積極用好地方課程教材,在教學實踐中加強研究,確保教學質量。

  三、主要工作:

  1、建設完善校本資源庫,積極利用資源庫服務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建設資源庫的目的是減輕教師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每一個校本教師在教學中都要樹立“我建為我用”的意識,在兩個方面努力,一是積極使用,二是不斷完善。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檢驗我們前階段工作的優劣,只有在使用中才能發現需要努力的方向,“建”和“用”才能相互促進。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教材開發的認識將更加全面,開發教學內容的能力也將得到更大的提高。

  2、積極圍繞閱讀課題推進校園閱讀文化建設

  文化張力的滲透關鍵要靠在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老師們在上課的時候要注意這方面的引領、啟蒙,提高閱讀效益,提高文化的感染力,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人文精神。五、六年級校本課還要安排家鄉文化的學習,以家鄉的深厚人文歷史影響一代新人,培養熱愛家鄉的真摯情感。

  四、具體工作安排:

  9月份

  1、學習本學期校本課程實施計劃,明確工作思路。

  2、各年級制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10月份

  備課工作交流。

  11月份

  校本課堂教學調研。

  12月份

  小結本學期工作。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3

  一、現實好處

  校本課程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僅能夠使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激發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鞏固課內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讓校園成為學生個性發展的主陣地,為此,結合我校實際,現擬定本實施方案。

  二、指導思想

  為充分展示我校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學生朝氣蓬勃的氣質,豐富學生校園生活,挖掘學生特長,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我校結合學生實際于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利用周三七、八節課,向全校學生開設校本課程,特制訂活動計劃。

  三、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x

  四、遵循原則

  1、趣味性和科學性相結合的原則

  校本課程活動就是要讓學生感興趣,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潛力、素質。培養學生愛科學的好習慣。

  2、自立性和導向性相結合的原則

  學生參加自已喜歡的強項,教師要認真安排活動資料,有目的、有計劃指導好學生,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3、實踐性和創造性相結合的原則

  校本課程活動重在培養學生的綜合潛力,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動腦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動口,勤動手,注重教師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學生勇于實踐,大膽創新,獨立思考,培養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潛力。

  4、參與和競爭意識相結合的原則

  活動課上,力求學生要有積極參與競爭的意識,這就要求教師把活動資料安排的合理化,新穎化、創新化,讓學生學起來感到善思、搞笑、樂學、有益。

  5、安全穩定原則

  各項目的老師務必保證活動的安全性,落實點名制度,活動中不得隨意增減學生,保證隊伍的穩定性。

  五、管理辦法

  為了增強輔導效果,切實提高第二課堂活動的質量,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協調、健康地發展,進一步強化我校的素質教育,加強校園體藝2+1項目的實施,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為此,校園對第二課堂活動實行“六定”的管理辦法。

  定學生:各組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學生可自己選取參加一項活動,組織報名,確定人員,落實人數。

  定資料:各組要按照校園的統一安排,結合本組實際,依據教師特長與學生特點在規定范圍內確定活動小組的名稱及資料。

  定地點:協調好各活動小組的活動場所,要盡力排除外界干擾,持續清靜的學習與輔導環境。

  定時間:全校各個活動小組建立以后,每兩周組織學生按時參加活動,輔導教師要保證充分的輔導時間,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隨便曠課。

  定輔導教師:每個教師要結合自己的特長,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務必輔導好一個小組的課外活動,保證輔導質量。

  定目標:輔導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實情,根據輔導項目及特點,確定本組輔導目標,學期結束,輔導教師要匯報輔導成果,向家長匯報,在學期終按此目標進行評估。

  六、驗收評估

  教務處,德育處在校本課程活動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督促檢查,并進行評比。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開發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校本課程的開發,有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帶給學習過程中的方法選取和資料選取,體現教育資料的多元性和選取性。我校的校本課程開發堅持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指導,結合我校整體建設與發展的目標,探索網絡環境下校本課程開發的新途徑,反思自身實踐,外部經驗,堅持在改革中不斷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發展,以校本課程開發為突破口,逐步把我校建成辦學上的高標準、教學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長上的高質量、社會上的高信譽為標志的特色校園,使教師參加課程的開發,贏得繼續教育的良機,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素質,更大程度地滿足社會家長和學生的需要,盡可能地培養出有個性、有特色、學業有所長的未來人才。

