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距离你上一段爱情有多长的时间了?
她说:怎么说呢,从一开始就没有开始过,准确地说是自己没有给别人机会开始过,所以也就错过了。
他问:为什么?
她说:或许自己太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吧。
他问:那你想要什么?
她说:爱情的感觉。我对别人想尝试过开始,但最后因为心里的恐惧感,所以我不想伤害别人,同时也伤害自己,这样的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他答:这就是你,对爱情的本身太执着了。
她问:所以你是不是还愿意跟我在一起?
他反问:你怎么会这样问?
她说:感觉是很虚幻的东西,我怕有一天感觉没了,我会……
他说:记得你曾经说过,当你遇到了那个感觉对了的人,你会尽最大的努力去爱他,直到不再爱你,所以我是不会放开你的手。
猜你也喜欢:怎样确定新员工的起薪(起薪,员工,公司,薪酬
怎样确定新员工的起薪(起薪,员工,公司,薪酬,应聘者) 对于社会招聘的有工作经验的新员工,确定起薪确实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于公司急需的非高级专业人才,如果公司不提供高薪,则需要延长招聘周期,这样会耽误工作;如果提供高薪,则会让公司内部同等能力的老员工感到不公平。怎样才能科学地确定员工的起薪呢?
一般来讲,确定起薪的标准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员工的生活费用,如果薪酬不能够让员工维持基本的正常生活,员工定会另谋出路;其次是同地区同行业的市场行情,如果公司的起薪与其他公司同等水平,则会增大招聘的难度;另外,新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也非常重要,在满足前两个条件的基础上,应该尽量与公司同等能力的老员工持平,考虑到工作年限的差异,可以比老员工低一些。
还有两个较为隐含的因素也可能会对起薪造成影响。第一是新员工在前一份工作中获得的薪酬水平,除非企业有很强的综合吸引力,新员工都希望薪酬能比原单位有所提高,至少要持平。第二是企业的支付能力,员工的薪酬水平与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很大关系,如果公司财务吃紧,就不可能提供较高的薪酬。
由此可以看出,决定一位新员工起薪的因素有很多。在有些情况下,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冲突的,但并不是所有人员的起薪都很难确定。
有三种员工的起薪比较好确定。首先是普通的职能部门员工,比如行政文员、人事助理等等;其次是公司非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最后就是应届毕业生。这三种员工的起薪根据公司的薪酬政策就可以确定。对于能力较强的员工,可以参照公司当前与其能力相当员工的薪酬确定。
这样定出的起薪,有的应聘者会接受,而有些应聘者则不会接受。但由于应聘人数较多,或者招聘期限较长,所以即便损失一些应聘者也不会对公司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对急需岗位的招聘中,容易产生起薪标准的问题。举个简单例子,由于需要实施一个项目,公司急需招聘两名工程人员。按照正常的起薪标准,公司已经找到了一名工程人员,而另一名工程人员迟迟不能招到。如果这时有一位应聘者与前面那名工程人员的能力相当,但起薪却要求高出1倍。公司能否答应应聘者的起薪要求? 猜你更喜欢:欧阳海水评论:普通人也能创新(店铺,团长,钱
欧阳海水评论:普通人也能创新(店铺,团长,钱箱,收银机,记录仪)
欧阳海水曾经陪一个经济管理代表团去过旧金山,研讨之余,团长想到斯坦福大学去探望一位老上级。
途经硅谷时,团长颇有兴致地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那是美国南北战争之后,有个不太安分的年轻人,在一家普通的店铺打工。有一天,对于店铺的经营管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店铺管理有两件事挺麻烦的。一是,库存的准确盘点。因为只有盘点准确,预测准确,才能将进做得恰到好处,效益最大化。尤其在店铺规模做大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控制,都是超烦心的事。二是,店铺现金的管理。假如钱箱里零钱不够,收银员就得临时垫上,直到打样结账之后,才能从钱箱里取回垫出的欠款。可问题是,要是哪天收银员“私心一闪念”,没准那钱箱里的钱,便成了诱惑其侵吞店铺财产魔鬼。
那么,是否能够找到一个万全之策,既能解决商品盘点和进货计划的管理难题,又能帮助收银员把守住职业道德的底线呢?
一天傍晚,欧阳海水像往常一样,这位小伙子下班后乘坐渡轮回家。突然,他灵光乍现,不经意间,轮船上的那台螺旋桨记录仪,引起了他的深思。嗨,这记录仪能记录螺旋桨的运作数据,那么,是不是可以将此运行原理,移植到店铺的经营管理上呢?
对,就是要为店铺设计一台类似的记录仪,用来记录经营过程的每一笔交易!经过反复试验和再三努力,这位年轻人终于发明了史上最早的“收银机”。
正当我们且听、且行、且思索的当儿,团长又颇有深意地问了一句:“这位美国小伙子的确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创新,可是,这项创新到底新在哪儿呢?”
对呀,创新关键在一个“新”字,还得“新”得有意义。团长继续说到,美国人有个挺有意思的思路,那就是:如果哪天碰上了非得解决的难题,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把关注点聚焦到某种机器或装置的发明上面,而不是采取所谓的以人为本的态度,从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去求解。“收银机”之新,就新在以机制管事、管人、管财务。
想想也是。
当下不少行业监控不力,违规违纪违法事件,屡见不鲜。哪天捅出大乱子,第一对策往往是救火,让监管人员带领一班检查组干将轰轰烈烈地大干一番,拿出几项整改措施,号令执行。
可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归根到底,谁又能保证同样的问题不会重现?
“因此,当我们按照这样一个思维逻辑来理解收银机创新之‘新’时,我觉得我们今后搞创新,就绝对不能流于形式,绝对不能搞成明星秀。”
真的,还是团长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