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毛病:肚子里搁不住心事。有一点点或喜或怒的小事,就总想找个人说说;更有甚者,不分时间、对象、场合,见什么人都把自己的心事向人家倾诉。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好的东西要与人分享,坏的东西也不能让它沉积在心里,要说可以,但不能“随便”说,更不能对谁都说。因为你每个倾诉对象都是不一样的,就算朋友还分三六九等呢!说心里话的时候一定要有“心机”,该说则说,不该说千万别说。
处理心事要这么慎重,是因为心事的倾吐会泄露一个人的脆弱面,这脆弱面会让人改变对你的印象,虽然有的人欣赏你“人性”的一面,但有的人却会因此而下意识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脆弱面一旦被某些居心不良的人掌握住,就成为双方争斗时的你的软肋,这一点你必须提防。
另外,有些心事带有危险性与机密性,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担的压力与牢骚,你对某人的不满与批评,当你很痛快地倾吐这些心事时,有可能他日被人拿来当成修理你的武器,你是怎么吃亏的,连自己都不知道。那么,对好朋友应该可以说说心事吧!答案还是:不可随便说出来。你要说的心事还是要有所筛选,因为你目前的“好”朋友未必也是你未来的“好”朋友,这一点你必须了解。
晓丽就有过这方面的教训。那时晓丽在部队当文书,连队的几个干部都比较喜欢她,也愿意与她交谈,或让她替他们办一些私事。尤其是连队的副指导员,对她极其信任,有时把连队领导之间的一些事情也讲给她听。
她们连队有几十个女兵,个别女兵为了入党或考军校就想方设法巴结部队教官,副指导员对此十分反感。时间长了,晓丽觉得非常的苦闷,心中有那么多的秘密不能倾诉。所以后来在与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闲谈时就把副指导员讲的事情说了。把秘密和别人一起分享,心理的压力轻松多了。没想到,她的那位好朋友为了让连队党支部推荐她上军校,就把她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指导员。后来她这位朋友如愿以偿地上了军校,而晓丽则在指导员找她作了一番貌似肯定实则否定的谈话以后,离开了文书岗位,回到报务分队干她的老本行了。
任何人,若能在保守秘密这个问题上处理得当,就不会因泄露秘密而把事情搞得复杂化,或者陷入于己不利的境地,从而使自己保持着良好的个人形象,成就一番事业。
当你和别人共同拥有一个秘密时,你往往会因这个秘密同对方拴在了一起。这对你灵活机动地处理事情是一个障碍,在处理一件事时,你往往要考虑他的利益,这往往使你做出违背原则的事。同时,对方可能会在关键时刻,拿出你的秘密作为武器回击你,让你在竞争中失败。
即使是对家里人,也不可把所有的心事说出来。假如你的配偶对你的心事的感受与反应并不是你能预期的,譬如说,他因此对你产生误解,甚至把你的心事也说给别人听。
但是我们所说的见人只说三分话,并不是让你闭紧心扉,心事“滴水不漏”,这样你就成为一个城府深,心机沉,不可捉摸与亲近的人了。
所以聪明的人在交谈时,会把局势扭转到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说说无关紧要的“心事”给周围的人听的同时,多听听别人的心事,别人就会因你多听而多说,他说得越多,你知道的就越多!少说,不但可以导引对方多说,还可以避免流露自己的内心秘密,一切的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常点头,这并不是要你做个没有主见的应声虫,而是避免成为别人眼里不合时宜的人。也就是说,听别人说话时,多点头,表示你在专注与附和,如果有不同意见,也要先点头再提出,然后顺着对方的思路说出自己的观点。对于无关紧要的事,不必过于坚持已见,多点头就可以了。
不把自己的秘密全盘地告诉给对方是处世的潜规则。不要亲手为自己埋下一颗“炸弹”。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记住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猜你也喜欢:学会找人帮忙到底有多重要(老师,帮忙,导师,找人,
学会找人帮忙到底有多重要(老师,帮忙,导师,找人,事情) 作者:杨晓丹
我有一个大学舍友,是家里的独生女,因为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所以个性稍微“霸道”一点,而且做事比较喜欢找人帮忙。比如她喜欢在宿舍宅着,所以就经常让我们帮她带饭,然后她就可以在宿舍安心地看个美剧。或者放假从家里回来,行李多的话,就打电话让关系好的男生去校门口接一下。