  二、實施目標:

  1、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學會交往,在合作中學習;培養自信心、建立“自己概念”、養成自己認同感和堅毅的品質。

  2、提高校園管理者、教師開發、設計、實施校本課程的潛力,個性是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爭取發表高質量的論文,撰寫有特色的案例。

  3、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過分看重學科成績的傾向,以學生全面及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來激發學生的內在需求,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創造一種更適合學生需要的育人環境。

  三、校本課程資料:

  目前我校開發的校本課程有:經典詩詞賞析讀本《書香小筠》綜合實踐活動教程《我動手我快樂》心理健康教程《聆聽花開的聲音》《淡墨痕》。本學期,我們將繼續從校園實際出發,結合整體建設發展的目標設立了以下各學段校本課程資料安排:一至二年級是《書香小筠》三至四年級是《我動手我快樂》五年級是《聆聽花開的聲音》

  今后我們將在這基礎上陸續開發《禮貌禮儀》、《愛我梨鄉》、《數學與生活》等系列校本課程。

  四、具體措施:

  1、加強對校本課程的管理力度,在建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的基礎上,成立相關項目開發小組,設立組長,在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積極組織運作,撰寫方案,組織人員,落實編寫任務,反饋信息,充分發揮作用。

  2、積極組織教師進行業務學習和校本培訓,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舊課程理念,認識校本課程開發的好處和目的,明確如何開發校本課程,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3、加大對校本課程開發的經費投入,設立專項撥款,立項撥款;鼓勵教師結合家鄉特點、校園特色自立、自報項目,并給予經費支持,對表現突出,有創新的教師給予及時的表揚和獎勵。

  4、嚴格校本教材課程設置。把校本課程納入正式課表,保證有課時,有教師,有文本,有計劃;同時,根據實際狀況,可有計劃地靈活使用課時,對有些課作彈性化處理,使校本課程進入良性的發展軌道,并在實踐過程中,掌握資料,積累經驗,不斷充實完善、提高校本課程的質量。

  5、堅持校本課程研討制度,把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作為校園的一項重要的常規工作,年內舉行至少四次校本課程研討活動,并做到有計劃,有記錄,有資料,有總結,有課題。

  6、積極營造校本課程開發氛圍,校本課程的限定項目和自主項目有機結合,挖掘教師內在潛力,提倡教師獨立或合作申報項目,校園領導部門及時給予技術與經費方面的支持。

  7、校園的各部門、各條線積極地為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帶給有利條件,如圖書館、電腦房、科技室等,專任教師、學生家長、社會人士等都是很好的教學資源,要充分利用,校園應給予有力的支持。

  五、校本課程實施的組織和管理

  1、任課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認真實施,教學管理人員隨機聽課、測評,發現問題及時溝通。

  2、任課教師邊工作邊培養有經驗的老師、骨干帶新教師;任課教師之間互相聽課,互相學習。

  3、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撰寫校本課程案例、論文。

  4、明確課堂常規,進一步規范教學行為,要做到“三不,兩認真”:不遲到,不上沒準備的課,不隨意調課、代課;認真編寫教案,認真搜集課程資源上好課。

  5、校本課程小組及教導處將采取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方式定期把檢查結果予以反饋。

  6、每月開展一次教研活動,有記錄。

  六、校本課程的評價

  本學年將在校本課程的評價方面作一些嘗試,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對課程開發實施者的評價領導與教師聽課后的評價。

  2、對學生的評價。

  3、對課程的評價召開校本課程評估會議,不斷完善我校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5

  依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從我校辦學特色和育人目標出發,本著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學生共同開發、實施的原則,實施校本課程教學。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好處:

