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语,我只是聆听。聆听,一段悠远的岁月,记忆如风般闪过。聆听,人世间浮沉起落,聚散如歌。窗前云来云往,季节花开花落,仿佛我已经失语,或者像一个孩子般的落寞,我不说,只是不想说,像很多年前,抑或是许多年后。看时光缤纷似雪,漂白山河,红泥火炉上的茶烟漫上前额,有一些小小的欢喜,可是我不说。
不语,仿佛我已经远去,像一颗露珠般来过。可我是轻盈的,我是透明的,并且如此莹澈。阳光依然是阳光,月色依然是月色,又好像我从未来过,不着一丝痕迹,就像澄澈的天空,没有一只飞鸟经过,一切都静悄悄的,可是一切都在行走着,时光无语,我也不说。
不要靠近我,试图走进我的心灵。你有没有看到我鬓发上的霜色,和心里堆积的厚厚的冰雪,就这样远远看着我吧,不用表白,不用诉说,别让我的冰冷,冻伤你的执着。我的目光平静如水,过着自以为静好的岁月。这样多好,云淡风轻,静水无波。其实,无论我是如何懂得,我也不会说。
不语,这个世界仿佛不属于我,而我只是经过。像一缕风,是一抹云,没有悲喜的颜色。可是,有谁能看得清我心中清寂的山河。即使说出来,也不会有人聆听,更没有人懂得。所以我不说,我一直是安静的。
可是,我的灵魂在飞舞。像一朵雪花般轻盈与洒脱,它曼妙成一首清绝,题在皑皑的天地间,还有,几朵梅香的婀娜,清冷得出尘,孤傲得落寞。我知道,我会离去,重归于岁月山河。就这样,轻轻地来,悄悄地去,我想那时,我是欣悦的,即使这样,我也不会说。
文/潇湘
猜你也喜欢:为了梦想,风雨无阻(坚强,注定,路上,
为了梦想,风雨无阻(坚强,注定,路上,现实,带着) 人,也许必然要学会坚强,即使有天坚强被现实击破,也要带着坚强的碎片继续狂奔。梦想的路上注定崎岖不定,坎坷萦绕,风雨万阻。而现实的路上注定疲倦不堪,身心伤痕累累,泪眼婆娑。但又能如何,当你生存在这个世界一天,必须学会扛起对未来憧憬的付出。 猜你更喜欢:不欠与补欠(玛丽,孩子,父母,你要,自
不欠与补欠(玛丽,孩子,父母,你要,自己的)
北京一位父亲想让儿子暑假出去“见见世面”,他把孩子托付给澳洲的朋友玛丽女士,请她照顾。
玛丽开车去机场接回孩子,路上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你在澳洲一个月的暑期生活托我照顾。但我要告诉你,照顾你的生活,我并不负有责任,因为我不欠你爸爸的,他也不欠我的,我们之间是平等的。
你已经13岁了,基本生活能力应该有了,所以从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时起床,我不负责叫你。起床后要自己做早餐吃,因为我要上班,不可能替你做。吃完早餐,要自己把餐具洗干净,我不能给你洗,因为那不是我的责任。
我家附近有个洗衣房,你要自己去找,把自己的脏衣服拿去洗。
给你一张城市地图和公共汽车时间表,你想去哪儿玩要事先看好,弄清楚路线和车程,我有时间可以带你去,没时间你要自己去。
总之,你要尽量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因为我有我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
玛丽这番话让这个一向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男孩儿,眨着眼睛,好久儿回不过神儿来。
玛丽接着说:“你不能叫我‘阿姨’,因为我不是你的‘阿姨’,只是受你父亲之托帮助照顾你一个暑假生活的朋友,你直接喊我‘玛丽’就行,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孩子有些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从未想到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而且基本生活能力都应该有了。他只知道,邻家那些二三十岁、已经成了家的人还要父母“照顾”呢!
更没想到,父母从不让自己动手做早餐、洗衣服、一个人去想去的地方玩,在异国他乡,这竟然是天经地义的事。
一个月后,孩子回到北京。父母惊讶地发现,孩子变了,什么都会做,能管理自己的一切了:起床后叠被子,饭后洗碗筷,打扫卫生,用洗衣机洗衣服,按时睡觉、起床,对人也变得有礼貌了……
孩子父母对玛丽佩服得五体投地,打电话问她究竟用施了什么“魔法”?
玛丽回答:“你们要把他看成一个已经长大了的‘人’,一个与自己地位平等、谁都不欠谁的‘人’,而不是一个任由父母和老人随意把玩的玩偶……”
我们许多父母总觉得“欠”孩子的,老带着“亏欠”思维,一味宠着迁就给孩子“补欠”,从早到晚,从头到脚,吃喝拉撒,一概全管,“无微不至”。最终培养出一个自理能力弱、纨绔任性、成年了还不懂啥叫“过日子”、经不起一点儿风吹浪打的弱者。
“欠”与“不欠”是辩证的,父母意识中的“欠”,实质根本“不欠”;玛丽思维中的“不欠”,恰恰是我们许多家长所欠缺的,而且是孩子一生真正需要的。
我们与西方家教思维的最重要差异是“不欠”与“补欠”。在美国,要是孩子问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爸爸的回答是:“我有钱,你没有。”所以孩子大多从小就懂得自己“一无所有”,将来生存要靠自己努力,即使长大后继承祖业,也会尽心传承,不断开拓创新,不会躺在前人基业上坐享其成。
反观我们的家教思维,如果孩子问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父亲要么这样回答:“咱家很有钱,就是父母不在了,你和你的孩子一辈子也花不完。”要么这样回答:“咱家的钱虽然不多,但养活你和你以后的家还是没问题,你用不着为将来的生活发愁。”
带着这种“补欠”思维教育孩子,成功概率能多高呢?(墨未浓/文)