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歷史成本會計局限與完善公允價值會計的對策分析
[論文關鍵詞] 公允價值,歷史成本,利弊,完善
[論文摘 要] 歷史成本會計因為其不可避免的弊端將不能取代公允價值會計,因此當前的最主要任務就是完善公允價值會計,本文首先指出了金融危機以后引發的關于公允價值利弊的激烈討論影響公允價值會計的前途,然后是人們開始談論公允價值的優越性以及如何更好的利用和發展公允價值會計制度。
金融危機的后,人們開始對公允價值會計的利弊展開了激烈討論。這一熱潮影響了公允價值會計的未來發展,挑戰了在其他領域推廣公允價值會計的進程。作為公共產品的會計制度提供的信息是非中性的會計信息,因此,它帶來了非中性的預料不到的結果。由于歷史成本會計的局限使得其不可能成為公允價值會計的替代品,因此,可以通過其他各種方法來完善現行會計制度減少公允價值會計制度帶來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措施:提升估值技術的可靠性,建立逆周期的準備金制度,解決準則執行中存在的諸如部分準則過于復雜、針對性披露較少、面臨的訴訟風險等問題。此外,正確區分財務報告資本和監管資本有助于認知公允價值會計作用。
一、歷史成本會計的局限
歷史成本會計是一種以歷史成本為資產評估計價的會計實務。歷史成本會計有許多優點,但缺陷也非常嚴重。
(1)估值技術的可靠性降低了
持續通貨膨脹,劇烈物價變動使得歷史成本會計收到了沖擊。當價格發生劇烈變動時,成本與收入的比配就缺少了邏輯上的統一性,存貨成本、非貨幣性資產和負債已經不在具有可比性,企業的經營業績可能出現嚴重虛胖,這將導致財務狀況失實。因此,如果按歷史成本的會計信息,難以真實的反映一個企業當前的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成果。
(2)歷史成本會計的確認基礎和計量屬性動搖了
衍生金融工具如雨后春筍般向榮輩出,其特點是報酬和風險的轉移不是在交易完成之時,而是在合約簽定之日,這就帶來了部分內容太過繁雜,缺少針對性披露,缺乏有關判斷的具體指南以及訴訟風險增加等一連串問題,使得歷史成本會計的計量屬性確認基礎動搖了。
(3)歷史成本會計的不相關性很強
對使用者的決策需求是相關的,這是國際會計準則認為的;相關性是指信息導致不同的決策能力來使得使用者形成對過去現在和將來事宜結果的預期,這是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的見解。歷史成本在更多情況下不能提夠投資人需要的相關信息因為他不反應當前的市場價值。
(4)歷史成本會計的自然趨向
危機中歷史成本會計下的資產可以用隱藏的儲備,而在繁榮時卻不可以。這是歷史成本會計的另一種周期性,負的或者說反的。假如認識到繁榮時期用歷史成本計量金融工具的銀行業可以通過出售資產的方式來增加杠桿率。那摩這樣對于正確的解釋歷史成本會計的負周期性是特別重要的。有危險的是,這種方式忽略了馬上就要到來的危機報警信號,那些信號又正好可以使銀行盡早采用適當方式來防患于未然。在繁榮時期增加杠桿也是歷史成本會計面對的周期性。
因此歷史成本會計不可取代公允價值會計。上述寫了歷史成本會計的局限,使得他在決策那里失去了公信力。大量的研究結果和報告取消了歷史成本會計繼續尋在的意義,他不得不讓位給公允價值會計,消失在作為公共產品的會計制度的歷史長河中。
二、公允價值會計的激烈討論
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倡導和推動公允價值,一直以來,公允價值被認為是展望21世紀的一種標準計量模式。公允價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熱捧,學術界大多數學者同時對公允價值持有積極態度,少數人甚至把公允價值作為全面取代歷史成本,成為主要的現代會計模式下的計量屬性。伴隨著2008 年金融危機的全面爆發,公允價值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傷痕累累的美國金融界怒罵公允價值是這場危機的主使,強迫確認認為公允價值會計永遠不會實現的損失,歪曲了財務報告、投資者信心動搖了,金融危機不斷加劇和惡化。最終SEC 發布的報告認為:暫停公允價值會計,很可能增加市場不確定性,并進一步打擊投資者信心,可說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公允價值會計,但卻并未停止對公允價值會計的質疑呼聲。
三、公允價值會計和歷史成本會計的比較
(1)比較確認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權威定義了會計確認,在1984年發表的'第5號財務會計公告《企業財務報表的確認和計量》中“確認是將某一項目,作為一項資產、負債、營業收入、費用等等之類正式地記入或列入某一個財務報表的過程,它包括同時用文字和數字描述某一項目,其金額包括在報表總計之中。對于一筆資產或負債,確認不僅要記錄該項目的取得或發生,還要記錄其后發生的變動,包括從財務報表中予以消除的變動”。可靠性是確認標準中的一個核心內容,即信息是“反映真實的、可核實的、無偏向的”。由于在采用歷史成本計量時會計要素就會要求要有真實可靠的原始數據作為確認依據,具有較強的可核實可驗證性。由此會計信息需求者更能接受確認的金額;然而,目前具有較大的爭議是否以公允價值為標準對會計要素進行確認。爭議的焦點主要有二:一關注公允價值的可靠性問題。例如確認公允價值對會計要素,是將會計要素以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在會計報表表內進行披露,由于受主觀因素影響公允價值在對這些項目計量,相對于歷史成本來講,可靠性和可驗證性就先得較差。實證研究表明:如果缺少可靠性的計量,那么就會給股票價值與收益計量帶來無關的麻煩,嚴重影響信息質量,因此,計量可靠性是決定能否采用公允價值確認的重要條件。
(2)比較計量
會計系統的核心是會計計量。歷史成本是一種傳統的計量屬性,大多數的會計事項目前都要求采用歷史成本計量的方式,但公允價值挑戰歷史成本越來越明顯。公允價值的特點:公允價值強調公平和雙方熟悉情況以及自愿交易,因而趨于現時的均衡價格,趨于對象的客觀價值;公允價值是交易中實現的金額--現行公平市價,強調資產計價立足現在時點和動態的會計反映觀;公允價值計量利于增加會計信息量,利于投資者決策;公允價值以市場評價為基礎,不受時間計量主體等客觀因素影響,無論在時間縱向還是空間橫向中均可較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資產和負債,比較準確地披露企業現金流量,確切地反映反映企業的經營能力償債能力和承擔的財務風險,增加財務信息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