  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根據校園地處農村,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社會事業、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優勢,結合我校的傳統和特點,以及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自主開發的適合我校的課程。校園課程的開發要提高課程的適應性和實效性,適應學生發展的興趣和需要,適應校園、社區發展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為教師帶給了專業發展的機會和條件,也為校園培植辦學特色創造條件,有利于完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彌補其局限性。

  二、提高認識,領導重視,全員參與

  校本課程是相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而言的一種課程,是指以某所校園為基地,在理解國家課程設置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和資源,組織并開發實施的課程。校園將開辦講座,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校本課程的理論,使教師領會校本課程實施的要領,掌握校本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

  校本課程的實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務必使所有的教師都參與到課程實施中來。我校科技制作、歷史教育、手工制作、編織等科目,涉及的知識面寬廣,資料豐富多彩,對教師的要求也相應地提高了。因此全校教師都要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三、校本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

  校園課程是由在國家課程計劃框架內,校園自行決定、自主開發的課程,開發主體是校園教師。因此,我校校本課程教學堅持遵循以下原則:

  1、合作性: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是一種群眾配合的事業,校園課程更是如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校長、其他同事、學生、家長、社區人員等通力合作,發揮群體智慧。

  2、民主性:校園校長、教師、學生、家長構成校園教育的“共同體”,成為校園課程教學的主體。學生需要學什么,喜歡學什么,“共同體”里教師、家長最清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構成一個民主氛圍。

  3、選取性:校本課程教學要有利于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充分和諧的發展,使個性得到張揚。因此,教學時盡量為學生帶給多樣化、可供選取的資料,適應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經驗。

  4、開放性:校本課程教學時,在資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資源,包括校園、家庭、社區等多方面的資源;在主體方面要充分調動校長、教師、家長、上級領導、參與的積極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5、靈活性:校本課程教學時,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實際,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1、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法

  校本課程的實施通過三個角度來進行:

  分層:依據學生的學習潛力、知識水平和個人意愿,組建教學班,進行分層次教學。

  分組:按課程類型、學習資料、學習程度、教學目標等采取多種教學形式以實施課程計劃。研究性課程以實驗班進行為主,班內分組進行。

  分塊:校本課程安排在每雙周校本課進行。校園所有教學和活動場所根據課程安排劃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塊。

  2、校本課程教學常規管理:

  校本課程的常規管理由教務負責,主要負則排課。教師的教案檢查、教師上課狀況的檢查、均衡學生選修科目和班級的選取,監督學生上課的狀況由馮校長負責。

  對學生上課的管理,由班主任負責,由教務處負責檢查學生的上課狀況。要求教務處的常規管理方法講究科學,工作要細致入微,確保校本課的正常運作。

  校本課程在講授的資料上執行校本教材,在講授方法上不同于國家課程,要注重學法指導,強調學生思維的開啟,強調知識的拓寬,課堂氣氛要簡單愉快,教學方法要不拘一格。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6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1、使學生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規禮儀,上下代人加強溝通,消除代溝,建立上、下輩之間朋友式的關系,享受溫磬的家庭生活。

  2、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園常規禮儀,使同學之間能夠以禮相待,和睦相處,團結協作,互助互愛;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使師生間交往自然親切,從而形成良好的校風校貌。

  3、了解、掌握并使用社會常規禮儀,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中,讓自己處處受到歡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會生活充滿快樂,從而培養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

  二、校本課程實施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確認教學的本體地位,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教學作為民主的、積極的和創造的實踐活動來開展,使學生成為追求真、善、美的主體。

  2、民主性原則: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建立新型的師生朋友關系,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以求課程開展扎實有效。

  3、合作性原則:學生可以在小組內交流,質疑解疑,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取長補短,也可通過其他小組幫助解決,或者尋求老師的點撥引導,使得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合作,以求共同提高。

  4、趣味性原則;根據小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的特點,教師要盡可能地選擇適合小學生特點的、趣味性較強的內容,并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做到難易適中,形式豐富,內容新穎,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樂于參與,在參與中自信起來,以求實效。