转眼到了大三,大家在上课之余,都在讨论研究生选导师的问题。因为大学期间大多是基础课,能接触到的本专业的老师也就是一些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或者是从其它人嘴里听到的一些比较牛的老师。但是对于大学期间的我们,对不同老师所做的研究方向的理解是非常有限的,只能是听说哪个老师很厉害,就一窝蜂的扎过去报这个老师,对于这个方向以后的发展或者是就业并不十分的了解。
在那一段时间,我的舍友并没有跟我们一起讨论报哪个老师,而是时不时地早出晚归。等我们都把一些“热门”的老师选好后,她才把她选的导师告诉了我们。因为这个老师之前并没太听说过,所以我们并没太在意。可是后来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原来她才是真正选了一只原始股。
因为她的导师当时刚刚回国,所以在学院刚刚起步,还没太有名气,可是他在国外却积累了非常多的人脉,而且有着非常前沿的学术想法。回国后,他所带领的团队在国际SCI刊物上发表的数量,快赶上学院其它团队发表的总和。在我们对她的好运气唏嘘不已的时候,我才知道了这里面的“内幕”。
有一次吃饭,我问了她为什么当时会选择这个导师。她告诉我有一个研究生学姐是她的老乡,她那段时间经常和这个学姐一起玩儿,然后向她打听学院各个导师的情况,后来是那位学姐帮她推荐的现任导师。
听说这个消息,我真是又佩服又扼腕叹息,原来学会找人帮忙真的是可以少错过很多的机会。
有句话说的好,关系是越用越近。有些人的性格比较内向,总是不喜欢麻烦别人,能自己干的就自己干,哪怕中间要走很多弯路,浪费很多的时间。这样一来,大家有时候也不好意思去找他帮忙,久而久之,他和周围人的关系反而疏远了。而有些事,别人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忙,而且可以省下我们的很多时间和精力,为何不大胆的去“麻烦”一下别人。如果想要看的更高,我们不仅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还要一步一个台阶的往上走,而构筑这个台阶的,就是周围那些可以帮助你的人。
而如何让别人帮忙,又不伤了感情,也是一门学问。
首先,学会找人帮忙,不是说事情无巨细都需要麻烦别人,这样就是缺乏自理能力了。而是有些靠自己的能力已经不太容易办到了,而对于别人来说,并不是特别为难的事情。像有的人让别人从国外捎东西,光她的东西都可以占到半个行李箱,这就属于太过了,而如果只是一瓶眼霜或者面霜,倒是可以接受。
其次,你不能是临时抱佛脚。有一段关系十几年了没有维护,突然热乎起来了,对方才知道原来是有求与他,如果是一件稍微棘手一点的事情,被人拒之门外,那也是人之常情。不过如果事情真的特别重要,那就只能拼谁的脸皮厚了。
再者,千万不能过河拆桥,兔死狗烹。大家谁都难免遇到一些难事,如果你的事情解决了,之前帮你的人突然有求于你,要是不想以后老死不相往来,就要力所能及地去回馈一下。当然原则还是要坚持的。
现在的社会,如果你看到有些人像坐着助推器一样从你的身边飞过,那他必定不是靠的一己之力。也许你还在纠结要不要去找人帮忙,别人却已经在你前面好几百里了。学会找人帮忙,不仅会节约你的时间,更会提升你的高度。 猜你更喜欢:我眼中的色彩(生命,让人,白色,都在,给人) <
我眼中的色彩(生命,让人,白色,都在,给人)
由春到冬,一个新陈代谢、永不改变的自然规律,无时无刻都在谱写着我们生命的篇章。春时的翠绿,冬时的雪白,构成了属于我生命的旋律。
在我人生的道路上,绿色是不可缺少的沿岸风景。看!那一片诱人的新绿,唤醒了沉睡一冬的大地。此时,所有的美好与希望便在这里重生。广袤的大地从银装素裹变得盎然生机。绿色是春天的标志,是生命的颜色,是和平的象征。绿色,给人希望,给人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那岸边柔嫩的绿叶,在阳光的照耀下焕发出诱人的色彩,绿,它时时刻刻都鼓励着我,激励着我,让我迎难而上,不忘生命之本质。绿——生命之色,呼吸之肺。
我喜欢雪,源于它的颜色。白,白的质朴;白,白的纯洁;白,白的没有一点儿瑕疵。白色,它让人心扉明亮,让人情操高尚,让人品位上升。它容不得一点儿杂色,仿佛它的内心从不需要任何东西去玷污。我欣赏它,因为它时时刻刻都在告诫我,不要被沿途美丽的风景所迷惑。但是,令我不满的是,我眼中的白色又有多少人扭曲了它的品质?白色垃圾,白色污染,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对于它的负面影响,我深感痛心,真心的希望,人们能爱护环境,正确对待''白色''。
绿,绿的清新;白,白的纯洁。拿出手中的画笔,翻到我人生的那夜,画上我生命的颜色,留一处空白,安抚我质朴的心灵。
第一次发表,如有不好,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