  三、校本課程實施的過程

  (一)以家庭禮儀、校園禮儀和社會禮儀為主要內容,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文明交際禮儀教育,有目的、有計劃地將學生帶入良好人際關系的殿堂。 校園禮儀:尊重老師 、尊重同學、學會請教、學會商量、學會傾聽、學會勸阻、學會合作、學會感恩、學會師生間的禮儀 …… 家庭禮儀:做客禮儀、迎賓禮儀、待客禮儀、祝賀禮儀、邀請禮儀、服飾禮儀、 上下輩之間的禮儀 …… 社會禮儀:問路禮儀、乘車禮儀、購物禮儀、影劇院禮儀、鄰居間的禮儀……

  (二)以豐富有效的活動形式推動“文明禮儀”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研究。

  1、師德榜樣。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以自己的言行舉止、禮儀禮貌對學生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對學生的言行舉止發生作用。因此,老師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能夠仿效的榜樣。

  2、每周落實。教師通過課堂主陣地,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文明交際禮儀教育,使學生通曉禮儀知識,引導他們親身體驗,實現從感性到理性的升華,從整體上讓學生的文明禮儀風范得到提高。

  3、學科滲透。各科教學之中繼續滲透文明禮儀的知識,切合時機地進行文明行為禮儀的引導與教育。

  4、課外實踐:

  (1)調查走訪:走訪商場等服務性強的單位,學習有關禮儀知識。

  (2)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通過上網、上新華書店與各級圖書館收集有關資料,進行自主學習,拓展知識。

  (3)競賽展覽:舉行邀請函設計活動、感恩語言描繪活動、手抄報評比活動,指導學生動手實踐,鍛煉能力。

  (4)角色體驗:引導學生體驗不同社會角色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感受不同角色的禮儀規范。

  四、校本課程實施的建議和要求

  1、加強領導,廣泛動員,讓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起來。20xx年3月,學校舉行“文明禮儀伴我行”校本課程教育實踐活動啟動儀式。動員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做文明禮儀的先鋒。根據工作部署,制定出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采取措施,狠抓落實。學校家庭禮儀、校園禮儀 “社會禮儀”教育要形成高潮。

  2、 宣傳禮儀。組織學生校園禮儀演講活動。培訓學生宣講員,利用寒暑假和公益活動時間深入社區和家庭進行文明禮儀的宣傳活動。通過家長學校和培訓文明禮儀宣傳員,面向家庭、社會進行禮儀知識的宣傳,營造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新氣象的良好氛圍。

  3、建立監控激勵機制。將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情況,學生文明禮儀行為表現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內容。對校本課程教育實踐活動普及廣泛,工作成效顯著的班級和先進個人給予表彰,將評選校園文明禮儀示范班級。各班級在實踐研究過程中也應該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對達到要求的學生給予鼓勵。

  4、大通過開展師生校園禮儀風采展示、征文、知識和演講比賽,講身邊發生的禮儀故事、爭創文明禮儀先進班級和文明使者、制作文明禮儀手冊等活動,展現師生員工在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實踐活動中的階段性成果。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7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3人。本班大部分同學有責任心,樂于學習語文,喜歡誦讀古詩。在學習過程中能努力向上,認真完成作業。經過校本課程的學習,有一定的識字基礎和閱讀能力,有自主學習的意識。但也有一些學生識字能力欠佳,有待加強,有個別學生的學習習慣欠佳,有待改進。

  二、指導思想

  古詩文是我國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人類文化的寶庫。她是寶貴的精神食糧,不僅蘊含著深刻的知性美和崇高的人格美,更積淀著一個偉大民族不滅的精魂;她是民族精神的教科書,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讓每一位炎黃子孫都深深地烙上了龍的傳人的印跡。為全面落實新《課標》理念,展示我校課改實驗的成果,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結合我校工作計劃的安排,將開展小學生古詩文誦讀系列活動,意在把學生引入古詩文的海洋,讓他們與高尚對話,與智慧碰撞,從而打下扎實、厚重的文學功底。

  三、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在大量誦讀的基礎上,摸索出積累、背誦古詩詞及誦讀古詩文的方法。利用課前2分鐘誦讀古詩文,營造古詩文誦讀的氛圍。

  2、古詩與練筆相結合,以詩促寫。通過自創小詩、改寫、擴寫、續寫、仿寫古詩、寫“學古詩、背古詩”的感受、詩配畫,畫填詩、辦與古詩詞相關的板報、專欄、班刊以及個人小詩集等形式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古詩文誦讀能力。

  3、了解古詩詞的文學常識、詩人的生平、寫作風格、背景、創作故事等,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

  4、創設一種富有古詩文學習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開展古詩文學習積累的主題系列活動,開展各類豐富多彩、主題鮮明的古詩文學習實踐活動,為學生的誦讀提供資源和幫助。

  5、為取得廣大家長的支持,激發廣大家長積極參加古詩文誦讀活動,將校內誦讀延伸到校,開展古詩文“親子朗誦”活動。

  四、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電教媒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加強課外誦讀指導,開拓學生視野,積累古詩文。

  五、思想品德教育(環境教育)結合點

  通過學習,讓同學們懂得要孝敬父母,關心他人;知道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刻苦學習文化知識;讓同學們熱愛祖國,了解祖國的一些祖國風光和民族風情;激發學生熱愛科學、保護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從許多生動具體的故事中,學習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熱愛我們的地球,尊重平凡勞動、實事求事等優良品質,同時受到學科學、用科學的教育。從寫景的詩文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陶愛美的情趣,滲透環境保護教育。

  六、心理教育措施:

  1、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健康向上,結合思想品德教育點,向學生滲透熱人愛民、熱愛生活、孝敬父母,關心他人等等教育。

  2、課堂課間關注學生,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引導學生閱讀積極向上的古詩文,從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理教育。

  七、潛能生轉化措施:

  教師對學生充滿"無限關愛"是轉化潛能生的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方法。采用贊許、表揚、信任、獎勵、委托等措施,使潛能生恢復自信,激起熱情,以更大的努力彌補學習上的差距,來報答老師對他的"無限關愛”。

  嚴格的常規訓練,可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式。潛能生有學習馬虎、不求甚解、不能和老師同學共同研究討論的壞習慣,這與對后進生放松嚴格訓練有關。為此,必須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嚴格訓練,要從小處抓起,長期不懈,督促他們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持之以恒,良好學風一定能逐步形成。

  總之,對潛能生的轉化,我們必須要有愛心,要有耐心,要有恒心,且要做他們的知心朋友,了解他們,尊重他們,我們才能取得轉化的成功。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隨著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識經濟的到來,地方課程的開發和利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地方課程也是基礎教育課程管理與開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結合我校各項資源開發利用的實際狀況,在三年級進行安全、環境保護、傳統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

  環境教育:這本書從學生的實踐生活出發,從周邊的環境問題入手,使學生對環境有個初步了解,通過多種形式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宣傳教育活動,培養小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地球家園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保理念;引導學生用心參加社會環保實踐,提高學生的綠色環保意識。

  安全教育:這本書詳細介紹了社會安全、校園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網絡與信息安全、意外傷害、自然災害等方面的預防和應對措施。以后,當我們遇到危險時,就不會手忙腳亂、束手無策了。通過“真實再現”、“行動在線”、“拓展延伸”、“警示臺”、“天天提醒”、“知識鏈接”等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形式,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和生存技能,真正感悟安全的好處和價值。

  傳統文化:我們要做什么樣的人?我們生在中國,長在中國,當然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傳統文化》這本書為我們帶給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教材向我們展示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古人的高風亮節;具有濃郁文化氣息的山山水水;歷經幾千年的民族藝術。教材會讓你看到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世界。

  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一共有158名學生。此刻的學生在安全、環境方面的認識較少,對于傳統文化方面的認知就更少了。因此十分有必要開展這些專業課程。

  四、教學目標:

  1、新時代對學生開展環境教育關系到我們國家的生存,人類的發展,是校園德育的重要資料,是素質教育的需要,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領悟環保的重要性,掌握環保的簡單知識,從小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資源意識。

  2、通過感知傳統文化感悟民族精神。在這門新的課程中,學生是主角,讓學生閱讀、大聲誦讀、翻譯古文、詩歌欣賞……等一系列活動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用心感悟。

  3、中央領導對學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質教育的重要資料之一“安全教育”,要讓學生在交通、校內外活動、消防、疾病預防等方面確實引起高度重視,杜絕麻痹思想、僥幸心理,教給學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識,培養安全意識和交通安全職責感,確保學生的安全

  五、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安全、環境保護、探索活動等方面地學習,能讓學生意識到身邊的事物與自己是息息相關的,這是很重要的。

  六、教學措施:

  1、教師吃透教材,精心備課。

  2、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以學生為主體,組織學生自己設計,組織主持開展活動,發揮學生自主性,增長才干。

  3、把智力活動和操作活動緊密地結合。

  4、創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時空。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根據三年級孩子的特點出發,創設各種活潑生動的活動,強調從活動中學習,讓孩子在活動中去了解家鄉的狀況。

  5、突出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重視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和社會實踐聯系,強調從活動中學習,在探究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中感知周圍事物的特征,讓探究成為地方課程學習的主要方式。

  6、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找出適合低年級學生的活動方法。

  7、注重學生實踐觀察為主,認識事物,認識現象,發現掌握運用規律。

  8、啟發興趣,發揮學生自身的主動探索和創造。

  9、強調學習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地方課程可與國家課程結合使用,相互滲透;也可單獨開設。主要運用觀察信息收集現場考察參觀訪問討論制作調查社區活動專題研究等多種學習形式,掌握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方法和潛力,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總之,通過地方課程的學習,讓學生了解相關的安全、環境、傳統文化的知識,并能學以致用。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新一輪課程改革明確提出:“實行國家、地方、校園三級課程管理”。這就需要地方課程具有鮮明的地方性、靈活多樣性和實用性。鄉土教材是開發地方課程的首選目標。通過鄉土教材的實踐和探索,關注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培養學生的社會實際潛力和團隊精神中,鍛煉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

  二、學生基本狀況分析

  二年級二班共有學生33名,經過一學年的訓練,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有了較大的進步,上課能懂得怎樣聽講,明白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能上課舉手回答問題,同學之間能互相幫忙,互相學習,互相團結。大部分學生成績較好,出錯的學生有個別的是知識的掌握較差,大部分學生是由于粗心,有些學生此刻還是不會小組合作,注意力不集中,理解潛力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等。

  三、教學目標(參照每課時的目標)

  1、依據課程標準,把握學習目標。在準確把握各個資料模塊的要求基礎上,制定適合本校、本班學生實際的學習目標。絕大部分學習資料都是作為實施課程標準的“話題”或“引子”,不必將其作為識記的“知識”,更不必要求“掌握”,要把課程資料的學習視作達成課程目標的過程。

  2、運用多種手段,突出學習效果。活動中要成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與經驗,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地方課程的資料看似多而雜,要求較高,但許多資料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所觸及的,或是通過其他信息渠道已有所了解的。因此,組織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體驗等因素服務于活動。

  3、發揮課程資源,拓展教育功能。充分利用對地方課程事實具有支持性的人力、物力資源,如師資、活動場所、自然環境、社區文化生活設施、各種公益活動、網絡資源等,根據校園的地域文化特點和學生實際對地方課程的資料進行增刪,發揮教師的專業特長,突出地方特色。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程遵循少年兒童的認知規律,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構成用心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五、活動時間安排

  根據現行教學計劃的規定,一般狀況下,推薦每一活動資料為1課時,教師能夠根據學生實際及實踐活動的需要作出靈活的調整,提倡地方課程與資料相關度很大的學科整合,提高活動效率。本課程二年級每周學習時間為1課時。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10

  高中課改正在進行之中,我作為教育戰線的一名新成員,面對新的工作,新的角色,充滿了希望和挑戰,為了使自己新的工作能有計劃的進行,特制定以下高中教師個人工作計劃。

  一、不斷提高個人素質

  一名教師必須有較高的素質,我的教學經驗欠缺,所以新課改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同時也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為了盡快的適應并做好新的工作我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素質。

  1、讀書用教育理論武裝自己,為了自己的教學教育盡快的提高,讀書是一種至關重要的途徑,所以我在本學期要堅持讀有關教育的書籍。

  2、同伴互助提高自己的教學。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要積極向同伴學習,多走進同組教師和優秀教師的課堂,多向同組教師學習。并積極參加每周的教研,就當天發生的教學突發事件,教學感悟反思,學生的思想問題及解決方法等于同組教師交流學習。把握組內開展的各種學習機會,向同組教師學習。在同伴互助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3、嘗試課堂創新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教學生學,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而且不能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在本學期中,我將運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對教材要認真分析,認真設計每一節課,并及時對每節課進行反思,認真分析課堂和班級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進行反思記錄,爭取一學期下來能有一篇較高質量的反思和教學工作計劃。

  4、參加教科研活動。

  二、德育工作計劃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將對學生從多方面進行進行德育教育,盡快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并逐步轉變一些學生的現存的不足之處,對學習產生興趣,并作對生活充滿希望和信心的孩子。

  1、情感交流溝通能促進師生的情感,對班級管理有很大的幫助。及時與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從思想上轉變每位學生。

  2、與家長溝通作為教師,為了盡快了解學生,及時了解學生的在家的學習工作情況,我會通過多種形式與家長取得聯系,及時溝通。

  面對新的工作環境我充滿了信心,也有許多自己的設想,我將帶著我的激情步入教育教學,在實踐中摸索,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創新。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11

  近幾年來,高考的詞匯量由最初的3400增加為現在的6800,而且還有繼續增加的趨勢,口語也將成為高考的內容之一;現在對大學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的外語要求也正越來越高,不但要求書面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也要求使用外語流利交流的能力。這一切的快速發展都給中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所教班級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我所任教高二兩個班級為理科,除少數學生外,大多數同學的學習態度已有好轉,上課認真聽講,作業獨立完成,學習方法越來越有效。雖然他們的成績還不拔尖,與其他有些學生的成績還有距離,但他們在這一年的學習過程中,還是有著很大的進步,特別是那些已有將來明確目標的同學。但也有極個別學生上課效率低,作業馬虎、不交,課外時間全部放在休閑娛樂上,課堂上打瞌睡的現象時有發生。還有一些學生則是由于缺乏堅持不懈的頑強毅力,害怕背誦、記憶,只滿足于課堂上聽聽課,課后沒有復習、預習等學習環節,導致英語成績提高緩慢。

  二、教學目標

  高二年級是高中的重要階段,又是高中三年的承上啟下階段。因此,讓學生在高二年級打好學科基礎并有所發展是極其重要的。下列目標應在本學期內達到:鞏固、擴大基礎知識;培養口頭和書面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發展智力,培養自學能力。爭取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縮小與上學期期末考試時平均分排在我們前面的幾個理科班的差距。

  三、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及方法

  根據教學步驟完成模塊5及模塊6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練習適當做出調整,刪減。讓復雜問題簡單化,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所學知識。利用《英語周報》加大學生的閱讀量。提高閱讀速度。此外,在本學期的教學中,要狠抓基礎及單詞、句型及語法等,扎實基礎知識,突擊寫作訓練,為高考打下扎實的基礎。具體方法如下:

  1、鉆研并創造性地利用教材,靈活使用,發揮教材特點。

  2、內容要求學生一定要過詞匯關,反復朗讀、默寫單詞、以便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摒棄不切實際的教學步驟,抓重點,搞強化,在日常教學中滲透語法意識。利用教材提高學生的基本功,堅持默寫單詞及重點句型。

  3、本學期仍要堅持訓練學生的聽力和并開展任務型寫作教學。扎實寫作常用句型的同時,要求向句群篇章背誦過渡,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寫作基礎。

  4、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以這些材料為基礎,擴充學生詞匯量,做到每學完一篇課文,就進行詞匯檢測。拓寬教材,擴展學生閱讀量,努力補充學生的詞匯。在平時教學過程中不斷擴大學生的詞匯量,詞匯教學以新帶舊,從而達到鞏固擴充詞匯的目的,做到經常督促、檢測。

  5、加大基礎寫作訓練的力度,大力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并要求學生背范文、教師精選的課文段落、寫作必背句型,使學生熟悉英語的句式結構及習慣用法,從句到篇,從而寫出完整的英語文章。另外每周進行一篇的寫作訓練,鼓勵運用背過的句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6、綜合檢查。準備每一單元做一次練習,主要以結合當前教學內容為主要測試內容,間或分塊測試,習題的訓練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在教學中盡量按照高考的知識體系有針對性地選擇典型性題目。針對共性問題進行精講,讓學生在書本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源泉,學會思考、整理和歸納。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12

  一、指導思想

  地方課程是研究學習課程的載體,它是對國家課程的必要補充,它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是淡化課程的學科性,使課程資料呈現非學科性,它對課程的要求是體現人文精神,呈開放性特點。其目的在于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以及了解地方社會和文化的需要。所以各任課教師應根據本學科的教學特點,以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課改精神。同時結合本校教學實際,盡可能應用媒體輔助教學,優化課堂教學環節,充分利用教學活動的有限時間,到達最佳教學效果,特制定以下課程計劃。

  二、基本情景

  本學年,我繼續擔任地方課教研員,本學科是一支任教教師最不專業的師資隊伍。所有教師均為兼職,基本上沒有參加與本學科相關的培訓活動。許多教師沒有足夠的經驗,甚至沒有具體的應對學科教學的措施。許多教師手邊也沒有配套的教學用書和統一的課程資源,這就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但學校很是重視該學科,為了加強地方課教學,構成研究氛圍,充實研修力量,我**鎮中心小學專門成立了地方課程研修小組,我擔任研修小組長,為今后的集中教學和團體研修創造了必須的條件。

  三、教學目標

  提高學生科學人文素養,提高學生的生命質量,讓學生熱愛生命;培養和發展學生良好的創新素質、審美素質、實踐本事、思想素質和具備適應地方生活的基本素質,使其生動活潑健康全面的發展;培養學生尊重他人、善于協作的團隊精神;培養學生自主、自律、自理、自強的品質。

  四、具體措施

  1、地方課教師要加強自身的業務培訓,多讀書看報,每位教師手邊至少要有一本該學科的專業雜志,不斷提高本學科的知識應對本事。同時還要參加多種形式的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2、利用豐富多彩的活動,設計多種多樣的體驗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愉快中展開學習活動。同時利用多媒體、課外活動等資源,幫忙學生拓寬和獲取信息資源的渠道,為學生獲取多種信息和多方知識提前收集信息做好準備。絕不打無準備的仗。

  3、地方課程分為“通用課程”和“專題課程”兩類。地方課程中的通用課程,每位教師都要積極參加地方課程教學研討活動。每個學段的地方課教師要一起研討專題教育實施的具體資料、方式方法、共享團體的智慧。無論是該研修小組的月查,還是教導處的教學檢查,均要把專題教育納入檢查范疇。

  4、設立心理輔導員,開展專題教育專項活動。除了在地方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之外,本學科所有任課教師均為心理輔導員,均有義務對所擔任班級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5、重視地方課程中的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在評價標準上,注重以學生“自己參照標準”為主,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在評價資料上,注重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行綜合評價。在評價方式上,可采取考試、考察、匯報、演示、競賽、成果展示、總結等多種多樣的評價方式。每次活動之后,我們要有明確的過程記載并物化活動結果,一學期結束時收集存檔。

  五、課程及活動安排

  1、9月份組織開展“學校是我家”普通話宣傳活動。

  2、10月份舉行“閱讀才藝大賽”活動。

  3、11份開展“學校安全伴我行”的安全教育活動。

  4、12月份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開展適合班級特點和年齡特征的心理輔導活動。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10-22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06-26

國畫校本課程教學計劃06-25

校本課程01-24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15篇06-26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精選15篇01-13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精選23篇)07-07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15篇08-24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通用15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